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xué)寶典《左傳》:成公七年、成公八年

字號:


    七年春季,吳國進(jìn)攻郯國,郯國和吳國講和。下面是分享的國學(xué)寶典《左傳》:成公七年、成公八年。歡迎閱讀參考!
    《成公七年》
    【原文】
    【經(jīng)】七年春王正月,鼷鼠食郊牛角,改卜牛。鼷鼠又食其角,乃免牛。吳伐郯。夏五月,曹伯來朝。不郊,猶三望。秋,楚公子嬰齊帥師伐鄭。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衛(wèi)侯、曹伯、莒子、邾子、杞伯救鄭。八月戊辰,同盟于馬陵。公至自會。吳入州來。冬,大雩。衛(wèi)孫林父出奔晉。
    【傳】七年春,吳伐郯,郯成。季文子曰:「中國不振旅,蠻夷入伐,而莫之或恤,無吊者也夫!《詩》曰:『不吊昊天,亂靡有定?!黄浯酥^乎!有上不吊,其誰不受亂?吾亡無日矣!」君子曰:「如懼如是,斯不亡矣?!?BR>    鄭子良相成公以如晉,見,且拜師。
    夏,曹宣公來朝。
    秋,楚子重伐鄭,師于汜。諸侯救鄭。鄭共仲、侯羽軍楚師,囚鄖公鐘儀,獻(xiàn)諸晉。
    八月,同盟于馬陵,尋蟲牢之盟,且莒服故也。
    晉人以鐘儀歸,囚諸軍府。
    楚圍宋之役,師還,子重請取于申、呂以為賞田,王許之。申公巫臣曰:「不可。此申、呂所以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若取之,是無申、呂也。晉、鄭必至于漢?!雇跄酥?。子重是以怨巫臣。子反欲取夏姬,巫臣止之,遂取以行,子反亦怨之。及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殺巫臣之族子閻、子蕩及清尹弗忌及襄老之子黑要,而分其室。子重取子閻之室,使沈尹與王子罷分子蕩之室,子反取黑要與清尹之室。巫臣自晉遺二子書,曰:「爾以讒慝貪婪事君,而多殺不辜。余必使?fàn)柫T于奔命以死?!?BR>    巫臣請使于吳,晉侯許之。吳子壽夢說之。乃通吳于晉。以兩之一卒適吳,舍偏兩之一焉。與其射御,教吳乘車,教之戰(zhàn)陳,教之叛楚。置其子狐庸焉,使為行人于吳。吳始伐楚,伐巢、伐徐。子重奔命。馬陵之會,吳入州來。子重自鄭奔命。子重、子反于是乎一歲七奔命。蠻夷屬于楚者,吳盡取之,是以始大,通吳于上國。
    衛(wèi)定公惡孫林父。冬,孫林父出奔晉。衛(wèi)侯如晉,晉反戚焉。
    【譯文】
    七年春季,吳國進(jìn)攻郯國,郯國和吳國講和。季文子說:“中原諸國不能鎮(zhèn)懾蠻夷,蠻夷卻來進(jìn)攻,而沒有人對此擔(dān)憂,這是因為沒有好國君的緣故啊!《詩》說:‘上天不善,*沒有個安定的時候?!f的就是這種情況吧!有了上面的人但是不善,還有誰不受到*?我們很快就會滅亡了?!本诱f:“像這樣知道戒懼,這就不會滅亡了。”
    鄭國的子良作為鄭成公的相禮到了晉國,進(jìn)見晉景公,同時拜謝出兵救鄭。
    夏季,曹宣公前來朝見。
    秋季,楚國的子重進(jìn)攻鄭國,軍隊駐扎在汜地。諸侯救援鄭國。鄭國的共仲、侯羽包圍楚軍,囚禁鄖公鐘儀,把他獻(xiàn)給晉國。
    八月,魯成公和晉景公、齊頃公、宋共公、衛(wèi)定公、曹宣公、莒子、邾子、杞桓公在馬陵結(jié)盟,這是由于重溫蟲牢的盟約,同時又因莒國順服的緣故。
    晉國人帶著鐘儀回去,把他囚禁在軍用儲藏室里。
    楚國包圍宋國那一次戰(zhàn)役,楚軍回國,子重請求取得申邑、呂邑土地作為賞田。楚共王答應(yīng)了。申公巫臣說:“不行。申、呂兩地之所賴以成為城邑的,是因為從這里征發(fā)兵賦,以抵御北方。如果私人占有它,這就不能成為申邑和呂邑了。晉國和鄭國一定可以到達(dá)漢水?!背f王就不給了。子重因此怨恨巫臣。子反想娶夏姬。巫臣阻止他,自己反而娶了夏姬逃到晉國,子反因此也很怨恨巫臣。等到楚共王即位,子重,子反殺了巫臣的族人子閻、子蕩和清尹弗忌以及襄老的兒子黑要,并且瓜分他們的家產(chǎn)。子重取得了子閻的家產(chǎn),讓沈尹和王子罷瓜分子蕩的家產(chǎn),子反取得黑要和清尹弗忌的家產(chǎn)。巫臣從晉國寫信給子反、子重兩個人,說:“你們用邪惡貪婪事奉國君,殺了很多無罪的人,我一定要讓你們疲于奔命而死。”
    巫臣請求出使到吳國去,晉景公允許了。吳子壽夢喜歡他。于是巫臣就使吳國和晉國通好,帶領(lǐng)了楚國的三十輛兵車到吳國做教練,留下十五輛給吳國。送給吳國射手和御者,教吳國人使用兵車,教他們安排戰(zhàn)陣,教他們背叛楚國。巫臣又把自己的兒子狐庸留在那里,讓他在吳國做外交官。吳國開始進(jìn)攻楚國、進(jìn)攻巢國、進(jìn)攻徐國,子重奉命奔馳。在馬陵會見的時候,吳軍進(jìn)入州來,子重從鄭國奉命趕去救援。子重、子反在這種情況下,一年之中七次奉命奔馳以抵御吳軍。蠻夷屬于楚國的,吳國全部加以占取,因此吳國開始強大,吳國才得以和中原諸國往來。
    衛(wèi)定公討厭孫林父。冬季,孫林父逃亡到晉國。衛(wèi)定公去到晉國,晉國把孫林父的封邑戚地歸還給了衛(wèi)國。
    《成公八年》
    【原文】
    【經(jīng)】八年春,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于齊。晉欒書帥師侵蔡。公孫嬰齊如莒。宋公使華元來聘。夏,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晉殺其大夫趙同、趙括。秋七月,天子使召伯來賜公命。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晉侯使士燮來聘。叔孫僑如會晉士燮、齊人、邾人代郯。衛(wèi)人來媵。
    【傳】八年春,晉侯使韓穿來言汶陽之田,歸之于齊。季文子餞之,私焉,曰:「大國制義以為盟主,是以諸侯懷德畏討,無有貳心。謂汶陽之田,敝邑之舊也,而用師于齊,使歸諸敝邑。今有二命曰:『歸諸齊。』信以行義,義以成命,小國所望而懷也。信不可知,義無所立,四方諸侯,其誰不解體?《詩》曰:『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黄吣曛?,一與一奪,二三孰甚焉!士之二三,猶喪妃耦,而況霸主?霸主將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長有諸侯乎?《詩》曰:『猶之未遠(yuǎn),是用大簡?!恍懈笐謺x之不遠(yuǎn)猶而失諸侯也,是以敢私言之?!?BR>    晉欒書侵蔡,遂侵楚獲申驪。楚師之還也,晉侵沈,獲沈子揖初,從知、范、韓也。君子曰:「從善如流,宜哉!《詩》曰:『愷悌君子,遐不作人?!磺笊埔卜?作人,斯有功績矣?!故切幸?,鄭伯將會晉師,門于許東門,大獲焉。
    聲伯如莒,逆也。
    宋華元來聘,聘共姬也。
    夏,宋公使公孫壽來納幣,禮也。
    晉趙莊姬為趙嬰之亡故,譖之于晉侯,曰:「原、屏將為亂?!箼琛⑧S為征。六月,晉討趙同、趙括。武從姬氏畜于公宮。以其田與祁奚。韓厥言于晉侯曰:「成季之勛,宣孟之忠,而無后,為善者其懼矣。三代之令王,皆數(shù)百年保天之祿。夫豈無辟王,賴前哲以免也。《周書》曰:『不敢侮鰥寡?!凰悦鞯乱病!鼓肆⑽?,而反其田焉。
    秋,召桓公來賜公命。
    晉侯使申公巫臣如吳,假道于莒。與渠丘公立于池上,曰:「城已惡!」莒子曰:「辟陋在夷,其孰以我為虞?」對曰:「夫狡焉思啟封疆以利社稷者,何國蔑有?唯然,故多大國矣,唯或思或縱也。勇夫重閉,況國乎?」
    冬,杞叔姬卒。來歸自杞,故書。
    晉士燮來聘,言伐郯也,以其事吳故。公賂之,請緩師,文子不可,曰:「君命無貳,失信不立。禮無加貨,事無二成。君后諸侯,是寡君不得事君也。燮將復(fù)之?!辜緦O懼,使宣伯帥師會伐郯。
    衛(wèi)人來媵共姬,禮也。凡諸侯嫁女,同姓媵之,異姓則否。
    【譯文】
    八年春季,晉景公派遣韓穿來魯國談到關(guān)于汶陽土田的事,要把汶陽之田歸還給齊國。季文子設(shè)酒給他餞行,和他私下交談,說:“大國處理事務(wù)合理適宜,憑這個作為盟主,因此諸侯懷念德行而害怕討伐,沒有二心。說到汶陽的土田,那原是敝邑所有,后來對齊國用兵,晉國命令齊國把它還給敝邑?,F(xiàn)在又有不同的命令,說‘歸還給齊國’。信用用來推行道義,道義用來完成命令,這是小國所盼望而懷念的。信用不能得知,道義無所樹立,四方的諸侯,誰能不渙散瓦解?《詩》說:‘女子毫無過失,男人卻有過錯。男人沒有標(biāo)準(zhǔn),他的行為前后不一?!吣戤?dāng)中,忽而給予忽而奪走,前后不一還有比這更甚的嗎?一個男人前后不一,尚且喪失配偶,何況是霸主?霸主應(yīng)該用德,但卻前后不一,他怎么能長久得到諸侯的擁護(hù)呢?《詩》說:‘謀略缺乏遠(yuǎn)見,因此極力勸諫?!懈负ε聲x國不能深謀遠(yuǎn)慮而失去諸侯,因此敢于和您作私下的交談?!?BR>    晉國欒書率軍侵襲蔡國,接著又侵襲楚國,俘虜了申驪。楚軍回去的時候,晉軍侵襲沈國,俘虜了沈子揖初,這是聽從了知莊子、范文子、韓獻(xiàn)子等人的意見。君子說:“聽從好主意好像流水一樣,這是多么恰當(dāng)啊!《詩》說:‘恭敬隨和的君子,為什么不起用人材?’這就是求取善人啊!起用人材,這就有功績了?!边@次行動,鄭成公準(zhǔn)備會合晉軍,經(jīng)過許國,攻打許國的東門,俘獲很多。
    聲伯去到莒國,這是去迎接妻子。
    宋國華元來魯國聘問,為宋共公聘共姬為夫人。
    夏季,宋共公派公孫壽前來代宋共公訂婚,這是合于禮的。
    晉國的趙莊姬為了趙嬰逃亡的緣故,向晉景公誣陷說:“原(趙同)、屏(趙括)將要作亂。欒氏、郤氏可作證?!绷拢瑫x國討伐趙同、趙括。趙武跟隨莊姬寄住在晉景公宮里。晉景公把趙氏的土田賜給祁奚。韓厥對晉景公說:“成季的功勛,宣孟的忠誠,但他們卻沒有后代來繼承,做好事的人就要害怕了。三代的賢明君王,都能夠幾百年保持上天的祿位。難道就沒有邪惡的君王?這是靠著他祖先的賢明才得以免于亡國?!吨軙氛f:‘不敢欺侮鰥夫寡婦’,就是用這樣的做法來發(fā)揚道德。”于是就立趙武為趙氏的繼承人,歸還了趙氏的土田。
    秋季,周卿士召桓公前來向魯成公頒賜襲爵的命令。
    晉景公派遣申公巫臣去吳國,向莒國借路。巫臣和渠丘公站在護(hù)城河上,說:“城太壞了?!鼻鸸f:“敝國偏僻簡陋,處在蠻夷之地,有誰會把敝國作為覬覦的目的呢?”巫臣說:“狡猾的人想開辟疆土以利國家的,哪個國家沒有?惟其如此,所以大國就多了。不過受覬覦的小國有的思慮有備,也有的放縱不備。勇敢的人還要層層關(guān)閉好內(nèi)外門戶,何況國家?”
    冬季,杞國的叔姬死了。由于她從杞國被休了回到魯國來,所以《春秋》加以記載。
    晉國的士燮來魯國聘問,聲稱要進(jìn)攻郯國,因為郯國奉事吳國的緣故。魯成公送給他財禮,請求從緩進(jìn)兵。士燮不答應(yīng),說:“國君的命令說一不二,失去信義難以自立。除規(guī)定的禮物外,不應(yīng)該增加財幣,公事私事不能兩全其美。君王后于諸侯出兵,這樣寡君就不能事奉君王了。燮打算就這樣向寡君回報?!奔緦O聽了這話很害怕,派宣伯率兵會合進(jìn)攻郯國。
    衛(wèi)國人送女子前來魯國作為共姬的陪嫁,這是合于禮的。凡是諸侯女兒出嫁,同姓的國家送女作為陪嫁,異姓就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