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從生活本身出發(fā),但又并不局限于實際情況以及人們認為真實的和合理范圍之內(nèi)。它們往往包含著自然的、異想天開的成分。下面是分享的精選民間故事閱讀三篇。希望大家喜歡!
【天梯】
天梯,顧名思義就是地上之人通往天國的階梯。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呢?傳說,在顓頊帝之前,天和地相距并不遙遠,還有道路可以從地面到達天庭或者從天庭來到地面,這就是最初的“天梯”。清代龔自珍的《定庵續(xù)集·癸壬之際胎觀》中說:“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下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笨梢?,當(dāng)時人、神曾經(jīng)有過共存時期。神給人留下了上天之路。但是人間什么人可以登上這部天梯呢?大概除了那些仙人、具有大德之人外,就是象黃帝這樣的修行之人吧。傳說黃帝修成之后,天忽然開了,降下一條黃龍迎接他。黃帝與隨身的近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黃龍,白日升天。
而自黃帝之后開始有“絕天地通”的傳說,即人神分隔。傳說隨后的顓頊帝派遣重、黎兩位臣子隔斷了通天之路。人從此登天變的更為困難了。
那么,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梯以何種方式存在的呢?一種是山,一種是特定的大樹。
作為山的天梯,第一當(dāng)屬昆侖山?!痘茨献印さ匦纹氛f:“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fēng)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fēng)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上乃神,是謂太帝(天帝)之居。”這一段把從昆侖山登天的過程,講述的非常詳細。
其次,通天之山是肇山?!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記載:“華山青水之東,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日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再次是登葆山,《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說它是“群巫所從上下也”。這些巫人上下天庭,大概主要是向民眾傳達神意吧。
除了上述作為天梯的山之外,還有樹作為天梯的,目前確知的是建木。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記載:“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篋,其木曰建木。在寞窳弱水上?!薄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又載:“有九丘,以水絡(luò)之……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日建木,百仞無枝。(上)有九榍,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嗥爰過,黃帝所為。”《淮南子·地形篇》也說:“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也就是說,這種稱為“建木”的樹乃是通天之樹。他生長在都廣之野,據(jù)說是天地的中心。到了中午,太陽照在樹頂上,連一點影子也看不見;站在這里大吼一聲,聲音很快回消失在虛空中。從古籍的描述中,可知這種樹形狀也生的奇怪:細長的樹干筆直的伸入云霄,兩旁不生枝條,只在樹的頂端,生了一些彎彎曲曲的樹枝,盤繞起來象傘蓋。拉它的樹干,就會有扯不斷的樹皮掉下來,象纓帶,又象黃蛇。
這座位于天地中心的天梯,傳說是黃帝造的,成為上天或下地的天梯。
在后世的民間傳說中,也可以尋找到天梯的痕跡。比如黃梅戲《天仙配中,就有這樣的說辭:“董郎,你看這兩塊頑石,一塊高來一塊低,好似為妻上天梯?!?BR> 在中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中也流傳著不同的天梯神話。比如壯族《卜伯的故事》說,過去天地是可以上下的,后來雷王為了防范卜伯,把天升高起來,只留巴赤山上的日月樹作為天梯溝通天上地下。布依族古歌《辟地撐天》說,地上人用大楠竹把天地連接起來,順著它可以登天。這里的日月樹、大楠竹都起天梯的作用。水族《月亮山》故事說,水族山鄉(xiāng)有座高高的月亮山,順著這座山可以爬到天上,引得天女到人間。
當(dāng)遠古的天梯已然消失后,今天的人們將以何種方式回歸天國呢?也許上天早已安下了新的天梯,就看我們是否愿意攀登了。
擴展閱讀:
【幻人】
梁孝元帝蕭繹所著的《金樓子》一書記載了關(guān)于“幻人”的傳說。
在西周穆王時期,其最西邊有一個國家中的人被稱為“幻人”,他們能在水里和火中自由行走,能穿過墻壁石頭,也能翻山倒海,還能將一座城池移走。
穆王聽說后,就請了一位“幻人”來到西周王朝,為他建了“中天”之臺,讓歌伎為他演唱,每日為他準備最精美的食物,每月還給他送上最華美的衣服,但是“幻人”還是不愿意留在穆王的宮殿。
“幻人”于是領(lǐng)穆王來到了自己的宮殿?!盎萌恕钡膶m殿都是用金銀修建的,并用珠玉裝飾,無論是聞到的氣味,還是食用的食物,都非人間所有。穆王看過后,對自己的皇宮十分厭惡?!盎萌恕彼鞂⒛峦醯膶m殿全部換成了他所羨慕的樣式。穆王非常高興,決心放棄俗務(wù),出去云游。后來穆王也終于得道成仙。
從上述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幻人”是遠遠高于人類的。從其所具備的本領(lǐng)看,“幻人”或許是那些得道成仙之人吧。
【大禹與淮河】
淮河是中國的一條大河,關(guān)于其由來,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
當(dāng)年,大禹治水時,三次來到桐柏山,總是治不好。大禹非常生氣,一打聽,原來是這個地方有個叫無支祁的水神在搗亂。無支祁住在一個深潭子中,據(jù)說它“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血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大禹派神將庚申去與無支祁交戰(zhàn)。庚申手拿“定海神針”,前去與無支祁交戰(zhàn)。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鏖戰(zhàn),終于將其打敗。
被打敗后的無支祁鼻子上被穿上了金鈴,脖子上鎖著大鎖,被關(guān)在淮陰龜山腳下的深井里。從此,淮河被疏通,并且一直流向了大海。
【天梯】
天梯,顧名思義就是地上之人通往天國的階梯。那么它是否真的存在呢?傳說,在顓頊帝之前,天和地相距并不遙遠,還有道路可以從地面到達天庭或者從天庭來到地面,這就是最初的“天梯”。清代龔自珍的《定庵續(xù)集·癸壬之際胎觀》中說:“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旦上天,夕下天,天與人,旦有語,夕有語?!笨梢?,當(dāng)時人、神曾經(jīng)有過共存時期。神給人留下了上天之路。但是人間什么人可以登上這部天梯呢?大概除了那些仙人、具有大德之人外,就是象黃帝這樣的修行之人吧。傳說黃帝修成之后,天忽然開了,降下一條黃龍迎接他。黃帝與隨身的近臣七十多人一起跨上黃龍,白日升天。
而自黃帝之后開始有“絕天地通”的傳說,即人神分隔。傳說隨后的顓頊帝派遣重、黎兩位臣子隔斷了通天之路。人從此登天變的更為困難了。
那么,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梯以何種方式存在的呢?一種是山,一種是特定的大樹。
作為山的天梯,第一當(dāng)屬昆侖山?!痘茨献印さ匦纹氛f:“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fēng)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謂懸圃,登之乃靈,能使風(fēng)雨;或上倍之,乃維上天,登上乃神,是謂太帝(天帝)之居。”這一段把從昆侖山登天的過程,講述的非常詳細。
其次,通天之山是肇山?!渡胶=?jīng)·大荒西經(jīng)》記載:“華山青水之東,有山名肇山。有人名日柏高,柏高上下于此,至于天。”
再次是登葆山,《山海經(jīng)·海外西經(jīng)》說它是“群巫所從上下也”。這些巫人上下天庭,大概主要是向民眾傳達神意吧。
除了上述作為天梯的山之外,還有樹作為天梯的,目前確知的是建木。
《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記載:“有木,其狀如牛,引之有皮,若纓、黃蛇。其葉如羅,其實如欒,其木若篋,其木曰建木。在寞窳弱水上?!薄渡胶=?jīng)·海內(nèi)經(jīng)》又載:“有九丘,以水絡(luò)之……有木,青葉紫莖,玄華黃實,名日建木,百仞無枝。(上)有九榍,下有九枸,其實如麻,其葉如芒,大嗥爰過,黃帝所為。”《淮南子·地形篇》也說:“建木在都廣,眾帝所自上下,日中無景,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也就是說,這種稱為“建木”的樹乃是通天之樹。他生長在都廣之野,據(jù)說是天地的中心。到了中午,太陽照在樹頂上,連一點影子也看不見;站在這里大吼一聲,聲音很快回消失在虛空中。從古籍的描述中,可知這種樹形狀也生的奇怪:細長的樹干筆直的伸入云霄,兩旁不生枝條,只在樹的頂端,生了一些彎彎曲曲的樹枝,盤繞起來象傘蓋。拉它的樹干,就會有扯不斷的樹皮掉下來,象纓帶,又象黃蛇。
這座位于天地中心的天梯,傳說是黃帝造的,成為上天或下地的天梯。
在后世的民間傳說中,也可以尋找到天梯的痕跡。比如黃梅戲《天仙配中,就有這樣的說辭:“董郎,你看這兩塊頑石,一塊高來一塊低,好似為妻上天梯?!?BR> 在中國南方少數(shù)民族中也流傳著不同的天梯神話。比如壯族《卜伯的故事》說,過去天地是可以上下的,后來雷王為了防范卜伯,把天升高起來,只留巴赤山上的日月樹作為天梯溝通天上地下。布依族古歌《辟地撐天》說,地上人用大楠竹把天地連接起來,順著它可以登天。這里的日月樹、大楠竹都起天梯的作用。水族《月亮山》故事說,水族山鄉(xiāng)有座高高的月亮山,順著這座山可以爬到天上,引得天女到人間。
當(dāng)遠古的天梯已然消失后,今天的人們將以何種方式回歸天國呢?也許上天早已安下了新的天梯,就看我們是否愿意攀登了。
擴展閱讀:
【幻人】
梁孝元帝蕭繹所著的《金樓子》一書記載了關(guān)于“幻人”的傳說。
在西周穆王時期,其最西邊有一個國家中的人被稱為“幻人”,他們能在水里和火中自由行走,能穿過墻壁石頭,也能翻山倒海,還能將一座城池移走。
穆王聽說后,就請了一位“幻人”來到西周王朝,為他建了“中天”之臺,讓歌伎為他演唱,每日為他準備最精美的食物,每月還給他送上最華美的衣服,但是“幻人”還是不愿意留在穆王的宮殿。
“幻人”于是領(lǐng)穆王來到了自己的宮殿?!盎萌恕钡膶m殿都是用金銀修建的,并用珠玉裝飾,無論是聞到的氣味,還是食用的食物,都非人間所有。穆王看過后,對自己的皇宮十分厭惡?!盎萌恕彼鞂⒛峦醯膶m殿全部換成了他所羨慕的樣式。穆王非常高興,決心放棄俗務(wù),出去云游。后來穆王也終于得道成仙。
從上述記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幻人”是遠遠高于人類的。從其所具備的本領(lǐng)看,“幻人”或許是那些得道成仙之人吧。
【大禹與淮河】
淮河是中國的一條大河,關(guān)于其由來,民間還流傳著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
當(dāng)年,大禹治水時,三次來到桐柏山,總是治不好。大禹非常生氣,一打聽,原來是這個地方有個叫無支祁的水神在搗亂。無支祁住在一個深潭子中,據(jù)說它“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血牙,頸伸百尺,力逾九象”。大禹派神將庚申去與無支祁交戰(zhàn)。庚申手拿“定海神針”,前去與無支祁交戰(zhàn)。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鏖戰(zhàn),終于將其打敗。
被打敗后的無支祁鼻子上被穿上了金鈴,脖子上鎖著大鎖,被關(guān)在淮陰龜山腳下的深井里。從此,淮河被疏通,并且一直流向了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