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基礎(chǔ)知識介紹

字號:


    小學生需要學習語文這一課程。如果大家都想學好語文知識,前提條件就是要掌握語文課本中的基礎(chǔ)知識。那么,在小學語文課本中,有哪些基礎(chǔ)知識需要同學們來學習呢?下面是分享的小學語文基礎(chǔ)知識介紹。歡迎閱讀參考!
    小學語文基礎(chǔ)知識(擴句和縮句)
    1、擴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詞,再在主干詞前加上合適的修飾詞。擴寫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體、充實,但主要意思不變。
    如:小明去看電影。
    應(yīng)擴寫為:小明(穿著一件新衣服,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看電影。
    不能擴為:小明和妹妹高高興興地去新華電*看電影。
    2、縮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兩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詞,再去掉修飾性的詞語,把主干詞連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
    如:曹操在營寨里聽到鼓聲和吶喊聲。
    應(yīng)縮寫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
    不能縮為:曹操聽到吶喊聲。
    小學語文基礎(chǔ)知識(概括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和“思想感情”兩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題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含有董存瑞為了革命事業(yè)英勇獻身的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鳥的天堂》一課的中心句是: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從這句可知作者對鳥的天堂、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用分析主要情節(jié)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課,母雀為了護子,挺身而出準備與獵狗搏斗。這體現(xiàn)了老麻雀的愛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來概括思想。如《珍貴的教科書》一課的中心,要從指導員的身上去分析,從中體會他關(guān)心下一代及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舉)
    1)、課文寫了( )表達了( )。
    2)、課文寫了( )贊美了( )。
    3)、課文寫了( )說明了( )。
    4)、課文寫了( )告訴了( )。
    5)、課文寫了( )表達了( )贊美了( )。
    小學語文基礎(chǔ)知識(修改病句)
    1、句子不完整。
    如: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改為:戰(zhàn)士的英勇頑強,奮不顧身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令人敬佩。
    2、用詞不當。
    如:我的書包里還缺乏一個像樣的鉛筆盒。
    “缺乏”用得不恰當,應(yīng)改為“缺少”。
    3、 搭配不當。
    如: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一頂紅帽子。
    “穿”與“帽子”搭配不當,應(yīng)改為:他穿著一件灰大衣和(戴著)一頂紅帽子。
    5、 詞序混亂。
    如:打乒乓球?qū)ξ沂呛芨信d趣的。
    應(yīng)改為:我對打乒乓球是很感興趣的。
    6、 前后矛盾。
    如:油菜地里一片金黃的菜花,五彩繽紛。
    “一片金黃”與“五彩繽紛”相矛盾,應(yīng)把“五彩繽紛”去掉。
    7、 重復啰嗦。
    如:他是我們班成績優(yōu)秀、功課好的學生。
    “成績優(yōu)秀”和“功課好”意思重復,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個。
    8、 不合邏輯,不合事理。
    如:他在霞光中讀著書,不知不覺過了兩個鐘頭。
    “霞光”稍縱即逝,持續(xù)兩個小時是不符合現(xiàn)實的。應(yīng)把“霞光”改為“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