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吳文英的一生,沒有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動可言,游歷范圍也大致局限于江、浙兩地,他之所以在南宋馳聲傳名,主要是由于他那些哀艷動人的詞篇。下面就和一起來欣賞下吳文英的《宴清都/連理海棠》詩詞,歡迎閱讀!
《宴清都/連理海棠》
繡幄鴛鴦柱,紅情密、膩云低護秦樹。
芳根兼倚,花梢鈿合,錦屏人妒。
東風睡足交枝,正夢枕瑤釵燕股。
障滟蠟、滿照歡從,嫠蟾冷落羞度。
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春盎風露。
連鬃并暖,同心共結,向承恩處。
憑夜誰為歌《長恨》?
暗殿鎖、秋燈夜語。
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
【注釋】
繡幄:繡幕,用以護花。
鴛鴦柱:用來支撐幄幕的成雙的立柱。
秦樹:指連理海棠,即異根海棠枝干連生者。
鈿合:兩扇相合的金飾盒。
障:指遮蔽。
滟蠟:大蠟燭。滟,燭淚波動的樣子。
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BR> 嫠蟾:指嫦娥,無夫曰嫠。
華清:華清池,在陜西臨潼驪山下,為華清宮中之溫泉,楊貴妃沐浴處。
盎:盈溢樣子。
“連鬃”二句:古代少女梳雙鬟,婚后則合為一髻,綰同心結以示恩愛。
舊期:指七月七日。
春盟:指生生世世永為夫婦之誓詞。
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意作比翼鳥,在地愿意為連理枝。”
【賞析】
劉永濟曰:“此詠物之工整者。因詠物亦托物言情,故換頭以下全以《長恨歌》中之楊貴妃比言,亦有明皇有妃子海棠春睡之語也?!薄按嗽~既以楊妃比花,以明皇與楊離全之事貫穿其中,實則又以楊妃比喻以抒寫自己離情。
擴展閱讀:吳文英的個人作品
吳文英被稱為“詞中李商隱”,在南宋詞壇,吳文英屬于作品數(shù)量較多的詞人,存詞有三百四十余首,其《夢窗詞》在數(shù)量上除辛棄疾、張炎外鮮有人與之抗衡;就題材而言,這些詞大體可以分為三類:酬酢贈答之作,哀時傷世之作,憶舊悼亡之作。
吳文英樂以詞人和江湖游士的身份與人結交,交游很廣。從其著作《夢窗詞》中考察,與他有詞作贈酬關系的就有60多人,包括有文人、政客、普通市民與手工業(yè)者等各階層的人物。他與施樞、方萬里、馮去非、沈義父等皆為筆緣之友,晚年又與周密結成忘年交。
詞集《夢窗甲乙丙丁稿》4卷,收入《宋六十名家詞》。
清人周濟對他的評價甚高,在其《宋四家詞選》中將其與辛棄疾、周邦彥、王沂孫并列為兩宋詞壇四大家之一。
擴展閱讀:吳文英的人物成就
縱觀吳文英的一生,沒有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動可言,游歷范圍也大致局限于江、浙兩地,他之所以在南宋馳聲傳名,主要是由于他那些哀艷動人的詞篇。吳文英的《夢窗詞》存詞三百余首,在南宋詞人中僅次于辛棄疾。其內容除部分酬酢之作外,有不少是抒發(fā)“綿綿長恨”的戀情詞,其中的長篇《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極言相思之苦,所表達的低回纏綿、生死不忘之情催人淚下,其藝術感染力遠非那些描寫幽會歡情的艷詞可比。在措詞、用典、結構上無不刻意求工,因而在古今長調中享有極高聲譽,廣為后人傳誦。
戀情詞以外,《夢窗詞》中還有不少哀時傷世的作品。吳文英生活的時代,元已代金而起,南宋政權已岌岌可危。面對風雨飄搖的時局,吳文英既不能奮起吶喊,只能通過寫景詠物,傷今感昔,表達對國事的憂思。在他的詞中,或傷戚宋室的衰微,或隱喻南宋君臣的偷安,或描寫山河的凋敝荒涼,或痛悼被迫害的忠臣良將。同時,又夾雜著對人世滄桑的感嘆,把家國之感與身世之痛融為一體,其沉郁哀傷之情隨處可見。當然,較之于陸游、辛棄疾等人的愛國詩詞,吳文英的憂懷國事之作顯得蒼白、消極。
《宴清都/連理海棠》
繡幄鴛鴦柱,紅情密、膩云低護秦樹。
芳根兼倚,花梢鈿合,錦屏人妒。
東風睡足交枝,正夢枕瑤釵燕股。
障滟蠟、滿照歡從,嫠蟾冷落羞度。
人間萬感幽單,華清慣浴,春盎風露。
連鬃并暖,同心共結,向承恩處。
憑夜誰為歌《長恨》?
暗殿鎖、秋燈夜語。
敘舊期、不負春盟,紅朝翠暮。
【注釋】
繡幄:繡幕,用以護花。
鴛鴦柱:用來支撐幄幕的成雙的立柱。
秦樹:指連理海棠,即異根海棠枝干連生者。
鈿合:兩扇相合的金飾盒。
障:指遮蔽。
滟蠟:大蠟燭。滟,燭淚波動的樣子。
蘇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BR> 嫠蟾:指嫦娥,無夫曰嫠。
華清:華清池,在陜西臨潼驪山下,為華清宮中之溫泉,楊貴妃沐浴處。
盎:盈溢樣子。
“連鬃”二句:古代少女梳雙鬟,婚后則合為一髻,綰同心結以示恩愛。
舊期:指七月七日。
春盟:指生生世世永為夫婦之誓詞。
白居易《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意作比翼鳥,在地愿意為連理枝。”
【賞析】
劉永濟曰:“此詠物之工整者。因詠物亦托物言情,故換頭以下全以《長恨歌》中之楊貴妃比言,亦有明皇有妃子海棠春睡之語也?!薄按嗽~既以楊妃比花,以明皇與楊離全之事貫穿其中,實則又以楊妃比喻以抒寫自己離情。
擴展閱讀:吳文英的個人作品
吳文英被稱為“詞中李商隱”,在南宋詞壇,吳文英屬于作品數(shù)量較多的詞人,存詞有三百四十余首,其《夢窗詞》在數(shù)量上除辛棄疾、張炎外鮮有人與之抗衡;就題材而言,這些詞大體可以分為三類:酬酢贈答之作,哀時傷世之作,憶舊悼亡之作。
吳文英樂以詞人和江湖游士的身份與人結交,交游很廣。從其著作《夢窗詞》中考察,與他有詞作贈酬關系的就有60多人,包括有文人、政客、普通市民與手工業(yè)者等各階層的人物。他與施樞、方萬里、馮去非、沈義父等皆為筆緣之友,晚年又與周密結成忘年交。
詞集《夢窗甲乙丙丁稿》4卷,收入《宋六十名家詞》。
清人周濟對他的評價甚高,在其《宋四家詞選》中將其與辛棄疾、周邦彥、王沂孫并列為兩宋詞壇四大家之一。
擴展閱讀:吳文英的人物成就
縱觀吳文英的一生,沒有任何重大的政治活動可言,游歷范圍也大致局限于江、浙兩地,他之所以在南宋馳聲傳名,主要是由于他那些哀艷動人的詞篇。吳文英的《夢窗詞》存詞三百余首,在南宋詞人中僅次于辛棄疾。其內容除部分酬酢之作外,有不少是抒發(fā)“綿綿長恨”的戀情詞,其中的長篇《鶯啼序·殘寒正欺病酒》,極言相思之苦,所表達的低回纏綿、生死不忘之情催人淚下,其藝術感染力遠非那些描寫幽會歡情的艷詞可比。在措詞、用典、結構上無不刻意求工,因而在古今長調中享有極高聲譽,廣為后人傳誦。
戀情詞以外,《夢窗詞》中還有不少哀時傷世的作品。吳文英生活的時代,元已代金而起,南宋政權已岌岌可危。面對風雨飄搖的時局,吳文英既不能奮起吶喊,只能通過寫景詠物,傷今感昔,表達對國事的憂思。在他的詞中,或傷戚宋室的衰微,或隱喻南宋君臣的偷安,或描寫山河的凋敝荒涼,或痛悼被迫害的忠臣良將。同時,又夾雜著對人世滄桑的感嘆,把家國之感與身世之痛融為一體,其沉郁哀傷之情隨處可見。當然,較之于陸游、辛棄疾等人的愛國詩詞,吳文英的憂懷國事之作顯得蒼白、消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