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詩詞《相見歡·微云一抹遙峰》原文譯文賞析

字號:


    這首詞意象選用亦頗為著力,詞整體的意象“溫度”有一番清涼微冷的感覺,情感上則營造了一種悲哀的秋氛。意象呈現(xiàn)方式也是素描與工筆結合。下面是分享的納蘭性德詩詞《相見歡·微云一抹遙峰》原文譯文賞析。歡迎閱讀參考!
    《相見歡·微云一抹遙峰》
    清代:納蘭性德
    微云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
    紅蠟淚,青綾被,水沉濃,卻與黃茅野店聽西風。
    【譯文】
    遙遠的山峰上飄著一抹微云,冷溶溶的遠山,那一抹微云的遠山像極了她清曉畫的眉形。
    妻子一人孤獨凄清的盞著紅蠟,蓋著青菱被,任那水沉香的香氣沉暈。但此時自己身在遠方,停宿黃茅野店,耳畔是西風獵獵,感到凄遲傷感。
    【注釋】
    微云一抹:即一片微云。宋秦觀《滿庭芳》詞:“山抹微云,天粘衰草?!?BR>    溶溶:寬廣溫潤之意。晏殊《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
    個人:猶言那人,指意中人。此句謂一抹微云的遠山恰似那人清晨所畫的眉毛。
    畫眉:比喻夫妻感情好。出自《漢書·張敞傳》,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據(jù)說,張與妻同村,兒時張頑皮,一次投擲石塊,誤傷其妻,但當時逃逸了,長大做官后,聽家人說起其妻因此一直未能出嫁,便上門提親,自此,每日為妻畫眉,并且畫的眉毛很嫵媚。后被后人評為古代四大風流韻事之一,指夫妻恩愛。
    蠟淚:蠟燭燃燒時,油脂熔化,好似淚流,故稱蠟淚。
    青綾(líng)被:青色薄布縫制的被子。
    水沉:即水沉香,古時多陳設于閨房。
    黃茅野店:即黃茅驛,此處泛指荒村野店。王彥泓《丁卯首春余辭家薄游》:“明朝獨醉黃茅店,更有何人把燭尋?!?BR>    【賞析】
    秋色濃郁,遠山連綿,一抹淡淡的云彩,籠罩在遠山周圍。秋氣乍起,升起一陣陣涼意。遠山、微云,似乎也冷溶溶如水。這般景致,與作者所思戀的那位女子在清早畫眉相像。清晨微涼,一派凄美銷魂,是那一豆殘焰也令蠟燭顧影自憐,起了思念,不然它如何會流下殷紅的淚水來,沾濕自己的全身。青色絲被任它不整,也不管它可否蓋在身上,沉水香裊繞出濃濃的香煙。這般景致,卻如何只我一人獨自念想。猛地回頭,仍舊獨自在這野店茅屋中聽得西風一陣緊、一陣嚴。
    詞的上闋借景物起興,抒發(fā)離情。詞人在旅途之中見到了那被一抹微云遮掩著的遠山,恰似清晨閨中妻子梳妝時所描畫出的蛾眉,不由得開始懷念家中的妻子。
    下闋以“紅蠟淚”三句描繪想象中妻子孤獨凄清的情景。妻子正獨守空閨,對著紅燭沉香,孤寂難眠;而此時的自己卻停宿在這荒村野店中,耳畔西風獵獵,臥聽西風,怎能不凄遲傷感,孤清寂寞?寥寥數(shù)筆,兼寫了妻子和自己的孤寂之情,哀怨至極。
    這首詞意象選用亦頗為著力,詞整體的意象“溫度”有一番清涼微冷的感覺,情感上則營造了一種悲哀的秋氛。意象呈現(xiàn)方式也是素描與工筆結合。素描如:微云一抹,霧嵐菲薄,山如眉黛,斯人獨立,黃昏野店,秋葉西風;工筆如:紅燭泣淚,青綾不整。意象上,覺出了它“溫度”的冷,情思上,讀之則感同身受,納蘭詞的“真”,其感染力便是如此淋漓痛徹。
    擴展閱讀:人物生平之寄情詩詞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盧氏難產(chǎn)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納蘭性德二十四歲時將詞作編選成集,名為《側帽集》,又著《飲水詞》。后人將兩部詞集增遺補缺,共349首,合為《納蘭詞》。傳世的《納蘭詞》在當時社會就享有盛譽,為文人學士高度評價。時人云,“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可見其詞的影響力之大。
    納蘭性德交友“皆一時俊異,于世所稱落落難合者”,這些不肯落俗之人多為江南布衣文人,如顧貞觀、嚴繩孫、朱彝尊、陳維崧、姜宸英等。[4]納蘭性德對朋友極為真誠,不僅仗義疏財,而且敬重他們的品格和才華,如同“平原君食客三千”一樣,當時許多想升官發(fā)財?shù)拿坎抛佣紘@在他身邊,使得其住所淥水亭(今宋慶齡故居內(nèi)恩波亭)因康熙的御用文人聚集太多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