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詩詞《西江懷古》閱讀

字號:

人們常常不知道為什么登高望遠(yuǎn)、詠史懷古的詩歌總要帶上一股濃濃的愁緒,仿佛憑吊歷史古跡,眺望莽蒼景色必然要“惆悵”。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下杜牧的詩詞《西江懷古》,歡迎閱讀!
    《西江懷古》
    上吞巴漢控瀟湘,怒似連山靜鏡光。
    魏帝縫囊真戲劇,苻堅投棰更荒唐。
    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
    范蠡清塵何寂寞,好風(fēng)唯屬往來商。
    賞析
    上吞巴漢控瀟湘,怒似連山靜鏡光。魏帝縫囊真戲劇,苻堅投棰更荒唐。千秋釣舸歌明月,萬里沙鷗弄夕陽。范蠡清塵何寂寞,好風(fēng)唯屬往來商。
    這就是在浩蕩的大江面前生出來的無限感慨。有人以為曹操能以布囊盛沙塞斷長江,這荒唐的念頭真是可笑;苻堅自稱投鞭可以斷流,這口氣也實在狂妄得可以。可是這些荒唐與狂妄的人如今都早已灰飛煙滅,而江上漁歌依然、沙鷗依然,夕陽西下,明月東升,又何嘗因為這些狂人而改變半分?就是那位智謀極高、財富極多,進(jìn)而運籌帷幄、退而泛舟江湖的范蠡,如今又何在呢?還不是一抔黃土、化為清塵了嗎?只能讓人千載之下感到寂寞而惆悵。江上的好風(fēng)依然在吹,但曹操享受不上,苻堅享受不上,范蠡享受不上,卻都付與了往來江上的商人。惟有長江依然是長江,它千百年來仍是上連巴蜀漢中,下接瀟湘吳越,洶涌時驚濤拍岸,疊浪如山,平靜時水光接天,明如平鏡。
    所以,當(dāng)杜牧的《西江懷古》以浩瀚宏大、亙古不變的長江及江上古今詠唱的漁歌、江面飛去飛回的沙鷗、永遠(yuǎn)東升西落的日月反襯人類英雄智者的渺小時,人們就不由自主地感到了一陣“人”的哀傷。尤其是當(dāng)想到曹操、苻堅、范蠡雖是英雄豪杰,卻不過是匆匆過客徒留笑柄,因而反觀更加渺小的“我”時,這心中的悵惘便更加上了一重愁思。
    擴展閱讀:杜牧的主要作品
    杜牧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別集》各一卷?!度圃姟肥斩拍猎姲司?。晚唐詩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矯之。其七絕尤有逸韻遠(yuǎn)神,晚唐諸家讓渠獨步。牧之有抱負(fù),好言兵,以濟世之才自詡。工行、草書?!缎蜁V》云:“牧作行、草,氣格雄健,與其文章相表里?!倍洳度菖_集》稱:“余所見顏、柳以后,若溫飛卿與(杜)牧之亦名家也”,謂其書“大有六朝風(fēng)韻”。傳世墨跡有《張好好詩》。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舊唐書》卷百四十七、《新唐書》卷百六十六皆有傳?!稄埡煤迷姟罚胁菽E,系太和八年(834)32歲時所書。帖為麻箋,縱28.2厘米,橫162厘米,46行,總322字。從整幅詩卷中可以看出,其書法深得六朝人風(fēng)韻。真跡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此篇書法作品氣勢連綿,墨筆酣暢,因是詩稿,所以更得樸實無華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題簽、題跋印章。曾經(jīng)宋直和分府、賈似道、明項子京張孝思、清梁清標(biāo)、乾隆、嘉慶、宣統(tǒng)內(nèi)府及張伯駒收藏。曾著錄于《宣和書譜》、《容臺集》、《平生壯觀》、《大觀錄》等。杜牧由于以詩稱著,故其書名為詩名所掩蓋。此書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除此之外,還著有《江南春》《泊秦淮》《過華清宮》《阿房宮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