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

字號:

語文是語言和文化的綜合科。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tǒng)稱等都離不開它。它是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文化知識的統(tǒng)稱。也可以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是語言規(guī)律和運用語言規(guī)律所形成的言語作品的言語活動過程的總和。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
    九月,從第一片樹葉落地開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來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邊的天上才會有幾縷流云。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轉眼間變成一道銀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就象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
    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一群小魚頂著水游過來,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
    原野熱鬧非凡。成片的大豆搖動著豆莢,發(fā)出了嘩啦啦的笑聲;挺拔的高粱揚起黑紅黑紅的臉龐,象是在樂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邊,村子口,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生活在這里的人,喜歡用“大豆搖鈴千里金”來贊美遍地金黃的九月。這里的田野、山嶺、江河,連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會在這個季節(jié)里用雙手捧出沉甸甸的寶物來。
    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篇二】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通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三、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法、引讀法、音樂陶冶等。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板書:秋天)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豐收的喜悅。但是在建國前,我國黑龍江部分地區(qū)的秋天曾經(jīng)是一片荒蕪,人們稱為北大荒。(板書:北大荒)
    2、齊讀課題:北大荒的秋天
    過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師出示自讀要求。
    自讀要求:
    (1)將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讀讀,注意它們的音和形。
    (2)將課文讀通、讀順、讀準生字的字音。
    2、學生自讀課文。
    三、檢查自讀情況。
    1、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并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小節(jié)寫了什么景色。
    3、課文主要講了什么?用你自己的話概括一下。
    四、指導書寫。
    1、再次認讀生字詞語。
    2、分析字型,指導描紅。
    荒:上中下結構,亡不能帶點,與流比較區(qū)別。
    紫:上中下結構,與緊比較區(qū)別。
    3、作業(yè):按筆順在習字車上描紅。
    五、小結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自己品讀課文,感受北大荒的美,你覺得它美在哪些地方用筆作下標記。
    2、搜集北大荒的風光圖片。
    二、談話激趣:
    上節(jié)課,我們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的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領略北大荒的美景,看誰讀得有感情,看誰看到的景色多。
    三、精讀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
    1、課文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
    2、練讀,指名讀,齊讀。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過渡:9月,一到北大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天空,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是怎么樣的呢?在你眼里美嗎?
    1、學生出示搜集的圖片,指導學生觀察,書上寫了哪些景物?都有什么特點?分別用筆劃出來。(天空流云)
    2、小組討論后交流,適當時師點撥
    ①理解一碧如洗。一碧如洗:藍天仿佛被沖洗過一樣,非常美麗。
    ②指名說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出示第二句話。
    ③天空中的流云,轉眼間變成一道灰、一道橘黃、一道血紅、一道絳紫(課件演示),難道流云只有這幾種顏色嗎?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還會有哪些顏色呢?
    ④老師這也收集了一些顏色,請看(課件演示:粉紅、金黃、雪白、乳白、桃紅、鵝黃、玫紅、墨綠、碧綠
    ⑤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學過的成語來形容它嗎?(五彩斑斕、五顏六色等)
    (3)指導有感情朗讀,練習背誦。
    2、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過渡: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什么樣的呢?
    (北大荒的秋天小河清澈見底)字義以加理解清澈見底。
    (2)思考:你覺得這個自然段美在哪兒?
    (3)出示:小河清澈見底,如同一條透明的藍綢子,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
    ①誰能將如同換個詞語,意思不變,再來讀讀這個句子?(好象、仿佛等詞)。
    ②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因為一碧如洗的天空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河水里,使小河顯得更藍了,看上去就像一條透明的藍綢子)
    ③指導朗讀。
    (4)指導朗讀第二句話。(假如你是一條小魚,游動在這樣清澈的河水中,你該怎樣表達此時的心情?)練說表達心情。
    (5)學生質(zhì)疑說說不懂的地方
    (6)分男女生讀第三自然段,練習背誦。
    3、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過渡:見過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見底的小河,還有那個地方美呢?(北大荒的原野)
    (1)思考:課文中有一句話概括了原野的特點,請你找到并劃出來。
    從哪里看出原野熱鬧非凡的?
    (2)自由讀課文思考上面的問題。學生自由發(fā)言。
    (3)引導:大豆會笑嗎?高粱會演唱嗎?這句話把大豆和高粱當做人來寫了,這種寫法叫擬人。這樣寫的好處你能體會出來嗎?(更能表現(xiàn)原野的熱鬧非凡)
    (4)自由讀課文,邊讀邊體會應用什么語氣讀?(歡快熱烈的語氣)
    (5)指名讀——-比賽讀
    (6)小結:作者用一句話概括寫出原野的特點——-熱鬧非凡,然后再從豆莢、高粱、榛樹將它寫具體,這樣的句子關系就是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概括寫的句子就叫中心句。我們在以后的寫作中要加以運用。這一段的中心句第一句。(學生用筆畫出中心句)
    (7)質(zhì)疑:學生說出自己不懂得地方加以討論解決
    4、學習第五自然段
    過渡: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到了秋天不僅景色美麗而且能給我們帶來豐富的物產(chǎn)。思考:那句話能體現(xiàn)北大荒是收獲的季節(jié)?
    (1)大豆搖鈴千里金體現(xiàn)了北大荒是收獲的季節(jié)。
    (2)學生試著有感情的朗讀
    5、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根據(jù)老師的板書說說北大荒沒在哪?(北大荒的秋天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美在清澈見底的小河,美在熱鬧非凡的原野,更美在它豐富的物產(chǎn),所以我們應該深情的贊美它。)齊讀: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四、引發(fā)想象
    從剛才同學們的表現(xiàn)來看,同學們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跟隨音樂去朗讀去感受北大荒美麗的風光。
    五、鞏固練習
    1、學習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方法寫一片斷,校園真美啊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篇三】小學三年級語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兩條綠線內(nèi)的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體的構段方式。
    4、通過對課文的誦讀感悟,知道北大荒是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品味詞句,想象意境,訓練朗讀。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出示“秋天”,說說你心中的秋天是怎樣的?
    2、出示“北大荒”,讀荒字,分解字形說說荒字的意思,你從這個名字,知道北大荒可能是什么樣的?
    3、師簡介“北大荒”現(xiàn)在的樣子。
    過渡: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呢?
    二、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錄音讀課文,說說你對北大荒的秋天有什么感受?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序號。
    3、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三、檢查自讀情況
    1、讀帶有生字的詞語
    2、讀句子
    3、讀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
    (2)師生共同評議。
    四、理清課文脈絡
    默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個個方面來寫北大荒秋天的美的?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
    熟字加部首;熟字換部首;熟字去部首;熟字組合而成
    3、指導書寫
    六、作業(yè)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比一比,再組詞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嶺()紋()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
    3、問:通過上節(jié)課的初讀課文,你對北大荒有哪些了解?
    二、講讀課文
    1、學習第2自然段
    指名讀,北大荒的天美在哪?
    北大荒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結合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流云是什么樣的?還可能有些什么顏色的流云?如果是你,將“就想是美麗的仙女在空中抖動著五彩斑斕的錦緞?!比〈闪硪痪湓?,你會說什么?
    指名讀,讀出天的美。
    2、學習第3自然段
    (1)輕聲自由讀,想這一段主要寫什么?
    (2)填空
    小河(),如同()靜靜地躺在()。一群小魚()游過去,()的水面頓時漾起了()。
    理解“清澈”,為什么把“小河”比作“一條透明的藍綢子”呢?
    指導朗讀和背誦。
    3、學習第4自然段
    (1)默讀,這一段是圍繞著哪句話寫的?用“——”畫出來。
    理解“熱鬧非凡”,哪幾句話具體寫“熱鬧非凡”,找出來讀一讀。
    (2)第二句,有什么疑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哪個詞語能表現(xiàn)出熱鬧的景象?
    (3)理解第3句
    比較:榛樹葉子全都紅了。
    榛樹葉子全都紅了,紅得像一團團火,把人們的心也給燃燒起來了。
    兩個句子,你認為哪一句好,好在哪里?指導朗讀。
    4、學習第5自然段
    指名讀,理解“大豆搖鈴千里金”“茫?!保⒕氉x第5段。
    5、齊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語氣讀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
    四、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
    ()的天空  ()的小河 ?。ǎ┑脑?BR>    五彩的()  茫茫的()  透明的()
    3、照樣子寫詞語
    沉甸甸()()()
    4、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