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的活動總結范文三篇

字號:

手拉手互助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聯(lián)合有關部門共同發(fā)起,是引導少年兒童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一項有意義的實踐教育活動。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手拉手的活動總結范文,歡迎閱讀!
    手拉手活動總結【1】
    從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不愁吃穿的環(huán)境里。我喜歡運動,媽媽就給我買跑步鞋和運動衫,我說愛打球,媽媽就給我買了籃球和排球。
    可是上個學期,隊長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們:農村有許多學校缺乏體育運動器材,同學們沒有足夠的籃球打,沒有足球踢。我們聽了非常難受。
    于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開展了兩次獻愛心募捐活動,是在溫州市區(qū)街頭向過路行人收集愛心款,另是在自己的班級、學校開展獻愛心活動。
    我們的愛心款是過路的老爺爺老奶奶、叔叔阿姨和小朋友捐的,是全市各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捐起來的。
    當我們手捧著這些代表著關愛、代表著友誼的愛心款時,大家激動不已,我們期盼這份愛能快快傳遞。
    今天,我們把隊長學校180名同學的愛心帶來了,這份愛心是我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得來的,雖不是很多,卻是隊長學校少先隊員們發(fā)自內心的愛,我們真心期盼二源鄉(xiāng)中心小學的操場上天天有小朋友們打籃球踢足球的身影,天天有跳繩踢毽子的笑聲。
    有一種行動,溫暖手心,那是手拉手。
    有一種情感,心心相印,那是心連心。
    我們真心希望通過今天的手拉手結對活動,二源鄉(xiāng)中心小學的同學們能和我們保持長期聯(lián)系,互述心聲,在成長的道路上希望我們的手越拉越緊,我們的心越貼越近。
    手拉手活動總結【2】
    x月28日這天,陪孩子一起參加了在濱海三中舉行的愛心手拉手,成長心連心大型公益活動。
    我,我們創(chuàng)造一個充滿愛心、快樂、激情的世界是本次活動的主題。一走進會場,賈力教授和三百多名義工還有海得爾公司的員工們的熱情,感染了在場的每一位家長、孩子和老師。
    不管相識的不相識的,大家自動的拉起手、搭起肩,隨著歡快的音樂,跳起來、轉起來,盡情釋放著自己激動、興奮的心情。
    活動一開始,賈力教授宣布,海得爾公司的員工為大家表演《感恩的心》,他動情的講述起了《感恩的心》背后的感人故事。
    大家都閉著眼睛靜靜的聽著,感動著。不知何時,眼淚已順著我的眼角悄悄的滾了出來,我沒去理會,一任感情的流淌。
    這時,一塊紙巾塞到了我的手里,我知道是身邊的義工小伙子:魏龍華,多么細心的小伙子,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能讓身邊的人感動。
    只因自己也是一名義工,所以對自己組里這名義工小伙子感到特別親切。
    此時,大家沒有了年齡之分,沒有了職務之別,完全沉浸在一個信任、透明、嶄新的令人向往和期待的氛圍中,人與人之間,心與心之間第走的這樣近,沒有一點隔閡和距離。
    鉆呼啦圈、風中勁草、自畫像等,一個個活動感動著我,使我看到了集體的力量、團隊的精神、人性的善良,人與人之間那久違的真情又回來了。
    手拉手活動總結【3】
    我園和第五幼兒園手拉手心得體會x月29日,我校組織和第五幼兒園次手拉手活動中,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通過這次聽評課活動,聽了幾位教師的授課,她們講得十分出色,通過聆聽這幾節(jié)課,使我受益匪淺。
    下面是我在本次活動的教學收獲和自我反思。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準備充
    想給學生一滴水,教師就必須具備一桶水。
    這幾天幾位教師講的課就充分印證了這句話,讓我深受啟發(fā)。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guī)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的過程。
    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依托教材以人為本的學生發(fā)展觀。
    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2、注重教學導入
    為什么每位做課的老師都充分為她的課做準備,但卻產生不同的效果呢?這幾位老師,能把學生的熱情充分調動起來,課堂氣氛非常熱烈,互動效果也很好。
    引人注目的開場白和活動設計,集趣味性和啟發(fā)性為一體,不僅能引人入勝,而且能發(fā)人深思。
    一個好的導入可以能使幼兒集中注意力,產生興趣,覺得有趣,減少焦慮和恐懼心理,重塑自信。
    3、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教學理論聯(lián)系實際各位老師很好的運用了多媒體技術與課程的整和。
    利用多媒體向
    學生們展示有關圖片,在視覺上給幼兒震撼,同時也對幼兒進行了思想教育。
    在了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于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幼兒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的目的。
    4、教學過程結構精密,時間分配恰當。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教師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多媒體設計也充分體現了知識的結構體系。
    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幼兒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