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學生讀后感800字【三篇】

字號:

讀書不但可以滋潤讀者的心靈,充實讀者的精神世界,還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讀者面對生活的狀態(tài),多讀一些好的書籍吧,它會讓你受益終身。相信不久的以后你也會愛上讀書!以下“九年級學生讀后感800字【三篇】”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篇一】
    這個國慶,我的旅途隨身讀物是英國作家帕克爾編寫的《被污染的星球》,它是《環(huán)境危機》科普系列畫冊六本中的一本,向我們介紹了地球存在的各種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污染,污染的來源和危害,告訴我們減少污染的方法,呼吁人人做環(huán)?!尩厍蜃兊酶蓛?、更美好。
    其中,“空氣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這三個章節(jié)讓我認識到了更多的“污染”的常識,也讓我深深地為地球所承受污染而嘆息。
    “空氣污染”中有一張褐云籠罩的馬路車流的照片,讓我聯想起灰塵和汽車尾氣混合的氣味,聯想起一上街媽媽就遞給我口罩的動作,這讓我感到無可奈何。汽車帶給我們方便,同時也帶來不受歡迎的尾氣。書上說,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致力于清潔能源傳輸的研究。比如:用無線輸電技術將地球電離層的電傳輸到地球各個角落,如果實現,燒煤發(fā)電的污染就不存在了。我真期待無線輸電的時代快點到來!
    “土壤污染”告訴我們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如何污染了自然界的食物鏈。它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健康,也影響了野生動物的生存。我聯想到在超市里有機食品受到人們的歡迎。原來,有機食品是來自不使用化肥和殺蟲劑的農業(yè)形勢生長出來的,人們?yōu)楸Wo自己的健康,只好購買昂貴的有機食物。
    “水是生命必須的物質,同時也是寶貴的資源?!蹦敲础八廴尽钡膯栴}在哪里呢?原來,問題在于水可以溶解很多東西,包括各種污染物和有毒化學物質,然后將它們輸送到四面八方,就會毒害魚類,鳥類,還有人類自己。比如:工廠排出的污水,如果不做好環(huán)保工作,隨便就排放到河流里面,就會污染土壤,魚塘,和自來水的水源;另外,從油輪泄露到海里的石油則污染了那片大海的生態(tài),使原來干凈的大海變得很臟……
    那我們該怎么辦呢?
    “人人做環(huán)保”章節(jié)告訴了我們如何守護地球環(huán)境,“其實我們可以從身邊小事做起,無論是家里,學校工廠還是辦公室”。少開車就減少了尾氣排放;用過的廢電池、節(jié)能燈管要專門回收;節(jié)約用電、用水都是非常有效的環(huán)保行為。這些內容我不但熟悉而且生活中就這么做到了,我們學校每學期都開展環(huán)保活動和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班會課上老師還引導過我們相互交流環(huán)保妙計呢!
    這本《被污染的星球》,讓我對環(huán)保知識和環(huán)保方法產生了閱讀興趣,更堅定了我做一名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想法!因為,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的星球,愿我們的努力讓地球變得更潔凈、更安全、更美麗!
    【篇二】
    在這個寒假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我讀完了沈石溪的一本名叫《鳥奴》的動物小說。
    剛剛拿到這本書,他的書名就吸引住了我的眼球:《鳥奴》??吹竭@書名時,我既好奇,又納悶:從字面上理解,是鳥的奴隸,或是“奴隸鳥”??墒恰芭`”這個詞語只出現在幾百,幾千年前的人類社會和極少的動物社會里,可是鳥社會里怎么也有奴隸了?于是,我懷著大大的好奇心,翻開了這本書。
    《鳥奴》這本書主要講的是作者在西雙版納觀察一對蛇雕時,意外發(fā)現一對鷯哥和它們共同生活在同一棵大青樹上。作者很震驚:這蛇雕可是鷯哥的天敵呀!他們怎能安然無恙的生活在一起呢?經過作者的長期調查,發(fā)現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主子與奴仆的關系,當然,蛇雕是主子,鷯哥是奴仆。作者還發(fā)現,這鷯哥當蛇雕的奴隸純粹是自愿的。有可能這對鷯哥因為天敵蛇的不斷攻擊,使鷯哥的孩子一個一個喪命蛇口,自己也危在旦夕。于是他們想借蛇的天敵蛇雕一個安全的庇護所來讓自己逃離蛇患,繁衍生息??墒沁@蛇雕也是鷯哥的天敵,也會吃了自己。他們只好賣身為奴,為蛇雕清理巢穴,還要學小蛇雕的叫聲來討好蛇雕一家,免遭殺身之禍……可盡管鷯哥一家怎樣討好蛇雕一家,危險始終存在。表面上看起來天下太平,實際上只要鷯哥一家稍有不慎便有可能命喪黃泉。它們剩下的四個孩子因為種種不幸和意外,也紛紛離去。悲痛欲絕的兩只鷯哥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希望。忽然,它們仿佛明白了什么,便飛離了大青樹,來到作者身邊,開始了新的賣身為奴的生活……
    看完這篇文章后,我很同情文中的這對鷯哥,他們的遭遇實在是很悲慘。孩子慘遭屠殺,自己險些喪命??墒牵麄儏s對此無能為力。也許他們現在正在埋怨著命運的不公:為什么我是一只鷯哥而不是一只蛇雕呢?為什么我是弱者而不是強者呢?但是它們在逆境之下沒有退縮,而是堅持用各種方法使自己活下去,因為他們有一顆堅強的心。如果它們現在破罐子破摔,說:“哎呀,為什么我是鷯哥不是蛇雕呀?!為什么我是弱者呀?!為什么我要天天擔驚受怕呀?!為什么我的孩子沒一個活下來呀?!嗚~~我不活了!”然后“咚”一聲撞到樹上,上西天了,一點好處都沒有,反倒丟了重要的:性命。但如果像前一種,命運對自己不公,卻仍然堅強的在世上活著,多好呀!雖然命運不公,但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總能找到出路。而且,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雖然命運不公,比如你有一些方面的缺陷,但你還很擅長其他方面。只要你不管那些缺陷,只管自己擅長的,就足以了。而且這世上還有很多命運對他們不公的人,如愛迪生、海倫·凱樂、尚·多明尼克·鮑比……這樣的人很多,但他們都還堅強的活著,就像那一對鷯哥一樣,遭受了那么多苦難仍堅強求生,更何況我們這些四肢健全,心靈健全的人呢?
    我們在期末考試前的測試中看到這樣一個閱讀題,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我沒有鞋,而他卻沒有腳!”當時作者已經失去了一切信念和斗志,但當他看到一個身體有缺陷的殘疾人還熱情的跟他打招呼,樂觀地看待世界時,他又重新充滿了斗志。我們也不應這樣嗎?每當我們做數學題遇到困難而想“跳過”的時候,想想那些命運對他們不公的人,是怎樣吃了多大的苦頭都沒有放棄?每當我們因為家里電梯壞了只得上上下下爬樓梯而喊苦喊累時,想想那么多身體有缺陷的人,是怎樣遭受病痛和身體缺陷的折磨都沒有哀怨過?想想那些境況比自己糟上成千上萬倍的人,他們是怎樣懷著樂觀的態(tài)度面對一切的?
    所以,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不能學會軟弱,我們要學會堅強,要學會勇敢地面對所有挫折,要學會樂觀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
    【篇三】
    從古至今,有誰去過地心?恐怕沒有一個人。那地心是什么樣子的?這個問題也只有很少的人知道。所以,有很多小說家和電影導演就開始幻想地心的模樣,創(chuàng)下了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就曾寫過關于地心的一個代表作:《地心游記》。
    這本書講的是李登布洛克教授偶然在一本古老的書籍中發(fā)現了一封信,信上記載著以前有人曾在冰島的一個火山口進入地心探險。李登布洛克教授決心也做這樣的探險,于是他和他的侄子從德國漢堡出發(fā),來到了冰島,開始了地心之旅的第一步。
    他們找到了向導漢斯,從冰島的一個火山口向地心挺進。中途遇到了饑餓,迷路,怪獸等各種危險。但他們發(fā)現了許多驚人的發(fā)現:地下的海,史前人類的骸骨……終,在意外的火山爆發(fā)中,他們重新回到了地面。
    看完這本書后,我十分贊嘆這三個人的冒險精神。他們竟有那么大的勇氣去地心探險。有些人可能覺得他們是在做無謂的犧牲,拿生命玩賭博,但是他們的這次地心探險,卻得到了許許多多的科學發(fā)現,看到了無數人做夢都想看卻沒有看到的東西。這次歷險雖然危險,但是他們經歷了許多常人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還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磨礪了自己。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攀巖這項運動。這項運動很危險,尤其在沒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一旦摔下來就幾乎沒有生還的希望。但是,仍然有許多人熱衷于這項危險的運動。因為它雖然危險,但當你爬到頂端時,心里會有很大的喜悅。而且更重要的是,你將在攀巖中和爬上頂端時看到許許多多美麗的景色,看到在懸崖上能看到的一切:森林,河流,遠處的山脈,飛翔的鳥兒……
    我們在生活中也應該有一些探險精神。在寫作業(yè)時,試試用另一種思路,你會懂得更多。在爬山的時候,試試走另外一條路,你會看到更多。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