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讀后感600字:《解憂雜貨店》

字號:

書是人類獲取知識的源泉,提高人們素質(zhì)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yǎng)靜氣的搖籃。讀書的妙處可謂無窮,書香更是浸人心脾,引人入境不能自拔。歡迎閱讀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讀后感600字:《解憂雜貨店》”!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
    人總是在不經(jīng)意的時候與他人緊密相連,創(chuàng)造出一個個奇跡,這是一偶然,也是一種必然,這正是《解憂雜貨店》告訴我的。
    《解憂雜貨店》這本書主要敘述了三位失意的年輕人在一個半夜盜竊后潛逃到一座廢棄已久的“浪矢雜貨店”中,奇跡地與三十二年前的人通信,解除來新人的煩惱,改變了來信人的命運。后,三人都得到不同的人生啟發(fā)。
    同樣,也給我一個全新的人生啟發(fā)?!叭恕边@個字的結構就是互相支撐,無論是書中的三位對人生彷徨的年輕人,還是現(xiàn)在的我們,我們都需要互相幫助、扶持、被需要。而正是他們?nèi)说膬?nèi)心原有的善良,讓他們在寄信和寫信的過程中,也漸漸認清了自己,改過自新,并感悟到:無論干過什么壞事的人都有資格,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即使前途迷茫,也可以重新再來,找對正確的方向,無怨無悔地燃燒自己的人生。
    每當讀到深處,我會想到,在生活中也是一樣,即使再強的人,也有需要幫助的時候,而在這時,即使自己是很卑微的人,也可以幫助到別人。正如,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在別的同學不會做一道題的時候,如果自己會,就主動上前去幫助他;在別人摔倒的時候,匆忙走上前去把他扶起;在別人傷心難過的時候,走上前去安慰他……這些微不足道的舉動,都是你的人生價值,都能為之,盡管彼此不認識,也沒關系,只要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喚,就能給他人帶來巨大的力量。
    我覺得《解憂雜貨店》這本書是一本奇跡小說,在豐富我的閱歷時,也能慢慢地接觸我心中的疑惑和憂慮。
    【篇二】
    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篇課文,題目叫《一夜的工作》,它通過記速周總理徹夜工作的情形,表達了作者對周總理的敬愛之情。
    當我讀到“總理見了我,指著寫字臺一疊一尺來厚的文件說:‘我今晚上要批這些文件’”時,不由得心中波濤起伏,一尺來厚的文件,該有多少呀!幾百份吧!看一遍也夠累了,何況還要動腦筋作批示呢!周總理,您真是為人民操碎了心呀!
    當我讀到“值班室的同志端來兩杯熱騰騰的綠茶,一小碟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數(shù)得清顆數(shù)”時不由得沉思起來,您勞累了一夜,只喝一杯茶,吃幾顆花生米,我真想把自已吃到過的好東西都端到您面前!您應該吃一點兒有營養(yǎng)的東西,應該多吃一點兒才行?。?BR>    我想起了在一部紀錄片中看到的情形,總理的臥室,只有一張床,一張不大的寫字臺上,都是書和特批的文件和稿子。我還想起了老師們常說的周總理在病中念不忘國事。抱病批閱文件的情景,不禁熱淚盈眶。
    學完這篇課文,我心里感慨萬分:身為一國總理,辦公室還不如如今的一縣之長豪華;身患重病,工作量卻是常人所不敢想象之巨;工作了一夜,卻只用兩三顆花生米和一杯綠茶充饑!周總理為了人民,為了新中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當他逝世后,十里長街送總理,人民群眾在寒風中肅立了幾個鐘頭,不就是想見總理后一面嗎?人民群眾遲遲不肯離去,不就是想讓總理回來嗎?
    周總理開創(chuàng)了新中國的美好篇章,但現(xiàn)在有些官不但不在這美好的篇章下繼續(xù)開創(chuàng)更美好的篇章,反而還侮辱這美好的篇章:玩忽職守、見利忘職、徇私枉法……你們好好想想,你們對得起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周總理嗎?對得起那些英雄們嗎?他們?yōu)槿嗣瘛樽鎳试敢凰?;你們?yōu)榻疱X,為利益甘愿天誅地滅!不該呀!
    當我讀完這篇課文時,心里激動不已,并且充滿了自豪感。正如作者所說:“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共和國的總理!”
    教師評語:在深入學習課文的基礎之上,小作者立足文章內(nèi)容,聯(lián)系當今生活實際,有條理地敘述了自己的看法。表達地自己對周總理的崇敬,對現(xiàn)今部分政府人員的美好期望。
    【篇三】
    讀《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有感
    今天上完了第25課《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這一課以后,我感慨萬千。這篇短小精美的文章蘊含了深刻的道理,令我受益匪淺。
    這篇文章講的是作者剛到德國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在德國,跟中國一樣,家家戶戶都愛養(yǎng)花,可跟中國人喜歡養(yǎng)在屋子里不同,德國人喜歡把花養(yǎng)在臨街窗戶的外面,花朵都朝外開。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而當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看的卻又是別人家的花。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一看,家家窗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一個個窗戶連在一起,使整條街成了花的海洋。讓作者覺得這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去年夏天我跟著爸爸媽媽去歐洲旅行,在經(jīng)過德國的小鎮(zhèn)時,發(fā)現(xiàn)正如作者所描述的一樣,整條街每戶人家的窗戶前都擺滿了鮮花,那一簇簇叫不上名字的五顏六色的小花,燦爛地開著,好像在代替他們的主人歡迎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陌生的客人,這小小的鮮花一下子讓我們感受到了德國人的熱情,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帶給了我們無比愉悅的心情。
    我又想到不久之前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件小事,同樣也讓我深有感觸。一天,我放學回家,剛走上樓梯,看見一個老爺爺在打掃樓道,一級一級,掃得十分仔細,我看那背影覺得眼熟,上前一看,果然是爺爺。我趕忙問道:“爺爺,您怎么會在這兒打掃樓梯呢?這不應該是物業(yè)保潔員的工作嗎?”爺爺笑了笑,說:“這段時間不知道為什么都沒見保潔員來打掃,樓道里都臟得不成樣子了!我呀,實在看不過,就義務做保潔員吧,掃干凈了,這樓里的人走上走下的,看著舒坦點?!闭f著,又認真地掃起來。聽了的話,我趕緊跑回家,拿起一把掃帚,和奶奶一起掃了起來。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德國人的思想境界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我們每個人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都落實到實際行動上,在生活小事中從我做起,這樣,我們的生活必將團結安康,我們的社會一定會和諧美好!
    評語:作為讀后感,你的文章文思敏捷,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人生體驗的豐富和思想感情的細膩讓老師感到驚訝。從文章中聯(lián)系到生活實際,再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好的品德去傳揚??梢娔阋彩莻€非常善良的好孩子。希望你再接再厲,在今后的寫作中形成一道屬于自己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