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真正的英雄》教案三篇

字號:

本課是時任美國總統(tǒng)的羅納德.里根在“挑戰(zhàn)者號”七位宇航員的追悼會上的演講詞。整篇演講詞語言豐富,感情充沛,非常適合進行朗讀教學。準備了以下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有關作者及演說詞的一些特點;了解有關的背景資料;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品味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目標:反復朗讀課文,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一些航天知識,培養(yǎng)學生探索科學未知領域的精神。
    教學重點
    讓學生加強朗讀,主動探究,把握演講詞的思想感情,感悟主題。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加強朗讀。
    教師:請物理老師或對航空航天感興趣的同學介紹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概況;查閱有關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的網絡信息,補充資料。
    教學內容
    《真正的英雄》是一篇演講詞。演講者是美國總統(tǒng)里根,他就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爆炸的事件發(fā)表了聲情并茂的演講,對罹難的英雄表示哀悼,并決心繼續(xù)對宇宙進行探索。這篇演講詞以真切的感情打動人,鼓舞人,教師要引導學生悉心感受。
    教學設計
    板塊一: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查閱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請你給大家介紹一下查閱的資料。
    (學生交流,相互補充,教師參與引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
    板塊二:整體感知
    1、 檢查預習字詞情況。(投影顯示)
    2、教師范讀課文。(配錄音)
    3、 學生聽讀,仿讀,思考下列問題。(投影顯示)
    4、演講詞的主題是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答案: 里根的這篇演講哀悼罹難的英雄,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演講詞的內容雖然寫的是美國人和美國的事,其意義卻超越了民族、國家和不同的科學領域,上升到全人類的高度,體現(xiàn)了人類閃光的品質──百折不撓地探索未知領域的精神。
    板塊三:研讀與賞析
    1、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邊讀邊思考。(投影顯示)
    從文中畫出讓你感動的句子,并說說這些句子為什么感動了你。
    教師引導學生欣賞、理解幾個精彩的句子,師生共同交流,讓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學生再次朗讀讓自己感動的句子或段落。
    2、1.據此,你能理解第12段中為什么說在麥考莉芙身上“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象力”?
    如何理解“她不僅是她的學生們的教師,而且是全國人民的教師”?
    答案:麥考莉芙是一名教師代表,她原計劃在太空向美國和加拿大250多萬中小學生講授兩節(jié)太空課,學生們對她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和關愛,而這些學生正是代表著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所以說在麥考莉芙身上凝聚了整個國家的想象力。
    麥考莉芙在這次太空飛行中體現(xiàn)出來的甘于奉獻、勇于探索的精神,無形當中鼓舞和激勵所有的人。她是全國人民的楷模,所以說她不僅是學生的教師,也是全國人民的教師。
    板塊四:體驗與反思
    1、宇航員們因為航天飛機的失事而犧牲,但為什么演講者還說“這是訴說勝利和勇敢的故事”?
    答案: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本來就是一部冒險的歷史。宇航員的每升空,都意味著危險,完全可能一去不復返,但他們并不害怕,而是大義凜然,義無反顧,隨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從這個意義上說,不管成功還是失敗,每一個升空的宇航員都是勝利者,都是勇敢的人,都值得人們學習。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里根總統(tǒng)宣揚的美國精神的內涵是什么?你怎樣看待這種精神?
    學生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答案: 開拓精神、想像力、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剛毅不屈的品質等。
    不要用狹隘的眼光來看待這種美國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推而廣之,只要是人類的精華,就不必分民族、種族、國家、意識形態(tài),而都應當借鑒、學習、吸收。
    板塊五:探究學習
    1.摘抄好句子并學會運用。
    2.有興趣的同學繼續(xù)搜集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資料,感受人類的偉大和科技的進步。
    篇二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理清思路,把握內容。
    2.熟讀課文,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3.體會課文思想感情,感受為人類進步事業(yè)作出貢獻的人文精神。
    (本文是篇演講詞,理清作者思路是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第一步。故設置第一個教學目標。本文語言豐富,感情強烈,可以運用朗讀教學。通過熟讀課文,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故設置第二個教學目標。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語句,能更好地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故設置第三個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清文章思路,熟讀課文,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難點:把握文中幾句富有哲理的句子,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設備。
    沒條件的地區(qū)可以準備錄音機,里根演講詞磁帶,有關航天飛機的圖片、資料。錄像機、錄像帶。(有關“挑戰(zhàn)者號”爆炸的內容。)
    【設計思路】
    這篇演講詞表達豐富,感情強烈,具有很強的感染力,非常適合進行朗讀教學。新課標注重情感體驗,注重語言的積累和語感的培養(yǎng),這些,都可以通過朗讀來實現(xiàn)。
    在理清文章思路、熟讀成誦的基礎上,進行情感體驗。初一正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期,本文無疑是進行此方面教育的好材料。但不應留于空洞的說教,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同時教師用感人的語言進行正確的引導,在美好的情境中給學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航天飛機的圖片,請學生講解有關航天的知識。
    (初一學生好表現(xiàn),可以抓住這一特點。而航天知識也是他們很感興趣的??梢宰プ∵@一特點,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故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
    2.師:1986年1月28日,美國“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在發(fā)射升空70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員全部遇難?!疤魬?zhàn)者號”爆炸后,美國舉國哀悼,世界震驚。當時美國總統(tǒng)發(fā)表了全國性的電視講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充滿力量的演講一真正的英雄。
    (#教案# #魯教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真正的英雄》教案三篇#的設計應該簡潔而富有感染力,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激發(fā)學習興趣。)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播放《真正的英雄》朗讀磁帶。也可由教師范讀。
    (充滿情感的朗讀激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初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學生速讀課文,理清思路。
    思考:
    (1)這篇演講詞講到了哪些內容?
    討論明確:
    深深的哀痛和對英雄的贊頌(1~4自然段)
    追憶七位英雄(5一13自然段)
    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繼續(xù)向太空進軍(14—2l自然段)
    (2)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明確:
    全文蘊涵著兩種思想感情:悲痛,英雄已死,對人類,對親人,對朋友都是巨大的損失;力量,我們不能停留于悲痛,而應化悲痛為力量,沿著英雄的足跡繼續(xù)前進。
    (這一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在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礎上,能夠體會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是讀者與作者的情感交流。應該重視學生的見解,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不去苛求見解是否符合標準。)
    三、細讀課文,賞析課文
    1.要求學生自讀課文,從文中畫出自己感動的,有些想法的句子,然后四人為一組,再一起讀一讀,議一議。
    主要是這幾句:
    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
    在痛苦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
    我們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生命的歸宿。
    (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抓住主要語句,進行語言積累,進行個性化閱讀,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從這篇演講詞中,你體會到里根總統(tǒng)宣揚的美國精神是什么?你如何看待這種精神?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明確:
    里根總統(tǒng)宣揚的美國精神包括: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獻身精神,巨大的勇氣,令人信賴的聲譽等。這種精神是全人類優(yōu)秀品質和高貴精神的代表,是人類精神的精華。
    (新課標倡導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夠體會作品的思想感情。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聯(lián)系生活,體驗情感
    1.出示2003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的圖片報道,請你也寫一篇簡短的演講詞。
    2.中國第一艘載人宇宙飛船“神州五號”已發(fā)射升空,請你對宇航員說一段話。
    (設置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要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進行情感體驗,同時,也使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有語文,形成一種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五、課堂小結
    茫茫宇宙,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開拓,去發(fā)現(xiàn),去獻身。從“挑戰(zhàn)者號”到“哥倫比亞號”,人類從失敗中次站起來。相信終有一天,人類會沖出太陽系、銀河系,去開辟更為廣闊的天地。
    篇三
    【教學目標】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2、朗讀課文,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3、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欣賞和理解能力。
    4、培養(yǎng)困境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面前永不言退,對未知領域進行百折不撓地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內容。
    2、朗讀課文,體味文章豐富強烈的感情。
    教學難點:品味關鍵語句,培養(yǎng)欣賞和理解能力。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加強朗讀。
    2、了解有關航天飛機和載人宇宙飛船的概況。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學生已知導入
    師詢問學生是否知道中國宇航員楊立偉的事跡,從而引出楊立偉是一個成功的英雄。再討論明確美國“挑戰(zhàn)者”號英勇犧牲的七名宇航員雖然升空失敗但仍然稱得上是英雄,應“不以成敗論英雄”,從而引出課文。
    (板書課題、文體、作者)
    二、欣賞圖片
    七名宇航員的肖像和“挑戰(zhàn)者”號爆炸時的情景。
    三、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讀的過程中做到:
    1、看看里根總統(tǒng)講了哪些內容?
    2、體會里根總統(tǒng)在演講時的感情是怎樣的?
    (師提醒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①必須是默讀,不要朗讀。力戒倒回去重讀。②采取抓內容要點、抓關鍵字、詞、句、段的讀法。內容相同的段落可以適當合并,有時可以讀得快些,甚至是跳讀。)
    四、朗讀指導:
    1、師明確課文大致所包含的兩種感情:悲痛和力量。闡釋說明這兩種感情的變化脈絡是前半部分主要是抒發(fā)悲痛,后半部分主要是表達力量。但兩者不是涇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的。
    2、師明確朗讀課文的語氣:低沉→激昂。
    3、教師選取三個自然段范讀。
    五、品味語言:
    師——找出你認為精彩或讓你感動的語句或段落,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并說說你對它的理解。
    (這個環(huán)節(jié)可結合“研討與練習”一、二。學生說理由時,只要能說出他所體會和理解的即可,多給予肯定。)
    六、教師小結
    (強調學習宇航員身上在困難面前永不言退和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
    七、拓展延伸
    閱讀左拉(法)《在莫泊桑葬禮上的演說》并思考問題。
    八、作業(yè):
    1、在班內組織一場“再現(xiàn)里根”的演講比賽。
    2、上圖書館或利用互連網查找資料,了解“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失事的一些情況,與同學進行交流。
    3、如果尚未完成《在》的閱讀,課后繼續(x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