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預測:精神的脂肪

字號:


    高考的腳步越來越近了,考生們也卯足了勁進行著沖刺,然而在高考語文中的作文分數(shù)占據(jù)大部分,也是考生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下面為大家預測了2019年河南高考語文作文題目預測,來看看吧。
    預測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精神的脂肪
    
    走在大街上,我們時??梢钥吹接嘘P減肥瘦身的廣告,確實愛美是人的天性,我們有必要清除身體中過多的脂肪。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在這個喧囂的文化迷亂的時代,各種價值取向低俗的思想觀念和人生追求不斷泛濫,這種“精神脂肪”的堆積也在影響著個體的身心健康。
    因而,我們更有必要關注這種“精神脂肪”的危害。在這個意義上,有人說得很好:“物質(zhì)的脂肪臃腫著我們的身體,精神的脂肪銹蝕著我們的靈魂?!?BR>    請以“精神的脂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體自選,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優(yōu)秀范文】:心靈的花未眠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國王想要尋找一個孩子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于是給全國所有的孩子都發(fā)了一包花種,宣布三個月內(nèi)誰能種出最美麗的花就將王位傳給誰。
    時限到了,所有孩子的手中都捧著五顏六色的花,只有一個小男孩的花盆是空的,因為發(fā)下的花種都是煮過的,不可能生長開花。這個孩子沒有種出花,但他心靈里卻有一朵世間最美的未眠之花。
    在這個喧囂的文化迷亂的時代,有人利欲熏心,將道德拋諸腦后;有人忘記了國恥,穿著日本軍旗裝招搖過市;有人以低俗為樂,甚至以低俗為業(yè)。這一系列的現(xiàn)象難道不值得我們認真反思嗎?這種價值取向的思想觀念和人生追求,有人將其比作“精神脂肪”。
    正如物質(zhì)的脂肪一樣,精神的脂肪也是一點一滴累計成的。這其中輿論的導向作用和自身免疫力的低下起到了最為重要的作用。以“楊麗娟事件”為例,原本楊麗娟一直喜歡劉德華,但遠未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這本無可厚非,因為許多青少年都有自己仰慕的偶像,但隨著時間流逝總會漫漫變淡??墒悄承┟襟w推波助瀾的越權行為將楊麗娟一步步推向了風口浪尖,推向了一幕令人扼腕的悲劇。精神脂肪腐蝕著靈魂與生命,這是一個觸目驚心的事實。但好在,在我們心靈的最深處有個角落,在那里,一直有一朵不眠的花,只是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
    我們的眼睛被浮華的塵世遮蓋,我們的耳朵被都市的喧鬧蒙蔽,但是,總有一些事、一些人觸動我們心靈的那朵不眠之花。比如叢飛,比如任長霞,比如徐本禹,比如沈浩,還有許多偉大卻又平凡的人,他們的心靈中,也綻放著一朵朵艷美的未眠之花。
    其實,拂走蒙蔽了我們的眼睛和心的喧囂很容易,就像推開一扇虛掩的門。給心靈里的未眠之花些許空間,它們就可以盛放,用那沁人心脾的芳香蕩滌那些丑惡與低俗,取代精神脂肪的位置,讓靈魂獲得重生。你準備好了嗎?讓我們的狂心都歇下來,深深呼吸,欣賞那未眠之花的清香吧。
    預測2019年高考作文題目:不忘初衷就好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將每月在食堂吃飯超過60頓,一個月總消費不足420元的學生列為資助對象,直接把補貼款打進飯卡。這件事在學生中引起很大反響。
    學生甲:“這是一種‘隱形慈善’,既幫助了貧困學生又維護了他的個人尊嚴,好!”
    學生乙:“這種做法初衷是好的,但不夠公開透明,難保公平公正,也可能會出現(xiàn)‘暗箱操作’?!?BR>    學生丙:“這樣悄悄地進行補助,對個人固然有好處,但對倡導幫貧扶困的風氣作用有限,不如陳光標式的高調(diào)慈善影響力大。”
    ……
    請根據(jù)你對材料的理解,任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優(yōu)秀范文】:不忘初衷就好
    近日南京理工大學對貧困學生的慈善資助事件在社會上引發(fā)了熱烈的反響?;蛟?,慈善,還是隱形的好,可維護受資助者的尊嚴;或云,公開透明難免“暗箱操作”,有失公平;或云,慈善就得正大光明、高調(diào)于社會。
    諸如此之類,各有各說,還都挺有道理的。依吾之見,古往今來,所有事情本來就是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的,所以,我們應當對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做法以包容的態(tài)度待之。然而話又說回來,任何事情都得追根溯源,無論怎么看、怎么做,慈善這件事,都不得離開一個“善”字。
    對個人也好、對社會也罷;公開也好,保密也行。不忘“善”字就行,就好。
    值得爭議的并非慈善本身的公開與否,而是從事慈善者本著的“善”字之真假。
    就跟一碗白米飯中的幾粒硌牙的石子一樣,在慈善活動中總是會涌現(xiàn)一樁又一樁的丑聞。
    有當紅明星詐捐的、有公益組織蠶食善款的,假慈善之名牟取私利,還真是花樣百出、防不勝防,這對于整個社會只能是無奈?。o奈。就是因為有這種無奈,所以人們對慈善之“善”開始充斥了一種懷疑、一種不相信,更有甚者已經(jīng)對其貼上了“暗箱操作”、“作秀”、“利益”等,飽含銅臭和惡臭味兒的標簽。
    正因如此,所以才會有人在明知會傷害資助對象的情況下還要求其信息公開,而這對有真“善”的部分慈善者又何嘗不是一種無奈呢?
    而造成這種無奈的原因,很明顯,就是一個真假的問題,善的真假。如果所謂的慈善者的初衷就本身不是一個“善”字,而是一個隔絕了人性的“利”字,那么我們?yōu)楹芜€要以“慈善”冠以其名呢?為何還要將其列入慈善的范疇來造成社會對慈善事業(yè)的懷疑呢?為何還要以此來裹挾真正的慈善者呢?惑矣,惑矣!
    所以,無論何種慈善,何種以“善”為出發(fā)點的做法,只要不忘其之初衷,本著“善”字,就沒錯。
    感動了整個中國的“炎黃”——張紀清,隱形慈善,二十年如一日,不求功不為名,不忘初衷,拂手了事去,是個大寫的“善”字;震驚了整個中國的“首善”——陳光標,高調(diào)慈善,一身正氣,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雖顯暴力,但也是不忘初衷。
    一個潤物無聲、一個立竿見影,都是其不忘初衷之果。
    慈善如此,整個社會不也如此一般嗎?哪一個領域沒有硌牙的石子呢?那件事不會或多或少的引發(fā)爭議呢?唯有不忘其初衷,方可妥善的對待、處理真與假、對與錯的問題。
    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對什么是錯,著以初衷辨之。所以南京理工大學的慈善行為,既然是真“善”,那就不忘初衷,繼續(xù)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