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是遠古時期的產(chǎn)物,它的流傳又因為社會性質(zhì)的改變而造成變形或消亡,因此它的保存特別依賴于古文獻的記錄。下面是分享的中國古代民間神故事集錦。歡迎閱讀參考!
【封禁山的傳說】
一說起銅鈸山,大家都知道她是鑲嵌在贛東北的一顆璨耀的明珠,坐落在上饒廣豐境內(nèi)??僧斎艘徽f起封禁山,很多人卻有些不知所云,不知哪里又冒出一個封禁山,此山又在何處?其實,封禁山就是銅鈸山的別稱。
銅鈸山如何又叫封禁山呢?故事還要從唐代說起。
唐朝末年,皇帝荒*無度,藩鎮(zhèn)興起,與朝廷長期爭權斗爭,同時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整個社會千瘡百孔,民不聊生。乾符元年(874年),黃巢起義爆發(fā)。起義軍橫掃淮河南北各地,并乘虛南下渡過長江,攻取虛州、吉州、饒州,直奔信州、福州。所到之處,焚官府、殺貪官、濟貧窮,得到各地農(nóng)民群聚響應。
話說這年夏天,信州(今上饒市)特別炎熱,信州饒知府來到銅塘(今銅鈸山)山莊避暑。山莊有一溪好水,清澈見底,涼爽宜人。這日,饒知府*性又生,早就聽說銅塘山區(qū)出美女,于是,他差人邀請所有銅塘地區(qū)十八至二十二歲少女來此賞景沐浴,享受瓊漿玉液。說是沐浴,實是選美,說選中者送進宮中侍候皇上,其實真正目的是為自己選妾。
再說這銅塘山深處有一戶姓葉的人家,人稱葉老,專靠射獵為生。這天一大早,他就提著弓箭上山了。原來,今天是他嫁女的好日子,按照深山的獵族習慣,獵人在這天需射一上等獵物來給女兒陪嫁,獵物越是珍貴,象征著女兒出嫁后的生活越是幸福美滿。
可是今天也怪,葉老在山上足足轉(zhuǎn)了幾個小時,就是沒有遇上一件稱心的獵物。眼看日當正午,接親的人就要來了,他這個當家的如再不回去,怕是要誤了女兒的婚事。于是,他掃興地拎著弓箭匆匆趕了回來。
還沒進屋,打老遠就聽見有人的哭泣聲。葉老聽出來了,這是他老伴的哭聲。山里有個習慣,女兒出嫁得哭,聲音哭得越大,表情越聲情并茂越好。不知咋的,一聽到這哭聲,葉老的腳步也停了下來,心里不由得一陣心酸。都說男兒有淚不輕彈,可這畢竟是養(yǎng)育了十八年的女兒,現(xiàn)在突然要離開自己,到別人家去過日子了,凡是做父母的都是舍不得的。
葉老拭了拭眼角溢出的淚,正在遺憾自己今天射獵是空手而歸,不知如何去跟女兒交代時,他突然察覺到老伴的哭聲不對頭,不像是平時山里人那種哭嫁的腔調(diào)。越聽越覺得不對勁,他趕忙三步并做兩步跑進了屋子。
一進屋,老伴就拉著他痛哭起來:“你…你一大早跑去打什么獵?”葉老一聽這話就迷糊了,說:“我打獵也是為了女兒出嫁呀?”
“現(xiàn)在好了,女兒沒了……”
葉老一聽,大吃一驚:“你說什么,女兒沒了!怎么沒了?”老伴仍是一個勁的哭泣,傷心得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葉老還是聽旁邊來幫忙的鄉(xiāng)親說了經(jīng)過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原來,葉老一早上山射獵走后,老伴就在精心地打扮著女兒,女兒今天是新娘子,她要把女兒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嫁出去……正當她給女兒打扮時,突然外面闖進兩個人來,嬉皮笑臉地說:“哇!真漂亮,真漂亮!怪不得饒老爺說,銅塘出美女,果真不假!”
老伴一看,見是兩個穿著府衙服飾的差官,便上前問道:“請問兩位官爺來這里干什么?”
其中一個差官說:“我們是奉信州饒知府之命來給皇上選美女的,你女兒算是有福氣,跟我們走一趟吧!選上了,進京城享受榮華富貴……”
老伴一看來者不善,一邊用身子擋在女兒面前,一邊喚來了兒子。可是,他們豈是這府衙差官的對手,結(jié)果是兒子被他們打傷在地,女兒強行被他們帶走了。
葉老一聽,怒不可遏,早就聽說這信州饒知府貪贓枉法,強占民女,不是好官。今天竟搶到了他的頭上??粗軅膬鹤?葉老背上弓箭拎起一把大刀就要去找他們報仇,把女兒搶回來。
他剛要出門,忽聽外面有人驚慌地喊叫:“不好啦!官府又來啦!”
一聽說他們又來了,葉老二話沒說,提著大刀就跑了出去。
一見仇人,葉老格外眼紅,他怒吼一聲:“還我女兒!”揮刀就沖了上去。
豈知,這兩個小卒只有招架之勢沒有還手之力,而且邊戰(zhàn)邊退,哪是葉老的對手。葉老心想:就你們這功夫還敢搶我女兒?只見他一個掃堂腿,起身揮刀正要朝那二人砍去,突然,耳邊響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爹爹住手!”葉老猛地收住腳,回頭一看,正是自己的女兒。
這是怎么回事,女兒不是被抓走了嗎?
葉老趕緊收刀問道:“你…你不是被官府的人抓走了嗎?怎么……”
“我是被官府的人抓走了,可走在半路上,是他們救了我?!迸畠褐钢~老面前的兩個人說。
“是他們救了你?”葉老上下打量著他們,疑惑地問道,“你們到底是什么人?是不是信州饒知府的手下?”
這時,只見一位披甲壯士拱手作揖說道:“你看我們像饒知府的手下嗎?”
葉老左右看了看,搖了搖頭說:“我們山里人很少出山,也分辨不出你們到底是哪里人。反正,搶我女兒的就不是好人。饒知府,狗官!”
“說得好!”葉老話音剛落,只見一個頭扎頭巾、手腳都扎著綁帶的勇士走了過來,見他這一身裝扮,倒像是一位行走江湖的俠士。他來到葉老面前,拱雙手作揖道:“我們就是來替你們殺饒知府這樣的狗官的!”
“替我們……”葉老疑惑了,掃了他們一眼,“你們是什么人?”
“我們是黃巢起義軍!”
“黃巢起義軍?”葉老還是第一次聽說,不知道黃巢是誰,但一聽“起義軍”三個字,他就知道肯定是殺富濟貧的好人。
葉老點了點頭,問:“你們既然是起義軍,那來我們這深山老林干什么?”
勇士笑著說:“我們黃巢起義軍已打過了長江,現(xiàn)在從信州直奔福州,這是必經(jīng)之路,我們兩人就是先來探路的。路上正碰到你女兒呼救,便救下了她?!?BR> 葉老非常感激,深覺不好意思,連連為剛才自己的魯莽道歉,并請救命恩人進屋坐。等壯士們坐下,葉老又問:“那些綁我女兒的狗官呢?”
披甲壯士說:“兩個被我們殺了,一個跳山崖跑了?!?BR> “跑了?”一聽說有人跑了,葉老趕緊說,“那這里不能久待了,饒知府肯定會派兵來的?!?BR> “哈哈!”只見那勇士笑道,“讓他們來吧!我們正等著他呢!”
葉老不解地問道:“就你們兩個人……”
“不是還有你嗎?”壯士爽快地提醒他,“我們就是要利用這深山老林當據(jù)點,把農(nóng)民、獵人都發(fā)動起來,大家擰成一股繩與他斗,狗官就不敢欺負咱們了!”
葉老一聽他說得在理,便興奮地揮著刀說:“好,狗官不讓我們活,我們也不讓他們活,干!”
于是,在起義軍勇士的指點下,葉老悄悄地把附近的農(nóng)民和獵人都召集到了一塊,時刻防備著狗官的到來。
可事情也怪,不知是饒知府知道了這山里的動靜,還是聽說這里來了黃巢起義軍,官府連一兵一卒也沒有派過來。
不久,起義軍的勇士們就要走了,臨走時囑咐他們?nèi)魏螘r候也不要離開這深山老林,這樣,狗官進來了也奈何他們不得。
就這樣,葉老他們照起義軍勇士所說,大家抱成團行事,果然奏效,一段時間內(nèi),官府一直不敢來欺負他們,大家射獵、墾荒依舊,銅塘山里相安無事。
話說這天,葉老正追蹤一獵物來到新嶺至嶺底的江山嶺頂上,獵物卻不見了,他正要坐下來休息時,忽見山下來了幾個官府小卒。葉老心里一驚,以為他們是來抓他的,于是趕緊隱藏起來。
不一會兒,只見他們抬著一塊大石頭上來了,而且立在了這山頂上。走時,還把一張紙貼在了上面。
葉老覺得奇怪,這不是吃飽了撐的,立塊石頭在那山頂上干嗎?待他們走后,他過去一看才知是怎么回事。原來,從今天起,從這個山頂開始分割,里面讓信州饒知府給封禁了。從江山嶺往里便屬封禁范圍,不得居家行走,不得開墾圍獵。立在山頂上這塊大石頭就是封禁之界石。
葉老后來才弄明白,信州饒知府早已知道黃巢起義軍和銅塘當?shù)厣矫衤?lián)合起來了。于是,起義軍一走,為了徹底封殺銅塘山區(qū)的農(nóng)*動,掐滅這個火苗,他下令對銅塘山區(qū)實行封禁,這也是對付他們的辦法。
這一封禁,可把當?shù)乩习傩湛涌嗔?不僅出入行動不便,很多久居的山里人家都要外遷安家了。
胳膊扭不過大腿,葉老家也不例外,臨遷的那天,葉老把兩個兒子叫到了自家老屋的跟前,說:“咱葉家世代在此繁衍,是這方水土養(yǎng)育了我們,你們要發(fā)誓,不管哪朝哪代,我們?nèi)~家一定要搬回來,這誓言一定要子子孫孫傳下去……”
果然不假,日轉(zhuǎn)星移,到了清朝年間,銅塘的大山深處悄悄地住進了一位五尺大漢,日食斗米,力大無窮。此人姓葉,據(jù)傳這是葉老家百代嫡孫。當他聽說官府派出的封禁勘探繪圖小組明天又要重新進山勘探繪圖時,為了使葉姓人重新搬回祖宗老家的地盤,這天夜晚,他趕到江山嶺頂上,將那封禁界石拔起,扛在了肩上,然后來到小豐楓樹坪,將封禁界石安放在了這里。
巧的是,第二天官府派來的封禁勘探繪圖小組,竟然找到了他當向?qū)?把他們直接帶到了小豐楓樹坪。這新組成的勘探繪圖小組的成員也不知實情,一見封界石在此,于是就從這里開始繪制了封禁山圖。
從此,封禁山的范圍便局限于小豐楓樹坪以里,葉姓人得以繁衍生息。而當年的那張官府繪制的封禁山地圖一直藏在大豐源連姓人家中,圖紙大若被單,每逢夏日都要拿出來曬一次。
就這樣,自唐末以來,銅鈸山一直被歷代封建朝廷明令封禁,故有封禁山之稱。
銅鈸山的千年封禁,雖然對當?shù)氐霓r(nóng)*動起到了扼殺的作用,可對整個銅鈸山的自然生態(tài)卻起到了很好地保護作用。造就了今天銅鈸山的原始森林、豐源大峽谷、小豐生態(tài)村和高山紅豆杉林區(qū),造就了今天的森林公園。亂世的一紙禁令,給后世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自然遺產(chǎn)。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wèi)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只白狐貍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只狐貍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只蒼鷹從空中俯沖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抓起那只白狐貍就升上了天空……
李廣一看不好,急忙抽出兩支利箭,彎弓搭箭,一用力就把兩支箭同時射了出去,兩支箭正好分別射中兩只蒼鷹,那兩只蒼鷹和那只白狐貍立刻就從空中掉到了雪地上。在一陣歡呼聲中,李廣旋風般和手下軍士來到近前??傻人锨白屑氁豢淳捅惑@呆了,那哪是一只白狐貍啊!那是一個八九歲的女孩,穿著一身的白色衣裙,顯得純潔素雅。難道是自己剛才看錯了眼不成?要說也怪,這女孩從那么高的空中掉下來竟然安然無恙!李廣正心中納悶,突然就有一位老夫人來到面前施禮說:“謝謝將軍救了小女白雪,救命之恩,定當后報……”李廣正要細問,可那老夫人根本不給他機會,趕緊拉起白雪姑娘就走。等大家再看,母女倆轉(zhuǎn)瞬已經(jīng)沒了蹤影……
20年后,李廣病逝,他的干兒子李飛接替他來到了邊關??衫铒w初出茅廬,哪有他父親飛將軍李廣的名聲響亮?胡人知道李廣病逝換了小將軍李飛后,就開始毫無顧忌地屢犯邊關。一次,李飛和胡人開戰(zhàn)失利,后來就被胡人逼到了絕頂。小將軍李飛一看沒了退路,就縱身跳下了懸崖……
不知過了多久,李飛慢慢醒了過來。可他睜眼一看,自己竟躺在一個年輕姑娘的懷中。姑娘見他醒來,這才把他松開。李飛站起身一看,眼前這姑娘明眸皓齒,面如桃花,身如柔柳,再加上那一身如雪般潔白的裝束,真好比仙女下凡。兩人年齡相仿,當時竟一見鐘情。
姑娘哭著告訴李飛,她叫白雪,父母雙亡,已無家可歸……白雪這一哭,更似梨花帶雨,差點沒把李飛心疼死,上前就把白雪姑娘緊緊摟進了懷里。從此,白雪就成了李飛的妻子。
后來,李飛和白雪的事情就被皇上知道了。本來,李飛臨陣招親是要被降罪的,但因為白雪姑娘聰穎過人,幫著李飛屢建奇功,后來皇上也就網(wǎng)開一面沒再追究。轉(zhuǎn)眼就是一年。這天下午,軍士來報,軍糧告急……原來,半月前胡人大舉進犯。李飛見敵眾我寡,就死守城池,等待援兵??闪钏麤]想到的是,胡人識破了他的用意,五天前,竟派*細燒了糧草……李飛無奈,就準備開城與敵決一死戰(zhàn)??伤拿ё才e動被白雪攔住了,說吉人自有天相,還是再等等吧。
到了第二天,令李飛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軍士突然來報,說原來已經(jīng)空了的糧庫一夜之間竟糧食滿倉!
李飛以為是天神相助,正要焚香還愿。就見白雪的貼身丫鬟冰兒驚慌地跑了過來,說,李將軍你快回去吧,家里出事了!李飛急急忙忙回到家一看就被驚呆了:他一歲的女兒雪妮正在床上哇哇大哭,而白雪卻不見了。李飛正心中疑惑,冰兒上前一把就掀開了被子,眼前的一幕,簡直讓李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被子下面的白雪,面容憔悴,奄奄一息。
望著一臉疑惑的李飛將軍,白雪氣喘吁吁地講起了自己神秘的身世——
原來,她就是20年前李廣救下的白雪,白雪其實是一只修煉成精的狐貍。自打白雪被李廣救后,就一直想著報答李家的恩情。那天李飛跳崖,正好被白雪碰上,于是就把他救了下來。后來,她見李飛人好心好武藝也好,于是頓生愛慕,做了李飛的妻子。李飛軍中糧草被燒,白雪見他遇到了難,就想用法術來幫他渡過難關,這樣既報了李廣當年救命之恩,也為黎民百姓做了件好事。可當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師傅后,師傅就告誡她,說天有天條,仙界也有仙界的規(guī)矩,你這樣濫用法術,違反天條,必然會受到嚴厲的懲罰。但白雪心意已決,毅然憑借自己千年的修煉,使用法術把胡人軍中的糧草給鼓搗到了李飛的軍中。她的行為最終還是受到懲罰,自己千年的修煉也毀于一旦……
白雪說著說著,已經(jīng)感到很吃力了。最后,她喘息著告訴李飛,說她會重新開始修煉的,希望他能替她照顧好女兒雪妮,等到了來世,她一旦能再次修成正果,一定還找他重續(xù)姻緣……
白雪的話讓李飛肝腸寸斷,他把白雪緊緊抱在懷里大哭起來。白雪吻著李飛淌滿淚水的臉,終于慢慢地、慢慢地變成了一只狐貍……
【鯉魚精】
許少君是個書生,家住太湖北岸。他從小失去雙親,家境貧寒,但他聰明好學,方圓幾十里很有名氣。他的伯父伯母經(jīng)常接濟他,希望他日后能有出頭之日。后來伯父年歲大了,對他接濟也少了,他便墾出一片荒地種些蔬菜自給自足。
許少君常常去湖邊的鷹嘴巖上背誦詩書。這天,許少君感覺肚子有些餓,正欲回屋做飯,只聽幾聲吆喝,一個中年打魚人向他喊道:“小哥,讀書人傷腦筋費精神,買一條魚回去補補身子吧。我今天運氣好,捕到了一條紅鱗鯉魚,便宜賣給你吧,我還是頭一次捕到這么好的魚呢!”
許少君本不打算買魚,可聽這中年男人說捕到一條鮮見的魚,便走過去看稀奇。中年男人把船靠過來,撈起艙里的大鯉魚。說來也怪,這條鯉魚見了許少君,不停地向他點頭。再看它的背上還插著小半截漁叉。許少君動了惻隱之心,就掏出僅有的一吊錢把這條魚買了下來。他拔掉魚背上的漁叉,回到家又取來草藥粉末,敷在它的傷口上,用布包扎好,輕輕地把它放回湖里。
一天晚上,許少君坐在燈下補衣服,縫著縫著,他的指尖被針扎了一下,疼得他齜牙咧嘴的。他想,假若能有個媳婦該多好??!衣服破了有人縫,肚子饑了有人端來香噴噴的飯菜……想著想著,他不由嘆了一聲,自言自語道:“不嫌貧賤又好心的姑娘,你在哪里啊……”
這時,突然傳來了敲門聲,許少君感到納悶,這么晚了,誰還會來我家呢?他放下手中活兒,打開門一看,只見門口站著一位窈窕動人的姑娘。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姑娘深夜來我寒舍,有何貴干?”姑娘羞怯地說:“我叫紅凌,因走親戚迷了路,能否在你這里借宿一夜?”許少君一聽,立刻亂了方寸:“這……這……”他望望外面黑漆漆的,再看看姑娘那可憐巴巴的表情,最后請姑娘進了門。
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好容易到了第二天,紅凌姑娘卻沒有走的意思,第三天、第四天還是沒有動身的打算。第五天夜里,睡到半夜,許少君發(fā)現(xiàn)身邊多了個人,他一陣激動,不由緊緊地摟住了她……從此,許少君與紅凌姑娘過起了甜蜜的夫妻生活。紅凌給了許少君一兩銀子,讓他去買一輛紡織機回來,她在家織布,然后讓丈夫拿去城里賣,賺些錢回來補貼家用,日子過得其樂融融。
這一年秋天,紅凌懷孕了。快分娩時,紅凌叫許少君在屋子的后院搭兩間小茅屋,在茅屋中放一張床和一口大水缸,還囑咐他到時候不能去偷看,并讓他到鎮(zhèn)上崔記小貨店的隔壁去請一個姓劉的老太太來接生。許少君都照辦了。
第三天夜里,許少君只聽茅屋里傳出“撲騰撲騰”的水聲,但他就是不敢靠近。天快亮時,茅屋里傳出了嬰兒的啼哭聲,接著劉老太太抱著一個嬰兒出來了。許少君望著自己又白又胖的兒子,樂得合不攏嘴。劉老太太幫許少君把紅凌照料出月子才離開。
可是,嬰兒滿一百天后卻整日啼哭不止,怎么哄都不行。紅凌輕嘆一聲,走進生孩子時的那間小茅屋。一會兒,紅凌雙手捧著一顆綠瑩瑩的珠子出來了,拿珠子在孩子眼前晃了晃,孩子立即止住了哭聲。紅凌只好用綢布縫了一個小香囊,裝上珠子掛在孩子的脖子上,孩子才不哭不鬧了。后來孩子一天天長大,脖子上不用掛那個裝著珠子的香囊也能吃喝玩耍安靜自如了。許少君要妻子把珠子收藏起來,可紅凌說,還是掛在孩子的脖子上吧,這是一顆寶珠,能治百病。
紅凌照樣織布,而且織出的布花樣更多,賣的價錢也更高,日子越來越好了。慢慢地,許少君讀書沒以前那么用功賣力了。有時,他到城里去賣布,賣了布竟然在城里還要住上兩天才回來。紅凌勸說他用功讀書,許少君聽了很不高興,聽煩了,就取出酒飲起來。
兒子滿一歲后的一天,許少君從城里回來,告訴妻子:縣官老爺?shù)哪锊恢昧耸裁床?,許多醫(yī)師都醫(yī)不好,縣官老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zhuǎn),他讓師爺寫了一張布告貼在縣城門口,布告上說,誰能治好縣官老爺母親的病,賞黃金十兩。許少君看了布告,想起妻子曾說過兒子頸上那顆能治百病的寶珠,因此,他急匆匆回來想拿寶珠,去給縣官老爺?shù)哪赣H治病,這樣就可以換來十兩黃金,留待日后作上京趕考的路費。
妻子聽許少君說完,就勸他別貪圖那筆小財,只要安心讀書,以后上京趕考的路費一定為他湊夠。許少君聽妻子這么說,輕嘆一聲,隨便抄起一本書低頭默讀起來。
可是,次日天一亮,紅凌卻發(fā)現(xiàn)兒子脖子上的寶珠不見了,到處找許少君,也不見他的人影。紅凌知道是許少君偷偷拿珠寶去給縣官的老娘治病去了,便輕嘆了一聲。
吃晚飯的時辰,許少君終于一瘸一拐地回來了,妻子關切地問他去縣衙的情況,許少君低著頭滿臉羞愧地一言不發(fā)。問急了,許少君長嘆一聲,說:“娘子,我對不起你呀……”原來,許少君拿了寶珠去了縣衙,很快就治好了縣官他娘的病,縣官大喜之后便起了貪心,他知道許少君這顆寶珠是無價之寶,便拿出十兩黃金給他。許少君當然不答應給他寶珠,縣官就心生一計,假裝說,許少君不同意就算了,放他走吧。
誰知,許少君還沒走出縣衙大門,就被兩名捕頭捉了回去。兩名捕頭按倒許少君搜出了那顆寶珠,然后,縣官以許少君假借為老母親治病為名,偷走了縣衙的寶珠,念他是一時糊涂,又為縣官母親看過病,故不深究,只追回寶珠,亂棍將他打出縣衙。
妻子得知許少君失了寶珠,心中十分痛惜,她知道丈夫想發(fā)財,只得重重嘆了一口氣,便招呼夫君先吃飯,再從長計議。這時,只聽門外一聲洪亮的聲音叫道:“紅綾仙子,快快出來隨我二人回歸太湖龍君府中聽候處治,若不從令,將受萬世枷鎖之苦……”紅凌聽到這震耳的聲音,全身立時顫抖起來。許少君一把抓住妻子的衣袖道:“娘子,你怎么了?這是怎么回事?”
紅凌滿臉哀怨地說:“事到如今,我也不必再瞞你了。我本是太湖龍君的外甥女,是湖中的紅鱗鯉魚仙子。幾年前,我常在湖里聽你誦讀詩書,暗暗愛上了你,后來你又救了我一命,我更鐵定了心嫁給你,決定陪伴你一生。只是,你不該不聽我的話,偷出寶珠后又被縣官搶去,那寶珠本是我千年練成的法寶,是我的鎮(zhèn)身之寶。如今,我失去了寶珠就失去了法力,只得乖乖地隨二位神差回去了……”說著,已泣不成聲。原來,縣官得了寶珠后,興奮萬分,就命人把它懸掛在衙門口派人看著,讓過往的人都見個稀奇。寶珠的奇光異彩直沖城外,正巧被兩位四處尋找紅凌仙子的神差發(fā)現(xiàn),他們便趕去收回了寶珠,以此尋找到了她的蹤跡。
許少君直聽得心如刀絞,悔恨萬千,他抓住妻子的裙帶,請求兩位神差成全他們,讓妻子留下。只見兩位神差兇狠地扯住妻子向湖邊奔去。許少君抱起床上的孩子追到湖邊,只聽見紅凌的聲音傳來:“往后,你要好好養(yǎng)育我們的孩子,把他培養(yǎng)成一個有作為的人?!痹S少君一下跌坐在地上,差點急昏過去,他不停地說:“我聽話,我聽話,我不會再惹你生氣了……”
許少君不吃不喝傷感了一天一夜,可孩子不見了娘總是啼哭不休,令他更加煩惱。絕望中他抱起孩子跑到湖邊大叫:“紅凌,我隨你來了……”眼一閉就要往湖里跳。
就在這時,只聽一聲吼叫:“站??!”一個人蹣跚跑來。許少君停下尋聲一看,竟是他大伯!
老人上來一把抓住他的衣袖,“啪啪”就是兩個耳光:“混賬!真沒出息!你不想活可孩子還小,他可不想死??!”大伯瞪了許少君一眼,一把抱過孩子,邊走邊說:“從今往后孩子由我們二老來撫養(yǎng),我就不信你一個大男人只有死的勇氣!要死也得死遠一點,免得死在家鄉(xiāng)給先人丟臉!”
許少君蹲在地上嗚嗚哭了好久。他終于想明白了,窮苦人家要想團團圓圓過好日子,不受人欺侮,只有發(fā)憤圖強好好讀書,考取功名才能揚眉吐氣。從此往后,許少君又過上了以前那種日子,一邊耕種荒地,一邊熬更守夜刻苦讀書。好在大伯一家時常來接濟他,不是給他送米就是給他送錢。就這樣,許少君的日子還算過得去。
兩年后,許少君中了舉人,不久又赴京城考中了進士。放榜后,他差點樂暈了。他用沒花完的路費,買了一匹高頭大馬騎上從京城榮歸故里。
到了家門口,許少君發(fā)現(xiàn)自家那寒舍竟大開著門,還飄出飯菜的香味。他進屋一看,吃了一驚,原來屋子里有好多人。見他進來,一個女子迎了上來向他喊道:“相公,你回來了?”許少君聞聲仔細一看,驚得嘴巴張得老大:這不是妻子紅凌嗎?他驚喜道:“你怎么回來了?”
“你都中進士了,他們敢不放我回來祝賀祝賀嗎?”紅凌笑容可掬地說。這時,許少君的大伯及伯母,還有那個曾為妻子接過生的劉老太也走了過來,他們一齊向許少君賀喜。大伯說:“侄兒,其實你有如今的榮耀,全是侄媳婦紅凌姑娘的功勞??!沒有她的精心策劃,未必就有現(xiàn)在的好結(jié)局呢。”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許少君聽得一頭霧水,急忙問道。
“其實呀,紅凌并不是什么仙女……”劉老太大聲說起來。原來,許少君勤奮讀書、頗有才華的名聲傳到了十里之外的崔家莊,崔員外的女兒紅凌姑娘十分羨慕他的才氣,并對他心生愛慕之情。她對父親說出心思,可她父親根本沒把這個窮秀才放在眼里,便不肯答應。紅凌把心事說給她的丫鬟,丫鬟就跟她商量說,先找個理由試試許少君的人品如何。于是,丫鬟就托她打魚的老爹,用一條魚試了一下許少君,發(fā)現(xiàn)他心地果然很善良。后來,紅凌姑娘下定決心,就偷跑出來,跟許少君結(jié)了婚。至于她說自己是鯉魚仙子,主要是不想讓許少君知道她的真實身份,那顆寶珠是她家祖?zhèn)鞯囊姑髦椋幸欢ǖ墓π?。當時她父親知道她與人私下結(jié)婚的事,雖然很生氣,可見生米做成了熟飯,也就既不認她也不管她了。但紅凌的媽媽惦記著女兒,常讓奶媽劉嬸偷偷給紅凌送些錢物過來。
可是,后來日子稍好些了,許少君卻慢慢變了,不但變得不愛讀書,而且心里老是想發(fā)不義之財。紅凌見丈夫變得庸碌起來,心里很急,就跟她的兩個哥哥偷偷商議一定要挽救許少君,他們答應了。隨后兩個哥哥就借助許少君失了寶珠之事,假扮成神差,趕來把紅凌押了回去,用此方式給許少君來個迎頭打擊,讓他夫妻分離,讓他痛悔,從而達到讓他奮發(fā)圖強,考取功名的目的。在這近三年中,紅凌雖然離開了許少君,可暗中給了他不少幫助,他大伯每次送來的物品,以及孩子的撫養(yǎng)費,都是紅凌的。
許少君聽得一愣一愣的,回想往事,百感交集,他握住妻子的手說:“賢妻,你真是我的恩人??!常言說一個籬笆三個樁,我可是一個男人三個幫呀!福氣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