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解析

字號:

奧數(shù)題中常常出現(xiàn)一些數(shù)量關系非常特殊的題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難列式解答,有時根本列不出相應的算式來。我們可以用枚舉法,根據(jù)題目的要求,一一列舉基本符合要求的數(shù)據(jù),然后從中挑選出符合要求的答案。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奧數(shù)應用題及答案解析》,希望幫助到您。
    【圍棋子】
    晶晶用圍棋子擺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最外一層每邊有圍棋子14個.晶晶擺這個方陣共用圍棋子多少個?
    答案與解析:方陣每向里面一層,每邊的個數(shù)就減少2個.知道最外面一層每邊放14個,就可以求第二層及第三層每邊個數(shù).知道各層每邊的個數(shù),就可以求出各層總數(shù)。
    解:最外邊一層棋子個數(shù):(14-1)×4=52(個)
    第二層棋子個數(shù):(14-2-1)×4=44(個)
    第三層棋子個數(shù):(14-2×2-1)×4=36(個).
    擺這個方陣共用棋子:52+44+36=132(個)
    還可以這樣想:中空方陣總個數(shù)=(每邊個數(shù)一層數(shù))×層數(shù)×4進行計算。
    解:(14-3)×3×4=132(個)
    答:擺這個方陣共需132個圍棋子。
    【科技活動】
    三年級科技活動組共有 63人。在一次剪貼汽車模型和裝配飛機模型的定時科技活動比賽中,老師到時清點發(fā)現(xiàn):剪貼好一輛汽車模型的同學有42人,裝配好一架飛機模型的同學有34人。每個同學都至少完成了一項活動。問:同時完成這兩項活動的同學有多少人?
    解:因 42+34=76,76>63,所以必有人同時完成了這兩項活動。由于每個同學都至少完成了一項活動,根據(jù)包含排除法知,42+34-(完成了兩項活動的人數(shù))=全組人數(shù),即 76-(完成了兩項活動的人數(shù))=63。
    由減法運算法則知,完成兩項活動的人數(shù)為:76-63=13(人)。
    【運蘋果】
    商店運來一批蘋果。如果每千克賣1元2角,就要賠20元;如果每千克賣1元5角,就可以賺40元。現(xiàn)在想不賠也不賺,每千克蘋果應該賣多少錢?
    答案與解析:題中說的賠錢和賺錢都是和不賠也不賺來比較的。這一賠一賺就相差了20+40=60元,也就是相差了600角。為什么會造成這么大的差別呢?因為每千克蘋果賣的價錢就相差了15-12=3角。600角中包含著多少個3角,就說明這批蘋果有多少千克,所以這批蘋果有600÷3=200千克。這樣再求在不賠也不賺的情況下,每千克蘋果該賣多少錢就簡單了。
    每千克蘋果應該賣:(12×200+200)÷200=13角;
    或者(15×200-400)÷200=13角,即1元3角。
    答:每千克蘋果應該賣1元3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