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圓明園》觀后感三篇

字號:


    《圓明園》是一部由金鐵木/薛繼軍執(zhí)導,紀錄片主演的一部中國大陸類型的電影,精心整理了高中生《圓明園》觀后感三篇,希望對大家能有幫助。
    【篇一】
    請您建造一個夢境,材料用大理石,美玉,青銅,瓷器,請詩人出身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用雪松做房梁,上上下下鋪滿寶石,披上綾羅綢緞,這兒建廟宇,那兒造后宮,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一片片水池,一眼眼噴泉,城樓,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有某種人類異想天開產(chǎn)生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而其外觀是神廟,是宮殿,這就是這座園林。它是萬園之園?!S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藝術有兩種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產(chǎn)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chǎn)生東方藝術。如果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大家也夢見過它。這曾是某種令人驚駭?shù)牟恢慕茏?,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如同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顯出亞洲文明的剪影。這個奇跡已經(jīng)消失了。
    【篇二】
    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有一個世界奇跡,這個奇跡叫圓明園。藝術有兩種起源,一是理想,理想產(chǎn)生歐洲藝術;一是幻想,幻想產(chǎn)生東方藝術。圓明園在幻想藝術中的地位,和帕臺農(nóng)神廟在理想藝術中的地位相同。這便是一個幾乎是超人民族的想象力所能產(chǎn)生的成就。這不是一件稀有的、獨一無二的作品,如同帕臺農(nóng)神廟那樣;如果幻想能有典范的話,這是幻想的某種規(guī)模巨大的典范。請想象一下,有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物,有某種月宮般的建筑物,這就是圓明園。請建造一個夢境,材料用大理石,用美玉,用青銅,用瓷器,用雪松做這個夢境的房梁,上上下下鋪滿寶石,披上綾羅綢緞,這兒建廟宇,那兒造后宮,蓋城樓,里面放上神像,放上異獸,飾以琉璃,飾以琺瑯,飾以黃金,施以脂粉,請又是詩人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再添上一座座花園,一片片水池,一眼眼噴泉,加上成群的天鵝,朱鷺和孔雀,總而言之,請假設有某種人類異想天開產(chǎn)生的令人眼花繚亂的洞府,而其外觀是神廟,是宮殿,這就是這座園林。為了創(chuàng)建圓明園,曾經(jīng)耗費了兩代人的長期勞動。這座大得猶如城市的建筑物,是由世世代代建造而成的,為誰建造的?為各國人民。因為,歲月完成的事物是屬于人類的。藝術家,詩人,哲學家,過去都知道圓明園;伏爾泰談到過圓明園。我們常說:希臘有帕臺農(nóng)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斗獸場,巴黎有圣母院,東方有圓明園。如果說,大家沒有看見過它,大家也夢見過它。這曾是某種令人驚駭?shù)牟恢慕茏?,在不可名狀的晨曦中依稀可見,如同在歐洲文明的地平線上顯出亞洲文明的剪影。這個奇跡已經(jīng)消失了。
    有一天,兩個強盜進入了圓明園。一個強盜洗劫,另一個強盜放火??磥恚瑒倮窨赡苁莻€竊賊。對圓明園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破壞,由兩個戰(zhàn)勝者分擔。我們看到,這整個事件中還與額爾金的名字有關,這注定又會使人想起帕臺農(nóng)神廟。從前對帕臺農(nóng)神廟怎么干,現(xiàn)在對圓明園也怎么干,干得更徹底,更漂亮,以致蕩然無存。如果把我們所有大教堂的所有財寶加在一起,也抵不上東方這座了不起的富麗堂皇的博物館。園中不僅有藝術珍品,還有成堆的金銀制品。豐功偉績,收獲巨大。兩個勝利者,一個塞滿了口袋,這是看得見的,另一個裝滿了箱篋;他們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歐洲。這就是兩個強盜的故事。
    我們歐洲人,我們是文明人,中國人對我們是野蠻人。這就是文明對野蠻所干的事情!
    在歷史面前,這兩個強盜,一個將會叫法國,另一個將會叫英國。我先要提出*,感謝你給了我*的機會: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過錯;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
    法蘭西帝國吞下了一半的勝利果實,今天,帝國竟然帶著某種物主的天真,把圓明園富麗堂皇的破爛陳列出來。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凈凈的法蘭西會把這份贓物歸還給被掠奪的中國。
    現(xiàn)在,我證實,發(fā)生一次偷竊行為,有兩名竊賊。維克多•雨果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
    【篇三】
    “請您用大理石、漢白玉、青銅和瓷器建造一個夢,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綢緞、綴滿寶石,這兒蓋神殿,那兒建后宮,放上神像,飾以琉璃,飾以黃金,飾以脂粉。請詩人出身的建筑師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個夢,添上一座座花園,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噴泉,請您想象一個人類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宮殿,是神廟。”
    這,就是圓明園。
    看完紀錄片,才知道圓明園的歷史是從康熙帝時開始的,經(jīng)過康、雍、乾三世達到巔峰。紀錄片是以郎世寧的口吻,從一個西方人,一名皇家宮廷畫師,一位圓明園的建筑者的角度來敘述的,獨到而新奇。他作為外來人對圓明園的建造過程,對當時的康乾盛世的觀感,不也正如我們后世的人對那一時代的認知一樣,帶有一層隔膜。但這都阻礙不了圓明園的熠熠閃光,從歷史中噴薄而出的架勢:不論是格局、氣勢、精美程度,都玲瑯滿目,應接不暇,即便是電腦合成的模型圖,也足以見識當年的輝煌。這種仙境帶給人的只有震撼,是為自身的渺小,也為國家的強盛。
    但繁盛如康乾,也隱隱暗示了將來的危機——一個封建帝國的極端保守與自大,就像郎世寧看到的乾隆視抽水機為奇技*巧而廢止,就像馬格爾尼使團訪華時乾隆宣稱的“本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貨物以通有無。”“天朝”,“夷”,多么自視甚高啊,當時的他確實有這樣說的資本,但后來呢?這是兩千年封建君主專制所傳承下來的自負,以及自負的資本。并且這種封建君主專制在清朝達到了頂峰,閉關鎖國的政策使這一時期的清朝統(tǒng)治者,并沒有意識到世界當時風起云涌的變化,我們在自給自足安穩(wěn)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上匍匐不前的時候世界在飛速進步:資本的積累帶來了制度的變革,工業(yè)的興起,啟蒙運動的發(fā)展。
    正如馬格爾尼預見的那樣,實力對比,反過來了。在紀錄片的六十分鐘前,圓明園是一部大清榮耀史的縮影,也是一個封建帝國最后的輝煌;六十分鐘以后,畫風突變,走到了中國屈辱近代史的開端。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法聯(lián)軍北塘登陸,轉(zhuǎn)戰(zhàn)大沽口,中國軍隊的火器還停留在明末的水準,根本無法與之抗衡。這是一場工業(yè)國對農(nóng)業(yè)國的戰(zhàn)斗,裝備落后思想落后的大清軍隊,一潰千里。八里橋一役,是一場戰(zhàn)損比1000:1的屠殺,大清八旗的騎兵,對著火炮在沖鋒,一場用生命與時間抗衡的戰(zhàn)斗,唱響的是當年橫掃歐洲的蒙古騎兵最后的挽歌——現(xiàn)實是,技術和文明比軍隊數(shù)量更占優(yōu)勢。
    咸豐北遁,聯(lián)軍入京。1860年10月18日至23日,就是火燒圓明園——一個世界奇跡,一個匯集了各民族幾乎是超人類的想象力所能創(chuàng)造的全部成果的震撼人心的,尚未被人熟知的杰作,歐洲人心目中的一片亞洲文明的倩影,毀于一旦。
    落后就要挨打,勿忘歷史。
    雖說是近綱的文章,但我真的想提一下紀錄片中戚小源的配樂,仿佛厚重蒼涼的歷史,在幽幽地講述,并在某一時刻從迷霧中撲面而來。此情此景此曲,永不能忘!
    圓明園——一個王朝的背影,一段榮耀與屈辱的歷史,一印烙在中華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