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噎廢食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yīn yē fèi shí,比喻因小而廢大或怕做錯事而索性不干,貶義詞。以下“幼兒益智成語故事:因噎廢食”由整理發(fā)布,歡迎閱讀參考!更多相關(guān)訊息請關(guān)注!
因噎廢食
相傳,古時候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節(jié)日之夜,有個大財主在家大擺酒席。大家劃拳喝酒,喧聲如潮。
突然,鬧得最歡的一個老頭大汗淋漓,翻著白眼,捂住脖子,拼命地咽著唾沫。原來是他剛才急著說話,嘴里一塊牛肉沒嚼爛就吞了下去,結(jié)果喉嚨被堵住了。
這時,在場的人紛紛圍了過來,有的說快灌一杯冷水,有的說要再咽一塊肉,有人使勁扳開老頭的嘴巴,拿起筷子就要往里夾取,有人則使勁捏著他的脖子往下刮。眾人七嘴八舌,動手動腳,把老頭折騰得痛苦極了。
最后,老頭氣得按捺不住,大吼一聲“滾開”,那塊牛肉居然跟著噴了出來。眾人大笑,正要回座位繼續(xù)吃喝,財主卻高聲說道:“各位請回吧。那位老者的遭遇是我們的前車之鑒。老夫認為:要想不再發(fā)生這樣的災禍,酒肉不可吃,三餐不可有。本府以后再也不許人吃飯了?!闭f完,就下令把廚房所有的壇壇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鹽一律放火燒掉。
——《呂氏春秋·卷七·蕩兵》
【求解驛站】因吃東西卡住喉嚨,從此就停止吃東西。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點小毛病或怕出問題就索性停止不干。噎,食物堵塞在喉嚨;廢,停止;食,吃。
【活學活用】世界上的人良莠不齊,但壞人畢竟是少數(shù),我們不能~,離群寡居。
【妙語點撥】故事中的大財主為了避免食物卡人之悲劇再次發(fā)生,居然下令把廚房所有的壇壇罐罐全部打碎,柴米油鹽一律放火燒掉,既浪費自己的財和物,又把來客的盎然情趣降到了冰點,真是愚蠢之舉。我們要引以為戒,無論做什么事情時,盡心盡力,爭取給事情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當然不過。倘若竭盡全力之后,仍未能避免一些錯誤的發(fā)生,悲傷之余,自當冷靜沉思,分析個中緣由,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致重蹈覆轍即可,沒必要因噎廢食。
【近義】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反義】百折不撓
成語故事
一財主大擺酒宴,席間劃拳行令,喧聲如潮,一個老頭因牛肉沒嚼爛而卡住脖子,頓時大汗淋漓,翻白眼,眾人紛紛為他想辦法處理,把老漢左右折騰,老頭氣得大喊而吐出牛肉。財主見狀要各位回家,說有了前車之鑒,從此再也不吃飯了。
引證解釋
廢:停止。比喻因小而廢大或怕做錯事而索性不干。
《呂氏春秋·蕩兵》:“有以噎死者,欲禁天下之食,悖?!币馑际牵驗橛腥顺燥堃懒?,就想讓天下人都不吃飯,這太荒謬了。
唐·陸贄《奉天請數(shù)對群臣兼許令論事狀》:“昔人有因噎而廢食者,又有懼溺而自沉者,其為矯枉防患之慮,豈不過哉!”
《明史卷一七六李賢傳》:“慮中飽而不貸,坐視民死,是因噎廢食也?!?BR>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十一回:“若是后人不問來由,一律的奉以為法,豈不因噎廢食了么?”
清·薛福成《出使四國日記·光緒十六年四月初一》:“若謂學步不易,而慮終不能勝人,是因噎廢食也?!?BR> 清陸隴其《三魚堂日記》:“偶思不貳過之境界,其難處有二:一則因循怠忽牽制,過往復生;一則雖有心改過,而見識未到,如因噎廢食,矯枉過正,亦是貳過?!?BR> 茗蓀《地方自治博議》:“或謂改良之責,是在吾輩,不可因噎而廢食?!?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