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春季,晉國人釋放孔達回到衛(wèi)國,這是由于把他作為衛(wèi)國的好人材,所以赦免了他。下面是分享的國學寶典《左傳》:文公四年。歡迎閱讀參考!
《文公四年》
【原文】
【經】四年春,公至自晉。夏,逆婦姜于齊。狄侵齊。秋,楚人滅江。晉侯伐秦。衛(wèi)侯使寧俞來聘。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風氏薨。
【傳】四年春,晉人歸孔達于衛(wèi),以為衛(wèi)之良也,故免之。
夏,衛(wèi)侯如晉拜。曹伯如晉,會正。
逆婦姜于齊,卿不行,非禮也。君子是以知出姜之不允于魯也。曰:「貴聘而賤逆之,君而卑之,立而廢之,棄信而壞其主,在國必亂,在家必亡。不允宜哉?《詩》曰:『畏天之威,于時保之?!痪粗髦^也?!?BR> 秋,晉侯伐秦,圍?、恤敔?員ㄍ豕僦?邸?
楚人滅江,秦伯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過數。大夫諫,公曰:「同盟滅,雖不能救,敢不矜乎!吾自懼也?!咕釉唬骸浮对姟吩疲骸何┍硕?,其政不獲,惟此四國,爰究爰度?!黄淝啬轮^矣?!?BR> 衛(wèi)寧武子來聘,公與之宴,為賦《湛露》及《彤弓》。不辭,又不答賦。使行人私焉。對曰:「臣以為肄業(yè)及之也。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于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王于是乎賜之彤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覺報宴。今陪臣來繼舊好,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
冬,成風薨。
【譯文】
四年春季,晉國人釋放孔達回到衛(wèi)國,這是由于把他作為衛(wèi)國的好人材,所以赦免了他。
夏季,衛(wèi)成公到晉國拜謝釋放孔達。曹共公到晉國商談納貢的事情。
在齊國迎接姜氏,魯國的卿沒有去迎接,這是不合于禮的。君子因此知道出姜在魯國不會有好結果,說:“用尊貴的禮節(jié)行聘而用低賤的禮節(jié)迎接她,身分是國家的第一夫人而輕待她,立為第一夫人而廢棄她,丟掉信用而損害婦女之首的身分,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國家中必然使國家*,在家族中必然使家族滅亡。沒有好下場是應該的了?!对姟氛f:‘畏懼上天的威靈,因此就能保有福祿?!@就是說要看重婦女之首這樣的身分?!?BR> 秋季,晉襄公攻打秦國,包圍邧地、新成,以報復王官那次戰(zhàn)役。楚國人滅亡了江國,秦穆公為這件事穿上素服,出居別室,減膳撤樂,超過了應有的禮數。大夫勸諫。秦穆公說:“同盟的國家被滅,雖然沒有救援,豈敢不哀憐呢?我是自己警惕呀?!本诱f:“《詩》說:‘他們兩個國家,政事不合法度;四方的國家,只好設法自謀?!啬鹿褪沁@樣的?!毙l(wèi)國的甯武子來魯國聘問,文公設宴招待他,為他賦《湛露》和《彤弓》兩首詩。甯武子沒有辭謝,又不賦詩回答。文公派使者私下探問。甯武子回答說:“下臣以為是在練習演奏的。從前諸侯正月去京師向天子朝賀,天子設宴奏樂,在這個時候賦《湛露》這首詩,那就表示天子對著太陽,諸侯聽候命令。諸侯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為敵人,而且獻上自己的功勞。天子因為這樣而賜給他們紅色的弓一把、紅色的箭一百枝、黑色的弓十把和箭一千枝,以表彰功勞而用宴樂來報答?,F在陪臣前來繼續(xù)過去的友好,承君王賜宴,哪里敢觸犯大禮來自取罪過?”
冬季,成風去世。
擴展閱讀:
左丘明
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zhèn)東衡魚村)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關于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于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說紛紜。一說復姓左丘,名明;一說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孫丘(邱)氏較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與孔子同時或者比孔子年齡略長些。
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出身的家族世代為史官,曾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于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辟的編年史《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他被譽為“文宗史圣”、“經臣史祖”、“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成為中國史家的開山鼻祖?!蹲髠鳌分赜浭?,《國語》重記言。歷代帝王對左丘明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
左丘明的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山東泰安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左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