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話題作文訓練:共享文明新社會

字號: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來提升自己的作文分值。為大家?guī)?019年高考話題作文訓練!我們來看一看吧!
    共享文明新社會
    
    最近你騎車唰唰的飛過街道時應該感受到了騎行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吧?
    從原來的OFO、MOBIKE,到現(xiàn)在的小鳴單車、bluegogo共享自行車也可以說讓騎行圈變得更加熱鬧起來了!
    但共享單車的出現(xiàn)方便了民眾,卻也出現(xiàn)了各種新問題。共享單車亂停亂放,共享單車被肆意破壞,共享單車被私自上鎖……所有的這些現(xiàn)象,讓我們有了疑問:中國人目前的素質(zhì)足不足以享受共享經(jīng)濟?
    其實,這就是文明問題。文明是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系,是洗凈心靈的肥皂,是多一份的關愛。文明時時刻刻都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注意著它,就會發(fā)現(xiàn)。文明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它有時甚至比我們的生命還重要。
    還記得嗎“有時候文明是多一些耐心的等待,有時候文明是多一點點分享,有時候文明離我們只不過幾十厘米的距離,有時候文明只不過是一張紙的厚度……”耳熟能詳?shù)膹V告語向市民闡述了文明的意義。
    文明隨處可見,只是往往被人們忽略。而他們又怎知,那被忽略的小細節(jié)就是文明啊!這樣,文明從某中意義上來說,也是對人細心和耐心的考驗。一片碎紙,你撿起來了嗎?一個殘疾人,你尊重他了嗎?一張笑臉,你回敬了嗎?一聲對不起,你說出口了嗎?我想,要做到文明并不難。有時候路上一句普通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手勢,都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會讓人感到溫暖,感到幸福,讓文明之風吹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
    一個人的文明體現(xiàn)了一個家庭的文明,一個家庭的文明體現(xiàn)了一個社會的文明,一個社會的文明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文明。小小的文明或許微不足道,但匯集起來,卻會讓我們因為自己是中國人,擁有文明國度而驕傲。
    2008北京奧運會向外國人展示中國風采的同時,文明也是我們不可忽略的問題。文明的面貌,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國民的素質(zhì),也從側面告訴他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被稱為文明古國確實是實質(zhì)名歸。
    我想,要做到文明并不難。有時候路上一句普遍的問候,一個簡單的手勢,都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會讓人感到溫暖,感到幸福,讓文明之風吹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學習文明禮儀,不僅僅是在口頭上,重要的是行動上。把文明融入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讓文明之花盛開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我們面對不文明的行為,也要像女主播那樣,敢于向不文明的行為挑戰(zhàn):看見倒在地上的共享單車,你可以扶一扶;看見共享單車的亂停亂放你可以規(guī)范一下;看見破壞共享單車的行為你可以舉報一下……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享單車才能真正共享!
    讓文明之風隨共享單車一起飛!
    百億保健帝國權健,這一次不能再“全身而退”
    
    12月25日,丁香醫(yī)生一篇《百億保健帝國權健,和它陰影下的中國家庭》登上10萬+,將天津權健公司再次推上風口。
    這是一篇從篇幅到內(nèi)容都堪稱重磅的報道。文章開頭的魏則西式悲劇受害者周洋的遭遇,只是一個切入點。或者說,周洋及其家庭,可能只是權健陰影下被傷害乃至摧毀的個體與家庭的一個縮影。
    權健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報道開頭的一句總結,算是高度概括——這家憑借天價保健鞋墊和負離子衛(wèi)生巾起家的公司,在令人瞠目的7000多家加盟火療店的掩護下,花了14年,在中國構建起一個年銷售額接近200億的保健帝國。
    只是,權健帝國有多大,它所制造的傷害可能就有多甚。這僅從其招牌“服務”產(chǎn)品火療就可一見端倪——2005年,權健的招牌火療問世,權健的創(chuàng)始人束昱輝注冊了三項發(fā)明專利。其中一項發(fā)明細節(jié)描述:全身哪里都能燒——燒眼、燒鼻部、燒耳部、燒腹部、燒背部、燒胳膊、燒手部、燒腿部、燒腳部……而治療的疾病從腦部萎縮到到禿頭,從耳聾到子宮糜爛,從腎虛陽痿早泄到面癱便秘肩周炎。
    火療專利到底醫(yī)好了多少真正的病人,目前還無從得知,但其帶來的傷害,倒是在全國各地的司法文書中時有披露:權健火療導致的風險和后果——嚴重燒傷、高昂的治療費、可怕的后遺癥。與之對應,目前在全國有4個總計近5千成員的名為“權健傳銷揭秘”的QQ群,每天都有老成員與新人交流,如何幫助家人遠離權健;百度貼吧里的“反權健吧”,累積了超過1.6萬個帖子。各地的市長信箱和工商部門,也有不少對權健傳銷的投訴和舉報。
    通過火療,以及那些被專業(yè)人士鑒定為普通飲料的種種高價保健品,權健這些年到底騙取了多少血汗錢,又有多少像周洋那樣的受害者,或許已經(jīng)很難完全考證。但是,這個年銷售額已經(jīng)達到200億元的保健帝國,其合法性問題,以及由之所制造的一系列騙局,在公共層面恐怕已經(jīng)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權健的真正發(fā)跡是從其拿到直銷牌照以后。而在拿到牌照以前,權健曾創(chuàng)下了一年內(nèi)六次被曝涉嫌傳銷的紀錄,彼時的媒體指其“申請直銷牌照前景堪憂”。然而,2013年,有報道稱權健已獲得商務部批復,成為第42家獲牌的直銷企業(yè)。那么,一個不得不被追問的問題是,這樣一家屢陷傳銷風波的企業(yè),到底是如何拿到直銷牌照披上合法外衣的?
    事實上,即便是拿到直銷牌照后,權健也仍舊未洗掉傳銷的嫌疑,數(shù)年前就有媒體直指其為“打擦邊球”的傳銷。不少地方的司法機關近年來也處理了不少涉及權健的維權案件。但蹊蹺的地方在于,縱然一路被訴、被曝光,卻絲毫未能阻擋權健的崛起之路。目前,在天津,有一條道路以“權健”二字命名;在中超賽場上,有一支以“權健”命名的足球隊。
    一端靠著拉人頭收高額入門費發(fā)展會員,銷售“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屢現(xiàn)傳銷風波和維權爭端,一端卻每次都能全身而退,并不斷謀取上層資本。權健式神話,背后到底有多少難以言說的力量在助力?
    一定程度上來講,這樣一家從輿論槽點到實質(zhì)傷害都可謂累累的企業(yè)崛起,既是對無數(shù)受害者的二次傷害,也是對于法律和公平的嘲弄。其社會危害性,也絕不只是那些有形的“謀財害命”,而更像是一個社會黑洞,一面侵蝕著不少家庭的財產(chǎn)與生命,加劇社會的互騙互害,一面更是在腐蝕著從法律到監(jiān)管到常識的社會肌體。
    權健的問題到底有多大?當然需要監(jiān)管部門的嚴肅起底與調(diào)查。但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假裝它的不存在,或者說只看到其風光的銷售額,而不顧其給社會投下的巨大陰影。最新消息顯示,有權健公司品牌宣傳部工作人員回應媒體稱,“這篇(文章)根本就沒有符合真實的信息,是誹謗。”文章的真實性到底有沒有問題,權健是不是真被“冤枉”了,公開對質(zhì)其實是好事。同時,有關部門更該及時介入調(diào)查??傊?,這一次,權健不應該再“全身而退”。
    生活莫被“朋友圈”綁架
    
    圈子千千萬萬,而微信朋友圈獨領風騷。其中的人情冷暖、世故人情、社交焦慮、種種世相,和現(xiàn)實中的復雜的人際關系比較起來,可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的生活被社交“綁架”了嗎?確實需要反思一下。
    現(xiàn)在,朋友圈已是中國網(wǎng)民使用率的社交應用。手機在手,點贊或轉(zhuǎn)發(fā),群聊或分組,屏蔽或拉黑……這是目前中國人幾乎時時在進行的一種社交方式,這樣的朋友圈也在重構著人們的處世哲學。但是,如今,更多的人對“朋友圈”的態(tài)度,已經(jīng)由原來的好奇、驚喜、喜歡、自由、參與乃至不離不棄,變得越來越感覺它無意義、很虛幻、缺少真實,讓人身不由己,無所適從,以致有人說,我們的生活已經(jīng)被這種社交綁架,私域和公域難分,朋友圈中沒有真正的朋友……
    朋友圈里的友誼,一般稱為“點贊之交”。你發(fā)一條朋友圈,人們就能給個秒贊,但關上手機,你可能連對方是誰都想不起來,讓人感到自己在朋友圈中其實很孤獨。朋友圈中的既定法則,是為人情點贊。贊領導轉(zhuǎn)發(fā)的深度美文、贊同事曬出的精修自拍、贊客戶掛出的行業(yè)資訊……哪里有人情,就去哪里點?!皶瘛笔桥笥讶χ械闹饕獌?nèi)容。有人說得好,刷一遍朋友圈,比看一部連續(xù)劇更為精彩,曬臉、曬娃、曬美食、曬風景、曬方向盤……指尖上的朋友圈,變成了包裝自己人設與標簽的舞臺。
    同時,轉(zhuǎn)發(fā)也成了一種態(tài)度,哪些轉(zhuǎn),哪些不轉(zhuǎn),有人開始為此糾結、躊躇,而在每一次不得已的轉(zhuǎn)發(fā)前,甚至都要在標簽分組里挑挑揀揀,斟酌對誰可見,對誰不可見……因為,看到“朋友圈”的復雜程度甚至超過了現(xiàn)實,個人生活已經(jīng)完全被占有和綁架,有人已將朋友圈設置為“近三天可見”,除了那些不得不發(fā)的東西,不再花精力去刷朋友圈,而把更多重心放在生活里,陪親朋吃飯,和好友見面聊天,把自己的社交回歸得更原始一些,更簡單一些……
    不能否認,微信、微博等社交網(wǎng)絡工具,已經(jīng)廣泛而細微地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為我們傳播信息、溝通情感、建立聯(lián)系、維系人際關系、表達態(tài)度,提供了便捷和發(fā)揮了作用,但是,這些社交媒體也使使用者產(chǎn)生了更多的負面情緒。比如:因想要參與每一件事并分享但害怕“他們在嗨不帶上我”而產(chǎn)生的“失落感”;因沉迷于手機不跟身邊的人交流而產(chǎn)生的“孤獨感”;因要關注別人在做什么而不自覺地與別人比較產(chǎn)生的“不安感”;因長期讓手機處于對外聯(lián)接狀態(tài)呈現(xiàn)出的“抑郁癥”;因為害怕自己不如社交網(wǎng)絡上表現(xiàn)出來的那么“成功”和優(yōu)秀而產(chǎn)生的“焦慮感”……這些負面影響使人們的生活并不完滿,常常因此陷于生命的困惑、情感的迷惘之中,可以說是生活被社交所“綁架”。
    這正是今天這個“手機社會”帶來的一些弊端。技術的力量正在左右著我們的生活、情感,越來越多的人變成“低頭族”“手機控”,生活被手機綁架。因此,有人倡導“放下手機,多留點時間,給家人和春天”。
    在今天這個“手機社會”,我們的生活要完滿,獲得幸福,不被“手機”所控制,不被“朋友圈”所綁架,不變成“非我”,就要欣賞自己的生活,發(fā)現(xiàn)自我的實現(xiàn)和價值,由“傾向于關注別人有什么”到開始關注“自己實際需要什么”,重新構建人和社會的關系,重新體味和感悟生活的美好,從而獲得身心、生命和自我的自由和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