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二年級下冊《巖石書》課文及教學設計

字號:

本文記敘了爸爸與川川在爬山途中與地質(zhì)勘探隊員交流的所見所聞,間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識寶庫。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課文】
    一天,川川和磊(lěi)磊到山上去玩兒,看到一位勘(kān)探隊員叔(shū)叔,正趴(p?。┰诖笫^上看什么。
    “叔叔,您在看什么?”
    “我在讀書呢!”
    “書在哪兒呢?”
    “巖石就是書哇!你們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cè)厚厚的書嗎?”
    磊磊說:“這書上有圖畫嗎?”
    叔叔說:“有,這是樹葉,這是貝殼。那塊石頭上,還有一條小魚呢,它叫魚化(huà)石?!?BR>    “這書上寫著什么呢?”川川和磊磊一起問。
    “哦(ò),它告訴我們,在很久很久以前,這里是一片密林。地上不但長著小花、小草,還有許許多多的小昆(kūn)蟲。后來,這塊陸地沉下去了,變成了大海。又不知過了多少萬年,地殼[qiào]又慢慢上升,這里又變成了高山,就是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這座山。”
    “讀了這些書有什么用呢?”川川還是有點不明白。
    “用處可大呢!這些書會告訴我們,哪座山下埋著煤炭(méitàn),哪座山下埋著鐵(tiě)礦石,哪里有金礦,哪里有銀礦……讀著讀著,你一定會高興地想:我們的祖國多么富饒(fùráo)哇!”
    “太好了,太好了!”川川和磊磊一齊跳起來,拍著手說,“我們長大了,也來讀這本大書!”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認識“叔、趴、煤”等11個生字。會寫“冊、化”等六個生字,及“化石、巖石”等詞。
    2.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通過閱讀,理解勘探隊員為什么把巖石稱作“書”。
    3.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奧秘。
    4.會填寫學過的量詞。
    教學重點:
    1.認識“叔、趴、煤”等11個生字。會寫“冊、化”等六個生字。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閱讀,理解勘探隊員為什么把巖石稱作“書”。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老師)一些有關的資料(學生)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叔、趴、煤”等11個生字。
    2.會寫“冊、化”等六個生字,及“化石、巖石”等詞。
    3、能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4.會填寫學過的量詞。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設疑激趣
    1、讀了課題,你們想知道什么?指導書寫“巖”
    2、學生交流有關巖石書的資料。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再把生字從課文中找出來,連成詞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課文,認讀生字。
    3.檢查自讀情況:以各種方式認讀生字。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幾個人物,他們都是什么人,各叫什么?
    5、指導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三、指導學生學習、書寫生字
    1.小黑板出示生字,指導學生認清字形。
    2.仔細觀察各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你是如何記住這個字的。
    3.師范寫,生練習描紅。
    4.師生互評。
    四、作業(yè)
    1.生字寫一行,組兩個詞。
    2.回家與家長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指導完成課后第三題。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勘探隊員為什么把巖石稱作“書”。
    2、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奧秘。
    3、學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讀讀議議
    1.默讀課文,思考“巖石書”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叫它“書”?
    個別朗讀1-5自然段,說說勘探隊員叔叔為什么說“巖石就是書”。
    2.出示:巖石就是書啊!你看,這巖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冊厚厚的書嗎?指導讀出語氣叔叔的語氣。
    3.個別朗讀6—7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4.指導讀8—9自然段,理解巖石書上“寫著什么”?
    5.指導閱讀10-11自然段,理解我們的祖國多么富饒。
    積累詞語從文中摘抄幾個自己喜歡的詞語填寫在“詞語花籃”中。
    6.讀后的自然段,聯(lián)系全文啟發(fā)學生對地質(zhì)科學的興趣。
    三、指導朗讀
    1.小組分角色朗讀。
    2.師生互讀。
    3.師生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