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大講堂主持詞模板

字號:

在主持詞寫作中,運用詩詞寫作中的對仗、押韻技巧,可以讓主持人讀起來瑯瑯上口,聽起來具有音樂的節(jié)奏美;在大段的抒情性的描述中,則可以借鑒散文詩的寫作特點,可以分行,也可以不分行,可以段落形式出現(xiàn)。主持詞頻道為大家整理了《道德大講堂主持詞模板》歡迎閱讀,更多內(nèi)容請持續(xù)關注主持詞頻道!
    
【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X午好!
    為弘揚家庭美德,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水準,倡導團結和睦、文明禮貌、積極進取的良好家風,推動和諧社會建設,我們市委辦公室2018年第二期道德講堂現(xiàn)在開講!讓我們帶著對“家風”的思考,進入本期道德講堂:家風。
    【第一環(huán)節(jié):唱歌曲】
    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也叫門風。簡單地說,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包括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
    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tài)度、行為和氛圍營造的,存在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表現(xiàn)在人們處理日常生活各種關系的態(tài)度和行為中。它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讓人發(fā)自內(nèi)心地服從和遵守。
    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因素,也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好家規(guī)帶出好家風,好家風培育出好兒女。好家風帶入社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家風是包羅文化密碼的中國書本,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的建設、傳承,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一個家庭的現(xiàn)狀和未來、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今天我們談家風,沒有世易時移的陌生感,因為家風仍是當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脈,是社會生活的豐富內(nèi)化,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
    下面進入第一環(huán)節(jié):請全體起立,一起高唱歌曲《中華好家風》。
    【第二環(huán)節(jié):觀視頻】
    家風是中華文化的積淀,雖然每個人對家風的理解和表達都富有個性,但其中終究還是有一個共性,這個共性就是我們中國人主流的價值觀。例如誠實守信、勤儉節(jié)約、尊老愛幼、家庭和睦,忠孝仁義、禮儀廉恥等等,這說明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每個家庭淵源的影響。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中國也有著世界上傳承最悠久的家族,比如孔子家族,至今已傳承兩千五百多年了,可以說是世界上第一家族。
    這樣的國,這樣的家,必是文化深厚德行敦厚,并因此而承傳綿久。這樣的家,一定是有家風的。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xiàn)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的形成往往是,一個家族之鏈上某一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眾望而為家族其他成員所景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為家風之源,再經(jīng)過家族子孫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訓,流風余韻,代代不絕,就形成了一個家族鮮明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范。
    下面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觀看家風集錦視頻。
    【第三環(huán)節(jié):誦經(jīng)典】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重視門規(guī)家風的國度。但凡成大事者,都有嚴謹?shù)募绎L約束。說到家風,必然要提到“家規(guī)”、“家訓”。
    家規(guī)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guī)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遺傳下來的教育規(guī)范子孫后代的準則,也叫家法。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違背家規(guī)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我個人理解,家規(guī)是禁令,行為底線。
    家訓屬于家庭美德的范疇。它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yè)的教誨,是家庭成員做人的道德標準,在中國歷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換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guī)、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大家下午好!
    歡迎來到“道德講堂”!我是本期道德講堂的主持人XX。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源遠流長,道德的思想燦爛輝煌,道德是中華瑰寶,是文明之光,數(shù)千年來,它一直是華夏兒女精神世界的支柱。我們的道德講堂正是以此為主要內(nèi)容,通過身邊人的故事,講述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通過身邊看得見、學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舉”,宣傳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和孝老愛親的道德品質。我們用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身邊人,不斷提升道德素養(yǎng),構建崇德尚善的社會氛圍,弘揚敬奉賢人的社會風氣。
    今天的道德講堂有6個環(huán)節(jié):自我反省、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jīng)典、看一部短片、作一個點評,送一份吉祥。
    首先我們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自省
    伴隨著這段舒緩優(yōu)楊的音樂,請大家一起閉上眼睛和我一起來思考,問問自己,我的心誠不誠?我的情真不真?我的行正不正?問問自己的內(nèi)心,回想我們的所言所行,你會對自己做出什么評價呢?相信,每個人都會在心底里希望自己是一個心誠,情真,行正的人。這些正是我們道德講堂所滋長的美德,在這里長好心、做好人。我們也相信,好人有好報,自己的善言善行會給家人帶來平安、吉祥。
    崇敬得賢,長懷感念,方能見賢思齊,領悟真情與美好。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演唱歌曲。
    請大家起立,我們來學一首歌曲。在家盡孝心,出門講誠信,走出小家進大家,都是一家人,我們都要長存感恩的心。下面,我們共同學唱《感恩的心》。
    古往今來,經(jīng)典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精神世界的財富,是歷久彌新的杰作,是一個民族的文化源泉。它能指引我們的方向,啟迪我們的心智,規(guī)范我們的言行,鼓舞我們的士氣。讓我們誦讀圣賢經(jīng)典,聆聽偉人教誨,讓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和光輝思想,融入我們的血液,流進我們的血脈。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惡之家必有余殃。這是我們千年文明古國積淀下來的道德古訓。下面,我們進入第三個環(huán)節(jié),誦經(jīng)典。請大家跟我一起誦讀。
    
【篇三】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書記、各位兄弟姐妹:
    大家,下午好!
    初夏時節(jié),江海大地,生機盎然。江城五月,江海兒女,豪情滿懷。很高興,咱們歡聚一堂,共同啟動老干部“道德講堂”,感受道德的花香,重溫仁愛的美德。道德講堂是根據(jù)市禮貌委的統(tǒng)一部署,按照“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透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我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的形式,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推動構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良好社會風尚。
    在道德講堂開講之前,我首先向大家隆重說出席這天道德講堂的領導和嘉賓,他們是: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禮貌辦主任葉曉平,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jú長曹金海,市禮貌辦綜合聯(lián)絡處處長顏靜,市級機關工委宣傳處翟一余同志,讓咱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導和嘉賓蒞臨指導!參加這天講堂的還有市直企事業(yè)單位和部省屬單位的老干部黨支部書記以及市委老干部局的干部職工,多謝大家的熱情參與!
    毛澤東同志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我市一向以精神禮貌建設“南通現(xiàn)象”而著稱。這天,在咱們身邊,又一位道德楷模深深感動著每一位江海兒女。她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信仰,一輩子矢志不渝跟黨走,一輩子為群眾做好事,一輩子持續(xù)革命本色。她生命儉樸,卻毅然捐出畢生百萬積蓄,設立“姜美善、宋英”慈善基金,用于資助貧困黨員和學生。她,就是通州區(qū)95歲高齡的老黨員、離休干部宋英。宋英的凡人善舉和崇高品德,感人至深,讓人欽佩。咱們有一個共同的心聲,那就是“以宋英為榜樣,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這也正是咱們這天“道德講堂”的主題。
    這天的“道德講堂”一共有這樣五個環(huán)節(jié):誦一段經(jīng)典、看一部短片、講一個故事、作一番點評、唱一首歌曲。下方咱們就進入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誦一段經(jīng)典。
    毛澤東同志以前教導咱們:一個人潛質有大小,但只要有這點精神,就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段經(jīng)典名言以前指引咱們老一輩革命者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無私奉獻,不懈發(fā)奮,更激勵他們在離退休后,繼續(xù)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作用,為南通禮貌建設添磚加瓦。這天,咱們重溫這段經(jīng)典,依然覺得好處非凡,此刻就讓咱們一齊誦讀。(請看大屏幕)…(佛語經(jīng)典語錄)
    下方讓咱們一齊進入講堂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看一個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