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是一個成語,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藥苦口利于病。”以下“幼兒益智成語故事:忠言逆耳”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忠言逆耳
公元前207年,劉邦攻入關(guān)中,秦王子嬰覺得抵擋不住,就投降劉邦。于是,劉邦進入秦宮仔細查看。秦宮寶物無數(shù),美女如云,劉邦見到這些,喜出望外,想好好享用這一切。
樊噲是劉邦的部下,他看到劉邦在秦宮賴著不走,就問他是要做一個大富翁,還是要占領(lǐng)天下。劉邦是個心懷大志的人,很痛快地說道:“我起兵除暴,當然是想占領(lǐng)天下了?!?BR> 樊噲苦口婆心地說道:“秦朝為什么會滅亡?其根源就是秦宮中的美女和珍寶。您若想奪取天下,請快快返回霸上,千萬不能學(xué)秦朝君王的老樣子?!眲钣X得樊噲的話不中聽,就沉默不語。
謀士張良對劉邦說:“秦王昏庸,貪圖享受,老百姓才起來反抗,您才能進入關(guān)中?,F(xiàn)在您替天下百姓滅掉暴秦,就應(yīng)當樹立好的形象,做一個節(jié)儉的人??墒?,您剛進入秦宮就想享受財寶、美色,豈不是讓眾百姓對您失望!
“忠誠正直的話雖然不順人的耳朵,可是對行動非常有好處;良藥總是苦的,但對治病很有效果。樊噲性子直,不會拐彎抹角地說話,可他對您忠心耿耿!希望您聽從樊噲的忠言!”
劉邦想,現(xiàn)在為了大局,還是退出秦宮為好,等到占領(lǐng)天下之后,再慢慢消受美女、財寶不遲。想到這里,他聽從了張良的勸告,離開秦宮。他傳下命令,封府封庫,關(guān)閉宮門,無論是誰,都不許擅動秦宮財寶。傳下命令后,劉邦返回霸上。關(guān)東父老見劉邦不愛財寶、美色,以為他是個節(jié)儉之人,都對他非常崇敬。
出處譯文
忠誠的話雖不順耳卻對端正行為有幫助,好藥雖苦卻有利于疾病的治愈。
成語解釋
逆耳:不順耳,不中聽。忠實的勸告聽起來不舒服。在現(xiàn)實中,忠言逆耳并不一定利于行,因為逆耳的忠言往往會使人產(chǎn)生抵觸情緒,較難達到改正缺點錯誤的目的。如果能把相同的勸告,以順耳的忠言表達,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詞語解析
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分句;常與“良藥苦口”連用。
近義詞:良藥苦口、持平之論。
反義詞: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口蜜腹劍。
歇后語:虞公不聽宮之奇勸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