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失蹤的森林王國》教學設計

字號:

本篇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篇幅較長,但內(nèi)容淺顯易懂,可指導學生通過默讀了解內(nèi)容,而不必細致分析,也可讓學生編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加強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以下是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練習略讀,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后果,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樹立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2、認字11個,寫字8個。
    3、理解“富饒、囑咐、危害、勸阻、混濁不堪、洗劫、悲慘、聯(lián)合、席卷、逼近”等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積累“安居樂業(yè)、妖魔鬼怪、置若罔聞、萎靡不振、躍躍欲試”等成語。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積累成語;在對比朗讀中想象森林被砍前后的不同景象,體會森林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理解新國王“把樹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實施的原因。
    設計理念:
    詞語教學是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項重點內(nèi)容。課程標準就指出:“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北疚脑~匯量大,生詞中有很多重點詞語,其中還有大量的成語可以隨文理解和積累。因此,結合本文篇幅較長的特點,將詞語教學與課文的朗讀感悟融為一體,重視語言文字訓練,以詞語的理解促進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感悟,又在理解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過程中學習詞語、內(nèi)化詞語、積累成語,做到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大化,切實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教學流程與解讀:
    一、研讀詞語,交流發(fā)現(xiàn),鋪墊情感。
    1、出示兩組詞語,自由讀詞語,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問問同桌或查字典,多讀幾遍。
    第一組:鳥語花香綠樹濃蔭美麗富饒安居樂業(yè)
    第二組:妖魔鬼怪混濁不堪天昏地暗背井離鄉(xiāng)
    2、對比研讀,觀察發(fā)現(xiàn):想一想每個詞語的意思,你能發(fā)現(xiàn)兩組詞語有什么不同?
    3、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第一組詞語描寫的是美好景象,第二組詞語描寫的是悲慘景象。
    【解讀: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有兩個意圖,一是確定了以詞語教學為抓手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從重點詞語中獲得情感的初步體驗,為進一步理解感悟做好情感鋪墊;二是將生字的識記融于具體的詞句學習中,提高自主識字、獨立識字的效率?!?BR>    二、導入課文,板書課題,引導質疑。
    1、談話:上述兩組詞語,在我們的眼前勾勒了兩幅截然不同的景象。第一組讓我們看見了人間天堂,而第二組卻讓我們看見了一座人間地獄。這兩組詞語都選自同一篇課文——《失蹤的森林王國》。(板書課題)
    2、讀一讀課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
    3、梳理問題,明確讀書方向: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了?
    【解讀:緣題質疑,激發(fā)讀書興趣,并相機引導學生梳理問題,共同明確讀書方向,能使學生較快地進入閱讀狀態(tài),確保了閱讀效率的提高?!?BR>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積累成語。
    1、略讀課文,理清課文結構。
    (1)略讀課文,給每個自然段編上序號。
    (2)課文寫了森林王國的幾個國王?
    2、默讀思考,想想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了,同時將課文中的成語畫出來。
    3、用自己的話說說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盡量用上課文中的成語,如:置若罔聞、接二連三、鋪天蓋地、無影無蹤。
    4、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完成練習。
    (1)填空,讀一讀。
    手()足蹈躍躍欲()()二連三
    隱隱()()無()無蹤
    (2)挑出成語,把序號填進()里。
    ①安居樂業(yè)②背井離鄉(xiāng)③鳥語花香④萎靡不振⑤鋪天蓋地
    ⑥天昏地暗
    有森林時王國的景象:()(也可補充填寫四字詞語)
    砍掉森林后王國的景象:()
    (3)連詞造句,敘述新國王的所作所為(成語使用可不分先后):懷恨在心、置若罔聞、接二連三、無影無蹤
    (4)用一個詞語或一句話來表達自己初讀課文后的感受。
    【解讀:從理清結構、把握主要內(nèi)容、抓住重點詞語等方面入手,引導學生多角度地感知課文內(nèi)容,使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感知較多的有價值的文本信息,有利于提高閱讀質量,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同時,再將識記生字融于具體的詞句中,并且使成語的理解和積累呈現(xiàn)出層次性。】
    四、朗讀感悟,學習語言,內(nèi)化情感。
    (一)對比朗讀第一和第八自然段,引導品味語言文字,體會有森林和沒森林的區(qū)別。
    1、問題導讀:初讀課文后,你為什么覺得“可惜”?
    2、對比朗讀第一和第八自然段,想想有森林時王國景象和沒森林時王國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3、品讀第一自然段,體會森林王國的美麗富饒。
    (1)邊讀邊畫出具體表現(xiàn)森林王國美麗富饒的詞句。
    (2)抓住重點詞語,讀中想象森林王國的美好景象,再練習有情趣地朗讀,配樂朗讀。
    4、品讀第八自然段,抓住重點詞想象森林被砍后的景象。引導學生通過情景的想象理解“混濁不堪”和“萎靡不振”,體會人們對原來生活環(huán)境的懷念之情。
    5、合作朗讀,對比感悟。
    (1)師讀第一自然段,生讀第八自然段。
    (2)分男女生朗讀。
    (3)分組朗讀。
    【解讀:根據(jù)課文篇幅較長的特點,選擇重點段落引導學生品讀感悟。通過品讀語言文字、想象具體情景初步體會森林的重要性,同時積累詞語,習得語言。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對比體會,既習得了語言,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朗讀體會森林砍光后森林王國的“悲慘景象”。
    1、談話導讀:如果說樹木剛被砍光,高樓大廈和工廠建立不久時的情景只是讓人“不愉快”的話,那么,后來的景象就更令人痛心了。因為——
    2、出示句子,填空朗讀并隨文理解“手舞足蹈、躍躍欲試”。
    __________們聽說森林王國的樹都砍光了,高興得________,一個個________,要去那里___________。
    3、自讀10-14自然段,感受妖魔鬼怪們是怎樣逞威風的。
    (1)邊讀邊找出妖魔鬼怪們逞威風的詞句和描寫百姓、國王表現(xiàn)的詞句自主感受體會。
    (2)連線后再朗讀體會,感受森林王國被沙漠掩埋,國王無力回天的悲慘結局:
    雨妖橫行
    熱魔鋪天蓋地
    沙鬼風怪洗劫
    隨文理解“洗劫、橫行、席卷、鋪天蓋地、背井離鄉(xiāng)”等詞語。
    【解讀:根據(jù)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和具體目標引導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展開讀書活動,可以更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和情感,使學生真正讀有所得,讀有所悟。并且,教學過程中,處處體現(xiàn)了多樣化的詞語教學策略?!?BR>    (三)理解樹木為什么會被砍光。
    1、談話:曾經(jīng)美麗富饒的森林王國無影無蹤了,多么讓人痛心??!我們不禁要問:當初為什么要砍光森林中的樹木呢?
    2、自讀4-7自然段,說說新國王為什么要下令把樹木都砍掉,一開始百姓們態(tài)度怎樣,并談談自己的看法。
    引導學生從三個方面理解亂砍濫伐得以實施的原因:一是新國王對特別法令一直“懷恨在心”;二是有人用“建造新型王國”的迷人前景鼓動國王;三是新國王“頭腦發(fā)熱”,對大臣們的勸阻“置若罔聞”。在交流中相機理解“懷恨在心、置若罔聞”。
    3、補充閱讀資料,引導學生自由談想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保護森林、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解讀:理解新國王“把樹木全砍掉”的命令得以實施的原因是教學的難點,但不是教學的重點,因此主要采用了學生自主讀書,自主感悟,自由談想法談認識的學習方法。補充的閱讀材料選擇生活中與課文描寫類似的“現(xiàn)實案例”,以幫助學生突破理解上的難點?!?BR>    五、指導書寫,抄寫鞏固,拓展活動。
    1、指導書寫。先讓學生自己觀察生字的筆畫、筆順和間架結構,再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重點指導“廴”的寫法,然后描紅,練習書寫。
    2、抄寫詞語:危害、勸阻、悲慘、調節(jié)、聯(lián)合、安居樂業(yè)、鳥語花香、背井離鄉(xiāng)、無影無蹤。
    3、布置作業(yè),拓展活動。(選一項,做一做)
    (1)了解我們身邊有沒有亂砍濫伐的行為,小組合作制定保護森林公約。
    (2)在地圖上找一找我國的森林和荒漠。
    (3)查資料,了解本地森林覆蓋情況和植樹造林情況。
    【解讀:將課文的學習與語文天地中的語文實踐活動進行整合,加強課內(nèi)與課外、文內(nèi)與文外、閱讀教學與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注重閱讀活動的拓展與延伸,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語文實踐能力,以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BR>    【篇二】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后果,使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學生保護森林、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認讀本課生字14個學會,生字10個。
    3、學習用課文中的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讀本課生字14個學會,生字10個。
    2、學習用課文中的話概括課文內(nèi)容。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在很久以前,我們的地球上有一個十分美麗的森林王國,有一天,他卻神秘的失蹤了?你們想知道他失蹤的原因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失蹤的森林王國》
    二、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注意,本課的生字較多,一定要讀準字音,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解決。
    2、進行生字的重點學習。
    你認為哪個字難記,和周圍的同學交流一下,看看是否能找到好的識記方法。
    開火車讀生字。
    3、默讀課文,自己看看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說說自己的理由。
    4、森林王國是一個怎樣的王國?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的1~3自然段,說一說。
    你喜歡這樣的王國嗎?為什么?
    5、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
    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的4~13自然段,分析一下。
    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a、新國王對特別法令懷恨在心。
    b、聽信遠方客人的建議。
    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建造新王國的決心很大。
    c、砍伐森林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你是小動物,你會想對國王說些什么?
    d、在王國中都發(fā)生了哪些不愉快的事?
    讓學生進行分別的總結。
    為什么會發(fā)生這么多不愉快地事情?
    6、請你總結一下,為什么森林王國會消失的無影無蹤。
    三、小結:
    想一想,老國王為什么會建立那條特別法令?
    把這個故事自己編一編,演一演。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開火車讀生字,注意:“勉”“穎”的讀音。
    二、教寫生字
    進行認真的觀察,說一說,哪個字你認為難寫。
    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之間先進行交流。
    重點指導學生學習“饒”字,注意他沒有點。
    “穎”、“燥”指導學生進行重點書寫。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檢查。進行適時指導。
    三、表演
    請同學把自己組編的故事演一演,想一想,那位失去王國的國王會想些什么?
    作業(yè):
    如果你是那位國王,你會怎樣重建自己的王國。把你自己的想法寫下來。
    【篇三】
    一、教學理念
    要把課堂變成學生自主、討論、探究的場所,讓學生對生活中的人或事能發(fā)表自己獨到的見解,把課堂教學引向生活的天地,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的能力。要達到上述目的,教師就要舍得從講臺上走下來,把學生請上去,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主題是“走進森林”,共有三篇課文,從不同角度分別描寫了森林的美麗景色、物產(chǎn)的豐富以及有關森林的故事。通過學習,可使學生了解有關森林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熱愛森林、了解森林、保護森林的思想感情?!妒й櫟纳滞鯂肥且黄捁适?,通過對森林王國失蹤前后的描寫,說明亂砍濫伐給人類帶來的災害,告訴人們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樹立環(huán)保意識。全文共13個自然段,按“老國王在位時”和“新國王上臺后”分為兩部分。課文中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描寫了森林王國富庶繁榮,百姓安居樂業(yè)的景象以及如此美麗富饒的原因——“任何人不得亂砍樹木”。這條法令十分嚴格,國王的兒子曾不小心觸犯了法律,遭受了皮鞭之苦。這個事件是森林王國失蹤的導火索。新國王上臺后,對特別法令懷恨在心,他聽信了遠方客人的建議砍樹造樓,妖魔鬼怪乘機而入,百姓背井離鄉(xiāng),森林王國從此失蹤。
    三、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了解森林王國失蹤的原因及后果,樹立環(huán)保意識,激發(fā)保護森林,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養(yǎng)學生的默讀能力。了解課文內(nèi)容,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內(nèi)容提出問題。
    3、學習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語,概括課文內(nèi)容。
    4、理解:“安居樂業(yè)”、“置若罔聞”、“萎靡不振”、“背井離鄉(xiāng)”等詞語的意思。通過閱讀積累語言,通過積累形成語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引導:
    “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回憶,知道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同時,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學情分析:教師教學生語文,應該尊重學生,讓學生學自己想學的語文,學自己想知道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學起來才更有興趣,才愿意主動學,課堂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如果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學生會被動,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學生讀文后交流:
    1、“森林王國是什么樣子的?”
    森林王國從前是美麗富饒的,人們安居樂業(yè);王國里有一條法令:“任何人不得亂砍伐樹木?!?BR>    教師引導:你覺得關鍵的時那個詞語?你是怎么理解的?抓住關鍵詞“安居樂業(yè)”體會句子的意思。
    (1)通過讀句子理解:“森林王國的百姓安居樂業(yè),有的種莊稼,有的狩獵,有的織布,有的捕魚,生活中充滿了笑聲和歌聲”。人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十分安定地生活,而且非常快樂、幸福,這就是安居樂業(yè)。
    (2)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安定的生活,愉快的工作”。
    教師引導:這么美麗、富饒的景色,這么幸福的生活你愿意讀一讀嗎?
    (教學設想:讓學生通過朗讀,評價感受森林王國的美麗富饒,那個地方是令人向往的,為后文人們破壞了森林感到深深的惋惜埋下伏筆。)
    2、“森林王國是怎么失蹤的?”
    小國王不再保護森林,砍掉了所有的樹木,建起了高樓大廈。沒有了森林的保護,雨妖、熱魔、沙鬼、風怪都來了,吞沒了森林王國,森林王國消失了。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下面的問題:
    “森林王國為什么會失蹤?”
    “森林王國失蹤了以后是什么樣子?”
    “森林王國失蹤了以后,會怎么樣?”
    “森林王國失蹤以后找回來了嗎?”
    (二)將學生質疑整理以后再歸納為前兩個問題。這時,教師要放手讓學生默讀課文,在默讀時圈點勾畫,尋找答案。讀過課文以后,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默讀所得。然后全班匯報小組交流結果:
    1、國王臨死前,囑咐他的兒子要他不得破壞森林,他置若罔聞,砍掉了所有的樹木,所以妖魔鬼怪都來了。只有樹木才能夠對付這些妖魔鬼怪。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置若罔聞”的意思。
    (1)引導同學們查字典理解什么是“置若罔聞”?
    (2)結合課文理解“置若罔聞”,課文中誰對什么事情置若罔聞?
    (3)聯(lián)系生活理解“置若罔聞”,你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嗎?
    2、森林王國失蹤以后,那里被黃沙淹沒,形成了沙丘,黃沙淹沒了城市,百姓們沒了森林王國,空氣不新鮮了,人們變得萎靡不振,后來,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四散逃荒。
    引導學生體會“萎靡不振”、“背井離鄉(xiāng)”的意思。
    (教學設想:1、努力做到在學生的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幾乎用了三分之二的時間自己讀書,他們通過自己的讀書實踐,理解課文內(nèi)容,不斷加深體驗,不同程度地“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交流合作的意識,利用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把讀書引向深入。對疑難問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討論,再推舉代表匯報。這種交流和對話不僅僅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更是思想的啟迪,健康情感、價值觀的養(yǎng)成。這種交流和對話的過程,充滿了人文精神。)
    (三)閱讀實踐進入了第二個層次。教師引導:
    森林王國失蹤了以后,會怎么樣?
    人類將面臨著一系列的災難。太可怕了!
    (教學設想:學生此時會有自己的想法,也想發(fā)表自己的想法,針對這樣的情況,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互相交流想法,然后集體評議,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師總結:
    是呀!曾幾何時,綠色鋪滿視野,春天百鳥叫,后山狼成群??墒牵祟惒辉概c“異類”共享這個世界,執(zhí)意要成為萬物的主宰。——人類“贏”了,“征服”了自然界,自己卻也一敗涂地——在大自然成為需要人類保護的對象的時候,人類也親手毀掉了自己曾經(jīng)無限美好的家園。
    你們想看看森林王國是怎樣消失以及失蹤以后的情況嗎?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課件內(nèi)容為:人為因素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森林砍伐以后水土流失、沙塵暴、大氣污染、洪水泛濫等,人們疾病叢生,背井離鄉(xiāng),家破人亡,四散逃荒的景象。讓學生再感受到亂砍濫伐給人類帶來的嚴重后果。)
    (學情分析:學生雖然能夠體會文章的意思,但是對于我們身邊已經(jīng)存在的環(huán)境問題卻不甚了解,對人類的災害感受不多,如果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到此為止,對于學生來講,學習這篇課文無異于紙上談兵,沒有實際作用。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環(huán)境遭到破壞給人類帶來的危機,這是重要的,能喚醒孩子保護環(huán)境,保護大自然,熱愛森林的情感。)
    (教學設想:通過直觀感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們面臨的環(huán)境問題,深化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激起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愿望和激情。引導學生從課文里面走出來,關心我們的生存空間。)
    (四)表演課本內(nèi)容,加深理解課文。
    同學們,森林王國的失蹤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小國王的錯誤,妖魔鬼怪的橫行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愿意表演這個童話故事嗎?
    請同學們自由組合練習表演童話故事,還可以加上自己豐富的想象,加上森林王國失蹤以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的情節(jié)。
    1、學生自由組合,練習表演課本劇。
    2、學生表演課本劇,簡單評議。
    3、請表演課本劇的同學談談自己的感想,愿意重新找回森林王國嗎?今后該怎樣做保護我們的家園?
    (教學設想:這是一篇很適合學生表演的童話故事。老師針對學生表現(xiàn)欲強的特點,在學生理解課文之后,設計了表演課本劇,這是學生再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過程。通過表演課本劇,可以將學生的情緒再引向高潮,將課文中心再升華。通過談感想,讓學生知道要找回失蹤的森林王國,靠每個人從每一件小事做起。)
    教師總結: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衣食享樂,也在于碧水藍天。大自然是我們好的朋友,從我們的生活細節(jié)做起,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空間吧!相信通過同學們的努力一定會找回失蹤的森林王國的。
    六案例點評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首先,教師的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能夠關注學生的發(fā)展,以學生為中心,把學習的權力交給了學生,通過讓學生質疑,帶著問題去學習,解決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其次,教師的教學行為也發(fā)生了轉變。教師注重教學反饋,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能夠從學生的回答中快速搜索信息,學學生想學的知識,使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習服務。還有,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教師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合作表演,討論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