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

字號:

高中學習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識,還要把高中的知識與初中的知識溶為一體才能學好。在讀書、聽課、研習、總結這四個環(huán)節(jié)都比初中的學習有更高的要求。高一頻道為莘莘學子整理了《高一下冊歷史必修一知識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篇一】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間:1856年10月;借口:英國“亞羅號事件”、法國“馬神甫事件”;實質:鴉片戰(zhàn)爭的繼續(xù)和擴大,其目的是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史稱“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又稱“英法聯軍之役”。
    《天津條約》的主要內容:
    1)增開牛莊(后改營口)、漢口、九江、南京等10處為通商口岸;
    2)允許外國人到內地游歷、通商、自由傳教;
    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在長江各口自由航行;
    4)外國公使駐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設領事館;5)賠償英國白銀400萬兩,法國200萬兩。
    火燒圓明園: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占北京,闖入圓明園搶劫,后縱火焚燒了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園林。
    《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1)《天津條約》完全有效;
    2)增開天津為商埠;
    3)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qū),即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qū),歸入英屬香港界內;
    4)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白銀800萬兩。對中國的影響:《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第二批不平等條約,進一步打開了中國的門戶,使中國喪失了更多的主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篇二】

    巴黎公社(方法提示:考察政權的性質,主要分析它所采取的措施)
    1、直接原因:普法戰(zhàn)爭失敗后,法國資產階級政府對外投降,對內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企圖解除國民自衛(wèi)軍的武裝。
    (巴黎公社的發(fā)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可以說是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激化的產物。)
    2、時間:
    ①1871年3月18日,巴黎公社起義發(fā)生。
    ②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成立。
    ③1871年5月28日,巴黎工人失敗。
    3、措施
    (1)政治上:
    ①高權力機關公社委員會由直接選舉產生
    ②公職人員工資不得高于熟練工人。
    ③人民有權監(jiān)督和罷免公職人員。
    (2)經濟上:努力維護勞動者利益。
    (3)教育上:實行世俗教育和義務教育。
    4、性質:人類歷第一個無產階級性質的政權(新型的工人政權)
    5、失敗原因:
    (1)主觀:法國工人階級不成熟,缺乏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正當的領導,犯了一系列的錯誤。
    (2)客觀(根本原因):法國資本主義還處于上升期,無產階級不具備*資產階級的實力。
    6、巴黎公社的歷史意義
    巴黎公社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偉大嘗試,雖然僅僅存在60多天,但是巴黎無產階級的英勇斗爭
    和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士樹立了光輝典范,豐富了馬克思主義學說。
    7、經驗教訓
    (1)經驗:無產階級革命是歷史發(fā)展的趨勢,無產階級必須以暴力革命*資產階級統治。
    (2)教訓:①沒有一個以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起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
    ②沒有建立工農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