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端午節(jié)情懷的散文

字號:


    端午是個美好的節(jié)日,在這并不美好的現(xiàn)實中可以寄寓一些幽思,讓凡塵蒙蔽的心,在青色的古意間得到片刻的回歸,認取生命中的真意,可以讓生命更加真實一些。下面是給大家?guī)淼亩宋缜閼焉⑽?,供大家欣賞。
    端午情懷散文1:端午憶親
    年年端午節(jié)商場里的粽子總是讓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每當看到這些粽子我的思緒總是會飄回年少時。
    記得那時端午早上,奶奶會在我的手腕上纏一根五彩絲線。告訴我不要弄丟了,要下雨了才能丟河里。那時小,不知道為什要這樣,長大了才知道民間有這種說法“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xù)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蝎毒蟲的傷害;扔到河里,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那年也不列外,奶奶給我戴好了五色絲后,讓我把紅豆拿到河里洗一下包粽子要用。我笑著答應(yīng)了奶奶,拿了個笸籮裝上紅豆,一蹦一跳的出了堂屋門,看到我家的乘涼間里,同村的小伙伴們在跳橡皮筋,然后飛快的跑過去,順手把笸籮往旁邊一放就和她們玩在了一起。
    奶奶從屋里端來早已洗好的香糯米,還有我們在后園的竹林采集的箬葉。見奶奶過來了,我才想起因為玩耍而被我忘記的紅豆還靜靜的躺在笸籮里,趕緊三步并成兩步的下河灘洗去。
    奶奶見此只是微微搖了下頭,就在乘涼間坐了下來,一邊笑咪咪的和小伙伴們說著話一邊看我洗紅豆,等我洗好上來后,只見奶奶拿起笸籮把里面的紅豆倒入糯米中,用有力的雙手攪拌著,直到米和紅豆混合均勻了才結(jié)束。然后只見奶奶拿起箬葉熟練地卷起來,卷成一個圈,放進米。箬葉在奶奶手里翻轉(zhuǎn)著。一會兒的功夫只見一只漂亮的三角粽子便誕生了!
    看著一只接一只的粽子在奶奶手中誕生,我按捺不住躍躍欲試的心,趕緊搬了個凳子坐在邊上,在她又包好一個時拉住她的手央求她教我。奶奶點了下頭然后拿起一張較小的箬葉遞給我,說妹妹的手小就拿小點的。我興奮的把袖子卷起來,拿過箬葉照著奶奶剛才的手法準備大顯身手,可就是不成功。趕緊向奶奶討教,奶奶告訴我先用左手窩住箬葉,右手放米,然后右手裹緊箬葉,再用左手按住包好的粽子,最后用嘴咬住棉線,接著用右手把棉線纏繞扣緊粽子就可以了。奶奶邊說邊示范給我看,我照著方法試了幾次總算有一個終于能成點型,高興得直跳起,奶奶也夸我聰明學(xué)得快。很快的粽子包好了,奶奶拿回灶屋下鍋煮,不一會兒,空氣中飄散出箬葉的香氣,這香氣隨著粽子煮的時間越長越濃郁。
    當奶奶把煮好的粽子拿出來時,箬葉的香氣混合著糯米的清香、紅豆的甜香,讓人陶醉。奶奶挑了個我包的子,剝?nèi)チ梭枞~又沾了點糖遞我,我接過大口的咬去,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甜滋滋的。
    今又到端午,我吃著粽子,想著往昔,眼淚不由的就流了下來,那個教我包粽子的老人早已不在了,而我們古老的傳承還要繼續(xù)流傳下去。
    端午情懷散文2:最是粽香起思情
    看到室友家里寄來的一箱粽子,眼饞不已。熟悉的味道跳于舌尖,喚醒味蕾。抹了抹油膩的嘴,過節(jié)真好。
    與北方的同學(xué)一道出門,點菜的時候總會說上一句,有湯圓嗎,給他來一份。冤枉至極,南方人也是吃水餃的,或因水餃里放肉,怕沒多少人吃過肉餡的湯圓。南方人是尤愛咸粽的,嫌甜粽膩歪。咸粽自是少不了放些咸肉,肥瘦參半那是不過了。咸肉煮出來的油很是香美,浸潤糯米,像美人的滴滴香汗,烤串上刷的油是不能與之相提并論的。這咸肉也是有講究的,透著醇厚的酒香。在中央大街買過一盒劣質(zhì)的酒心巧克力,現(xiàn)在想來,咸肉與黃酒倒是天生的一對。
    嘉興的粽子在南方名氣很響,五芳齋更是知名品牌,甚至在高速公路服務(wù)站的貨架上都與康師傅方便面擺在一列,可與哈爾濱隨處可見的攤邊烤腸相較。速凍粽子分為有無粽葉兩種,吃粽子怎能少了剝粽葉這一儀式。剝粽葉多了份文人老饕的優(yōu)雅,懷著對粽子品相的期待,緩緩解開裹在棕葉上的繩子,就像打開一份端午節(jié)的禮物。那些剝完粽葉光禿禿真空包裝的粽子,怎么看都像菜市場去了毛的雞鴨,不美。
    糯米是黏黏的,調(diào)皮地粘在粽葉上,總是極有耐心地舔下黏在上面的每一粒糯米。若是用筷子挑起一團糯米來,大概可以看到粽斷絲連的場面。我吃肉粽有個壞習(xí)慣,一筷子下去,像醫(yī)生做手術(shù)那樣,精確找到肉的所在,大快朵頤。仿佛吃到了肉便心安,不再怕別人爭搶,慢條斯理地品將起粽子來。
    在南方,確實有的吃,食物的花樣也多。不信你看看那些高校的黑暗料理,多半是南方玩出來的。粽子也是一樣,南方人什么都敢往粽子里放,蛋黃、鮑魚、五仁……粽子也有尖的、扁的,還有什么冰淇淋粽子、水晶粽子。剛在食堂看見一個吃粽的女孩,那粽自然依舊是席卷北方大地的紅棗粽。不免可憐起她來,我以南方一粽,換姑娘以身相許可好?
    可是哪來的小粽呢?環(huán)顧著滿大街賣烤腸的攤子,家中的門窗上怕是插著艾草,廚房里已經(jīng)掛滿粽子和洗好的粽葉了。學(xué)界談?wù)撝宋缗c屈原、曹娥掛鉤過于牽強,我倒不甚在意。節(jié)日中少不了吃喝和思念,端午嘛,有南方的小粽吃就好,如此想來,反倒真隱約嗅出了空氣中的淡淡粽香。
    端午情懷散文3:我的端午情懷
    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在廣州超市里禮品盒的粽子和菜市場、街邊攤的粽子,有的黃燦燦、有的綠瑩瑩,肇慶大粽有兩斤重,潮汕雙拼小粽也就剛夠一兩??粗止庥至恋闹袢~粽子,吃著那甜的、咸的,粘揪揪的粽子,勾起我對北方粽子的渴望和無限美好的回憶,因為那醇厚粽香和濃濃愛意摻合的味道早已滲入我的內(nèi)心深處。
    我的家在北方,小時候我家吃的是供應(yīng)糧,糧站也只有端午節(jié)才按人頭供應(yīng)糯米,一年也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有一種特別的感情。北方的粽子和南方的粽子有些區(qū)別。那時,我們包粽子的葉子不是竹葉而是葦葉,每年快要過端午節(jié)了,我都和同學(xué)們一起騎自行車到離家20多里的郊外,有葦塘的地方去弄葦葉,不管寬的窄的都拿回來。每次去都不能讓家長知道,要找水淺的葦塘,因為去葦塘是比較危險的事,那時小,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險,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有點后怕。每次拿回來、洗一洗,嗮一嗮,疊好后便保存起來,到端午節(jié)前幾天便拿出來用。那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里做的,北方的粽子是素的,因為糯米少,有時還要摻上一點大米,可以多包幾個。隨著生活越來越好,有時要放煮了快熟的紅豆,有時每個粽子要放一顆紅棗,那時候有一種伊拉克蜜棗非常甜,有時也代替紅棗放在粽子里。端午節(jié)的頭一天,就要泡糯米了,還要把葉子拿出來放到蒸鍋里蒸,把葉子上的蟲卵殺死。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我家是母親包粽子,她包的不大不小,煮熟后特別好吃。一切準備好,母親就開始包了。母親往往先選粽葉,葦葉都比較窄,包一個粽子要3-4片葉子母親先把葉片卷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里把泡好了的一把米倒進“漏斗”里,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后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離“漏斗”口還剩一小點距離),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棱(為了多留些空間),把葉片頭扎好最后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我們在野外采摘的馬蓮草。記憶中,捆包粽子母親兩手齊上不夠用,最后還要用牙齒幫忙。因為大部分都是頭一天晚上包,我們這些小孩,搗一會亂也就都去睡覺了。有時候鄰居家包完了也過來幫一下。母親和鄰居們包出的粽子,個個都是非常標準,秀氣可人,尤其是牢固。包好后父親把母親和鄰居們包好的粽子整齊地排在大鐵鍋里,水要沒住粽子,然后就開始燒火,等到粽子的淡淡的清香隨著白騰騰的蒸汽彌漫開來,糯米和棗香味飄出來時,粽子就熟了,這時基本天就快亮了。父親把煮熟的粽子撈出來放到黑色大的泥盆里,放上剛從井里打上來得涼水,這樣糯米就更粘了。這一幕刻在了我記憶的深處。
    端午節(jié)的早上,天剛蒙蒙亮,我們兄妹四人早早地就爬起來,做的第一件事到大黑盆里拿粽子。記得那時我家為了端午節(jié)幾個月都看不到雞蛋。到了這一天,我們兄妹都能分到5個雞蛋。誰也舍不得吃。母親給我們分好雞蛋,口里說著“不急,不急,慢慢吃!”我們能不急嗎?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著這一天的早日到來。藏好雞蛋,便迫不及待的剝開粽葉,用一支筷子對著那雪白晶瑩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的盤子里輕輕一滾,然后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膩不粘,香氣泌入心間。那時,我們感到再也沒有什么比這一刻更幸福了。我們吃過糯糯得粽子,母親就讓我們早早的出去,說用端午節(jié)太陽沒出來的露水洗眼睛,會不得眼病,眼睛發(fā)亮。這時的父親和鄰居們一樣忙著插在郊外割來的艾蒿,插在門上,說是驅(qū)蟲避邪,保家安康。端午節(jié)的早上,母親總忘不了給我們手腕系五彩絲線,在衣襟上掛小香荷包。說是“香包掛胸襟,長大福隨身”。“手脖系五彩,鬼也拉不去”。這是北方很多地方的風俗。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歲歲年年端午情。如今雖遠在他鄉(xiāng),但家鄉(xiāng)的端午,始終歷歷在目。今天又逢端午,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樸素的思想,一縷純潔的情愫,一種濃濃的情意,仿佛又見母親包粽子的身影,又見到親鄰們過節(jié)時的喜慶和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