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寫作·怎樣選材》課件【三篇】

字號:

課件,即課文教學時的開場白,教師一走上講臺,就用一篇課件引入課文教學,就像一場精彩的戲拉開了序幕。課件的設計,往往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文體類型、作家風格、作品的內容和具體寫作方法以及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而靈活運用的。下面是整理分享的部編版初中七年級下冊語文《寫作·怎樣選材》課件,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科書分析:
    1.人教版語文教材的編寫理念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確立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以人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貼近生活,人文性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著以上理念,該套教材在主要結構上,仍然沿用傳統(tǒng)的以單元為主要結構單位,寫作指導是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融合在一起來編寫的,初衷是為整合教學內容,簡化教學頭緒。
    2.新課標強調,初中階段學生要能寫簡單記敘文,并能恰當運用各種表達方式,有真情實感。《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寫作要力求表達出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七年級課文篇篇都帶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這些被采擷到教材花籃中的一篇篇精美的課文,在學生面前呈現出一個個精美而又真實的生活鏡頭,這些鏡頭或催人悟,或啟人思,或動人情,或悅人心,給讀者和學習者以知識和做人的啟迪。新教材在編排中緊緊圍繞“語文與生活聯(lián)系”這條主線進行內容組構,實際是緊緊抓牢“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這個語文課程性質的新界定,充分實現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從語文中學會生活”這個以人為本的學科教學目的,而這新教材在吃透課標精神的前提下,通過教材編排,在人們面前拎起了一種樸素的語文學科的內涵: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語文。
    4.寫作的材料源自生活,我們日常所接觸到的各類人物,遇到的各種事情,都可以成為寫作時的直接材料;而讀過的書籍、文章等,還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間接材料。當然,在所有材料中,重要是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生活中的教材很多,要學會圍繞中心進行選擇。主題和題材是作文的兩個重要的構成要素。沒有中心,材料就沒有生命力;沒有材料,中心就無所依附。所以,我們寫作不僅要重視立意,還要重視素材的積累和題材的選擇?!胺蛄⒀灾谟形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評定中考作文檔次的重要標準。這與《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求——寫記敘文“要做到內容具體”,是完全一致的。
    學情分析:
    剛升入初中的學生,對初中語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適應期。經過小學的學習,已初步了解作文的格式要求,在書寫認真與合乎規(guī)范的方面接受了較系統(tǒng)的訓練。但是,作文寫作和學生的知識經驗、閱讀積累、作文思維能力、練筆次數等息息相關,學生們對以上幾方面均體現為不足。大多數學生遭遇作文難寫的尷尬,主要困難在于無法創(chuàng)新、無話可說,訓練學生“如何選材”的能力迫在眉睫。教學實踐中發(fā)現很多學生怕寫作文或因缺乏觀察,沒有生活積累,內容干癟,捕捉不到特寫鏡頭,針對這些現象,本節(jié)作文課旨在引導學生從課內外儲備豐富的素材,讓作文生動鮮活起來。
    教學目標:
    1.在閱讀教學和既有寫作積累的基礎上,幫助學生認識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2.拓展閱讀,引導學生體會選材對于寫作的意義,學習選材的方法。
    3.寫作實踐,指導學生在寫作時從生活中選材,圍繞中心選材,并努力做到真實、新穎。
    教學重點:
    1.幫助學生認識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2.訓練選材能力,學習選材方法。
    教學難點:
    審清題目,確定立意,再從生活中選材,圍繞中心選材。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勵導入
    “優(yōu)秀考場作文一定來源于平時的練習”“看破千道題,其實一文章”,平時就要備好鮮活素材,苦練審題構思技巧,考場作文是和平時習作交錯相通的??紙錾?,時間短,要高分就得一氣呵成。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寫作中就要苦練功夫,在看透題目、確定立意的基礎上,學會選擇自己身邊的素材,用真實又新穎的材料寫出優(yōu)秀作文。
    1.出示任務: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素材,寫作只能“望紙興嘆”。所以海明威說:“如果一個作家停止觀察,那他就完蛋了?!?BR>    觀察就是為了積累素材。那么,同學們平時作文里的素材都是通過什么途徑來的呢?
    2.反饋指導:
    學生交流,探討平時寫作時自己的思路,談談通常自己觀察的途徑有什么。從途徑看,通常有兩條渠道:
    (1)直接觀察。就是到生活中去,看、聽、聞、嘗、摸、踩、想。
    (2)間接觀察。就是通過閱讀書箱,聽他人轉述,收看收聽影視廣播,瀏覽互聯(lián)網,吸收別人的生活體驗,獲取第二手信息。
    不管采用何種方式,都需要細致、勤勉、善思。從內容看,和“我”有關的素材十分寶貴,它們可以給人真實感、親切感;無“我”的素材同樣重要,“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視野更開闊,境界才更高。
    3.總結過渡:
    直接觀察到的素材也就是直接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經歷,包括各類人、事、景、物等。作者對這類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運用于寫作時得心應手,更利于表達真情實感。除了直接材料,我們還應學會運用間接材料。間接材料來自他人敘述、書報雜志、影視節(jié)目、博客空間等。這類材料廣而雜,有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例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寫于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閱讀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藝術地構思并呈現了客人對貝多芬的訪問,成功地表現了貝多芬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所選皆為間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豐滿。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都是寫作所需要的。這叫:素材積累多元化!
    二、苦練審題,突破難關精準化。
    1.出示任務:同學們在寫作中常常出現的毛病是:沒有正確的審題,對命題的思考不準確,就會選擇不了適合的材料來體現主題??紙鲎魑囊酶叻郑紫纫祁}!請同學們就幾個常見的中考作文題目來突破審題關。
    2.反饋指導:首先要抓住“題眼”!所謂“題眼”就是作文題目的關鍵之處。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就是命題作文的“題眼”。審題抓住了題眼,就抓住了題目的核心,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重點。
    (1)單詞語題目,題目即題眼,如《溝通》、《老師》《陪伴》等。
    這三個題目在審題上難度不大,但是難在如何出新。比如《溝通》這個題目,是不是只能寫語言溝通呢?《老師》這個題目是不是只能寫學校的老師?
    審題準確了才能選擇鮮活生動的材料。命題作文題目越長越容易迅速確定立意與選材。當題目是一個詞時,選材的范圍很寬,確定寫什么就顯得困難,這時你可以采取題目添枝加葉法迅速化大為小,化虛為實,讓考生有處下筆。如“陪伴”這個題目,我們可以先想想自己的親身體會,平時所常有的“陪伴”,在其前添加這些詞語,主題即可變?yōu)椤皨寢尩呐惆椤?、“書籍的陪伴”、“至理名言的陪伴”等,或在其后添加“是歌”、“是幸?!?、“是船”等。這種添枝加葉是在心中進行的,千萬不要調換題目!有人認為選材不應放在審題中進行,其實審題與選材應是同步完成的,它們可以相互印證。
    (2)詞組型題目中,起修飾作用的詞語是“題眼”,動詞是“題眼”。如半命題作文《走近__》,題目就是動賓短語,寫作時要抓住動詞做文章,注意到實現這個動詞“走近”在這個過程。
    (3)如果題目是句子的,寫作時要強調謂語并顧及限制、補充詞語。舉例《我養(yǎng)成了一個好習慣》,文章重點要寫“養(yǎng)成了“,怎么養(yǎng)成?其過程如何?其間有什么動人的故事或耐人尋味的波折呢?
    再比如這個題目:《那聲音,常在我心田》
    這個命題還是有一些審題難度。首先要明確“聲音”,不要一味的將“聲音”等同于“話語”。很多同學只把握到“關心的話語”“老師的叮嚀”等,這些其實離真正的聲音還是有一些細微的差距。什么是聲音?水滴聲,鈴聲,腳步聲,呼吸聲,甚至呼嚕聲,還有鄉(xiāng)間的獨特聲音。這些不都是很好的聲音嗎?在寫作時還可以很好的突出聲音特質,特別注重體現聲音的特質,比如用“爸爸自行車的鈴聲”“爸爸的呼嚕聲”貫穿全文,使得全文脈絡清晰,真實感人顯得別開生面,新穎別致。
    三、病文會診,聚焦選材問題。
    1.出示任務:收集病文,適當分類,篩選。
    翻閱學生近期作文、隨筆等,挑出在選材方面明顯存在問題的作品,按素材失真,脫離中心、詳略不當、取材陳舊等進行歸類,從中篩選有代表性的習作各二三篇。
    2.反饋指導:會診病文,診斷選材問題。
    活動:分組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瀏覽病文。(每組若干類,每類一兩篇),組內會診,找出選材方面存在的問題,推測出現問題的原因。
    3.總結:全班交流,各組輪流發(fā)布會診結果,教師點撥。師生共同梳理寫作中選材容易出現的問題。
    四、頭腦風暴,學習選材方法。
    1.出示任務:
    投放活動任務,提出要求,
    可借用“寫作實踐”一,也可使用如下題目:
    作文題目: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如果圍繞這個題目,你會表達怎樣的中心?選擇哪些材料,如果安排詳略?先確定文章中心,然后列出所選擇的材料,并注明詳略安排。
    2.個人構思、列出要點。
    學生思考,按要求列出要點。
    3.全班討論,教師點撥指導。
    學生發(fā)言,談對習作的中心、選材及詳略安排的想法。教師引導學生評價,點撥選材方法。
    4.小組交流,修改完善。
    組內交流,相互借鑒,對選材出現的問題,互相提出建議。然后,修改并完善。教師巡回了解情況,個別指導。
    5.小結:取舍加工典型化
    對于同學們存在的選材問題,首先要引導去偽存真。“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間接得來的材料,有可能魚目混珠,真真假假;即使產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說不定也會被假象悄悄地蒙蔽,因此,一定要甄別素材,確保真實。
    其次要去粗取精?!耙猹q帥也”,材料一定要聽帥令,跟帥走。如果某個材料與文章中心搭不上邊,即使它再怎么催人淚下,千古難覓,就這篇作文而言,你只有一個選擇——忍痛割愛。如果它只是跟中心隱隱約約有點聯(lián)系,那不到萬不得已時也盡量不用它。只有那些有代表性,典型、能反映本質、能說明問題的材料,才是真正的“精華”
    五、全文寫作,提升選材能力。
    1.出示任務:
    出示同學習作,全班共同修改:
    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
    2015年的暑假,我的擊劍有了巨大的退步,那次直接從全國前八退到第五百多名。這次打完,本來在媽媽心中驕傲的擊劍從此變成了一個笑話,媽媽用譏諷的目光看著我說:“別練了!”
    于是我開始努力的訓練,每當快不行的時候,想起那譏諷的目光我就又有力量去訓練了,在我改劍的一個月后,我成為了劍館的第三名,可我媽媽還是用那譏諷的目光看著我告訴我如果某某來了你一定打不了第三!
    從這次開始,我比以前更認真了,老師也認為我下次能打好,而媽媽卻一直用那種目光看著我。
    終于到表現的時候了!媽媽上次說的某某也來了,媽媽在比賽時又用那譏諷的目光看著我對我發(fā)出噓聲。
    這次我打了冠軍,讓媽媽吃驚,更讓媽媽吃驚的是她說的某某是倒數,我用我的行動讓媽媽對我再發(fā)生改變!媽媽看著我的目光很溫暖。
    2.動筆修改,訓練選材能力。
    教師指導學生修改病文,匯總情況,分析評價,進行專題講評,進一步提高選材能力,提升習作質量。
    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
    又是那束譏諷的目光!又是媽媽對我的打擊!
    我知道,我的擊劍退步了。從原來的前八掉到了五百多名。
    這天,我與媽媽發(fā)生了沖突,我氣憤地走出家門,跑到劍館。開始奮發(fā)練習。天花板還是那么白,可我的心卻是那么的空。
    每當我要放棄時,只要一想到那譏諷的目光,我的心就很痛。我堅持練習,每天呆在劍館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重復,汗水一滴一滴,滴到劍館的地板上。哪怕腿已經動不了,我還用手繼續(xù)一遍遍做著擊劍的動作。
    在一場小比賽中,我成為了我們劍館的第三名,可是媽媽并沒有改變她的看法,我感覺她根本不相信我。她對我說,這并不是你真正的成績,還有好多人沒來,他們來了你一定不是第三。
    從這天起我練得比以前更用心了。每天練到汗水浸濕衣服才回家。就這樣我每天堅持著。本來想在市比賽中表現自己,讓媽媽吃驚,可是又不慎受傷打不成比賽……我沒有放棄!(我仍然每天去練劍,仿佛練劍是一件非??鞓返氖虑?)目的就是想得到媽媽的認可。
    終于到比賽的那天了。兩個月前媽媽說的高手們都來了,比賽前媽媽緊緊盯著我。但我第覺得,那不再是譏諷的目光了,而且充滿了期待。甚至,甚至還有那么一點點的溫暖。這是我的錯覺嗎?還是真的呢?是因為我確實努力了所以有信心了嗎?無論如何,這些想法讓我好像打了雞血一樣,上去打的時候就和項羽一樣,感覺自己無比威猛,力大無窮。
    比賽結束!我,獲得冠軍。媽媽雖然沒有像我期待那樣擁抱我,但我真切感到她眼神里的溫暖。似乎她在擦眼淚。也許還是錯覺吧……
    不過,高冷的媽媽不再高冷了,譏諷的目光才是我心虛的錯覺吧。我終于懂得,我的媽媽,是很愛我的。
    在擊劍館,我仰起頭,天花板還是那么的白,可是我的心再也不空了……因為,那里,有愛!
    3.小結:
    素材畢竟只是作文的原始材料,要成為“題材”,還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其很好地“為中心服務”。
    這篇作文的原文,全文只寫到媽媽譏諷的目光,讓人啼笑皆非。該同學覺得自己的選材都是真實的,可是選材是真實并不是要把真實的事情原封不動的敘述出來,敘述的時候要有方法,要呈現藝術的真實。什么是藝術的真實,就要靠美好的語言,一些小小的技巧來實現了。
    修改文就很好的運用了“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將真實的生活藝術的再現。作文的立意就從譏諷到溫暖的升華,內容做到從無細節(jié)到有細節(jié)。因為取材于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這種經歷與體驗刻骨銘心,所以寫得格外真切,讀來催人淚下。
    六、結篇師語,總結提升。
    綜上所述,主題和題材是作文的兩個重要的構成要素。沒有中心,材料就沒有生命力;沒有材料,中心就無所依附。所以,我們寫作不僅要重視立意,還要重視素材的積累和題材的選擇?!胺蛄⒀灾谟形铩?,是否“言之有物”正是評定作文檔次的重要標準。
    本節(jié)課作文的引導、示范和實訓,按照由面到點,以點帶面的寫作指導寫作復習指導思路,先授學生以漁,幫助其理性分析審題;然后穿針引線,幫助學生總結審題要點,掌握基本技法;引導學生在讀題審題的基礎上,師生同寫同改習作。只有當我們幫助學生明確了怎樣去寫,體驗到了寫真情實感的樂趣,學生就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他們的真情和才情。
    后,歸納一下本節(jié)課學到的技巧:
    板書設計:
    怎樣選材
    技巧一:直接間接,素材積累多元化
    技巧二:苦練審題,突破難關精準化
    技巧三:學習選材,取舍加工典型化
    技巧四:全文寫作,修改提升個性化
    教學補充資料:
    1.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
    直接材料來源于日常生活經歷,包括各類人、事、景、物等。作者對這類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運用于寫作時得心應手,更利于表達真情實感。例如《難忘那束溫暖的目光》的原文,全文只寫到媽媽譏諷的目光,讓人啼笑皆非。小作者覺得自己的選材都是真實的,可是選材是真實不是說要把真實的事情原封不動的敘述出來,敘述的時候要有方法,要呈現藝術的真實。什么是藝術的真實,就要靠美好的語言,一些小小的技巧來實現了。
    修改文就很好的運用了“藝術來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將真實的生活藝術的再現。作文的立意就從譏諷到溫暖的升華,內容做到從無細節(jié)到有細節(jié)。因為取材于自己的真實生活經歷。這種經歷與體驗刻骨銘心,所以寫得格外真切,讀來催人淚下。
    除了直接材料,我們還應學會運用間接材料。間接材料來自他人敘述、書報雜志、影視節(jié)目、博客空間等。這類材料廣而雜,有利于豐富寫作的素材。例如《音樂巨人貝多芬》,文章寫于貝多芬逝世一百多年后,作者在充分閱讀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藝術地構思并呈現了客人對貝多芬的訪問,成功地表現了貝多芬內心的痛苦和對不幸命運的頑強抗爭,所選皆為間接材料,但人物形象血肉豐滿。讀來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直接材料和間接材料,都是寫作所需要的。
    2.從生活中取材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從生活中取材,首先要善于觀察。法國作家莫泊桑初學寫作時,想把聽來的幾個故事寫成小說,就去請教老師福樓拜,福樓拜聽后,勸他不要寫聽來的故事,出去轉轉,把所見所聞記下來。莫泊桑按老師所言,花了很多時間外出觀察終于創(chuàng)作出成功的作品。善于觀察,就要有觀察的習慣并做到細致、深入。
    其次,要用心感悟。莫懷戚與家人散步,體會到肩頭的責任和使命感;冰心凝視雨中荷葉護蓮,感悟到母愛的無私偉大;泰戈爾由金色花,聯(lián)想到母愛的圣潔與人類天性的美好。用心感悟,就是在對生活的體驗中,發(fā)掘人、事、景、物蘊含的深意,獲得啟迪。
    再次,要學會篩選。身邊的人誰更有特點,哪件事使你難忘,生活的地方哪處風景獨特,生活中入眼入耳入心的東西很多,要在腦海中過濾,從中選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觸動心靈的片段寫進文章,從而更好地表情達意。
    3.圍繞中心送行選擇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需要通過材料支撐與表現。圍繞中心選材,就要選取能突出中心的典型材料,果斷舍棄與中心無關的材料。例如張中行《葉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前半部分選取修改文章、送客、復信等事,表現了葉圣陶先生特人寬厚的美德;后半部分則從作文與做人兩方面取材表現其嚴于律己的品質;選材很好地突出了中心。
    文章的中心決定著材料的取舍,也決定著詳略的安排。能表現中心的材料要詳寫,對表現中心起輔助作用的材料應略寫。如魏巍《我的老師》,文章共寫了七件事,前五件事從“面”上略寫;后兩件事,給“我”印象深,也能表現老師對學生的愛和學生對老師的思念與依戀,從“點”上詳寫;點面結合,有詳有略,人物形象鮮明突出,文章結構疏密有間。
    此外,圍繞中心選材,還要注意材料使用的切入角度。明代畫家董其昌說:“山行見奇樹,須四面取之。樹有左看不入畫,而右看入畫者;前后亦爾?!比〔娜氘嬋绱?,選材成文亦然。
    4.注意材料的真實與新穎
    中學生寫作,取材強調親歷,以突出真實性。馬克•吐溫說真實的事情不必考慮其可能性,因而有時候比虛構的故事更稀奇;岡察洛夫主張,寫作要“寫自己的生活和與之長在一起的東西”;契科夫認為,扯謊在寫作里比在談活里還要乏味得多。這些都強調真實對材料的重要性。道聽途說或無中生有,多催生虛情假意,并讓寫作變成一種粗制濫造。
    取材新穎,要做到選別人未選,寫別人未寫,或者就平常素材翻出新意,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悟。例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寫自己小時候冒險爬懸崖終在父親的鼓勵下成功脫險的經歷,表達深刻的人生哲理。所寫事小,也并非新奇,但以小見大,感悟深刻,給讀者耳目一新之感。
    
篇二

    教學目標
    1.學習怎樣圍繞中心選擇作文材料。
    2.學習圍繞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重難點
    1.學習怎樣圍繞中心選擇作文材料。
    2.學習圍繞中心取舍材料的方法。
    教學方法
    寫作--修改--點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寫作的材料源自生活。生活中的各類人物、各種事情,都可以作為我們寫作的素材。怎樣選擇寫作素材呢?今天,我們將進行這方面的訓練。
    寫作指導:
    閱讀寫作指導,歸納選材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項。
    1.選擇生活中真實的材料,是自己的親身經歷。
    2.要圍繞中心選材。跟中心無關的,舍棄不用;跟中心相關的也要分清主次,選取其中有利于表現中心的材料作為重點展開,其他可以略寫。
    3.此外,還要注意材料的新穎。
    作文一、學會選材
    圍繞你熟悉的某條街道寫篇作文,你打算怎樣選材?
    寫作提示:
    1.可以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選取能反映街道特點(清幽、熱鬧、環(huán)境優(yōu)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為材料,如街道的環(huán)境、兩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
    2.也可以記敘在這條街道上發(fā)生的事,記事時要寫出街道的特色,展現事情發(fā)生的環(huán)境,這樣才不會跑題。
    3.要注意材料的真實、新穎,敘述或描寫要生動、有趣。
    作文二、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寫作提示:
    1.可以只寫一位“牛人”,選取能表現其“?!钡牟牧?,突出其特點;如果這個人很多方面都“?!?,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詳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寫幾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寫一件事,但要突出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
    2.語言可以詼諧、幽默一些,甚至帶點兒調侃的味道,這樣會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例文欣賞:
    曬曬我們班的“牛人”
    高手出武林,“牛人”在我班。說起我們班的牛人們,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沒有人不豎大拇指。哈!說得那么神,你可能也不信,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他們吧!
    風一般的人物劉玉
    劉玉,盡職盡責,她可是我們班的班長。班長事務繁忙,每天爬上跑下,不是開會就是有事兒,一天不知上上下下多少回呢!“咚咚咚咚……”你聽,劉玉開完會剛回來。只見她從我身旁飛回她的座位,然后一陣涼爽的清風從我耳邊拂過,每天都能享受這種清風,真是愜意?。〔贿^可真是苦了劉玉。所以嘛說她是風一般的人物,可一點都沒錯。
    開心果丁文皓
    每個班都少不了一個幽默搞笑的人物,給我們班送來歡樂的人是誰呢?你瞧,她來了。幾個同學嘻嘻哈哈地圍在她身旁,嘴里嘟囔著什么?!霸诹氖裁??”我也湊了上去?!安轮i語呢,你也來吧!嗯!什么情況下,0大于2,2大于5,5大于0?”0大于2,2大于5,5大于0?“當然是在錯的時候嘍!哈哈,我一定是對的?!蔽也患偎妓?,直截了當。
    “No,no,no,no,no,no……錯啦,再好好想想?!?大于0對了,0大于2,2大于5?這怎么可能?一番冥思苦想之后,丁文皓終于公布答案了:“答案是,此處省略幾個字?!薄鞍。∧憔蛣e賣關子了,話可不能說一半,能急死人的!”經過一番軟磨硬泡后,終于知道答案了,原來是在石頭剪刀布的時候啊,“怎么早沒想到呢?”“你們可真是,哎!說你們什么好呢?算啦!本小姐大人不記小人過,看在我們是同學的份上,就……”還沒等丁文皓說完,一場追逐戰(zhàn)就已經展開了,一圈又一圈,終于跑不動了,幾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哈哈大笑起來。正因為多了這么一個“開心果”,我們的學校生活才會更多姿多彩。
    “書迷”楊黎明
    說起“書迷”,那可是我們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他就是楊黎明,一個白白胖胖的帥氣男生。因為他喜好讀書的程度讓人驚訝,只要一提到看書,他就兩眼放光,好像自己就是為看書而生的。
    他讀起書來專心致志如入無人之境,好像根本不受別人干擾,甚至會鬧出許多笑話。下午放學,由于后一節(jié)是自習課,他做完作業(yè)便拿出《橡樹上的逃亡》看了起來,下課了也渾然不知,結果大家收拾完書包下去時,他的同桌才發(fā)現他還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地看著書,叫了他幾聲沒反應,于是推了他一下,沒想到他竟然大聲地叫道:“你別欺人太甚,喬密西!”嚇得他的同桌一下子愣住了,這時他才發(fā)現自己迷到故事情節(jié)中了,連聲向同桌說“對不起”。急急忙忙收拾好書包離開教室出門等車,等車時他拿起書又看了起來,公汽走了他仍然站在原地,同學們大聲地喊他,他才回過神。
    由于他愛讀書,知識越來越淵博,成了大家十分佩服和喜愛的“才子”。
    怎么樣,我們班身懷絕技的同學們“牛”不“?!保?BR>    【點評】本文選擇班上的三個有代表性的人物:班長劉玉、開心果丁文皓、“書迷”楊黎明,用典型事例突出了“牛人”的突出特點,人物形象鮮明,語言活潑。
    作文三、我的一天
    寫作提示:
    1.可以寫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圍繞“特殊”選擇恰當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穎;也可以寫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寫出你生活的特點以及你對平凡生活的獨特感受,選擇的材料應真實、可信。
    2.寫作時要突出重點,不能讓材料游離中心,或把文章寫成流水賬。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綱。
    3.可以運用多種表現手法,著力展現需要突出的部分;與要展現的生活特點沒有緊密關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例文欣賞:
    我的一天
    今天是文學社團的后戶外活動。也許是老天爺想給我們畫上一個圓滿的記號,于是讓這一天多姿多彩。
    酸
    當我們懷揣著興奮的心情來到集合地點時,卻發(fā)現天空是灰蒙蒙的。唉!今天我們計劃要爬毛公山,千萬不要下雨??!我們都在心里默默祈禱??上?,天公不作美,車到半路的時候下起了大雨。坐在車里的我真的有點怨恨老天的無情,我們好好的計劃眼看就要泡湯了。此時的我,忽然想起古人的一句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現在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了。
    辣
    由于大雨一直沒有停下,我們只好改變原先的計劃,先進行下一個項目:野炊、親手做飯。這對于我們來說可是個難題啊。不要說做飯,估計我們這幫獨生子女進廚房的都很少。我們隊的幾個女生自告奮勇去做飯,可是到了鍋前就亂了陣腳?!跋燃狱c鹽,快點??!”“鍋要用油過一遍??!”“雞蛋,雞蛋哪去了?”那場面真的好像是一堆實習醫(yī)生在手忙腳亂地搶救病人一樣,心急火燎卻不知先干哪一樣。經過了30分鐘的“戰(zhàn)斗”,三道菜終于出鍋了:西紅柿只切成了塊,雞蛋太多了;油菜有點生,味太淡……呵呵,問題是數不勝數。不過隊友們吃得還是津津有味的,畢竟是一起做的飯??!不過不能高興得太早,辛苦可在后面等著呢!
    苦
    吃罷午飯老天終于露出了笑臉:雨停了,此時已是晴空萬里。我們坐上車,浩浩蕩蕩向著毛公山進軍。
    本以為我們會勢如破竹,順利到達山頂。誰知因為上午剛剛下過雨,山路上是一片泥濘,道路很不好走,怕摔倒我們爬山的速度比較慢,大概這就是在“勞其筋骨”吧!
    終于,我們大隊人馬全部到達了山頂。雖然也有人掉隊,卻都頑強地趕了上來。站在山頂,遙望山下螞蟻大小的人群,不由得感嘆:“無限風光在險峰”?。?BR>    甜
    如果說這一天僅僅是吃苦受累,就沒有什么意思了。后當然要“happy”一下嘍!
    我們來到了葡萄園。眼前盡是又大又甜的葡萄,每個人都能吃上一大把。不一會兒,桌子上、地上就全是葡萄皮了。有些隊友還順便買了幾斤,準備帶回家和家人一起享用這新鮮的葡萄。
    這一天,有期待、有焦慮、有辛苦、有快樂。真可謂有苦才有甜,先苦后甜也!
    【點評】本文從酸辣苦甜四個角度敘寫了精彩的一天,能圍繞中心選材,選材角度很獨特,敘事明白曉暢。
    
篇三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作文在選材方面的具體要求。
    (二)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分析作文選材常出現的問題。
    2.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學生的選材能力。
    二、教學重點:掌握作文選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寫作實踐。
    三、教學難點:分析作文選材常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選材能力。
    四、輔助工具:PPT圖片
    五、教法設計:講授法、啟發(fā)法
    六、教學時數:一課時
    七、課型:新授課
    八:教學程序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1.以“抓耳撓腮落筆愁,胡編生套成文羞”導入,用上學生寫的作文《在挫折中成長》所總結歸納的學生的選材情況引出對教學重點--選材三要素“圍繞中心、真實、新穎”的講解。選材情況如下:
    (1)寫考試失利的20人
    (2)寫家庭變故,父母離婚的2人。(據了解,父母婚姻幸福)
    (3)寫作業(yè)任務繁重,沒完成作業(yè)的1人。
    (4)其他選材5人。
    請三位同學講述上述選材情況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一一引出寫作選材三要素“圍繞中心”、“真實”、“新穎”并板書。
    2、詳細講解如何做到選材“圍繞中心”。講解圍繞中心的三個要點:“確定中心”、“廣泛取材”、“仔細刪選”。接著出示一份案例《記一位助人為樂的同學》所選的幾種材料:
    (1)小勇同學學習刻苦,從鄉(xiāng)下轉到城里,英語基礎差,但他勤學好問,一個學期就將英語成績趕了上來。
    (2)他愛好體育,在校運動會上為班級爭了幾個冠軍。
    (3)他課間很抓緊時間,珍惜分秒復習功課。有時同學課間遇到難題,他耐心幫助解答。
    (4)他課間幫助低年級小童學抬水。
    給學生2-3分鐘思考討論,并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第四點是圍繞中心選材的。然后再次向學生強調“圍繞中心”選材應該做到的三步:“確定中心”、“廣泛取材”、“仔細刪選”。
    進行練習:
    從《誤會》、《我長大了》中任選一題,你會選擇哪些材料?以提綱的形式寫下來,準備交流。(3-4分鐘,通過交流分析講述同學所選材料在“圍繞中心”方面落到實處與否。)
    3、以2個寫作不真實的案例引導學生分析這兩個案例的“不真實”的原因,并抽同學講述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出現過的“不真實”的材料,從而講解選材真實的必要性。案例如下:
    “我今天看到一個老大娘從口袋里掉出了4張500塊錢。我馬上撿起來還給老大娘。老大娘問我叫什么名字,我轉身對老大娘說,我叫紅領巾,雷鋒叔叔是我的偶像。”
    老師評語:“4張500塊錢,下次帶給老師看看。”
    “今天是雷鋒日,我拾金不昧。在公園撿到一億元,全部都是10塊錢的,有一本語文書那么厚!我把錢交給警察叔叔,受到表揚?!?BR>    老師評語:“你的語文書真夠厚啊!”
    接著出示一則選材真實的案例“媽媽夜晚為我洗衣服”片段:
    “媽媽的身影朦朧在冷冷的、黯黯的燈光里,昏黃的光線讓人感受不到一絲暖意。春寒料峭,風依舊像小刀一樣鋒利,吹割著媽媽的皮膚,可以想象水的溫度是如何的冰凍著她的手?!班辍⑧?、嚓……”媽媽用她那柔而有力的雙手一下一下的搓洗著,領子、袖口、前襟……單調的聲音在清冷的夜里訴說著她無言的愛意,也一點一點地沉淀在我心底:那仔細的動作,讓人覺得她手里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值得擁有的珍品。她的背影俯下,抬起,俯下,抬起……在這個寂靜清冷的夜里成了一幅動人的畫面。無論歲月如何斑駁,它都是我心底永不褪色的技藝……”
    請一位同學朗讀,并抽同學分析這則材料選得真實,寫的好的原因,然后總結同學們的回答:抓住細節(jié)、環(huán)境描寫、修辭方法。
    然后出示課件:“在我們班級生活中有很多印象深刻的細節(jié)。請仔細回憶,認真思考,以“那一刻,我很--”為題,選擇材料。思考后口頭交流?!睍r間2-3分鐘。抽同學回答后總結作文選材真實應該“觀察生活,注意細節(jié)?!?BR>    3、講解選材新穎。首先講述何謂“新”,接著以《做早操》為題出示2份寫作片段:
    (1)一天,陽光明媚,我和哥哥去草地上做早操。
    第一節(jié)12345678;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二節(jié)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三節(jié)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第四節(jié)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
    (2)一提起做操,我們班同學答案各不相同,有煩、無聊、害怕、厭倦……我覺得做操很高興,因為有許許多多的事發(fā)生。
    平時,老師不在的時候,男生和女生就發(fā)生大戰(zhàn)了。你看,做第二節(jié)的時候,男生連忙沖過去,用起了“泰山掌”,女生們幾乎要摔到了??墒牵鷤円膊皇鞘∮偷臒?,往右的時候,用了“如來神掌”,還好男生們穩(wěn)定性好,只受傷。接下來往左時,男生用“葵花點穴手”,往右時,女生用“連環(huán)八卦掌”。有時幾個男生或女生檢到“暗器”,就用起了“小李飛刀”。
    通過兩者之間的截然不同進一步講解選材新穎應當“全面撒網,重點捕撈?!?。然后以“被咬過的蘋果”為主題選擇新穎材料。注意:“全面撒網,重點捕撈”
    1-2分鐘思考后抽同學講述自己的選材,然后出示老師的選材:
    ①蘋果像地球,奉獻了甘甜卻被人類破壞得傷痕累累。
    ②生活就像被咬過的蘋果,并非十全十美,我們要熱愛生活,尊重生活。
    4、和學生一起回顧所學知識。
    5、布置作業(yè)。
    以《謝謝你》為題,圍繞這一中心,選擇真實、新穎的材料,只寫提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