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內蒙古公務員申論考情剖析與預測

字號:

內蒙古公務員申論考試走過了漫長的演變之路,為了讓大家了解申論主題的變化情況,使考生全面把握內蒙古公務員考試申論試題,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了2019內蒙古公務員申論考情剖析與預測,歡迎大家的關注。
    
    第一節(jié) 申論主題分析
    “五位一體”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就是指政府施政要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這五個方面整合為一體去考量,而申論主題的類型亦與之相吻合,不會跳出這五大方面。同時,由于對同一問題的認識角度、解決方式不同,主題會出現(xiàn)差異。
    2011—2018年,內蒙古公考申論科目多次參加多省市聯(lián)考,申論主題呈現(xiàn)出以下三個特點:
    一、重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面臨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任務,黨和國家一再強調“要堅定不移推動經濟更好更快發(fā)展”“要更加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公務員多省聯(lián)考作為每年一次、影響廣泛的招錄考試,也同樣重視對于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民生領域的考查。2011—2018年,內蒙古公考申論主題涉及經濟領域6次,涉及社會領域6次,近四年更是同時涉及經濟和社會領域,考查頻率極高。為此,考生在全面?zhèn)淇嫉耐瑫r,要重點關注經濟、社會領域的熱點問題。
    二、角度新穎,哲理性強
    2011—2013年,內蒙古申論主題相對較為冷門;從2014年起,內蒙古申論主題開始變?yōu)榭疾闊衢T話題的冷角度。例如,2015年內蒙古申論主題為創(chuàng)新,是當年最熱的時政熱點,但試題側重于強調“習慣對于發(fā)展的束縛”“創(chuàng)新需要改變習慣”等;2016年內蒙古申論主題為創(chuàng)業(yè),但試題卻落腳于創(chuàng)業(yè)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眾籌;2018年內蒙古申論主題為公共管理,但并不直接考查政府治理創(chuàng)新,而是考查在共享經濟、互聯(lián)網經濟等新經濟模式下,政府應當如何加強監(jiān)督與引導,可謂劍走偏鋒。
    近年來,內蒙古申論主題哲理性、抽象性也大幅增強,由對具體的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的研究轉向對發(fā)展方式、發(fā)展思維的探討。2017年內蒙古申論主題即側重于探討如何平衡發(fā)展的“快”與“慢”。
    角度新穎、哲理性強的主題,要求考生在備考時不僅要把握熱點之間的關聯(lián),由點至面,全面理解各類熱點話題,更要層層深入,挖掘話題背后的原因、影響,善于分析總結,積累相關素材。
    三、命題放眼全國
    近幾年,內蒙古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考查的通常是全國范圍內普通存在的熱點問題,很少涉及本地具體問題。以2018年內蒙古公考申論為例,試卷以“新經濟環(huán)境下的公共管理”為主題,材料涉及A省省立醫(yī)院建立“移動醫(yī)療平臺、知名品牌校園洗衣房入駐R市大學城”、S機床廠創(chuàng)新商業(yè)模式,大多數(shù)地名均用字母代替,命題放眼全國,不體現(xiàn)內蒙古區(qū)情。因此,考生在備考申論時,應重點關注全國性的熱點問題,有的放矢,高效備考。
    第二節(jié) 內蒙古真題分析
    一、真題整體考查趨勢
    1.題量保持四道
    從2013年開始,每套試卷均考查四道試題,已經趨于穩(wěn)定。
    2.側重于對歸納概括題、文章論述題的考查
    整體來看,歸納概括題在內蒙古公考申論試卷中占比,達到44%,接近總題量的一半;從單套試卷的考查情況看,每一年的試卷都出現(xiàn)了歸納概括題,有時甚至多達三道。文章論述題占比緊隨其后,達到26%,逢考必出。
    歸納概括題和文章論述題占據了內蒙古公考申論的大部分試題,總占比達到70%,考生應加強對這兩種題型的訓練,有針對性地備考。
    二、五大題型考查特點
    (一)歸納概括題
    歸納概括題在內蒙古公考申論考試中出現(xiàn)較早,可以說是申論考試中最為基礎的題型之一。
    內蒙古公考申論歸納概括題的分值多為15~25分,作答字數(shù)要求差別較大,少則不超過200字,多則500字以內。
    從具體類型來看,內蒙古公考申論主要考查歸納概括基礎題型,需要概括的內容種類比較多樣化,包括特點、原因、優(yōu)勢、經驗、問題等,同時也有“談談兩種方式是什么”這樣的創(chuàng)新題型。
    從作答要求來看,需要注意“全面、準確”“有條理”,這要求考生準確提取出所有要點,并對其進行歸納整理,使答案具有條理性。
    (二)綜合分析題
    綜合分析題重點考查綜合分析能力,其問法靈活多樣,是公務員考試中難度較高的一種題型,在內蒙古公考申論中并不常見,但考生仍需加以掌握,做到有備無患。
    內蒙古公考申論的綜合分析題只在2014年考查過一次,屬于詞句理解闡釋題型,需要考生結合材料,對特定句子進行闡釋分析,具有一定難度。雖然作答要求只提出“全面、準確、有概括力”,但作答時仍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結構組織答案,保證答案具有條理性。分值為15分,作答字數(shù)不超過350字。
    (三)提出對策題
    近幾年,內蒙古公考申論對提出對策題考查較少,但考試對考生解決問題能力的要求一直存在,考生仍應加以重視。
    在內蒙古公考申論試卷中,提出對策題的分值為15~30分,作答字數(shù)200~400字不等。
    從具體類型來看,考查過的三道題都是復合型對策題,要求考生既要指出問題,又要提出解決方案。
    從作答要求來看,通常會提到“建議具體可行”“針對性強”等,這就提示考生,提出的對策要合理、符合實際,具有針對性和可行性。
    (四)應用文寫作題
    應用文寫作題在內蒙古公考申論中出現(xiàn)頻率不高,但2017年一套試卷中出現(xiàn)了兩道,說明這一題型仍然是申論考試考查的重點方向。
    內蒙古申論應用文寫作題的分值多為25分,作答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500字。
    從具體類型來看,考查過的應用文文種有材料、簡報、講話提綱等。考生在備考時,可以重點學習靈活寫作型和宣傳演講類應用文。
    從作答要求來看,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目的明確”,這提示考生要認真審題,明確應用文的種類、用途,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二是“條理清楚,層次分明”,這提示考生要注意行文結構,保證答案邏輯合理、層次分明。
    (五)文章論述題
    文章論述題是考生綜合素質的集中體現(xiàn),是最容易拉開分數(shù)檔次的題型。作為申論考試的一道“大菜”,文章論述題在申論考試中的地位可謂舉足輕重。
    文章論述題是對文字表達能力的集中測查。分值、字數(shù)最多、難度是它的特點。從近五年內蒙古申論真題來看,文章論述題分值基本穩(wěn)定在45分,字數(shù)范圍浮動較大,但基本在1000至1500字。
    從具體類型來看,內蒙古公考申論文章論述題主要考查的是給出文章標題型,包括給出主標題、自擬副標題的形式,對給出寫作話題型也有所涉及。
    從作答要求來看,“立意明確”“內容充實”“邏輯清晰”等需要考生加強重視,這提示考生要提出鮮明的論點,在思考所需論述的問題時,應深入問題,尋找問題根源,進行分析論證,論據與論點緊密相連,論據充分,論證有力。考生在備考時,可以著重選擇分析問題型、評論型等偏重于分析的文章結構進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