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綠》

字號:

語文教學可以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利用教學輔助設(shè)備來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自己創(chuàng)設(shè)情境,也可以通過對比創(chuàng)設(shè)情境?!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課件是激發(fā)學生興趣并給一堂課確定基調(diào)的話,要恰到好處,形式活潑,吸引人,打動人,讓聽課者回味無窮。下面是整理分享的浙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課件:《綠》,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一、教材分析
    1.這篇選學課文是一以寫景為主,以景抒情,展開聯(lián)想,恰當?shù)剡\用描寫、抒情、議論等手法的散文,課文在描寫杭州西湖的春景時,抓住一個“綠“立意新而深,語言形象、生動,很自然地對學生進行熱愛家和教育。
    2.全文短小精湛,只有三個自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游西湖的總感覺,作者把西湖景色的特點概括成一個綠字,醒目地突現(xiàn)出來。這個綠字吸引我來到西湖邊,使我流連忘返。2、3自然段課文圍西湖的綠展開,分別寫了靈隱花港觀魚兩地綠的特點。寫靈隱的綠,綠得“蒼翠欲滴”,綠的發(fā)黑,綠的發(fā)藍;而花港觀魚的綠,則綠的鮮,綠的亮。只覺的一種蓬勃的生機跳躍,這樣的清晰的結(jié)構(gòu),這樣生動的抒情,適宜于朗讀,也適宜于列提綱背誦課文。
    二、教學目標
    1.會列提綱,并按提綱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描寫綠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是如何抓住特點寫景物的。
    4.感覺西湖景色美,培養(yǎng)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列提綱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按課文內(nèi)容的先后,掃地點的轉(zhuǎn)換,抓住有關(guān)景物特點的詞語列提綱,理解描寫綠的詞語。
    四、教學準備
    小黑權(quán)、投影、詞語片。
    五、教學時間:1課時
    六、教學過程
    1.這是一篇遠選學課文,節(jié)選自宗的散文《西湖漫筆》。節(jié)選時有改動。我們準備用一節(jié)課完成學習任務。
    本文課題只有一個字“綠”。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什么的?(板書課題,作簡短談話)。
    2.自學課文。邊讀邊學習字詞,讀通課文,作自學檢查:
    (1)掃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注意有否加字,字音是否讀準。
    (2)檢查生字:叮(dīng)婷(tíng)宛(wàn)讀準一個前鼻音,兩個后鼻音。)
    (3)檢查是否按查字或聯(lián)系上下文學懂了詞語。重點是:流連忘返、蒼翠、心曠神怡、婷婷、宛轉(zhuǎn)。(如有其他詞語學生不懂的,也可以討論。強調(diào)學生自己學懂。
    3.理清課文脈絡,把本文分成兩部分來學。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討論:“它”指的是什么?(西湖的美景)西湖春天的美景那樣地使“我流連忘返。那么,哪一個詞可以看出我流連忘返呢?從領(lǐng)略(了解事物的情況進而認識它的意義)一詞我們可以體會到,作者了解西湖的綠,體會到了西湖的綠,進而認識到綠的意義。本文為什么要以綠為題(杭州西湖的特點,就是給人以滿目綠,一個引站千個愛西湖、愛祖國河山的讀者的心。)
    (2)說說作者是如何具體領(lǐng)略這個綠字的(學生輕聲自由讀2-3自然段。也可放錄音,讓學生輕輕跟讀)讀后想想,回答問題。
    4、根據(jù)上面的討論,你能否給課文分段如何分?(分作兩段。第一段(1自然段):總寫作者游西湖,領(lǐng)略到一個綠字。第二段(2、3自然段)分別寫了靈隱、花港觀魚兩地“綠
    的不同特點。表現(xiàn)了本文先概括后具體的寫作特點。)
    5。根據(jù)單元:列提綱、背誦課文:的訓練重點,我們已經(jīng)按要求學會了背誦三課文。同樣,我們也要用“列提綱的方法背誦這課文,而且要更好地背誦。
    (1)指名抓主要詞語背誦第一自然段。
    (2)學生背誦課文第三產(chǎn)業(yè)自然段。
    ①先指出作者游靈隱看到的景物,默讀課文。
    ②再劃出寫這寫這些景物“綠”的詞語,讀讀課文。(靈隱:滿目是綠,道路兩邊……蒼翠欲滴,似……也是綠的;飛來峰上,有的……有的……峰下小路……直綠到……;冷泉亭下……在一片綠色之上……)
    ③以引讀法牢記寫綠的段落,為背誦作準備
    (3)學習背誦課文第3自然段。
    ①自學。根據(jù)本段特點,劃出作者游花港看到哪景物?指出文中哪些地方寫了看到的事物,哪些地方寫了聯(lián)想的(師生討論??吹降模壕G葉、水珠兒、想到的:鮮亮生命力。)
    ②引讀法朗讀第3自然段。(老師讀看到的,學生讀聯(lián)想的)。
    6、指導給課文列提綱。(提綱上有:地點、景物、有關(guān)景物特點的主要詞語。重點2-3自然段。
    7、按提綱背誦課文。(主要背誦2、3自然段)背誦過程是:每人輕聲試背,同桌同學互背,指名背加評議,全體齊背。)
    
篇二

    教學目標:
    1、感受西湖的美景,領(lǐng)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2、初步了解景物的特點描寫的方法。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部分,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學難點:
    領(lǐng)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感知全文,理解有關(guān)描寫綠的詞句,感受西湖的“綠”,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綠”或是相當于綠的意思的字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花紅柳綠”、“一碧千里”。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綠”,引導學生回憶文章標題的幾種形式。
    2、讀課文,想想課文還可以以什么為題?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為什么后把這篇課文的題目確定為“綠”?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的結(jié)構(gòu)。
    (2)初步理解“領(lǐng)略”。
    三、精讀,體味課文
    1、自由讀課文,作者到底“領(lǐng)略”到了一個怎樣的“綠”字?
    2、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
    (1)作者領(lǐng)略了哪些地方的“綠”?
    (2)作者領(lǐng)略了哪些不同的“綠”?
    3、比較靈隱的“綠”和花港觀魚的“綠”有什么不同?
    4、觀看“綠”的錄像,感情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5、較深入地理解“領(lǐng)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領(lǐng)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引課:
    用“領(lǐng)略”說話。
    四、深讀,領(lǐng)悟課文
    1、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領(lǐng)略”到的這個“綠”字有什么特別之處?
    2、引導學生理解“綠色,是生命的顏色?!?BR>    (1)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2)觀看“荷葉”錄像。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領(lǐng)略”。
    五、熟讀,背誦課文
    1、用的方法,快的速度,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背誦課文部分。
    2、檢查背誦,交流背誦方法。
    六、拓讀,超越課文
    1、小結(jié):綠,是有意蘊的,需要用心去“領(lǐng)略”。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綠》,用心“領(lǐng)略”其中的意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