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是南宋詞人姜夔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這首詞以清綺幽峭之筆,抒寫一種永不能忘的深情,真摯感人。下面就和一起來了解下姜夔的詩詞《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歡迎閱讀!
《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宋•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賞析】
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少年時有一段情事:他少年時游歷各地,在安徽合肥邂逅一對姐妹,并與其中的一位相愛。然而姜夔生計無著,被迫離開合肥,致使二人無法廝守,抱憾終生。就是這段少時情事,始終埋藏在詞人的內(nèi)心深處,從未忘懷過。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從漢陽(宋時沔州)東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時,夢見了遠別的戀人,寫下此詞。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兩句是對夢中女子的描寫,她體態(tài)“輕盈”如燕,聲音“嬌軟”如鶯,這是一位美人。三句點明“感夢”之題,說明這一切都是在夢中出現(xiàn)的,足見詞人相思之濃。以下寫夢中人的自述,從對方來寫思念,更加重了相思之情。過片寫別后難忘舊情,詞人看到身邊的“書辭”、“針線”都在,偏偏不見夢中人,想必她的魂魄也追逐自己來到遠方了。只可惜,夢醒之后看到的卻是“淮南皓月冷千山”,明月之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這樣“冥冥歸去無人管”,獨自歸去無人照管。
結(jié)尾兩句想象情人夢魂歸去的情景,顯示了作者無限的愛憐與體貼,寫景極其清冷,意境極凄黯,而感情極深厚。特別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句,更創(chuàng)造出詞少見的冷境,將作者那種孤獨、那種悲涼、那種落寞,甚至有一點絕望的心情表露無余!后人對此二句評價極高,就連對姜夔一向頗有微詞的王國維也不禁要說:“白石之詞,余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擴展閱讀:姜夔的主要作品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于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fēng)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diào)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fā)郁郁不平之情。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xiàn)實內(nèi)容之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后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xiàn)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fēng)有所轉(zhuǎn)變,如《永遇樂·云隔迷樓》、《漢宮春·云日歸歟》等,呈現(xiàn)出豪放風(fēng)格?!栋资廊烁枨分杏惺呤鬃远惹⒆⒂信宰V,是流傳至今的完整的南宋樂譜資料。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后世影響較大。其詩初學(xué)黃庭堅,后學(xué)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fēng)清妙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卒年據(jù)《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xù)書譜》和琴曲《古怨》。
擴展閱讀:詩詞評價
《疏影·苔枝綴玉》、《暗香》這兩首自來稱為姜詞的代表作,各家選本大都入錄,而評論分歧,有推崇備至的稱為絕唱,有不贊成的稱為費解,抑揚之間似均過其實。較早的如張炎(《詞源》卷下)說他“自立新意”,什么是“新意”卻亦未說。后來解釋大約分為三類:(一)為范成大而作,說見張惠言《詞選》卷二。張云:“時石湖蓋有隱遁之志,故作此二詞以沮之。”(二)以為寄慨偏安,感徽欽被虜事,如張惠言在《疏影》下又說:“此章更以二帝之憤發(fā)之。”是張氏一人已有二說。此說最為盛行,清人以及近人談?wù)摫驹~者大都這樣說。(三)近人夏承燾釋為懷念合肥舊歡的詞,見《白石懷人詞考》附《暗香、疏影說》。但夏亦云二曲不專為懷人作,是他也并不否認其中含有家國之恨。因此這三說也是互相參錯的。其他還有些異說,似均出附會,見夏《箋》頁四八,不多引。
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詠梅花,蟬聯(lián)而下,似畫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詠石湖梅,回憶西湖孤山千樹盛開,直說到“片片吹盡也”。第二首即從梅花落英直說到畫里的梅花。與周邦彥《紅林檎近》詞兩首,由初雪說到雪盛、殘雪、再欲雪,章法相似,卻不是純粹寫景詠物,多身世家國之感,與周詞又不同。上首多關(guān)個人身世,故以何遜自比。下首寫家國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宮等等為喻。更有一點可注意的,“江南江北”之“北”字出韻,系用南方土音押韻。豈因主要意思所在,故不回避出韻失律之病?因之也更覺突出。竊謂舊說大致不誤,惟亦不必穿鑿比附以求之。至謂作詞時離徽、欽被虜已六十年,就未必再提舊話,此點卻似無甚關(guān)系;因南渡以后,依然是個殘局,而且更危險,自不妨有所感慨。詞多比興,雖字面上說梅花,卻處處關(guān)到自己,關(guān)到家國,引用古句甚多,自是用心之作,雖稍有沉晦處,參看注文,大意可通。夏氏懷念舊歡之說,在本詞看來不甚顯明。
《踏莎行•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
宋•姜夔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后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賞析】
據(jù)夏承燾先生考證,姜夔少年時有一段情事:他少年時游歷各地,在安徽合肥邂逅一對姐妹,并與其中的一位相愛。然而姜夔生計無著,被迫離開合肥,致使二人無法廝守,抱憾終生。就是這段少時情事,始終埋藏在詞人的內(nèi)心深處,從未忘懷過。淳熙十四年(1187年)元旦,姜夔從漢陽(宋時沔州)東去湖州途中抵金陵時,夢見了遠別的戀人,寫下此詞。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兩句是對夢中女子的描寫,她體態(tài)“輕盈”如燕,聲音“嬌軟”如鶯,這是一位美人。三句點明“感夢”之題,說明這一切都是在夢中出現(xiàn)的,足見詞人相思之濃。以下寫夢中人的自述,從對方來寫思念,更加重了相思之情。過片寫別后難忘舊情,詞人看到身邊的“書辭”、“針線”都在,偏偏不見夢中人,想必她的魂魄也追逐自己來到遠方了。只可惜,夢醒之后看到的卻是“淮南皓月冷千山”,明月之下,淮南千山是如此清冷,她就這樣“冥冥歸去無人管”,獨自歸去無人照管。
結(jié)尾兩句想象情人夢魂歸去的情景,顯示了作者無限的愛憐與體貼,寫景極其清冷,意境極凄黯,而感情極深厚。特別是“淮南皓月冷千山”句,更創(chuàng)造出詞少見的冷境,將作者那種孤獨、那種悲涼、那種落寞,甚至有一點絕望的心情表露無余!后人對此二句評價極高,就連對姜夔一向頗有微詞的王國維也不禁要說:“白石之詞,余最愛者,亦僅二語,曰: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擴展閱讀:姜夔的主要作品
姜夔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于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fēng)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diào)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代表作《暗香·舊時月色》、《疏影·苔枝綴玉》,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fā)郁郁不平之情。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xiàn)實內(nèi)容之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后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xiàn)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fēng)有所轉(zhuǎn)變,如《永遇樂·云隔迷樓》、《漢宮春·云日歸歟》等,呈現(xiàn)出豪放風(fēng)格?!栋资廊烁枨分杏惺呤鬃远惹⒆⒂信宰V,是流傳至今的完整的南宋樂譜資料。姜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后世影響較大。其詩初學(xué)黃庭堅,后學(xué)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fēng)清妙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卒年據(jù)《姜夔卒年新考》。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xù)書譜》和琴曲《古怨》。
擴展閱讀:詩詞評價
《疏影·苔枝綴玉》、《暗香》這兩首自來稱為姜詞的代表作,各家選本大都入錄,而評論分歧,有推崇備至的稱為絕唱,有不贊成的稱為費解,抑揚之間似均過其實。較早的如張炎(《詞源》卷下)說他“自立新意”,什么是“新意”卻亦未說。后來解釋大約分為三類:(一)為范成大而作,說見張惠言《詞選》卷二。張云:“時石湖蓋有隱遁之志,故作此二詞以沮之。”(二)以為寄慨偏安,感徽欽被虜事,如張惠言在《疏影》下又說:“此章更以二帝之憤發(fā)之。”是張氏一人已有二說。此說最為盛行,清人以及近人談?wù)摫驹~者大都這樣說。(三)近人夏承燾釋為懷念合肥舊歡的詞,見《白石懷人詞考》附《暗香、疏影說》。但夏亦云二曲不專為懷人作,是他也并不否認其中含有家國之恨。因此這三說也是互相參錯的。其他還有些異說,似均出附會,見夏《箋》頁四八,不多引。
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詠梅花,蟬聯(lián)而下,似畫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詠石湖梅,回憶西湖孤山千樹盛開,直說到“片片吹盡也”。第二首即從梅花落英直說到畫里的梅花。與周邦彥《紅林檎近》詞兩首,由初雪說到雪盛、殘雪、再欲雪,章法相似,卻不是純粹寫景詠物,多身世家國之感,與周詞又不同。上首多關(guān)個人身世,故以何遜自比。下首寫家國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宮等等為喻。更有一點可注意的,“江南江北”之“北”字出韻,系用南方土音押韻。豈因主要意思所在,故不回避出韻失律之病?因之也更覺突出。竊謂舊說大致不誤,惟亦不必穿鑿比附以求之。至謂作詞時離徽、欽被虜已六十年,就未必再提舊話,此點卻似無甚關(guān)系;因南渡以后,依然是個殘局,而且更危險,自不妨有所感慨。詞多比興,雖字面上說梅花,卻處處關(guān)到自己,關(guān)到家國,引用古句甚多,自是用心之作,雖稍有沉晦處,參看注文,大意可通。夏氏懷念舊歡之說,在本詞看來不甚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