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這么多年家里人在耳邊叨叨慣了,“吃苦”竟隨著家風二字的蹦出在腦海中不自覺的閃現(xiàn)。它就像一面有方向的旗幟,在迷茫的路上指引我方向。有時又化作一縷明媚的陽光,在無助的時候給與我溫暖和希望。為大家提供《高中苦中作樂的作文800字》,歡迎閱讀。
【篇一】
在年少時,我渴望快點長大,長大了就能做很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在經(jīng)歷了種種美麗與哀愁后,我終于長大了。
這個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生活有時候真的很苦,做人有時候真的很無奈。
去年有一段時間,工作任務很重,同時有好幾家出版社向我約稿。因為貪功,我一個也沒有推辭。在接受之后,方知任務十分艱巨,如果到時候任務沒有完成,不僅沒有功勞,而且要賠上不少的違約金。
在嘈雜的都市,心情總難保持平靜。越寫越覺得沒有信心。于是,我?guī)еP記本,帶著一顆沉重的心,來到鄉(xiāng)下的奶奶家,希望在這個寧靜的小鄉(xiāng)鎮(zhèn)能找到一些靈感。
每天早上起床,在門前刷牙的時候,我總能看見一對年輕的盲人夫妻從門前走過。
夫妻倆都很矮小,丈夫雙目失明,干癟的眼眶中沒有眼球;妻子尚有一只混濁的眼睛勉強能看見。走路的時候,妻子拄著拐杖在前面帶路,丈夫挽著妻子的手跟著。丈夫身上背著一個小箱子,這個箱子中裝著他們討生計的工具,每天他們早早地到街角給人算命,算命的收入大概就是他們的全部生活來源吧。
人活著,為什么總是那么苦?沒眼睛的苦于走路,沒靈感的苦于寫作。每當看到他們,我心中都會有一種苦悶和憂郁感。
一天傍晚,我獨自一人在離奶奶家不遠處的河邊散步,在思考著是否有一份合同不得不違約。就在我坐在草地上猶豫的時候,我聽到了一個爽朗的笑聲。
我回頭一看,河邊一處破舊的小屋前,一個女人好像剛給男人洗完頭。男人坐在小矮凳上,動作緩慢地擦拭濕潤的頭發(fā),女人把水潑掉,一只手端著盆,一只手扶著門走進小屋去。
他們住在這里?正是我每天見到的那對盲人夫妻!
一會兒,男人嘴里開始哼起歌來。只見,女人拿了個盆,又慢騰騰地摸索著出來了,咧開嘴笑著提醒丈夫說:"喂,喂!唱錯了,走調了!"
"誰說走調了,就是這么唱的!"丈夫不服氣,像個孩子一樣強辯著。接著更是來勁了,唱歌的聲音比前面更大,幾乎不是在唱,而是在叫。
女人笑得前仰后合,臉都變了形,那種樣子我無法形容。他們笑,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那大概是我第見到兩個盲人大笑。
他們沒有注意到不遠處的我,而我卻在不遠處注視著他們。兩個眼睛看不見的盲人,兩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窮人,這會兒卻好像比誰都過得快樂。
分明就是苦中作樂!收回笑容,我覺得有些滑稽。
后來,回到家,我把瞎子夫妻唱歌的事當成笑話告訴了母親,母親卻反問我:"窮人就不能唱歌?苦人就不能笑?"
曾經(jīng),在我的心中,窮人就是一副嚴肅的面孔,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忙于為生計奔波,連歇息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去微笑?苦人就是一副苦瓜臉,生活的壓迫讓他們連喘息的力氣都沒有,哪里有力氣去唱歌?
現(xiàn)在,我不再這么認為。佛說,人活在這個世上,吃苦是注定的。既然人生中,吃苦在所難免,我們就應該樂著吃,而不是哭著吃。一個人無論他多么貧窮、多么苦難、多么無奈,他都有笑的權利。
或許,生活真的留給你的是累累的傷疤;或許,人們給予你的是錐心刺骨的傷害。不如把自己從悲傷的情緒中拉出來,換一種態(tài)度去對待你所謂的悲傷。
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將會少一份艱難,多一份容易;少一份憂愁,多一份快樂;少一份痛苦,多一份甜蜜。
【篇二】
苦樂本是一對冤家,但苦卻可滋生快樂,即所謂“苦中作樂”也。
人生落魄,餐風宿露,席地而臥,卻仍笑言“天當房子地當床”,這是典型的“苦中作樂”。
我景仰這種快樂者,景仰他們的樂觀與豁達!
春日耕耘,扛一柄鋤鍬,在黑色的土地上揮灑汗水,用手上磨起的老繭換得采摘碩果的笑顏,這是另一種“苦中作樂”——用自己苦澀的汗水澆灌快樂的秧苗。
我景仰這種快樂者,景仰他們的膽識與能力、勤奮與奉獻!
我們都希望擁有快樂,可是,我們卻常常找不到快樂的身影。其實,快樂就在我們的軀體里——在我們的手上,在我們的心間。不過她常常是隱形的,對于惶惶然、愀愀然,皺著眉頭到處尋找快樂的人,快樂會躲藏得無影無蹤;而對于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快樂才會在不知不覺駐滿你的容顏!
是的,閑者無樂,充實者快樂;惰者無樂,勤奮者快樂;盲目者無樂,有理想且努力為之奮斗者,其樂無比!
戰(zhàn)火連綿,內憂外患,生活艱辛,你可曾聽到那些仁人志士們嘆息自己不快樂?在民族危亡的關頭挺身而出,救民于水火,被如此崇高的理想點燃的人們,即使浴血奮戰(zhàn),也是其樂無窮!
洪水漫溢,災民遍野,人民生命財產面臨巨大危險。你可曾聽到夜宿堤防、日夜巡邏,甚至躍身入水、以身為墻的抗洪官兵們嘆息自己不快樂?無私者肩負的崇高職責讓他們關注的只是百姓的安危,他們的快樂就在這種無私的奮斗與奉獻中產生!
年輕的朋友們,當我們身背書囊,腳踏書香,漫步在寧靜的校園之中,我們有理由說我們不快樂嗎?我們有資格說我們不快樂嗎?
有人說:是的,我們不快樂,我們的確不快樂。我們早起晚睡,我們夜以繼日,我們課堂連考場,日日辛勞。我們擔心成績不佳,我們擔心高考落榜,我們擔心……總之,有無數(shù)莫名的煩惱。
有人說:是的,我們的確不快樂,我們不知道讀書是為了什么,活著是為了什么,日子過得空虛而無聊……
那么,你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嗎?
一群年輕人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里?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庇谑撬麄儠喊褜ふ铱鞓返氖路诺揭贿叄襾碓齑墓ぞ?,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大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這樣,它往往在你為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它的時候,突然來訪?!?BR> 尋找快樂的年輕人,讓我們和蘇格拉底一起來造一艘船吧!只要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就不會吝惜付出的汗水,就不會在意伐木的艱辛,就不會為雙手磨起起老繭而嘆息。
來吧,用汗水造一艘理想的船,我們將在奮斗的艱苦中提煉出屬于心靈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