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的一個項目。整理了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及范文三篇供大家鑒賞。
【篇一:做自己的光點】

【作文題目】
根據(jù)下面一則材料,自選角度,自主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詩歌除外。
紐約比加州早三個小時,但加州時間并沒有變慢。有人看似走在你前面,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實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qū)都有自己的步程。
【文題解析】:隨著社會的高速發(fā)展,人們在物質方面得到極大的滿足,功利主義卻愈發(fā)盛行。我們總是不自覺地與他人進行攀比,希望取得和他人一樣的成功,不知不覺中,將自己的價值與情緒托付給了他者。個體究竟應該如何自處?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趨,還是認清自己不變初心?此題指引我們思考。這樣的指引也正好契合了高考作文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表達自我的目標,頗具現(xiàn)實意義。
角度1:欲速則不達,功到自然成
社會浮躁,人心功利,我們看到“走在前面”的人,總想追趕,總想和他一樣取得成功。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太急于成功,可能會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比如,一些人想要取得財富,不惜鋌而走險,觸犯法律,結果可想而知。其實有人看似有在前面,只是表象,真正的成功,需要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一鳴驚人、一躍登天之類的事件少之又少,不能作為參考的準則。
角度2:拒絕偽命題,找準自己的定位
很多人從小就*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在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彬彬有禮,學習成績優(yōu)異,又多才多藝。但是這樣的比較是否科學?人與人本就不同,每個人也各具特點。與其盲目攀比,拼命追趕,不如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按照自己的步調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角度3:正視差異,兼收并蓄
社會本就多元,時區(qū)也不止一個,如果忽視差異,硬要追求統(tǒng)一,豈不是會鬧出削足適履的笑話?考生可抓住“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qū)都有自己的步程”這句話,立意為“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真正成熟的社會是參差多態(tài)的,我們完全可以兼收并蓄。
【優(yōu)秀作文】做自己的光點
駛往大理古城的路上,當?shù)貙в晤H為自豪地宣稱:“云南人大多九點才開始工作,周末也常全家出動,去周邊散散心?!贝苏Z一出,立馬引來車上來自北上廣的游客羨慕的眼光。
北上廣的行人步履匆匆,早餐有時都要在路上解決,每天的時間按分鐘來切割,他們忙得腳不著地,使北上廣成為外鄉(xiāng)人眼中的“黃金礦”;云南人天性慵懶,上班的空暇還會邀三五好友品茶飲酒,下班了悠閑地走走,花香直往鼻尖湊,誠然物質條件比不上北上廣,卻是無數(shù)人夢縈魂繞的“香格里拉”。
和朋友聊天,有人夢想成為成功“套現(xiàn)15億元人民幣”的摩拜單車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有人寧愿捧書品茗安心做好手頭的事。等哪天回頭看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造夢的幻想家還是普通人,埋頭做事的沉默者卻已達成許多我們無法企及的目標。有人說人生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那走得快慢的標準是什么呢?如車上有個電話不斷的商人,表面看上去體面而正經,卻缺乏最基本的禮貌,打個電話恨不得讓全車人聽見他又入賬了幾百萬。這樣的人自然收到全車人的白眼,也錯過了大理層云如海的碧空和蘢郁的蒼木。物質上的富有反映出的卻是精神上的貧瘠。反觀故宮里修繕文物的工匠,他們往往衣著普通,幾個月的時間也只能做些微小瑣屑的工作。但看著逐漸重煥光彩的文物,這樣的慢何嘗不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他們是最低調的時間化妝師,讓我們“這些短暫的生命”可以“貼一貼這個星球的嶙峋一角”。由此可見,人生的成功與否絕不在于你行走的快慢。有些人走路帶風,卻忽略了美好的細節(jié);有些人暫時落后,卻欣賞到別樣風景。
木心說:“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里?!蹦悴槐亓w慕走在前面的人,只須低頭去撿他們無暇顧及的遺珠;也不必同情走在后面的人,他們或許比你努力,比你有實力,只是少了點運氣。我們走著自己的路,要有獨屬于自己的步伐和精確定位:我想做什么?我如何做?青春的美在于,你覺著除了青春之外沒有任何東西了,也不管以后是不是繼續(xù)活著,是一種孤注一擲的勇氣。
總有大器晚成的演員,總有遺落砂礫中的金子,世界那么大,我們定點于自己的坐標軸上,無論走得快還是慢,最終會在同一個終點相遇。就像《一個人的村莊》里寫的那樣,“許多年后你再看,騎快馬飛奔的人和坐在牛背上慢悠悠趕路的人,一樣老態(tài)龍鐘回到村莊里,他們衰老的速度是一樣的。時間才不管誰跑得多快多慢呢。”
【點評】:全篇語言優(yōu)美,表達舒展??忌栽颇虾捅鄙蠌V之間不同的城市節(jié)奏開始作比較,引出話題;接著又從身邊人的價值取向發(fā)散,提出物質與精神的反差,同時也不慌不忙地將題目中隱藏的“比較”進行了直觀地剖析,用故宮中的工匠作例子,含蓄地表達了對人生成功的看法——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最為可貴。考生鼓勵青春享有者勇敢做自己,走自己的路,而這才是這個紛繁時代青年人應有的姿態(tài)。
【篇二:先成為錦,再添上花】

根據(jù)以下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說:“強健的肌肉是歡樂、活力、鎮(zhèn)靜和純潔的源泉?!濒斞刚f:“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健康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
要求: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寫作指導】
關注現(xiàn)實,關心社會,關愛自我,從來都是高考作文命題的主旋律。當今社會,人們好像非常關心自己的身體:跑步健身、美容整形、減肥增肌等,不一而足。我們要問的是,你是否從中感受到了歡樂、活力、鎮(zhèn)靜和純潔?僅有外在顏值,卻無內在涵養(yǎng),國民素質如何體現(xiàn)?國民體格強壯,但教養(yǎng)不夠,如何成為文明強國?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體格和人格哪個更重要?這道傳統(tǒng)的材料作文題,三句話三個觀點,選其一或三者兼顧來談皆可。如果要得高分,可從第三則材料入手,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道德健康這三個方面,都可以從小處著手,寫出大文章。
方向一:為人類的身體喝彩
自古以來,中國人似乎很少關注和崇拜自己的身體。儒家的“天人合一”也好,道家的“精、氣、神”也罷,只是注重人的身體外與內的關系,而對于身體的本身似乎從來沒有真正地凝視過。即便到了晚明時期,人們注重的似乎也不過是物欲、*、食欲、金錢欲,鮮見對于人體美的追求。而如今,人們似乎很重視人體美,其實那也只不過是看顏值罷了。因此,可以從“強健的肌肉是歡樂、活力、鎮(zhèn)靜和純潔的源泉”這句話想開去,談身體之美,進而指出現(xiàn)代人的健身是為了能在“看臉時代”更好地生存下來,其實并沒有真正關注身體本身的美。
方向二:精神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
第二則材料是魯迅說的一句話。魯迅棄醫(yī)從文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句話的背景也不難猜到,魯迅從學醫(yī)轉而用筆做匕首和投搶,其目的就在于通過“吶喊”,療愈國民的精神。而這句話,在今天,依然引人深思。如果精神立不起來,依然是病夫。由這句話出發(fā)引發(fā)議論,不失為一個較佳的立意角度。但如果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寫一篇記敘文或構思小小說,便能勝人一籌。如何構思一個“只關心身體成才而不關心精神發(fā)育”的故事,也有向大師致敬的味道。
【優(yōu)秀作文】:先成為錦,再添上花
人生道路曲折漫長,路旁的風景有時溫暖和煦,有時也會風雨交加。在此道路上,我們如何走向未知的前方?
一路坎坷,需要你有足夠的體力與能量去突破,當然更需要你精神上的支持。如此,我們才能一步步走向人生的彼岸。
所謂“錦上添花”是也!人世間的風風雨雨,首先需要你強壯的身體去面對。臺灣學者陳冠學,在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之后,毅然辭去教師和編輯的職業(yè),隱居故里,荷鋤務農,一粥一飯全靠自己的辛勤勞作,一退就是30年。神奇的是,他用他這30年活出了一個中國的“瓦爾登湖”,有他的大作《田園之秋》一書為證。
若是陳冠學先生沒有強勁的體魄,他如何才能鋤地務農,如何才能實現(xiàn)自己內心的追求呢?
強壯的體魄固然重要,健康的心靈也是人生的必需品。某報社曾做過一個實驗:讓一個流浪漢在路上問行人借手機,有些人假裝沒聽見徑直走過,有些人竟粗魯?shù)貙⒘骼藵h推開,但還是有些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他們不僅借流浪漢手機,還詢問他的生活,問是否還需其他幫助。
他們用健康的心靈詮釋著喧囂中還有塵世之美,給予我們滿滿的感動!然而,社會上竟有一些人本可以憑借自身強壯的體魄去追求精神和心靈的健康,卻不愿意去做,甚為可惜!
當今有一個詞語很是流行,叫“拼爹”。那些拼爹的熊孩子雖說擁有強壯的體魄,卻沒有健康的心靈,開車撞人卻毫無愧意,還有些人將縱酒吸毒當作家常便飯,他們硬是親手將自己健康的身體一步步推向深淵,摧毀著自己的人生。
光有強壯的身體是遠遠不夠的。強壯的身體和健康的心靈,才能舞出人生最曼妙的舞姿。羅梭說:“一個有時間增加他靈魂財富的人才能真正享有閑暇。”
先成為錦,再添上花。人生漫漫,道阻且長,帶上精神財富,用你偉岸身軀,走出燦爛人生!
【點評】
文章用“錦”喻“身體素質”,用“花”喻“精神財富”,借用“錦上添花”的成語含義,談如何對待發(fā)展體格和培育精神的問題,可謂“四兩撥千斤”,化平凡為神奇,令人眼睛一亮、擊節(jié)贊嘆?!瓣惞趯W隱居務農”為個別行為,“一些人關愛流浪漢”為普遍現(xiàn)象,用例由“個”到“類”,文章說服力大大增強;“陳冠學隱居務農”、“一些人關愛流浪漢”為正例,“拼爹的熊孩子”為反例,論述由“正”到“反”文章思辨性大大提高。
【篇三:做自己】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有人說:生命仿佛一場放逐和流浪,只是大部分人都將自己交給了俗世,用別人和社會既定的軌道羈絆自己前行的腳步。
其實,內心的聲音——那些關乎靈魂、關乎真我的聲音,時時在向我們發(fā)出召喚!
請以“做自己”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文體特征鮮明。
【文題解析】
這道作文題采用“材料+命題”的形式。材料共兩段文字,第一段表現(xiàn)出“大部分都將自己交給了俗世”這樣一種普遍現(xiàn)象,第二段強調“那些關乎靈魂、關乎真我的聲音”,“其實”兩字構成轉折,突出強調后者。前者是“做自己”的必要性,后者提示“做自己”的內涵。寫作過程中,闡述“做自己”的必要性、重要性、如何“做自己”或“做怎樣的自己”,視為立意深刻,只談“如何做自己”或“做怎樣的自己”視為符合題意,只談“做自己”的必要性(材料的第一段)視為基本符合題意。
【優(yōu)秀作文】:做自己
生活本身就是一幅畫,但在涉世未深,懵懂無知,認不清方向時,我們只是觀畫的讀者,當我們經歷了風雨,傾聽來自心底的聲音,做真實的自己,我們才是畫中的主角,才可以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傾聽心底的聲音,讓我們擺脫幼稚,做勇于擔當?shù)淖约骸?BR> 孟佩杰,那個帶著養(yǎng)母上大學的堅強女孩,四千多個日夜,她守在養(yǎng)母的身邊,做飯洗衣,喂飯喂藥,用自己年輕的熱血延續(xù)養(yǎng)母的生命。是什么讓她從6歲就肩負起照顧養(yǎng)母的責任,直至今日仍面帶微笑的生活?當養(yǎng)母想要*時,她急切地喊出了心底的聲音:“有媽就有家!”她要一個家!她忘記了自己還是個孩子,勇敢而堅定的擔起了家庭沉重的責任。她做了擺脫幼稚,勇于擔當?shù)淖约骸?BR> 傾聽心底的聲音,讓我們堅韌勇敢,做受人尊重的自己。
劉偉,10歲因事故截去雙臂,成為殘疾人,14歲奪得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冠軍,20歲用腳彈鋼琴達到了專業(yè)七級水平,22歲成功挑戰(zhàn)吉尼斯世界紀錄,23歲登上維也納金色大廳舞臺。試問,一個沒有雙臂的殘疾人憑什么在社會上立足并贏得人民的尊重?劉偉用行動告訴了我們答案。不需要別人的憐憫,做堅韌勇敢,受人尊重的自己,他堅持不懈地努力,他終于做到了。
傾聽心底的聲音,讓我們毅然抉擇,做鑄造輝煌的自己。
李娜,法網公開賽女單冠軍,可以與姚明一較高下的體壇一姐??墒?,她也曾有過迷惘,02年,她退出體壇修讀新聞。然而,她始終按捺不住那顆為網球跳動的心,她毅然抉擇重返網壇,并突破體制單飛。她用自己的人生精彩為中國的網壇史書寫了新的篇章,也為我國的體育事業(yè)增添了不一樣的輝煌。如果娜姐忽略自己心底的聲音,固執(zhí)的奮戰(zhàn)在新聞戰(zhàn)線,那恐怕她也獲不了今日的燦爛人生呢!
古往今來,名垂千古的偉人無一不是善于傾聽心底聲音,做真實自己的人。陶淵明傾聽自己歸隱的心聲,采菊南山,做了一個寧靜淡泊,傲岸高潔的自己;文天祥傾聽愛國的心聲,丹心指南,做了一個正氣凜然,名垂史冊的自己;錢鐘書傾聽做學問的心聲,著書立說,做了一個學貫中西,受人尊崇的自己……
朋友,請傾聽你心底的聲音,它會指引你去書寫人生的畫卷,讓你成為畫卷中綻放精彩的主角!
【簡評】
文章經過升格后,除了保持原文思路清晰,結構嚴謹?shù)脑刑攸c外,文章立意顯得高遠,說理變得深刻。文章圍繞“怎樣做自己”“做怎樣的自己”,條分縷析。各類素材信手拈來,運用自如,內容豐富,精煉恰當。運用排比、反問等修辭手法,語言富有張力,文脈貫通,有發(fā)人驚醒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