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假如沒有灰塵》

字號:

課件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它對于提高教學效率、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為語文教學打開了更加廣闊的新天地。下面是整理分享的人教版五年級上冊語文課件:《假如沒有灰塵》,歡迎閱讀與借鑒。
    
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認識四個生字:勿、埃、漉、暈。
    ⑵正確認讀:
    然而、面臨、顆粒、來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wěn)定、朝暉、單調、濕漉漉、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
    2、能力目標:
    ⑴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⑵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⑶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和默讀課文,了解文章大意。通過思考討論和交流,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總結學習收獲。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兩面性的。
    【教學重點】
    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了解點光源、散射、日暈等詞的大致含義。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你們喜歡灰塵嗎?
    生1:喜歡。
    師:我相信你一定有喜歡灰塵的道理。
    生2:不喜歡。
    師:灰塵污染污染環(huán)境,危害健康,沒有它行不行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假如沒有灰塵》。
    (板書:假如沒有灰塵。)
    二、朗讀與理解
    師:朗讀全文并思考“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用直線畫出“特點”,用曲線畫出“作用”。
    (學生活動。)
    師:默讀第一段,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
    (生1讀畫出的句子: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中間。)
    師:如果拿極小的灰塵和排球比,就如同拿排球和地球比。誰能用一個詞概括這個特點?
    生1:細小。
    生2:極小。
    生3:微小。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百萬分之一毫米,幾百分之一毫米。
    師:這些是什么?
    生:數(shù)字。
    師:用數(shù)字說明物體的性質和特點,這種方法就叫──列數(shù)字。
    (板書:列數(shù)字。)
    師:作者又介紹說:“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龐然大物是什么意思?
    生:很大的東西。
    師:為什么作者要稱細小的灰塵為“龐然大物”?
    生探討。
    師輔助:作者說哪些灰塵是“龐然大物?!?BR>    生:肉眼看到的。
    師:拿看得到的灰塵和誰比?
    生:和小的灰塵比。
    生:和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塵比。
    師輔助:大的灰塵直徑幾百分之一毫米是小的灰塵直徑一百萬分之一毫米的多少倍?
    生計算:一千倍。
    師:一千比一,大的灰塵自然是“龐然大物”了。
    師:這里用了什么方法?
    生探討,師輔助:作比較。
    (板書:做比較)
    師:還有其它特點嗎?
    (生2:灰塵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散射光線,如同無數(shù)個點光源。)
    (師板書:散光。)
    師:有什么作用?
    生1: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日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生2:使陽光變柔和。
    (師板書:柔和。)
    師:怎么說明灰塵這一作用的?
    生:如果光太強,人就睜不開眼。
    師:“如果”是什么意思?
    生:假如。
    師:假設一種情況,這種方法就叫“假設?!?BR>    (師板書:假設。)
    師:灰塵能散射那些顏色的光?
    生:不加選擇的散射七色光。
    (師板書:白光)
    師:用了什么什么方法說明這一特性的?
    生探討。
    師輔助:“遙遠的天空隨著高度降低而逐漸由藍變白”中有一對反義詞,請找出來。
    生:高和低。
    師:這是作者在作……
    生:作比較。
    (師板書:作比較。)
    師:灰塵除了微小散光還有其它作用嗎?
    生:灰塵大多具有吸濕性能。
    (師板書:吸濕。)
    師:吸濕有什么作用?
    生1:凝結成小水滴,地上不會濕漉漉的。
    生2:終形成云霧,雨雪調節(jié)氣候,保護生物。
    生3:形成晚霞朝暉,閑云迷霧,彩虹日暈的美景。
    (師板書:干燥保護生物氣象是萬千。)
    師:說明干燥作用時,用了那個詞?
    生:假如。
    師:這是什么方法?
    生:假設。
    (師板書:假設。)
    師:還有哪里也是假設?
    生探究:更嚴重的是──生物的生存。
    師:這是真的嗎?
    生:是假設的。
    (師板書:假設。)
    師:灰塵吸濕形成小水滴,還能形成什么景觀?
    生齊讀課文倒數(shù)第二句。
    (師板書:氣象萬千。)
    師:全文只有一個嘆號,作者為甚用嘆號?
    生:感情強烈。
    師:讀讀這一句有嘆號的話。
    生齊讀后一句。
    師:同學們,作者用嘆號要表達什么?很討厭灰塵嗎?
    生:贊美灰塵。
    師:讀第一段。
    生讀第一段。
    師:灰塵古來讓人討厭,為什么作者要贊美它?
    生:它有它的作用。
    師:是??!小小灰塵,有危害人們的一面,也有造福萬物的一面??磥硎澜缟系拇嬖诙际怯袃擅嫘缘陌。?BR>    三、拓展
    師:誰來用簡短的一段話概括灰塵的特點、作用?用“假如……”的形式。
    生嘗試概括文章大意。
    師:雖然灰塵有礙環(huán)境,危害人類健康,但是人類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沒有灰塵散射強烈的陽光,人無法睜開眼睛,天空將只有單調的藍色;假如沒有灰塵凝結小水滴,就沒有云霧雨雪來調節(jié)氣候,會影響生物的生存。有了灰塵,才有氣象萬千的美景。)
    師:換個方式說。用“正因為……”的句式。
    生嘗試敘述。
    師:雖然灰塵污染環(huán)境,危害人的健康,讓人討厭,可是正因為有了灰塵散射強烈日光,人才能睜開眼睛,天空才五顏六色;正因為有了灰塵吸濕,萬物才不會濕漉漉的,才形成云霧雨雪,生物正常生長;正因為有了灰塵,才有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看來讓人討厭的灰塵是不可少的,世界上的物質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啊!
    師:在摘錄本上摘抄描寫灰塵的特點和作用的句子。
    學生活動。
    
篇二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詩句: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讀一讀,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拂拭”是指撣掉或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本褪菈m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xiàn)在,人們總是經(jīng)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灰塵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
    (二)默讀課文,印證設想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2、出示生字新詞,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模樣(mú)朝(zhāo)暉直徑(jìng)削弱(xuē)
    散射(sǎn)較(jiào)短可惡(wù)干涸(hé)
    單調(diào)削(xuē)弱塵埃(āi)調(tiáo)節(jié)氣候
    3、交流:
    自己的想法與課文的內容是不是一樣?有哪些異同點?
    將生活與課文對比聯(lián)系,將自己的大膽設想與課文內容之間進行比較,引起學生思想上的震撼。為下文的學習奠定情感的鋪墊。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用“——”畫出來。灰塵有什么作用?用“~~”畫出來。
    2、與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⑴灰塵的特點:
    ①小,從哪兒感受到?
    課件出示: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萬分之一到百萬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高倍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這句話是怎樣寫出灰塵“小”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shù)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朗讀體會。
    ②來源于土壤和巖石。
    ③在空中飄浮。
    ⑵灰塵的作用:
    ①反射光線。
    ②反射光波較短的光線,吸收光波較長的光線。
    ③灰塵具有吸濕性能。
    ⑶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
    出示句式: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_________。
    ①填寫課文內容。
    ②讀一讀,說一說從這幾句話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強調了灰塵的作用大,但強調的角度不同。這三個句子都采用“假設”的說明方法寫的。)
    根據(jù)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放手讓學生自己來。通過自主閱讀,發(fā)現(xiàn)特點和作用,并通過句式訓練引領學生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和寫作特點。達到自讀自悟的目的。
    ③補充課外資料:除了書上寫的這些作用外,你還知道灰塵有哪些作用?
    (四)再讀課文,習得方法
    1、從第4~6自然段中任選一段,細細品讀,用“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所以___________?!边@個句式來說說灰塵的作用大。
    2、交流匯報:
    第四自然段通過“削弱、變得柔和”等詞語的理解來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第五自然段抓住“怪脾氣”“喜歡”這兩個詞語,明白作者將灰塵賦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塵的特點寫得非常生動傳神。
    第六自然段引導學生明白作者采用層層推進的寫作方法,突出灰塵的重要作用。
    3、讀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哪些說明方法?
    (五)明白道理,拓展思維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使學生懂得: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huán)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鳥糞、電視、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