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A版一年級下冊《狐貍列那》教學設計三篇

字號:

狐貍列那的故事是法國中世紀動物故事中的代表作,也是世界古典文學中的瑰寶。準備了語文A版一年級下冊《狐貍列那》教學設計三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
    教學要求:
    1.認識12 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狐貍的聰明。
    重難點、關鍵:
    1.識字、寫字。
    2.知道狐貍是怎樣從車夫那偷走魚的。
    課時劃分: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你們一定聽過不少關于狐貍的故事吧,狐貍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動物?
    2.的確,狐貍非常聰明,狡猾。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只狐貍,他的名字叫列那。
    3.指導學生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范讀,學生認真傾聽。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其它學生評議。
    4.指名反饋:小朋友們,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關于列那的故事嗎?
    三、認讀生字,讀中鞏固
    1.學生自己讀課文,找出生詞,自己拼一拼,讀一讀。
    2.指名反饋讀,幫助認讀生字。
    3.開火車抽讀生字。
    4.用生字組詞說句練習。
    5.反復讀課文,在文中扎實掌握生字。
    四、讀文,深入理解課文
    1.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讀出列那的焦急和擔心。
    2.列那是怎樣找到東西的?
    3.教師小結:是呀,聰明的列那不僅找到吃的,而且還是一條條鮮魚呢?
    4.分角色朗讀列那妙計的過程。
    五、教師小結,朗讀鞏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 個字。
    2.朗讀課文。
    3.總結全文,體會狐貍的聰明。
    教學過程:
    一、檢查生字,朗讀課文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學生分小組朗讀課文。
    一、總結延伸,開展故事會
    1.教師:這件事讓我們覺得列那很聰明。在動物中,狐貍是聰明的象征,關于狐貍的故事可多了,你們找到了嗎?
    2.交流找到的故事,互相說一說。
    3.開展故事會。
    4.教師小結,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
    二、指導寫字
    1.學生看生字卡認讀并組詞。
    2.教師強調(diào)要點。
    3.學生練習寫字,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4.佳作評析。
    篇二
    教學目標: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觀察寫字表,運用記字方法記住“死、咬、做”三個字。
    2、通過自由練讀、角色朗讀、同學賽讀等形式,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了解故事內(nèi)容,使學生在思想上受到啟迪。
    教學重點:運用記字方法學習生字,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感悟課文內(nèi)容,引導學生看待故事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回顧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分“字、詞”兩個層次復習舊知。)
    二、提示課題,導入新課。
    三、學習新字,指導朗讀。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圈畫的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書,檢查自學情況。
    3、學習會認字“停、錢、重”。
    采取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的方法;采用開火車讀、男女賽讀、指名讀等形式,使學生認讀生字。
    4、送字回文,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抓關鍵語句“一只死狐貍!快下車。”“這張皮能賣不少錢呢!”體會賣魚人的高興,感情朗讀。
    5、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隨文識字)
    1、自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圈畫的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書,檢查自學情況。
    3、學習會寫字“咬、做”。
    采取帶拼音讀,去拼音讀的方法;采用開火車讀、男女賽讀、指名讀等形式,使學生認讀生字。
    4、送字回文,指導學生默讀并圈畫出表示列那動作的詞,在理解詞語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抓住表示列那動作的詞,體會列那當時心理,感情朗讀。(學生在上一自然段學習的基礎上,已掌握學習方法,本自然段在學習中應充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三)學習課文四、五自然段,體會列那和賣魚人的心情。
    (四)小結
    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說出對故事中人物的看法。
    (五)回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
    四、鞏固練習
    (一)認識字寶寶
    停 錢 重 咬 做
    (二)再認詞寶寶
    停下 停車 金錢 重新 咬住 咬牙 咬人
    出生入死 你死我活 做工 做人 做事
    (三)生字搬家
    1、做事情不要死板,要靈活機動。
    2、小紅一口咬定,這事不是她干的。
    五、指導寫字(死 咬 做)
    1、指導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等方法記字形。(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合作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小組討論,然后匯報交流,說出自己的方法,后再寫。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2、抓住關鍵筆畫指導學生觀察字形。
    3、指導寫字(老師范寫,學生仿寫。)
    板書設計:
    狐貍列那
    賣魚人 停 下 走 摸 說 扔
    列那 咬 穿 做 套 跳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14個生字,1個多音字“差”,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合作精神。
    2.小組合作競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指導學生了解故事內(nèi)容,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
    教學重點:認識生字,指導寫字。
    教學方法:游戲法、小組合作法、競賽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狐貍嗎?今天我們來聽一個狐貍的故事,好嗎?
    2.教師范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
    2.標出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你喜歡狐貍列那嗎?為什么?
    三、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同桌合作學習生字。
    2.小老師教學生字。教師補充指導。
    3.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4.游戲鞏固識字。
    5.同桌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小組開火車讀生字卡。
    2.齊讀生字卡。
    3.“誰丟了”游戲、踩地雷游戲鞏固生字。
    二、精讀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教師指導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驚訝”“妙計”等詞語。
    3.指導學生用“驚訝”說話。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5.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你明白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故事的結尾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想想過了幾天,狐貍又出來找食,又遇到了那輛賣魚的車,會怎樣呢?請你繼續(xù)編故事。
    2.學生自由續(xù)編故事。
    3.指名學生續(xù)講故事。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1.同桌互讀課文?;ハ嗉m正字音。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2.擴詞練習。
    3.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4.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5.教師范寫“忽”“齒”。
    6.學生在本上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7.表揚鼓勵那些字寫得好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