兒童經(jīng)典四字成語故事閱讀

字號:


    學習成語故事對于孩子們來講,是收獲較大的方式,不僅可以感受故事的趣味,同時,也可以在故事中,學習到成語的真正意義。下面是分享的兒童經(jīng)典四字成語故事閱讀。歡迎閱讀參考!
    【雪中送炭】
    宋太宗是宋太祖的弟弟,年輕的時候曾和宋太祖一起打天下,深知江山來之不易。因此,他特別愛護老百姓。
    淳化四年的冬天,東京(今開封)滴水成冰,房檐垂下的冰掛有一尺多長,在清冷的冬天,在不足以給人任何溫暖的陽光照射下,像一把把垂下來的刀,令人望之即瑟瑟發(fā)抖。宋太宗在皇宮里面,穿著龍袍,烤著炭火,還覺得寒氣逼人。這時,宋太宗想起乾德二年的冬天,哥哥宋太祖上朝時,身穿貂皮大衣,戴著皮帽全副武裝,所有的大臣都縮著手不勝寒瑟站在講武殿臨時鋪的地毯上,上奏章說話哆哆嗦嗦,冷得舌頭打結(jié)的情景。
    于是,他更感冰寒,便命人拿來美酒,借酒來驅(qū)趕寒冷。他一杯酒還沒有喝完突然想到了弱勢群體:“我住在皇宮中,穿著狐貍皮做的龍袍,烤著炭火,喝著酒,還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的貧苦農(nóng)民,他們又沒有炭火烤,不知會凍成什么樣兒。我必須想點兒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實際問題?!?BR>    想到這里,他馬上召來開封府尹,對府尹說:“現(xiàn)在天寒地凍,我們這些有吃有穿有火烤的人就覺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沒火烤的老百姓,肯定更加受不了。你現(xiàn)在馬上替我去慰問他們,幫助他們迅速解決這個燃眉之急?!边@位皇帝的意旨內(nèi)容是——給京城所有高壽人瑞發(fā)獎金,超過100歲者賞賜金腰帶。再賞京城鰥寡孤獨以及貧窮者一千錢、米炭若干。
    開封府尹一接到圣旨,馬上帶領他的所有隨從,準備好衣服、錢財、糧食和木炭,挨家挨戶地送到老百姓手中。于是人們看見很多窮苦的百姓都拎著木炭你來我往的身影。宋太宗首開雪中送炭的愛心先河,著實感動了許許多多的百姓?!把┲兴吞俊钡墓适卤氵@樣不脛而走,一個勁地稱贊宋太宗是“雪中送炭”。
    【濫竽充數(shù)】
    濫竽充數(shù)這則成語的濫是失實,與真實不符,引申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種簧管樂器;充數(shù)是湊數(shù)。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數(shù),或是以次充好,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辭。
    這個成語來源于《韓非子.內(nèi)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潛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戰(zhàn)國時期,齊宣王非常喜歡聽人吹竽,而且喜歡許多人一起合奏給他聽,所以齊宣王派人到處搜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支三百人的吹竽樂隊。而那些被挑選入宮的樂師,受到了特別優(yōu)厚的待遇。
    當時,有一個游手好閑、不務正業(yè)的浪蕩子弟,名叫南郭。他聽說齊宣王有這種嗜好,就一心想混進那個樂隊,便設法求見宣王,向他吹噓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博得了宣王的歡心,把他編入了吹竽的樂師班里。可笑的是,這位南郭先生根本不會吹竽。每當樂隊給齊宣王吹奏的時候,他就混在隊伍里,學著別的樂工的樣子,搖頭晃腦,東搖西擺,裝模做樣地在那兒吹奏。因為他學得維妙維肖,又由于是幾百人在一起吹奏,齊宣王也聽不出誰會誰不會。就這樣,南郭混了好幾年,不但沒有露出一絲破綻,而且還和別的樂工一樣領到一份優(yōu)厚的賞賜,過著舒適的生活。
    后來,齊宣王死了,他兒子齊潛王繼位,潛王同樣愛聽吹竽。只有一點不同,他不喜歡合奏,而喜歡樂師門一個個單獨吹給他聽。
    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后,嚇得渾身冒汗,整天提心吊膽的。心想,這回要露出馬腳來了,丟飯碗是小事,要是落個欺君犯上的罪名,連腦袋也保不住了。所以,趁潛王還沒叫他演奏,就趕緊溜走了。
    【推心置腹】
    漢平帝的大司馬王莽篡奪漢朝政權以后,各地爆發(fā)了農(nóng)民起義,其中聲勢的是赤眉軍和綠林軍。公元23年,農(nóng)民軍在昆陽(今河南葉縣)與王莽的42萬大軍展開決戰(zhàn),其中一個叫劉秀的將領十分活躍。在這一戰(zhàn)役中,王莽被打得慘敗,幾乎全軍覆沒。不久,農(nóng)民軍就攻進了京城,殺死了王莽?;首鍎⑿蛔馂樘熳?,劉秀因立了大功,被封為蕭王。
    劉秀是一個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讓劉玄做皇帝。劉秀在黃河以北一邊與反對劉玄的零散農(nóng)民軍作戰(zhàn),一邊擴充自己的勢力。公元24年,劉秀在魏州和蒲陽大敗赤眉軍,收編了投降的部隊,封降軍的主帥為列侯,其他帶兵的軍官也都任命了官職。
    可是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擔心將來被劉秀消滅。劉秀看出他們的心病,便采取了一項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將仍舊回舊部,統(tǒng)率原來所屬的兵馬;他自己則只帶很少的隨從,到各投降部隊去巡視,并不對他們加以戒備,以表示對他們的絕對放心。這些投降的官兵見劉秀把他們當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慮,互相議論說:“蕭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來了,放在別人的腹中,我們還有什么可擔心的?難道還不該為他赴湯蹈火嗎?”所以,官兵對劉秀十分服從?!逗鬂h書·光武帝本紀》里的原話是:“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報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