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備考也需要這樣持之以恒的精神。為您提供了“2019法考必備考點:結婚的概念特征和條件”,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訊息請關注!

一、結婚的概念和特征
1、結婚,又稱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
2、特征:結婚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
①結婚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男女雙方,同性別的人之間不能結婚;
②結婚行為必須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方式進行,即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所規(guī)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則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③結婚行為的法律后果是確立夫妻關系。
二、結婚的條件
結婚的條件,即結婚的實質條件,包括法定條件和禁止條件。
(一)結婚的法定條件
根據(jù)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結婚須具備如下法定條件:
1.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
(1)這就要求各方尊重當事人的意志自由,排斥一方當事人、當事人父母或第三人對他方進行強 迫、包辦或干涉。當然,法律并不排除當事人的父母或第三人出于關心,對當事人提出意見和建議;但是,是否結婚最終應由當事人自己決定。
(2)同時,法律也當然地反對買賣婚姻,或借婚姻大肆索要彩禮等影響男女雙方意愿的各種行為。因為這是與婚姻的倫 理基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道德相違背的,也是《婚姻法》第3條所明確加以禁止的。《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對此規(guī)定作了進一步細化: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而當事人一方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審理查明后,人民法院對該請求應予以支持。
2.男女雙方必須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
法定婚齡是指法律規(guī)定準予結婚的最低年齡。根據(jù)《婚姻法》第6條的規(guī)定,男性的法定婚齡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的不得早于20周歲。凡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但根據(jù)婚姻法第50條規(guī)定的精神,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基于本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實際情況,可以對法定婚齡作變通性規(guī)定。
3.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法》第2、3條對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作了明確規(guī)定。《婚姻登記條例》第6條指出,一方或雙方已有配偶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要求結婚的男女,必須雙方都是無配偶的人。無配偶包括未婚、喪偶和離婚三種情形。
(二)結婚的禁止條件
我國結婚的法定禁止條件有兩種:
1.禁止一定范圍的血親結婚
根據(jù)《婚姻法》第7條第1項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直系血親,無論是婚生還是非婚生的,均禁止結婚;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是指與己身出自同一父母或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除直系血親外的所有血親。其范圍具體包括:
(1)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
(2)同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輩分不同又性別相異的親屬。
(3)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輩分相同的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舅表和姨表兄弟姐妹。
禁止一定范圍內的血親結婚,主要是基于社會倫 理道德、優(yōu)生優(yōu)育等因素的考慮。
2.限制患有法律規(guī)定的某種疾病的人結婚
【關聯(lián)法條】《婚姻法》第7條第2項和《婚姻登記條例》第6條第5項規(guī)定,男女一方或雙方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也不予登記。
《母嬰保健法》第9條規(guī)定:經(jīng)婚前醫(yī)學檢查,對患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fā)病期內的當事人,醫(yī)師應當提出醫(yī)學意見;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
《母嬰保健法》第10、38條還規(guī)定,“指定傳染病”是指傳染病防治法中規(guī)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風病以及醫(yī)學上認為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其他傳染病;“有關精神病”是指精神分 裂癥、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嚴重遺傳性疾病”是指由于遺傳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部分喪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現(xiàn)風險高,在醫(y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遺傳性疾病。需要指出的是,患有嚴重遺傳性疾病的當事人,如經(jīng)男女雙方同意采取長效避孕措施或施行結扎手術后不生育的,也可以結婚,否則禁止結婚。我們應根據(jù)禁止結婚、暫緩結婚與可以結婚但不能或限制生育的不同情形,區(qū)別對待。

一、結婚的概念和特征
1、結婚,又稱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雙方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確立夫妻關系的民事法律行為。
2、特征:結婚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特征:
①結婚行為的主體必須是男女雙方,同性別的人之間不能結婚;
②結婚行為必須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方式進行,即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所規(guī)定的實質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則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
③結婚行為的法律后果是確立夫妻關系。
二、結婚的條件
結婚的條件,即結婚的實質條件,包括法定條件和禁止條件。
(一)結婚的法定條件
根據(jù)我國婚姻法的規(guī)定,結婚須具備如下法定條件:
1.必須男女雙方完全自愿
(1)這就要求各方尊重當事人的意志自由,排斥一方當事人、當事人父母或第三人對他方進行強 迫、包辦或干涉。當然,法律并不排除當事人的父母或第三人出于關心,對當事人提出意見和建議;但是,是否結婚最終應由當事人自己決定。
(2)同時,法律也當然地反對買賣婚姻,或借婚姻大肆索要彩禮等影響男女雙方意愿的各種行為。因為這是與婚姻的倫 理基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道德相違背的,也是《婚姻法》第3條所明確加以禁止的。《婚姻法解釋(二)》第10條對此規(guī)定作了進一步細化: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而當事人一方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審理查明后,人民法院對該請求應予以支持。
2.男女雙方必須達到法定的結婚年齡
法定婚齡是指法律規(guī)定準予結婚的最低年齡。根據(jù)《婚姻法》第6條的規(guī)定,男性的法定婚齡不得早于22周歲,女性的不得早于20周歲。凡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達到法定婚齡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但根據(jù)婚姻法第50條規(guī)定的精神,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基于本民族、宗教、風俗習慣等實際情況,可以對法定婚齡作變通性規(guī)定。
3.必須符合一夫一妻制
《婚姻法》第2、3條對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作了明確規(guī)定。《婚姻登記條例》第6條指出,一方或雙方已有配偶的,婚姻登記機關不予登記。要求結婚的男女,必須雙方都是無配偶的人。無配偶包括未婚、喪偶和離婚三種情形。
(二)結婚的禁止條件
我國結婚的法定禁止條件有兩種:
1.禁止一定范圍的血親結婚
根據(jù)《婚姻法》第7條第1項規(guī)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禁止結婚。直系血親,無論是婚生還是非婚生的,均禁止結婚;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是指與己身出自同一父母或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除直系血親外的所有血親。其范圍具體包括:
(1)同一父母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
(2)同一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輩分不同又性別相異的親屬。
(3)同一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輩分相同的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舅表和姨表兄弟姐妹。
禁止一定范圍內的血親結婚,主要是基于社會倫 理道德、優(yōu)生優(yōu)育等因素的考慮。
2.限制患有法律規(guī)定的某種疾病的人結婚
【關聯(lián)法條】《婚姻法》第7條第2項和《婚姻登記條例》第6條第5項規(guī)定,男女一方或雙方患有醫(y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的,婚姻登記管理機關也不予登記。
《母嬰保健法》第9條規(guī)定:經(jīng)婚前醫(yī)學檢查,對患指定傳染病在傳染期內或者有關精神病在發(fā)病期內的當事人,醫(yī)師應當提出醫(yī)學意見;準備結婚的男女雙方應當暫緩結婚。
《母嬰保健法》第10、38條還規(guī)定,“指定傳染病”是指傳染病防治法中規(guī)定的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風病以及醫(yī)學上認為影響結婚和生育的其他傳染病;“有關精神病”是指精神分 裂癥、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他重型精神病;“嚴重遺傳性疾病”是指由于遺傳因素先天形成,患者全部或部分喪失自主生活能力,后代再現(xiàn)風險高,在醫(yī)學上認為不宜生育的遺傳性疾病。需要指出的是,患有嚴重遺傳性疾病的當事人,如經(jīng)男女雙方同意采取長效避孕措施或施行結扎手術后不生育的,也可以結婚,否則禁止結婚。我們應根據(jù)禁止結婚、暫緩結婚與可以結婚但不能或限制生育的不同情形,區(qū)別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