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解釋:古九州 今改制 稱行省 三十五

字號:


    《三字經(jīng)》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它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其內(nèi)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所謂“熟讀《三字經(jīng)》,可知千古事”。下面是分享的三字經(jīng)解釋:古九州 今改制 稱行省 三十五。歡迎閱讀參考!
    gǔjiǔzhōu
    古九州
    jīngǎizhì
    今改制
    chēngxíngshěng
    稱行省
    sānshíwǔ
    三十五
    【解釋】
    州:古代行政區(qū)域單位名稱。制:制度,有確定規(guī)模、法度。行省:行政區(qū)域,簡稱省。
    【啟示】
    古代周朝分為九州:冀州、幽州、并州、兗州、青州、揚州、荊州、豫州、雍州。秦抬皇統(tǒng)一中國后廢九州改成郡縣,到宋朝把郡縣改成府,到元朝,中央設(shè)立中書省主持全國政務(wù),各地區(qū)設(shè)中書省,稱為行省,簡稱省。三個五省,是在抗戰(zhàn)勝利后,東北劃九省加收回臺灣省,連原二十八省,共三十五省。
    【三字經(jīng)故事】
    一鳴驚人
    公元前613年,楚莊王新即位,做了國君。晉國趁這個機(jī)會,把幾個一向歸附楚國的國家拉攏過去。楚國的大臣們很不服氣,都向楚莊王提出要他出兵爭霸權(quán)。
    無奈楚莊王不聽那一套,在他即位后三年的時間里,白天打獵,晚上喝酒,聽音樂,什么國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整天沉迷于花天酒地,不理國事。使得官吏們貪污失職、欺壓百姓。他知道大臣們對他的作為很不滿意,還下了一道命令:誰要是敢勸諫,就判誰的死罪。
    這時,有一個叫伍舉的大臣,實在看不過去,決心去見楚莊王。他告訴楚莊王:“有人讓我猜個謎兒,我猜不著。大王是個聰明人,請您猜猜吧!”楚莊王說:“你說出來聽聽?!?BR>    伍舉說:“楚國山上,有一只大鳥,身披五彩,樣子挺神氣??墒且煌H?,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楚王一聽,心里明白伍舉說的是誰。他說:“這可不是普通的鳥。這種鳥,不飛則已,一飛將要沖天;不鳴則已,一鳴將要驚人?!?BR>    從此,楚莊王開始整頓國家,獎勵盡忠盡責(zé)的官員,懲罰貪官污吏。使國家充滿了朝氣。與此同時,整頓軍事,壯大武力。建立了較高的威望,各國的諸侯不但不敢再來侵犯,還把侵占的土地,歸還給楚國。所以說楚莊王的這一番作為,真可謂“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