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tǒng)一。下面是分享的關于冬天的古詩《冬日歸舊山》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冬日歸舊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譯文】
沾滿灰塵的帽子還未清洗,匆匆歸來后立即叩訪山門。
爬滿青藤的小路向遠處伸延,高遠的萬點雪峰若隱若現(xiàn)。
周圍滿地都鋪上枯枝冷葉,寒冷的峽谷中都是凝滯不動的密云。
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竹,深山中老樹古木斜倒著橫在江面。
白狗離開村子在遠處狂吠,蒼苔在屋里的墻壁上生長。
廚房中出現(xiàn)野雞穿來穿去,臨屋處依然有猿猴在啼鳴。
樹枝掉落上面的鳥巢還在,籬笆疏漏成為野獸的路徑。
整理床鋪有蒼鼠急忙逃走,倒出箱子驚動了箱中蠹魚。
要發(fā)憤讀書學好治國本領,養(yǎng)成青松一樣高尚的品格。
這次回來不久將又要離去,離開后準備大干一番事業(yè)。
【注釋】
舊山:安旗等認為此指四川江油境內的匡山??锷揭步写魈焐??!峨焚n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載:“太白舊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BR> 染塵纓:沾滿灰塵的帽子。
芳草平:即芳草坪。
雪峰:安旗等注:“雪峰,當指岷山,俗稱雪山,在江油縣(即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北三百里,四季常有積雪?!?BR> 篁(huáng):竹子。
雉(zhì):野雞。
篋(qiè):箱子。素魚:即蠹魚,蛀蝕書籍衣物的小蟲,因其色白,故名。
“洗硯”二句:意思是要發(fā)憤讀書,養(yǎng)成青松一樣高尚的品格。素貞,指情操。
三清:道教指神仙所居的仙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此處比喻朝廷。
【賞析】
此詩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時所作,詩寫自己匆匆歸家發(fā)現(xiàn)舊居的荒敗景象,表達了即將告別隱居讀書生活的留戀之情。全詩采用移步換形之法,描寫舊山景象和舊居的荒敗,嘆惋之情中卻展示了自己立志發(fā)憤讀書,以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詩在形式上既講求格式又不為格律所羈縛,體現(xiàn)了李白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形式遷就內容的特點。
詩中的李白歸心似箭,未洗征塵,行色匆匆,即叩訪山門。那久違的遠山近水仿佛對他有意,那故園的芳草仿佛對他有情。在歸來的路上,他以詩人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綠的“一條藤徑”,那高遠的“萬點雪峰”,滿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葉,一谷厚厚濃濃凝滯不動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樹古木破江而橫。
根據(jù)詩中的描寫,萬點靜寂的雪峰前有一條鮮活碧綠的藤徑,人蹤渺無的自然里有沖風冒雪的嫩篁常青,縱然“谷寒云不行”,縱然“古樹倒江橫”,但靜寂中依舊有遠山的召喚,死灰中依舊有頑強的生命,這就是不滅的人性之燈。正是在這樣的自然里,在這樣的山水中,李白真切地感到,他的心是屬于陽光、雪峰、嫩竹、白云和大自然的,也只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山水中放情,心在自然山水中平衡,詩人在登山涉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給予他的無限生命力和無盡的快慰感。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兩句,表明李白此次回歸“舊山”,只是作短暫停留,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又將遠離?!皻w”即將“別”,要告別自己熟悉的居所,告別多年讀書學習的一段重要人生經(jīng)歷,無怪乎作者使用了那么多筆墨。詩中明白宣告“去合到三清”,意即以詩文干謁權貴,重用于當世,以伸鯤鵬之志。
李白的這種對自然山水的心儀與交流,是一種人格的“尋真”。他希望達到的,就是借客觀自然山水的清涼,來盡情洗滌自己主觀的俗慮。在李白的筆下,自然山水有時就是一種象征,當自然山水被當作是一種客觀關聯(lián)物,作為一種永恒的象征時,它就能使李白產生強烈的時空意識。
這首詩首先寫冬歸舊山的急切心情,再寫歸山所見景象。雖然時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難掩詩人對舊山的喜愛:萬點雪峰,在陽光下閃爍;爬滿青藤的山間小路,依然充滿生機。接著近距離描寫舊居的荒涼破敗。由于離居時久,詩人居所已成雉飛、猿啼、鼠走、獸奔之地,在鋪陳描寫中詩人難以掩飾的嘆惋之情表露無遺。最后詩人表示要重新振作,發(fā)憤讀書,以求聞達于當世,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擴展閱讀:李白詩歌成就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
《冬日歸舊山》
唐代:李白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
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
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譯文】
沾滿灰塵的帽子還未清洗,匆匆歸來后立即叩訪山門。
爬滿青藤的小路向遠處伸延,高遠的萬點雪峰若隱若現(xiàn)。
周圍滿地都鋪上枯枝冷葉,寒冷的峽谷中都是凝滯不動的密云。
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竹,深山中老樹古木斜倒著橫在江面。
白狗離開村子在遠處狂吠,蒼苔在屋里的墻壁上生長。
廚房中出現(xiàn)野雞穿來穿去,臨屋處依然有猿猴在啼鳴。
樹枝掉落上面的鳥巢還在,籬笆疏漏成為野獸的路徑。
整理床鋪有蒼鼠急忙逃走,倒出箱子驚動了箱中蠹魚。
要發(fā)憤讀書學好治國本領,養(yǎng)成青松一樣高尚的品格。
這次回來不久將又要離去,離開后準備大干一番事業(yè)。
【注釋】
舊山:安旗等認為此指四川江油境內的匡山??锷揭步写魈焐??!峨焚n中和大明寺住持記》碑載:“太白舊山大明古寺,靠戴天之山?!?BR> 染塵纓:沾滿灰塵的帽子。
芳草平:即芳草坪。
雪峰:安旗等注:“雪峰,當指岷山,俗稱雪山,在江油縣(即今四川省江油市)西北三百里,四季常有積雪?!?BR> 篁(huáng):竹子。
雉(zhì):野雞。
篋(qiè):箱子。素魚:即蠹魚,蛀蝕書籍衣物的小蟲,因其色白,故名。
“洗硯”二句:意思是要發(fā)憤讀書,養(yǎng)成青松一樣高尚的品格。素貞,指情操。
三清:道教指神仙所居的仙境,包括玉清、上清、太清。此處比喻朝廷。
【賞析】
此詩為李白在出游成渝等地返回匡山時所作,詩寫自己匆匆歸家發(fā)現(xiàn)舊居的荒敗景象,表達了即將告別隱居讀書生活的留戀之情。全詩采用移步換形之法,描寫舊山景象和舊居的荒敗,嘆惋之情中卻展示了自己立志發(fā)憤讀書,以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詩在形式上既講求格式又不為格律所羈縛,體現(xiàn)了李白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形式遷就內容的特點。
詩中的李白歸心似箭,未洗征塵,行色匆匆,即叩訪山門。那久違的遠山近水仿佛對他有意,那故園的芳草仿佛對他有情。在歸來的路上,他以詩人敏銳的眼光捕捉到一系列景象:那碧綠的“一條藤徑”,那高遠的“萬點雪峰”,滿地密密麻麻的枯枝冷葉,一谷厚厚濃濃凝滯不動的寒云,冬日里生命常新的嫩篁,深山中老樹古木破江而橫。
根據(jù)詩中的描寫,萬點靜寂的雪峰前有一條鮮活碧綠的藤徑,人蹤渺無的自然里有沖風冒雪的嫩篁常青,縱然“谷寒云不行”,縱然“古樹倒江橫”,但靜寂中依舊有遠山的召喚,死灰中依舊有頑強的生命,這就是不滅的人性之燈。正是在這樣的自然里,在這樣的山水中,李白真切地感到,他的心是屬于陽光、雪峰、嫩竹、白云和大自然的,也只有在自然的山水之中,他的心才是最自由的。人在自然山水中放情,心在自然山水中平衡,詩人在登山涉水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給予他的無限生命力和無盡的快慰感。
“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兩句,表明李白此次回歸“舊山”,只是作短暫停留,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又將遠離?!皻w”即將“別”,要告別自己熟悉的居所,告別多年讀書學習的一段重要人生經(jīng)歷,無怪乎作者使用了那么多筆墨。詩中明白宣告“去合到三清”,意即以詩文干謁權貴,重用于當世,以伸鯤鵬之志。
李白的這種對自然山水的心儀與交流,是一種人格的“尋真”。他希望達到的,就是借客觀自然山水的清涼,來盡情洗滌自己主觀的俗慮。在李白的筆下,自然山水有時就是一種象征,當自然山水被當作是一種客觀關聯(lián)物,作為一種永恒的象征時,它就能使李白產生強烈的時空意識。
這首詩首先寫冬歸舊山的急切心情,再寫歸山所見景象。雖然時值寒冬,地冷谷寒,但難掩詩人對舊山的喜愛:萬點雪峰,在陽光下閃爍;爬滿青藤的山間小路,依然充滿生機。接著近距離描寫舊居的荒涼破敗。由于離居時久,詩人居所已成雉飛、猿啼、鼠走、獸奔之地,在鋪陳描寫中詩人難以掩飾的嘆惋之情表露無遺。最后詩人表示要重新振作,發(fā)憤讀書,以求聞達于當世,實現(xiàn)自己的遠大抱負。
擴展閱讀:李白詩歌成就綜述
李白的樂府、歌行及絕句成就為。其歌行,完全打破詩歌創(chuàng)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無依傍,筆法多端,達到了任隨性之而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絕句自然明快,飄逸瀟灑,能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出無盡的情思。在盛唐詩人中,王維、孟浩然長于五絕,王昌齡等七絕寫得很好,兼長五絕與七絕而且同臻極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統(tǒng)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fā)內心的情感為主。李白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這也是他的詩歌中最鮮明的藝術特色。李白的詩富于自我表現(xiàn)的主觀抒情色彩十分濃烈,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他與杜甫并稱為“大李杜”,(李商隱與杜牧并稱為“小李杜”)。
李白詩中常將想象、夸張、比喻、擬人等手法綜合運用,從而造成神奇異彩、瑰麗動人的意境,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義詩作給人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詩歌對后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中唐的韓愈、孟郊、李賀,宋代的蘇軾、陸游、辛棄疾,明清的高啟、楊慎、龔自珍等詩人,都受到李白詩歌的巨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