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給人一種極美的境界。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邊,涼風(fēng)習(xí)習(xí),挽起水面的許多荷傘。十里河塘一片飛舞。下面就和一起來欣賞下蔣捷的詩詞《燕歸梁·鳳蓮》,歡迎鑒賞!
燕歸梁·鳳蓮
宋代:蔣捷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翠云隊仗絳霞衣。慢騰騰、手雙垂。
忽然急鼓催將起,似彩鳳、亂驚飛。夢回不見萬瓊妃。見荷花、被風(fēng)吹。
注釋
雖題曰“風(fēng)蓮”,非泛泛詠物,只借以起興,卻不放在開首,放在結(jié)尾。兼詳下注。
本篇主句?!疤茖m”,詠古傷今,下所寫舞容,殆即“霓裳羽衣舞”。
衣之前后皆可稱裾?!耙否諘r”,指霓裳舞拍序以后始有舞態(tài),詳下注。
翠云、絳霞:指舞衣,又點綴荷葉荷花。
大垂手、小垂手皆舞中的名目。
急鼓催將起:似用“羯鼓催花”事,而意卻無關(guān)。此指“霓裳”至入破以后,節(jié)拍轉(zhuǎn)急。
瓊:訓(xùn)赤玉,可喻紅蓮。江妃,水仙也,可喻水上蓮。
賞析
試設(shè)想這樣一個境界:當殘暑季節(jié)的清曉,一陣陣的涼風(fēng),在水面清圓的萬柄荷傘上送來,擺弄得十里銀塘紅翠飛舞。這曉風(fēng),透露給人們一個消息,蓮花世界已面臨秋意凋零的前夕了。這是空靈的畫境,是迷惘的詞境。怎樣以妙筆去傳神,化工給詞人出下了這一個不易著手的難題。
在這首詞里,詞人通過他靈犀一點的慧思,在筆底開出了異采絢爛的花朵,幻出了一個美絕人天的夢境。出現(xiàn)在夢里的蓮花,完全人格化了。她是唐代大畫家周昉腕下的唐宮美人,她是在作霓裳羽衣之舞。沐浴在昭陽春晝的旖旎幻境中的她,絳裙曳煙,珠衱飄霧,玉光四射,奇麗裊娜的身影,回旋在人們心上,是非常難以恝置的美艷的傳奇。而它的背后已帶來了燃眉的邦國大禍。果然,撼動掀天雨點般的急鼓,驚破了舞曲,驚散了鳳侶,一晌貪歡的夢境霎時幻滅?!皦艋夭灰娙f瓊妃”,詞人聲淚俱下地唱出了宗國淪亡的哀歌?!耙姾苫ǎ伙L(fēng)吹”,這么臨去秋波的一轉(zhuǎn),點明本題,讓上面的夢境完全化為煙云。說她是瓊妃也好,是荷花也好,幻想與現(xiàn)實,和諧地交織成為完美的藝術(shù)圖案。
這詞的藝術(shù)構(gòu)思,迥出于尋常蹊徑之外。蓮華不易傳神,風(fēng)蓮更不易傳神,詠風(fēng)蓮而有寄托,更難,有寄托而不見寄托痕跡,難之尤難。作者巧妙地通過了夢,通過了擬人化的形象,通過了結(jié)層畫龍點睛的手法,好像絕不費勁地達到了如上的要求。這是蓮,但不是泛泛的蓮,而是風(fēng)中的蓮。如果說翠仗絳衣是一幅著色畫,那么彩鳳驚飛的神態(tài),更是畫所不能到。讀者讀這首詞,須得理解作者是宋末的遺民,是南宋亡國歷史悲劇的見證人,透過這奇幻濃郁的浪漫主義風(fēng)貌,去探索它的現(xiàn)實性,它將會使讀者更加感到悵惘不甘,當時南宋淪亡的挽歌,還會在讀者的靈魂深處蕩漾著。
賞析二
蔣捷素喜詠蓮花,這首詞是其詠風(fēng)蓮之作。
“我夢唐宮春晝遲,正舞到、曳裾時?!痹谠~中的想象之中,她是作霓裳羽衣之舞唐宮美人。景境迷離,裙禝飄霧,伴隨著光茫四射的身姿,在人心頭不斷回旋。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了舞曲,一晌貪歡的夢境霎時幻滅?!皦艋夭灰娙f瓊妃”,是一曲故國亡落的哀歌。結(jié)句點題“見荷花,被風(fēng)吹”,臨去秋波的一轉(zhuǎn),使夢境完全化為煙云。
這首詞給人一種極美的境界。暑意稍返的日子,晨曦初透天邊,涼風(fēng)習(xí)習(xí),挽起水面的許多荷傘。十里河塘一片飛舞。雖然荷花面臨秋天,將要凋零,這在刻畫境界中,讀者似乎仍可體會它的空靈和迷惘。
一篇好的詞作不在于它要表現(xiàn)什么,首先應(yīng)該看到它的詞境的營造。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shù)美。這首詞是一首詠風(fēng)蓮的絕唱,和蔣捷詠白蓮的詞一樣。給人以美的享受。
在藝術(shù)構(gòu)思,詞人也有“特異”的思想。用風(fēng)蓮來傳神,來表達寄托之情,而不著痕跡。作者通過夢的方式,將風(fēng)蓮擬人化。行文流暢。而意境尤深。作者在詞人通過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方式,為南宋王朝寫了一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