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一個最愛的地方,那就是家。每個人一輩子都有一個最愛的人,那就是老媽!五月即將來臨了,讓我們捧上一束康乃馨,祝母親節(jié)日快樂!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母親節(jié)之母愛哲理小故事三篇,歡迎閱讀!
母愛
亞美尼亞大地震,在首府葉里溫,一對埋在屋瓦堆下,長達八天之久的母女,奇跡般地被救出了。那年僅三歲的幼女,所以能熬過既無食物、又無飲水,而且陰濕寒冷的八天,她是因為躲在母親的懷抱中,而且──她的母親刺破手指,讓孩子吸吮自己的血液,吸取養(yǎng)分,以維持不死。
讀到這段新聞,我的眼眶潮濕了!一對母女緊抱的畫面,在我腦海浮現(xiàn)。那閉著眼、孱弱的,不斷吸吮著母親沁著鮮血手指的孩子,和以她全部的生命、盼望、溫暖,護衛(wèi)幼兒的偉大的母親。
這使我想起多年前讀到的一個報導(dǎo):
考古學(xué)家,在被火山巖漿淹埋的龐貝古城,找到那似乎中空的巖層,鑿出一個孔,灌進石膏,等凝結(jié)之后挖出來,竟呈現(xiàn)一個母親緊緊俯身在幼兒身上的石膏像。
于是那一千九百年前,降臨了災(zāi)難的龐貝,也便在我眼前出現(xiàn),瞬息掩至的滾滾熔巖,吞噬了不及逃跑的人們。一個母親眼看無路可走,屈身下來,以自己的背、自己的頭,與緊緊環(huán)著幼子的四肢,抗拒明知無法抗拒的火般的巖漿。
于是母子都凝固了,凝固在火成巖之間。
那石膏像是什么?是凝固的、偉大的、永恒的母愛,讓千百年后的人們,憑吊哀傷。
上帝創(chuàng)作的最偉大的東西,不是萬物,不是宇宙,而是愛!我十分不合邏輯,甚至執(zhí)著地認為,上帝在創(chuàng)造一切之前,先創(chuàng)造了愛,而那愛中最崇高的則是──母愛。
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當(dāng)我等待幼女出生時,在紐約西奈山醫(yī)院見過的畫面。哪里像國內(nèi),將初生的幼兒,立刻推進嬰兒房,而是剛剪完臍帶,就交到產(chǎn)婦的手上,叫母親貼胸摟著好幾個鐘頭。
當(dāng)那些產(chǎn)婦在狂呼猛喊、尖叫掙扎,終于把孩子生下之后,原以為會精疲力竭地被送出來。豈知,當(dāng)他們摟著嬰兒,被推過我眼前時,那面孔雖然少了血色,卻泛著一種特殊的光輝。
那真是光輝!一種溫馨而崇高的光輝,從她們依然留著淚痕的臉上,實實在在地放射出來。那是以自己的半條命換得的小生命啊!看她們緊緊地摟著幼兒,雖不是女人,我卻能探知她們內(nèi)心的感動。
母愛
少年正值青春年少,極心煩于母親的嘮叨,盡管他也深深地懂得母親的絮叨是一種愛,但他不愿接受。每當(dāng)母親嘮叨得使他心煩氣躁時,他便會拿根釣魚竿,背個竹簍逃脫。
一日,少年又被母親絮叨得離開了家,在他家門前不遠的一條河里,少年發(fā)現(xiàn)一群小烏魚。魚群下一條烏黑的大烏魚足足有五公斤重,少年的心隨即“突突”劇跳起來,這烏魚可是他至今見到的的烏魚啊!少年急忙拋鉤,干擾小烏魚苗群,以激怒老烏魚來咬鉤,可釣了足足有十分鐘,大烏魚就是不上鉤。少年的額頭上露出了汗珠,他憤怒了,他不相信自己斗不過這條烏魚,于是他采用了一種釣烏魚的絕招——他用魚竿殘忍地抽拍小烏魚苗群,頓時河面上浮出了小烏魚的尸體,老烏魚不停地攪出水花,以示反抗。這時,少年再次把鉤拋向小烏魚苗群,大烏魚不停用尾掃鉤,驚得少年不停提竿,可總是空鉤。終于,大烏魚按捺不住,它把痛失子女的憎恨牽怒到鉤上的青蛙,它張開大口吞下了青蛙,不是為填飽肚子,而是為保護子女。
“啪”一聲,大烏魚被少年拖上岸,脫離水的烏魚在岸上痛苦地掙扎,鉤刺破了它的嘴,血殷紅地流淌,少年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為了品嘗勝利的果實.他決定親自下廚。少年用鋒利的刀剖開了烏魚的胸腔,扒掉內(nèi)臟。
此時少年手上沾滿了烏魚的鮮血,它拿起剖膛的烏魚去河邊清洗,誰知烏魚一浸水,作了垂死的掙扎,竟然逃離少年的手,少年冷不防烏魚這樣的垂死掙扎,他立即跳下水去抓撈,可一切已晚矣,河面上只留下了一攤血紅……
少年耷拉著頭回到家,母親和左鄰右舍聽說剖了膛的烏魚還能逃脫,都瞪大了眼,說這條烏魚已成精了。
少年不信,第二天,依然外出釣烏魚,當(dāng)他走到昨天釣大烏魚的河邊,不經(jīng)意朝河心一看,猛然,他怔住了——那條剖膛的烏魚平躺在水面上,周遭全是小烏魚,顯然,老烏魚已經(jīng)死去。
少年頓時雙眼含淚,突然他折斷了魚竿,踩碎了魚簍,朝河心跪地而拜,發(fā)白內(nèi)心呼喊了一聲“媽!”
從此,少年再也不釣烏魚……
世上有一種愛能讓所有人都感動,那就是母愛,它可使懦弱的人堅強,邪惡的人善良,因為它的光芒足以震懾到每個人心靈深處,令你終身難忘。
送行
剛過完年,我就要走了,回學(xué)校。我告訴母親和家里人,路途遙遠,畢業(yè)前不會再回來了。母親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兒呀,把書讀好就行。父親則說,不回來,反正路費那么貴,來回也不容易。
母親沒有出過我們那紅河州,更沒有出過省。路途遙遠對于母親來說有過,長途跋涉的走母親是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但那始終是州內(nèi),大多也都靠步行來完成。一天七八個小時的徒步,誰能說不是長途跋涉呢。后來公路通了,母親與村里人外出徒步的也少了,依然翻山越嶺,但終究是汽車的故事了。
我對母親說少則三年回來,多則五年回來,母親沒有說什么,只是低頭擺弄著南瓜子,一雙粗糙的手靈活輕巧。
陽光暖暖的,天氣真的太美好了,這樣的天只有在云南老家才能目睹,也只有在那里,伴隨著鞭炮聲的響起,才能穿著輕便的襯衣便可出門,在“花山場”的盛節(jié)里尋找愛情的真諦與瘋狂。
吃飯的時候,母親說,大兒呀,每次我都還沒有看夠你,你就要走了。二弟笑著回應(yīng),看不夠,找根繩子吊在樓上看個夠再放下來。我沒有說什么,大家都笑了,包括母親,畢竟她支持兒子遠行。
行李箱在我手中,二弟也要外出打工,爸爸到鎮(zhèn)上辦點事,剛好一塊走。母親一時不知該說什么好,只是呆呆的望著我,沉默再沉默。我記得母親要到地里取點豬菜,也一起出發(fā)了。
地與公路的方向相反,通到村里的公路是沒有長途客車的,要步行一個小時才能到達柏油路邊,那里才有通往市里的客車。母親一直跟著我們走,二弟讓母親別送了,去忙自己的吧。母親依舊沒有說什么,依然與我們向前。
翻過山,再走一條狹長的路,我怕母親一個人回去不太安全,便讓母親停下吧,去山里隨便弄點野菜回去喂豬也好,回去也近一些。母親背著竹籃,這回她說話了,母親說自己再走一會,看到路邊有野菜再停下來。
路邊到處都是野菜,那么顯眼也很翠綠,二弟馬上讓母親停下。母親沉默了一會,說一會兒回來一邊走一邊抓野菜,回到家也就夠了。父親一直沒有讓母親停下,這一路大家談了許多,具體都說了什么我已經(jīng)忘了,也同樣已經(jīng)不重要了,但母親的舉動卻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中。那是一種難以割舍的送行,對親情的熱愛和對兒子的不舍。
二弟與父親坐上車走了,我等的車還沒有來,半個小時一趟,這等待的時間,對于母親和我來說突然那么的珍貴起來。望向車來的方向,公路上一輛輛各式各樣的車從遠而近,接著消失在拐角處,唯有發(fā)動機與喇叭聲回蕩在山中,回蕩在耳邊。
真的要走了,母親知道車很快就會來。當(dāng)我再望向母親時,母親就像一個犯了錯的小女人一樣,突然那么傻傻的,不知所措,心里頭糾結(jié)著太多的事情一般。母親站定,看著我,偶爾也望向汽車來的方向。
時間似乎停滯了下來,我與母親在那一刻,對于我們來說,也從來沒有那么沉寂過,沒有那么的凝重過。不是沒有話說,而是不知道該說什么。母親的神情,母親站定的姿態(tài),就是一切的言語,代表了一個母親偉大的愛和對兒子的留戀與不舍。
車終于來了,母親依然站著不動,她站在石板上,望著我欲言又止。我說我走了媽,那一刻,母親的身體稍微往前傾了一點,慢慢的嘆出一個字:哦!
母親沒有流淚,經(jīng)常掛有淚珠的母親的臉龐,那一刻是那么的傻氣,又那么的堅定,那么的祥慈可愛和溫柔。
我不知道母親是什么時候才舍得離開那條我遠去的公路的,因為汽車在拐角處轉(zhuǎn)彎時,母親的動作依然。我愛我的母親,我更相信她對我的愛是偉大的。這樣的送行是我終生難忘的,我要謝謝我的母親,謝她給予我生命,給予我送行的祝福和力量,還有那堅定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