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法考必備考點之故意傷害罪

字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備考也需要這樣持之以恒的精神。為您提供了“2019法考必備考點之故意傷害罪”,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一、故意傷害罪
    1.故意傷害罪不法與責任
    傷害行為: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在傷害故意支配下實施了傷害行為,造成他人身體傷害,達到輕傷程度的,即可認定為故意傷害罪的既遂。不能根據(jù)結果來反推行為,如果結果構成輕傷就認為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是片面的。
    結果(既遂的結果):輕傷(基本犯結果)、重傷(加重結果之一)、傷害致人死亡(加重結果之二,含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三個同時具備)三種情形。輕微傷只需要依《治安管理處罰法》處理。致人重傷兩種情況:具有輕傷故意,但過失造成重傷的;具有重傷故意,并造成了重傷結果。
    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的,因傷害行為而過失致人死亡,是典型的結果加重犯: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具有直接因果關系。行為人對死亡結果具有預見可能性,否則屬于意外事件。對基本犯有故意,基本上都推定對加重結果至少有過失。
    行為對象:不包括能夠分離的假肢、假牙等,但已經(jīng)成為身體組成部分的屬于。傷害自己身體的不成立故意傷害罪,但軍人戰(zhàn)時自傷的成立戰(zhàn)時自傷罪。毀壞尸體或者傷害胎兒身體的,不成立本罪。如果行為人故意使用藥物或者其他器具傷害胎兒,旨在使該胎兒出生后成為嚴重精神病患者或者造成缺乏四肢等嚴重殘疾,事實上也造成了這種傷害的(即胎兒傷害),成立故意傷害罪。
    傷害行為具備違法性:正當防衛(wèi)、緊急避險、治療需要、體育運動規(guī)則允許的,不成立犯罪?;谒顺兄Z:輕傷承諾有效不成立犯罪,重傷原則上無效,但成年人真實意志允諾的器官移植除外。
    責任形式:傷害故意。要求對傷害結果(輕傷、重傷)具有認識和希望或放任的態(tài)度。僅有一般毆打的故意,不能認定具有傷害故意,僅成立過失致人重傷或過失致人死亡罪。二人以上無意思聯(lián)絡同時傷害他人的,屬于同時犯,不成立共犯。
    犯罪主體: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的主體是已滿14周歲,具有辨認控制能力的自然人;故意傷害致人輕傷的主體則必須已滿16周歲,并具有辨認控制能力。
    2.法律擬制為故意傷害的情形:以故意傷害罪論處。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刑訊逼供致人傷殘;暴力取證致人傷殘;虐 待被監(jiān)管人致人傷殘;聚眾斗毆致人重傷;非法組織或者強 迫他人出賣血液造成傷害(應理解為重傷)。
    3.故意傷害罪競合問題
    法條競合:故意殺 人與故意傷害是性質相同、程度不同的兩種行為,二者是包容關系,故意殺 人可以包容評價為故意傷害。這一結論常常在共同犯罪、事實無法查明等領域考查。
    想象競合:暴力危及飛行安全罪、強制猥褻罪、非法拘禁罪、侮辱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妨害公務罪、抗稅罪、強 迫賣血罪。實施這些犯罪同時又故意傷害致人重傷的,想象競合擇一重罪論處,一般以故意傷害(重傷)論處。但搶劫、強 *致人重傷的屬于結果加重犯。
    4.故意傷害罪與其他罪名的區(qū)別
    故意傷害罪與包含傷害內容的其他犯罪:行為人在實施其他犯罪的過程中,傷害他人,刑法另有規(guī)定的,應按有關條文定罪量刑。例如,犯強 *、搶劫、放火罪等致人傷害的,應分別依照各相應條款定罪量刑,不依故意傷害罪論處。
    故意傷害罪、故意殺 人罪、過失致人死亡罪:主觀上是否具有殺 人的故意,通過考察客觀事實來認定。對于使用槍 支、匕首等兇器行兇,打擊他人致命部位,放任他人死亡并造成死亡結果的,通??梢哉J定為故意殺 人罪。
    故意傷害致死與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時,行為人主觀上既無殺 人的故意,也無傷害的故意。故意傷害致死顯然以具有傷害的故意為前提,過失造成的死亡結果則是故意傷害罪的加重情節(jié)。
    故意傷害罪與過失致人死亡罪的區(qū)別要點在于造成死亡結果的行為性質不同:一個是行為本身具有傷害性質;另一個是行為本身不具有傷害性質。如果行為人具有傷害的故意并實施了相應的傷害行為,導致死亡結果的,應當認定為故意傷害罪。如果行為本身不具有傷害性質,而是由于日常生活、工作中粗心、輕率行為不慎造成死亡結果的,是過失致人死亡罪。
    對過失重傷進而引起被害人死亡的,應直接認定為過失致人死亡罪。
    5.司法實踐中認定故意傷害中存在的問題
    不能將正當防衛(wèi)的行為定為相互斗毆的行為,進而認定為故意傷害罪。不能將正當防衛(wèi)認定為防衛(wèi)過當?shù)男袨?,進而認定為故意傷害罪。不能過分要求手段相適應,造成不法侵害人輕傷時肯定不成立防衛(wèi)過當。在正當防衛(wèi)時不能忽視抓捕過程中新的暴力侵害。
    對于被害者的承諾,輕傷害的承諾有效,但重傷害無效,成立故意傷害罪。相互斗毆相當于承諾了輕傷害,不成立故意傷害,但重傷害除外。
    如果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通常情況下不會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結果,只是由于偶然因素、特殊體質等造成的傷害結果,原則上要否認傷害故意。
    6.擬制為故意傷害罪、故意殺 人罪的情形:
    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的;刑訊逼供或暴力取證致人傷殘、死亡的;虐 待被監(jiān)管人致人傷殘、死亡的;聚眾“打砸搶”致人重傷、死亡的;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強 迫他人出賣血液被造成傷害(重傷以上結果)的,成立故意傷害罪。
    7.自傷問題:軍人在戰(zhàn)時自傷身體,逃避軍事義務的,成立戰(zhàn)時自傷罪。教唆幫助幼兒、精神病患者自傷的,故意傷害罪的間接正犯。教唆幫助他人自傷:精神正常的成年人實行者無罪、教唆幫助者也無罪。【注意】與被害人承諾讓行為人對自己實施傷害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