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積累:模仿與創(chuàng)新

字號:

不管是中考語文還是高考語文,作文都是受人關注的,同時也是試卷中分值大的一個項目。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積累供大家鑒賞。
    素材積累:模仿與創(chuàng)新
    【作文思路指導】
    題目:踐行創(chuàng)新之風
    開頭:創(chuàng)新是文化前進的動力,猶如齒輪在咬合中推動文明的進程。
    邯鄲學步,不但沒學成,反而落得個爬著走的下場;東施效顰,非但沒有讓自己變得美麗,反而使自己丑態(tài)百出。一味模仿是沒有出路的,創(chuàng)新才是世界進步的動力,有了創(chuàng)新精神,就有了前進的希望。
    主體:
    (1)是什么:中華文化時時需要創(chuàng)新。如程朱理學、王陽明心學對儒學的創(chuàng)新。
    (2)為什么:而今,中華文化正面臨西方文化的滲透和擠壓,需以創(chuàng)新為中華文化注入活力。
    (3)怎么辦:創(chuàng)新之風當先于理念,再繼之以力行。
    結尾:
    創(chuàng)新是一門必修的功課,讓世俗在創(chuàng)新中揚利止弊,讓智慧的光芒重放異彩。
    1齊白石的藝術新路
    
    1920年,年近六十的齊白石先生已經在畫壇頗有建樹。天傍晚,才華橫溢、技法全面、立意創(chuàng)新的大畫家陳師曾登門造訪,齊白石先生謙遜地拿出平時的繪畫精品請陳師曾指正。陳師曾看到這些精品后感到非常欣慰,稱頌齊白石的畫品很高,功夫極深;同時也指出如果他能在當時的基礎上另辟蹊徑,變換畫法,形成自己的風格的話,那就更能錦上添花了。齊白石先生聽后感動得連連點頭,感謝陳師曾的肺腑之言。他表示過去畫畫形似前人,現在決定大變,即使賣不出一張也決不后悔。
    果然,自此以后,齊白石先生閉門謝客,苦苦鉆研琢磨,刻意求新。到1929年,年過花甲的齊白石先生經過近十年艱苦探索,終于走出了一條突破自已、超越前人的藝術新路。畫法改變后的齊白石先生擺脫了民間藝術中粗糙煩瑣的成分,融合了文人畫簡練雋永的筆墨,并創(chuàng)造性地以篆刻和金石之筆入畫,終于形成了自己形神兼?zhèn)涞奶厣蛣倓徘逍碌乃囆g風格。他在中國畫壇上自創(chuàng)了“紅花墨葉十派”,使作品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
    素材解讀:
    ①創(chuàng)新。齊白石先生依照自己的風格,自創(chuàng)了“紅花墨葉派”,達到了更高的藝術境界。無論在什么領域,都是創(chuàng)新推動發(fā)展。
    ②謙遜。齊白石先生在藝術上已頗有成就,但他卻從不拒絕別人的批評建議。他謙遜的品格值得我們尊敬和學習。
    ③專注與卓越。齊白石先生為了作畫閉門謝客,苦苦鉆研琢磨。他這種對待藝術專注刻苦的精神是他成就卓越的基礎。
    2哪一筆是你自己的
    
    清代乾隆年間有兩位的書法家—劉石庵和翁方綱。翁方綱極認真地模仿古人,講究每一筆每一畫都酷似前代的某某,例如這一橫要像蘇東坡的,這一捺要像李太白的。劉石庵則正好相反,不僅苦練書法,還要求每一筆每畫都不同于古人,講究自然。
    有一天,這兩位風格不同的書法家碰到了一起。翁方綱有些嘲諷地對劉石庵說:“請問仁兄,你的字有哪一筆是古人的?”劉石庵并不生氣,還笑瞇瞇地反問了一句:“也請問仁兄一句,您的字,究競哪一筆是您自己的?”翁方綱聽了頓時張口結舌。
    發(fā)散思維:
    ①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
    ②不因循守舊。只有敢于創(chuàng)新,才會突破生活、事業(yè)的瓶。
    ③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通過模仿可以積累經驗。
    素材解讀:
    “板橋體”只可有一,不可有二,它的誕生是鄭板橋在模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而得。鄭板橋沒有因循守舊,將模仿與創(chuàng)新巧妙地結合起來,才取得藝術上的成就。
    3只可有一,不可有二
    
    鄭板橋的書法,風格清新亮麗,自稱為“六分半書人稱“板橋體”,即以隸書筆法摻入行楷,并上且用作畫的方法去寫——這是他在書法藝術上的大膽獨創(chuàng)。他的字用筆方法多樣,線條類似他所畫的竹子;在字體上進行夸張的運筆,使長窄的字更加長窄,寬的更寬,斜的更斜;章法布局上,大小錯落,疏密相間,所謂“亂石鋪街”,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感。這種創(chuàng)造和變體一改當時書法界滑熟、媚俗的風氣,對當時書法藝術的發(fā)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鄭板橋的書法出現在推崇帖學的清代書壇,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世人稱之“只可有一,不可有二”。
    發(fā)散思維:
    ①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
    ②不因循守舊。只有敢于創(chuàng)新,才會突破生活、事業(yè)的瓶頸。
    ③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關系。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通過模仿可以積累經驗。
    素材解讀:
    “板橋體”只可有一,不可有二,它的誕生是鄭板橋在模仿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而得。鄭板橋沒有因循守舊,將模仿與創(chuàng)新巧妙地結合起來,才取得藝術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