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愛麗絲讀后感500字三篇

字號:

讀書使人成長,讀書可以豐富精神,充實生活。讀書的美妙無法用言語完美的詮釋。如果,有閑暇時間,請放下手機、游戲,多讀一些好書吧!整理了親愛的愛麗絲讀后感500字三篇,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篇一】
    第一眼看到程瑋女士的新作《親愛的愛麗絲》的封面,“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一行字就辣了我的眼,當下出版界太多打著“心靈雞湯”類的圖書讓人厭煩,站在所謂道德的制高點上高聲嘶喊的比比皆是,說好的是心靈雞湯,呈現(xiàn)的卻是一地雞毛,讓人切齒。好在封面清新,裝幀精美,且程瑋女士在少兒文學(xué)界名氣鼎盛,還是凝神定氣恭敬拜讀。沒想到一日一夜一口氣讀完全書,實在是近年來所未有。掩卷長思,感慨良多。
    我們該如何與孩子交流?相信每一位有心的家長都和我一樣,或早或晚都會面臨這一問題?!队H愛的愛麗絲》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建議或一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小主人公米蘭的父母作為旅德華人,應(yīng)該說已經(jīng)有意識的在這一問題上一反傳統(tǒng)中國父母自大、高高在上的傾向,“一般來說,跟米蘭有關(guān)的事情,爸爸媽媽總是大大方方地跟米蘭一起討論、商量,還很愿意聽取米蘭的意見。”這樣的處理方式在當下中國父母當中,已屬難能可貴。但給米蘭提供一長串暑假讀書的書目單時,中國父母強迫式讀書的妖光再次閃現(xiàn)。米蘭的反應(yīng)也正如千千萬萬中國孩子,“哪個專家?他認識我嗎?他怎么知道我應(yīng)該讀什么書?”“當爸爸媽媽站到一條戰(zhàn)線時,對付他們好的的辦法就是沉默”。我們的孩子面對我們簡單粗暴的“訓(xùn)導(dǎo)”甚至是呵斥,責(zé)罵,他們默默地低下頭,但心里不滿和反抗的大旗也在獵獵飛揚!我們打著愛的旗號,手握“關(guān)心”的利刃,把本該雙向流動的交流、理解斬斷。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要么走向讓我們痛心疾首的逆反,要么走向讓我們憂心忡忡的膽小怯弱!愛麗絲則換了一種方式,不是強硬的推薦,而是溫言引導(dǎo),“一個長長的暑假,你可讀一些自己喜歡的書,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也是一件好事?!弊兒⒆颖仨毐粍咏邮転椤白约合矚g”。變孩子被動的“照單抓藥”為“讓你自己有個選擇的余地”。反思我們強迫孩子在各類培訓(xùn)班之間輾轉(zhuǎn),強迫孩子在山積的各類輔導(dǎo)資料之中騰挪,強迫孩子這樣、那樣,我們何曾和孩子商量過,交流過!我們揮舞著愛的大刀,孩子卻傷痕累累。有一句話說得好:有多少傷害是打著愛的名義!我們甚至為自己是虎爸狼媽而自得,可有誰關(guān)注過像董卿所說的孩子”夜半時的眼淚”?讓我們放下愛的利刃吧,俯下身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我們該如何引導(dǎo)孩子和他人相處?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孩子的成人教育。所謂“敬人者人恒敬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所謂“先學(xué)做人,后學(xué)做事”。然而現(xiàn)實卻是,我們有多少真正重視孩子與他人交流交往的教育,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就如何與他人交往給了孩子哪些切實的、正確的引導(dǎo)?在《親愛的愛麗絲》中當“青鳥”冒昧地在愛麗絲家和米蘭家窗前留下腳印的時候,當米蘭的爸爸“在門口仔細地擰著花園小鐵門的插銷上的螺絲”要把陌生人拒之門外的時候,當米蘭的媽媽在花園的小門上系上小鈴鐺防范的時候,當米蘭的爸爸贊賞并幫米蘭在小花園布置陷阱算計他人的時候,我們不得不說米蘭一家雖然生活在德國,但骨子里卻實實在在是中國式的!我們?yōu)榱俗柚菇涣?,筑起了萬里長城。如今這些外在的顯性的自我封閉撤除了,但我們卻把“性惡論”演繹到了極致,“不憚以壞的惡意來揣測中國人”,我們在心里把籬笆墻高高扎起,時時設(shè)防,處處防范。我們的行為又潛移默化地傳遞給我們的孩子,甚至以“金玉良言”的方式鄭而重之地傳授給下一代。于是孩子們不知不覺地在心中筑起了籬笆,挖起了陷阱!真誠,信任,善意從何談起?愛麗絲面對窗外孩子的腳印,微笑著,“一點都沒有大驚小怪”,“今天早晨,我家花園來客人了”“他只是一個孩子,也許就住在附近,不會有什么事的,來,來花園里坐會兒!”多么淡然,多么溫和,滿滿的善意和包容!而這樣的善意和包容、開放接納的胸襟也必然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心地純良的孩子!眼下的中國正大踏步地走在世界大國的路上,人們也在為中國重回世界的巔峰而自豪欣喜,但我們漢唐寬闊的胸襟,開放包容、真誠善意的大國情懷還在嗎?
    《親愛的愛麗絲》一書以清新的文筆,清淺的文字,輕聲細語地說著凡人小事,站在東西文化的交叉點上,通過滿頭銀發(fā),和藹慈愛的德國老奶奶愛麗絲,輕輕訴說著社交、財富、愛情、文化的傳承和交融等為人為事的道理。它猶如一條潺湲跳躍的清溪,自由歡悅的流淌著,自有發(fā)人深省,沁人心脾的力量。
    【篇二】
    接到陳老師的任務(wù),寫一篇《親愛的愛麗絲》讀后感,剛拿到這本書時有點詫異,因為書的版權(quán)頁注明是兒童中篇小說,真是有點別樣呢(以我們的這個年齡來看這本書)。然而,通篇看完之后感覺立刻不一樣了---作者程瑋,寫的這么自然,這么有可讀性,如此吸引人,秉承了教育的初心,質(zhì)樸而感人,誠大手筆也!
    作品主人公一老一少,老的是愛麗絲:一位心地善良、見多識廣、知書達理的德國老奶奶,讓人忍不住覺得這位老奶奶實際就是作者本人或者說是她的化身;小的是米蘭:一個生活、學(xué)習(xí)在德國的聰慧的小姑娘。本書通過老少“聊天”,完成了一個個有趣的故事的連綴。同時圍繞她們的聊天、談心的內(nèi)容,討論兒童成長中難以回避的一些話題;引導(dǎo)孩子學(xué)會交流與表達,從容應(yīng)對成長中的孤獨,也為每個苦惱于如何與孩子聊天、溝通、談心的家長以啟發(fā)和參考。
    作者之妙筆生花,將一老一少的故事演繹得有聲有色,充滿滲透著現(xiàn)代文明生活氣息的鮮活的情節(jié)和細節(jié),讀來真正是興味盎然。內(nèi)容涉及面寬廣,亦彰顯出中外文化和文明的差異。更難能可貴的是豐富多彩、色彩斑斕又不失跌宕的故事演變中,作者極為自然地揉入了哲學(xué)、美學(xué)、歷史、中外民俗等等元素,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潛移默化地接受了知識教育及道德、倫理、現(xiàn)代文明等修養(yǎng)素質(zhì)的熏陶。這樣的教化和感染,不由讓人聯(lián)想起古人“潤物細無聲”的佳句來。
    書中的小米蘭和娜塔麗告訴我們,把心情當做禮物,保有一份樸素的感動,哪怕此時自己像個孩子;愛一個人,就要大聲說出來。聯(lián)系到自己,我屬于內(nèi)斂型的人,幾乎很少嘗試用語言直白的表達感情,而我兒子卻是個熱烈地情感表達分子:他的甜言蜜語毫無扭捏的感覺,只會讓人驚嘆他的細心與敏銳。很小的時候,在他的童言稚語里,我總有一種莫名的感動,那些我們渴望而又難以表達的愛意,他卻能如此自然地表白于他所熱愛的任何人。因為愛,大聲說出來,那一種辛福感不言而喻。
    在中德分別生活工作了近30年的程瑋老師,是中西文化融合得好的,也是好的與孩子們聊兩種文化觀念碰撞的“愛麗絲”。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普通平常但又實際、充滿魔力的方式,也是代表了一種教育方式和態(tài)度的詞匯——聊天。聚焦于孩子的表達,從而進行彼此心靈之間的交流。
    書中的愛麗絲是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希望遇到的知音、引路人。她溫和、耐心、智慧、博學(xué),在書中,她與米蘭那些由淺入深、漸入佳境的聊天,對米蘭提出的一個個問題的解答,讓我們作為家長得好好的檢討自己,有沒有靜下心來陪孩子聊天,又有多少次嫌煩嫌累而把孩子想與自己的交流拒之門外!
    希望我們的家長從此刻起養(yǎng)成陪蝸牛散步的耐心,給孩子以足夠的成長空間,不急于求成、少些急功近利,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地聊聊天、談?wù)勑摹R驗槊總€孩子的人生都需要一個愛麗絲!
    【篇三】
    自從學(xué)校有了親子閱讀這一活動后,我有幸和孩子一起看了這本由旅德作家陳瑋寫的《親愛的愛麗絲》這篇作品。剛開始孩子知道我要讀她喜歡的讀物時顯得無比興奮,而對我來說也挺新鮮,因為好久沒看兒童讀物了。當我讀完這本書后,真心要感謝這位作家,因為這是一本非常值得看的好書,不僅適合青少年也適合成年人,它的可貴之處在于:教育,但沒有一絲說教的意味。
    文章通過主人公米蘭與博學(xué)、智慧的愛麗絲的談話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性,從語言、文字的產(chǎn)生,到書信、電報、電話的發(fā)明,直到今天的微信和電子郵件的普及。這種形式都是人與人心靈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本文不存在說理,而是在談話中讓讀者能夠懂的許多知識,認識許多的名人,并附有照片。讓我這個成年人也能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
    談到溝通,讓我也想到作為一名家長怎樣和孩子溝通,用什么樣的形式來溝通,能不能像書中“愛麗絲”那樣和孩子平等的交流,需要我們每個家長真真切切的去思考。在這個以應(yīng)試教育為核心的大環(huán)境下,我們做家長的不能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的成績上,還要關(guān)心她的生活,對社會的各種認知意識。其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本人也是個每天喜歡刷屏的手機迷,在這個寒假里我自己盡量不看手機,和孩子一起看看電視,看她喜歡的《哈利波特》,和她一起討論片中的人物,姑娘特別來神,娓娓道來,我都沒插話的分,眼睛中閃著光芒,其實我自己能感覺到我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當我要求她和我一起看我喜歡的《百家講壇》時,她欣然同意,我也趁這個節(jié)目和她談?wù)剼v史,從那以后她就喜歡上這個節(jié)目了。當我們和孩子平等相處時,效果反而更好。同樣在這個寒假里我和她爸爸商量,我們主動和姑娘討論起“愛情”這兩個字的含義,把敏感問題當普通問題來看,感覺效果也不錯。
    孩子不光需要學(xué)校老師的正確引導(dǎo),更需要我們家長的明確領(lǐng)路,多用贊美、鼓勵,樸實的語言和孩子溝通,我想效果是不是會更好呢?讓我們家長都能多抽出一點點時間,好好陪陪我們的寶貝吧!畢竟有了她(他)們我們的人生才會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