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間在知識的枝條上、智慧的綠葉上、成熟的果實上留下它勤奮的印痕!想要作文寫的好,作文素材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供您查閱。
大風(fēng)大雨,都是我們的掌聲

林清玄
對太陽雨的第一印象是這樣子的。
幼年隨母親到芋田里采芋梗,母親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我蹲在一旁看著,想起芋梗油燜豆瓣醬的美味。突然,被一陣巨大震耳的雷聲所驚動,那雷聲來自遠方的山上。
我站起來,望向雷聲的來處,發(fā)現(xiàn)天空那頭的烏云好似聽到了召集令,同時向山頭的頂端飛馳去集合,密密層層地疊成一堆。雷聲繼續(xù)響著,仿佛戰(zhàn)鼓頻催,一陣急過一陣。
烏云里嘩嘩灑下一陣大雨,雨勢極大,大到數(shù)公里之外就聽見噼啪之聲,撒豆成兵一樣。我站在田里被這陣雨的氣勢懾住了,看著遠處的雨幕發(fā)呆,因為如此巨大的雷聲,如此迅速集結(jié)的烏云,如此不可思議的澎湃之雨,是我第看見。
平常我聽到大雷聲都要哭的,那一天卻沒有哭,就像第被鵝咬到*,意外多過驚慌。奇異的是,雨雖是那樣大,離我和母親的位置不遠,我們站的地方仍然陽光普照,落下的雨絲恍如金線,一條一條編織成金黃色的大地,濺起來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極了。
我們工作快完的時候,西北雨就停了,我隨著母親沿田埂走回家,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溝里奔流,整個旗尾溪都快漲滿了,可見這雨雖短暫,卻是多么巨大。
太陽依然照著,好像無視剛剛的一場雨,我感覺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地蒸發(fā),田地上也像冒著騰騰的白氣。空氣里似乎有一股甜甜的熱,土地上則充滿著生機。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頭看著剛剛下過太陽雨的田野遠處,看到一條圓弧形的彩虹,晶亮地橫過天際,天空中干凈清朗,沒有一絲雜質(zhì)。
我時常憶起那驟下驟停、瞬間陽光普照,或一邊下大雨一邊出太陽的“太陽雨”。所謂的“太陽雨”就是一塊田里,一邊下著雨,另外一邊卻不下雨,我有幾次站在那雨線中間,讓身體的右邊接受雨的打擊,左邊接受陽光的照耀。
“太陽雨”是人生的一個謎題,使我難以明白,問了母親,她三言兩語就解開了這個謎題,她說:“任何事物都有界限,山再高,總有一個頂點;河流再長,總能找到它的起源;雨也是這樣,不可能遍天下都下著雨,也不可能永遠下著……”
在過程里固然變化萬千,結(jié)局也總是不可預(yù)測的,我們可能同時接受著雨的打擊和陽光的溫暖,我們也可能同時接受陽光無情的曝曬與雨水有情的潤澤,山水介于有情與無情之間,能適性地、勇敢地舉起腳步,我們就不會因自然輕易得感冒。
在人生廣大的倒影里,原沒有雌雄之別,千頃山河如鏡,山色在有無之間,使我想起南方故鄉(xiāng)的太陽雨,“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心里存有浩然之氣的人,千里的風(fēng)都不亦快哉,為他飛舞,為他鼓掌!
這樣想來,生命的大風(fēng)大雨,不都是我們的掌聲嗎?
【素材運用】
一場“太陽雨”,既是自然的奇跡,同時也是人生的奧秘。一邊雨水暴烈,一邊陽光溫柔,這矛盾又和諧的統(tǒng)一體不正和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嗎?人生的晴雨有時交替而至,有時甚至?xí)Y(jié)伴而行,但若心境清明,必定也能抵達蘇軾“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境界,將風(fēng)雨化為掌聲。
【速用名言】
1.時間如雨,我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去承擔(dān)人間的禍福,去跟暴風(fēng)雨奮戰(zhàn)?!嫾谊懶÷?BR> 2.所有隨風(fēng)而逝的都是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jīng)風(fēng)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绹骷椰敻覃愄亍っ浊袪?BR> 【適用話題】人與自然;勇敢;風(fēng)雨和掌聲
叛逆是偉大的創(chuàng)意

蔡志忠
在我三四歲時,爸爸送給我一塊小黑板,教我寫字,所以我從4歲起就開始寫字、看書。我從這塊小黑板上,找到了我的人生之路,那就是畫畫。所以那時,我立下一個志愿:只要不餓死,我就要畫一輩子。直到今天。
生活要餓死我還蠻難的,因為只要有一間房子可以住,我就可以一直在屋里畫畫。我每年有360天都在工作,每天工作16小時到18小時,但我的一生里,都在做自己喜歡、享受的事情。
所以后來,我得出一個結(jié)論:當(dāng)一個人找到自己喜歡、拿手的事,并且把它做到極致時,那么無論他做哪一行,都一定會成功。在做的時候,還要對自己有要求,每都要比上做得更好、更快。
當(dāng)一個人找到自己喜歡、拿手的事情,把它做到極致,越做越快,越做越好,就會變得非常厲害,厲害到是一般人的100倍,甚至1萬倍。如果我寫自己的墓志銘,一定是“這個人一生所走的任何一步,都是他要走的;一生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他要做的”。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活出自己,走自己的路才會愉快,才會做得好。有人說,做別人的手,聽別人的指示去工作,能有多大的成就呢?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的能力才能發(fā)揮到極致,因為除你外,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除自己外,還有誰更懂自己的能力呢?
所有有關(guān)自己的事情,除了自己,別人都不會懂。同樣,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有的人以住在深山為幸福,就像日本有一個家庭,住在靜岡縣,他們家從600年前就學(xué)會了做拉面,傳人600年都不離開村莊,每天賣150碗拉面。對這一戶的每一代傳家者來說,在山上待一輩子就是天堂。
【觀點引路】
這個世界上的成功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的熱愛,二是能為自己喜歡的事業(yè)堅守一生。臺灣畫家蔡志忠從幼年起,就將畫畫視為自己“喜歡、享受的事情”,每天為之工作16到18個小時,且堅持了一輩子。他大的快樂是一生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在為自己而活,而成功不過是這種生活方式的附屬品和衍生物。
【適用話題】敢想敢做;為愛堅守;活出自我
我的第一課

董改正
我正在溪水里捉魚時,鄰居小伙伴穿得齊嶄嶄的,喊我去上學(xué),我就光著身子去了。穿過田野菜地石板橋,再過一條溪,就到了學(xué)校。經(jīng)過一個暑假,校內(nèi)扁豆花開茅草茂盛,穿著新衣服的孩子們狼奔豕突,整個大操場成了演兵場,我好想加入。怯怯的小女生看著他們,眉目蹙著,很擔(dān)憂的樣子。各個班級的走廊里人來人往,要說話就得大聲嚷嚷。
上課鈴還是我打響的,提前了,把各班老師都鬧了個措手不及。
——我根本沒進教室,被扁豆花里的蝴蝶吸引過去了,然后又轉(zhuǎn)而追逐蚱蜢。當(dāng)蚱蜢也沒抓到時,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大樹上有一個鈴鐺,在風(fēng)中微微擺動,發(fā)出嗡嗡輕響。我爬上樹,拽著那根繩子,非常有樂感地打響了開學(xué)第一聲。
校工老周氣急敗壞地把我從樹上摘下來,像摘一個蟬蛻。樹下還站著一個戴眼鏡的瘦高個,他問我干嗎打鈴呢?我說我在家聽過,好聽。他笑了,說那你趕緊長大,來讀書吧。我說我就是來讀書的。他們一愣,見我光著身子來上學(xué),齊齊大笑起來。
那是章校長,一個有趣的人,他說,你現(xiàn)在就在校門口站著,你媽媽一會就來,你信不?我狐疑。我們小學(xué)就五個年級五個班,校長清閑,他就微笑著陪著我。不久我媽真的氣喘吁吁地來了,肩上是鋤頭,手里拿著衣服和書包。章校長見我崇拜地看著他,哈哈大笑而去。
媽媽領(lǐng)我到班級門口,接我進去的是班主任林老師,大個子,黑臉膛,笑瞇瞇地站在門邊。教室里依然鬧哄哄的,一個村的孩子幾乎都相識,你掏我打,你搶我奪,交頭接耳,桌子不停被推動得發(fā)出銳叫。不說話的女生也不閑著,埋頭各忙各的。林老師拿起教鞭輕敲講臺:“請大家安靜下來!”吵嚷聲并未見停,他就不停地咚咚敲著。現(xiàn)在想來,那得多有耐心。一個同學(xué)正回身說話,驀然發(fā)現(xiàn)教室里忽地鴉雀無聲,反身看著林老師,慢慢坐下。
林老師沒有急著上課,他給我們講故事,不關(guān)勵志,充滿著神奇瑰麗的想象。內(nèi)容我已經(jīng)忘記了,只記得校長站在窗外靜聽,教室內(nèi)安靜如水,風(fēng)過有聲,窗戶邊的大樹里,依然有蟬鳴,我們就像初上套的小馬駒,由開始的粗野、不馴到愉悅于豐美的草料,安靜地咀嚼。我們沉浸在如夢如幻的境界里,時間那么快,下課鈴響時,猶自不舍。
這是我的人生第一課,由雜亂開始,由純凈和詩意結(jié)束,打開了我們對于未知的好奇,多么可貴,它是從詩意開始的。這也是林老師的為師第一課,畢業(yè)時他動情地說,感謝我們這些純真的孩子,那一課,從講臺上看下去,我們就像苗圃里的花株,水田里的秧苗,我們綠著,那么安靜地生長拔節(jié),傾聽的姿態(tài),美到極致,他幾乎感動得流淚。他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園丁的含義,以及園丁的快樂。
如果說人生是一條河流,那么所有的秘密都藏在源頭。那個九月的校園,詩意和傳奇就像豆棚上的扁豆花,蝴蝶的模樣,飛進我的心里。我的生命里總是充滿色彩,我樂觀、快樂,有故事,有朋友,我相信,這些美好,都發(fā)源于那個九月,那堂課。
【素材運用】
“由雜亂開始,由純凈和詩意結(jié)束”,人生第一課的內(nèi)容雖然“我”已經(jīng)忘記,但“詩意和傳奇”卻永記“我”心。第一課讓“我”明白了什么是樂觀、快樂,更懂得了美好。這是成長的開端,也是師生間有意義的傳遞。
【速用名言】
1.美能磨煉人性?!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2.尚自然,展個性?!F(xiàn)代教育家蔡元培
【適用話題】成長;樂觀;童趣;心態(tài)
大風(fēng)大雨,都是我們的掌聲

林清玄
對太陽雨的第一印象是這樣子的。
幼年隨母親到芋田里采芋梗,母親用半月形的小刀把芋梗采下,我蹲在一旁看著,想起芋梗油燜豆瓣醬的美味。突然,被一陣巨大震耳的雷聲所驚動,那雷聲來自遠方的山上。
我站起來,望向雷聲的來處,發(fā)現(xiàn)天空那頭的烏云好似聽到了召集令,同時向山頭的頂端飛馳去集合,密密層層地疊成一堆。雷聲繼續(xù)響著,仿佛戰(zhàn)鼓頻催,一陣急過一陣。
烏云里嘩嘩灑下一陣大雨,雨勢極大,大到數(shù)公里之外就聽見噼啪之聲,撒豆成兵一樣。我站在田里被這陣雨的氣勢懾住了,看著遠處的雨幕發(fā)呆,因為如此巨大的雷聲,如此迅速集結(jié)的烏云,如此不可思議的澎湃之雨,是我第看見。
平常我聽到大雷聲都要哭的,那一天卻沒有哭,就像第被鵝咬到*,意外多過驚慌。奇異的是,雨雖是那樣大,離我和母親的位置不遠,我們站的地方仍然陽光普照,落下的雨絲恍如金線,一條一條編織成金黃色的大地,濺起來的水滴像是碎金屑,真是美極了。
我們工作快完的時候,西北雨就停了,我隨著母親沿田埂走回家,看到充沛的水在圳溝里奔流,整個旗尾溪都快漲滿了,可見這雨雖短暫,卻是多么巨大。
太陽依然照著,好像無視剛剛的一場雨,我感覺自己身上的雨水向上快速地蒸發(fā),田地上也像冒著騰騰的白氣。空氣里似乎有一股甜甜的熱,土地上則充滿著生機。
回到家,我身上的衣服都干了,在家院前我仰頭看著剛剛下過太陽雨的田野遠處,看到一條圓弧形的彩虹,晶亮地橫過天際,天空中干凈清朗,沒有一絲雜質(zhì)。
我時常憶起那驟下驟停、瞬間陽光普照,或一邊下大雨一邊出太陽的“太陽雨”。所謂的“太陽雨”就是一塊田里,一邊下著雨,另外一邊卻不下雨,我有幾次站在那雨線中間,讓身體的右邊接受雨的打擊,左邊接受陽光的照耀。
“太陽雨”是人生的一個謎題,使我難以明白,問了母親,她三言兩語就解開了這個謎題,她說:“任何事物都有界限,山再高,總有一個頂點;河流再長,總能找到它的起源;雨也是這樣,不可能遍天下都下著雨,也不可能永遠下著……”
在過程里固然變化萬千,結(jié)局也總是不可預(yù)測的,我們可能同時接受著雨的打擊和陽光的溫暖,我們也可能同時接受陽光無情的曝曬與雨水有情的潤澤,山水介于有情與無情之間,能適性地、勇敢地舉起腳步,我們就不會因自然輕易得感冒。
在人生廣大的倒影里,原沒有雌雄之別,千頃山河如鏡,山色在有無之間,使我想起南方故鄉(xiāng)的太陽雨,“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fēng)!”心里存有浩然之氣的人,千里的風(fēng)都不亦快哉,為他飛舞,為他鼓掌!
這樣想來,生命的大風(fēng)大雨,不都是我們的掌聲嗎?
【素材運用】
一場“太陽雨”,既是自然的奇跡,同時也是人生的奧秘。一邊雨水暴烈,一邊陽光溫柔,這矛盾又和諧的統(tǒng)一體不正和人生有異曲同工之妙嗎?人生的晴雨有時交替而至,有時甚至?xí)Y(jié)伴而行,但若心境清明,必定也能抵達蘇軾“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境界,將風(fēng)雨化為掌聲。
【速用名言】
1.時間如雨,我們都是在雨中行走的人,去承擔(dān)人間的禍福,去跟暴風(fēng)雨奮戰(zhàn)?!嫾谊懶÷?BR> 2.所有隨風(fēng)而逝的都是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jīng)風(fēng)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绹骷椰敻覃愄亍っ浊袪?BR> 【適用話題】人與自然;勇敢;風(fēng)雨和掌聲
叛逆是偉大的創(chuàng)意

蔡志忠
在我三四歲時,爸爸送給我一塊小黑板,教我寫字,所以我從4歲起就開始寫字、看書。我從這塊小黑板上,找到了我的人生之路,那就是畫畫。所以那時,我立下一個志愿:只要不餓死,我就要畫一輩子。直到今天。
生活要餓死我還蠻難的,因為只要有一間房子可以住,我就可以一直在屋里畫畫。我每年有360天都在工作,每天工作16小時到18小時,但我的一生里,都在做自己喜歡、享受的事情。
所以后來,我得出一個結(jié)論:當(dāng)一個人找到自己喜歡、拿手的事,并且把它做到極致時,那么無論他做哪一行,都一定會成功。在做的時候,還要對自己有要求,每都要比上做得更好、更快。
當(dāng)一個人找到自己喜歡、拿手的事情,把它做到極致,越做越快,越做越好,就會變得非常厲害,厲害到是一般人的100倍,甚至1萬倍。如果我寫自己的墓志銘,一定是“這個人一生所走的任何一步,都是他要走的;一生所做的任何事,都是他要做的”。
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活出自己,走自己的路才會愉快,才會做得好。有人說,做別人的手,聽別人的指示去工作,能有多大的成就呢?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的能力才能發(fā)揮到極致,因為除你外,沒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除自己外,還有誰更懂自己的能力呢?
所有有關(guān)自己的事情,除了自己,別人都不會懂。同樣,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都不同。有的人以住在深山為幸福,就像日本有一個家庭,住在靜岡縣,他們家從600年前就學(xué)會了做拉面,傳人600年都不離開村莊,每天賣150碗拉面。對這一戶的每一代傳家者來說,在山上待一輩子就是天堂。
【觀點引路】
這個世界上的成功者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的熱愛,二是能為自己喜歡的事業(yè)堅守一生。臺灣畫家蔡志忠從幼年起,就將畫畫視為自己“喜歡、享受的事情”,每天為之工作16到18個小時,且堅持了一輩子。他大的快樂是一生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在為自己而活,而成功不過是這種生活方式的附屬品和衍生物。
【適用話題】敢想敢做;為愛堅守;活出自我
我的第一課

董改正
我正在溪水里捉魚時,鄰居小伙伴穿得齊嶄嶄的,喊我去上學(xué),我就光著身子去了。穿過田野菜地石板橋,再過一條溪,就到了學(xué)校。經(jīng)過一個暑假,校內(nèi)扁豆花開茅草茂盛,穿著新衣服的孩子們狼奔豕突,整個大操場成了演兵場,我好想加入。怯怯的小女生看著他們,眉目蹙著,很擔(dān)憂的樣子。各個班級的走廊里人來人往,要說話就得大聲嚷嚷。
上課鈴還是我打響的,提前了,把各班老師都鬧了個措手不及。
——我根本沒進教室,被扁豆花里的蝴蝶吸引過去了,然后又轉(zhuǎn)而追逐蚱蜢。當(dāng)蚱蜢也沒抓到時,我意外地發(fā)現(xiàn)大樹上有一個鈴鐺,在風(fēng)中微微擺動,發(fā)出嗡嗡輕響。我爬上樹,拽著那根繩子,非常有樂感地打響了開學(xué)第一聲。
校工老周氣急敗壞地把我從樹上摘下來,像摘一個蟬蛻。樹下還站著一個戴眼鏡的瘦高個,他問我干嗎打鈴呢?我說我在家聽過,好聽。他笑了,說那你趕緊長大,來讀書吧。我說我就是來讀書的。他們一愣,見我光著身子來上學(xué),齊齊大笑起來。
那是章校長,一個有趣的人,他說,你現(xiàn)在就在校門口站著,你媽媽一會就來,你信不?我狐疑。我們小學(xué)就五個年級五個班,校長清閑,他就微笑著陪著我。不久我媽真的氣喘吁吁地來了,肩上是鋤頭,手里拿著衣服和書包。章校長見我崇拜地看著他,哈哈大笑而去。
媽媽領(lǐng)我到班級門口,接我進去的是班主任林老師,大個子,黑臉膛,笑瞇瞇地站在門邊。教室里依然鬧哄哄的,一個村的孩子幾乎都相識,你掏我打,你搶我奪,交頭接耳,桌子不停被推動得發(fā)出銳叫。不說話的女生也不閑著,埋頭各忙各的。林老師拿起教鞭輕敲講臺:“請大家安靜下來!”吵嚷聲并未見停,他就不停地咚咚敲著。現(xiàn)在想來,那得多有耐心。一個同學(xué)正回身說話,驀然發(fā)現(xiàn)教室里忽地鴉雀無聲,反身看著林老師,慢慢坐下。
林老師沒有急著上課,他給我們講故事,不關(guān)勵志,充滿著神奇瑰麗的想象。內(nèi)容我已經(jīng)忘記了,只記得校長站在窗外靜聽,教室內(nèi)安靜如水,風(fēng)過有聲,窗戶邊的大樹里,依然有蟬鳴,我們就像初上套的小馬駒,由開始的粗野、不馴到愉悅于豐美的草料,安靜地咀嚼。我們沉浸在如夢如幻的境界里,時間那么快,下課鈴響時,猶自不舍。
這是我的人生第一課,由雜亂開始,由純凈和詩意結(jié)束,打開了我們對于未知的好奇,多么可貴,它是從詩意開始的。這也是林老師的為師第一課,畢業(yè)時他動情地說,感謝我們這些純真的孩子,那一課,從講臺上看下去,我們就像苗圃里的花株,水田里的秧苗,我們綠著,那么安靜地生長拔節(jié),傾聽的姿態(tài),美到極致,他幾乎感動得流淚。他真真切切地體會到園丁的含義,以及園丁的快樂。
如果說人生是一條河流,那么所有的秘密都藏在源頭。那個九月的校園,詩意和傳奇就像豆棚上的扁豆花,蝴蝶的模樣,飛進我的心里。我的生命里總是充滿色彩,我樂觀、快樂,有故事,有朋友,我相信,這些美好,都發(fā)源于那個九月,那堂課。
【素材運用】
“由雜亂開始,由純凈和詩意結(jié)束”,人生第一課的內(nèi)容雖然“我”已經(jīng)忘記,但“詩意和傳奇”卻永記“我”心。第一課讓“我”明白了什么是樂觀、快樂,更懂得了美好。這是成長的開端,也是師生間有意義的傳遞。
【速用名言】
1.美能磨煉人性?!K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
2.尚自然,展個性?!F(xiàn)代教育家蔡元培
【適用話題】成長;樂觀;童趣;心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