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寓言小故事【三篇】

字號: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xué)體裁,字數(shù)不多,但言簡意賅。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三分鐘寓言小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小船與大海

    小船第一次下水,看著眼前茫茫的大海,不解地問:“大海呀,你的路在哪兒呢?”
    “你躺著不動,我便沒有路;但當你邁開步子,我便四處都是路?!贝蠛Uf。
    “為什么我走過后,你很快就抹除我行走過的痕跡呢?”小船問。
    “因為真正的路,不是你走過的痕跡,而是你將要開拓的征程?!贝蠛Uf。
    “大海呀,你的暗礁在哪兒呢?”小船問。
    “就在你觸礁的地方?!贝蠛Uf。
    “難道你不可以在我觸礁前,就預(yù)先告訴我暗礁所在嗎?”小船問。
    “世上沒有預(yù)先的成功,也沒有預(yù)先的失敗,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實踐過,才能總結(jié)出成功和失敗的經(jīng)驗?!贝蠛;卮鸬馈?BR>    “如果我被一個浪頭打翻了,怎么辦呢?”小船問。
    “去準備迎接下一個浪頭,在下一個浪頭中,努力把自己扳轉(zhuǎn)過來。”大海說。
    “大海呀,岸在哪兒呢?”小船問。
    “岸就在遠方?!贝蠛Uf。
    “遠方又在哪兒呢?”
    “就在你不懈的追求中?!?BR>    
最有用的武器

    躲在石縫里的螃蟹遇到了一條泥魚。
    螃蟹揮舞著兩只大鉗子沖了過去,泥魚掉頭迅速跳進了泥田。螃蟹縱身一躍,跟著跳進了泥田。
    泥田里,泥魚露出一條尾巴,螃蟹立即張開大鉗用力鉗住,泥魚借著泥水的力量一甩尾巴,螃蟹的一只大鉗子便被生生地掰了下來。螃蟹痛得哇哇大叫,發(fā)誓一定要捉住泥魚。
    泥魚又將自己的尾巴伸了過來,螃蟹毫不猶豫地伸出另一只大鉗,再次將泥魚的尾巴鉗住。泥魚再次借泥水的力量一甩尾巴,螃蟹剩下的那只大鉗子也被掰了下來。
    泥魚這才轉(zhuǎn)過頭來,張口緊緊地咬住了螃蟹的嘴巴,用力吸了一口,鮮美的蟹肉便流進了泥魚的肚子里。
    在石縫里,泥魚斗不過螃蟹,但在泥潭里,螃蟹則不是泥魚的對手。最有用的武器不是螃蟹堅硬的大鉗子,也不是泥魚柔軟的尾巴,而是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
    
堅守足下的土地

    巖石的縫隙里掉進一些松樹種子,后來成活了八株小松樹。土地貧瘠,山風暴虐,八株小松樹艱難地生長著。
    三年后,一個農(nóng)夫上山,看到了小松樹,想把它們移回去,栽在房前屋后。他只刨了五棵,因為另外三棵太瘦小,怕移回去活不過來,就沒有要。
    十年后,一個園藝師來到高山上,看到這三棵松樹是優(yōu)質(zhì)品種,想把它們移到公園里去供人觀賞。他移走了兩棵,還有一棵因為長在山巖邊,人上不去,就放棄了。
    剩下的一棵松樹看到同伴們都被運走,直怪自己長在偏僻處,不然就不用在這山里承受寂寞和苦難了。又經(jīng)歷了無數(shù)個春夏秋冬,那棵松樹不再哀嘆命運的不公,而是堅守足下的土地,承受著狂風嚴霜,鼓足勁頭生長。
    兩百年后,一條山路從山下修了上來。上山觀光的人絡(luò)繹不絕,都驚嘆那棵松樹的高大奇絕——它背山臨谷,云遮霧繞,蒼虬挺拔,亭亭如蓋……
    不久,一個很有學(xué)問的人為它豎了一塊牌子,上書“天下第一松”。
    那棵松樹錯過了兩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卻成了“天下第一松”??梢?比機會更加重要的是堅守足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