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的4歲幼兒哲理故事

字號:


    幼兒多看有哲理的小故事對自身的成長有好處。整理了相關(guān)內(nèi)容,快來看看吧!希望能幫助到你~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篇一】磚頭房子和木頭房子
    甜橙小鎮(zhèn)上的房子都是用木頭蓋的。只有剛搬來的零錢豹例外。零錢豹家可有錢啦,他口袋里總有用不完的零用錢。所以,他家是用磚頭蓋的,很氣派。
    “哈哈,你們家都不如我家!”零錢豹總是這樣對同學(xué)們說。
    玉米狐不服氣,他問爸爸:“為什么我們家不用磚頭蓋房子?”
    狐爸爸放下報紙說:“住在木頭房子里不好嗎?”
    “也不是不好,但是,不夠氣派嘛?!?BR>    狐爸爸笑了:“那,你喜歡我們家現(xiàn)在的位置嗎?”玉米狐的家在超市旁邊,買東西很方便。玉米狐當(dāng)然喜歡。
    “那么,你還喜歡哪個同學(xué)家的位置?”
    “西米鹿家。他家在公園旁,推開窗戶,就能聞到一陣陣花香。”
    以不過,小鱷魚家也不錯。他家旁邊是電*,可以經(jīng)??措娪?。”
    “但是,”玉米狐不懂,“這些跟用不用磚頭蓋房子,有什么關(guān)系?”
    狐爸爸說:“很快你就會懂啦?!?BR>    這個夏天,雨下得大極了,甜橙小鎮(zhèn)上鬧起了水災(zāi)!當(dāng)水位一點一點上升,木房子們一座座地浮了起來??粗孔酉翊粯釉谒嫔献栽诘仄?,玉米狐興奮極了!
    “爸爸,我明白為什么要用木頭來蓋房子啦!”
    狐爸爸笑著說:“等到洪水退了,你才會完全明白呢。”
    不久,洪水就退了。一座座木房子們“停泊”了下來。只是這時,它們的位置全都不一樣了:玉米狐家緊挨著公園;西米鹿家緊挨著電*;小鱷魚家緊挨著超市……
    一場洪水,把甜橙小鎮(zhèn)變了個樣兒!沒變的只有零錢豹的家,因為磚頭房子是不會浮起來的呀。
    “爸爸,我完全明白為什么要用木頭蓋房子啦!”玉米狐興奮地叫著,跑出了門。
    搬了新家的西米鹿、小鱷魚、眼鏡猴……早就湊在一起,興奮地交流起全新的居住環(huán)境啦。只有零錢豹呆在人群外面,郁悶地想:唉,我們家如果也是木頭蓋的,多好!
    【篇二】巴樂兔的選擇
    巴樂兔挺矛盾,他拿不定主意,到底是去看望小老鼠米拉呢,還是去地里種蘿卜。
    昨天,刮了一陣大風(fēng),把小老鼠米拉的木房子給吹倒了。小老鼠米拉十分傷心,哭了一個下午。
    “我去看米拉也沒用呀,就我一個人,也沒法幫他把房子蓋起來呀。不是連一個幫手都沒有嘛?”巴樂兔想。
    可巴樂兔拿起鋤頭正要去地里,又停住了,“雖然我一個人沒法幫米拉蓋房子,可安慰安慰他總可以吧?對,我一定要去看望他!”
    巴樂兔關(guān)上門,往小老鼠米拉家的廢墟走去。走了沒多遠(yuǎn),巴樂兔碰上了提著水壺正往地里走的哼哼豬。哼哼豬問巴樂兔:“你去哪里呀?”
    “我去看望米拉?!卑蜆吠谜f。
    巴樂兔來到了小老鼠米拉家的廢墟前,只見小老鼠米拉正坐在地上抹眼淚。“米拉,你別傷心了。太傷心……會生病的?!卑蜆吠谜f。
    “我的房子沒了……”米拉抽泣起來。
    “你去我家住一段時間吧,讓你一直住到新房子蓋起來?!卑蜆吠谜f。
    “誰知道要什么時候才蓋得起來呀……”
    這時,只見哼哼豬走來。巴樂兔很奇怪:“你不是去地里澆水了嗎?”
    “碰見了你,我改變主意了。我把水壺送回家后就來了?!焙吆哓i紅著臉說。
    他們剛說完話,只見快樂猴走來了。哼哼豬問:“你剛才不是說要去給桃樹捉蟲嗎,怎么也來了?”
    快樂猴不好意思地說:“看見你來看米拉,我改變主意了,確實該來看米拉。”
    快樂猴剛說完,只見河馬闊闊走來了。快樂猴問:“闊闊,剛才碰見你,你不是說去清理池塘嗎,怎么也來了?”
    河馬闊闊不好意思地說:“遇見你,我改變主意了。我想來看看米拉?!?BR>    巴樂兔一拍腦袋:“這下人手夠了。我們一起動手,幫米拉把房子重新蓋起來吧!”
    “對,重新蓋起來!”大家齊聲說。
    大家立即回家取了錘子、鋸子,推來三輪車,一齊動手忙起來……
    太陽落山了,一座木房子又蓋起來了,比原來的還結(jié)實!
    “這下大風(fēng)肯定刮不倒了!”快樂猴高興地說。
    “謝謝你們!”小老鼠米拉又感動又開心,露出了笑容。
    巴樂兔一動不動,在想什么。
    哼哼豬推了推巴樂兔:“你發(fā)什么呆呀?”
    “我在想今天早晨的事?!卑蜆吠谜f,“我早晨正在為該來看米拉還是該去種蘿卜而矛盾呢,我想我一個人也沒法幫米拉蓋起房子呀……現(xiàn)在看來,我的決定真是太對了。不要去想有沒有用,從我做起,伸出雙手,就一定有用!”
    “我們完全贊同!”大家一齊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