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端午節(jié)為話題的作文600字范文

字號:


    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端午節(jié),都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人們都會舉行很多的習俗活動來慶祝。下面是整理的以端午節(jié)為題的作文,分享給大家!
    難忘的端午節(jié)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每天讀著屈原的《楚辭·卜居》,每天看著屈原的一個個故事,端午節(jié)悄然無聲地走來。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別稱“女兒節(jié)”,聽媽媽是端午節(jié)是紀念屈原的,每到端午節(jié)都要賽龍舟、吃粽子。
    雨不停地下著,滋潤著沉睡已久的大地,我冒著雨,疾步走到資江河,“嘿喲,嘿喲”劃龍舟的鄉(xiāng)親們同時發(fā)出雷鳴般的聲音,“嘩啦啦”水快速地流著像個姑娘在不停的訴說著什么,我擠進人群中,靠著護墻,踮起腳尖看,三只船的動作是那么協(xié)調(diào),左一下,右一劃,完全不分勝負。咦!我看到前面有一個人像著了魔似的敲鼓,“咚叭!咚咚叭叭!”一聽到這鼓聲劃槳的人們是斗志剛昂,“多么有團結(jié)心呀!”一位中年婦女贊嘆道。“團結(jié)心?”我的嘴巴嘀咕著,這句話是頗耐人尋味的。
    雨漸漸停了,我獨自站在橋邊怔住了,是啊!團結(jié)就會取得勝利,一區(qū)弱小的螞蟻竟能抬起重量是自己幾百倍的大骨頭,那是因為它們共同的力量凝結(jié)在了一起。一個雪球的力量是多么渺小,可一堆雪球滾在一起卻能爆發(fā)出巨大的能量。劃槳的人們之所以能取勝,是因為他們都一心一意要為團部爭光,只有這樣想了,這樣做了,才能取得驚人的成就。
    這真是個難忘的端午節(jié),它給我上了一堂從為上過的課!
    我們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jié)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jié),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nèi)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于門眉,懸于堂中。并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制成花環(huán)、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qū)瘴。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我喜歡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每一個節(jié)令都對應(yīng)一個節(jié)日,在這諸多節(jié)日中,我喜歡端午節(jié)。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這一天早早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彌漫著清新的粽葉香。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所以不論是商家店鋪,還是尋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葉,備好黏米和餡料準備包粽子。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變魔術(shù)般被包好,煮熟了。這時心急的小孩子望著冒著熱氣的粽子會吵著要吃,而大人會耐心地哄道:“先等一會兒,用涼水拔一下再吃吧?!苯K于可以吃了,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那好看的,黏黏的粽露了出來,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兩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還要吃,誰讓它這樣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著說:“吃吧,吃吧,多吃幾個啊!”因為這一年里只這一個端午,也只有這一天包出的粽子,吃到人們嘴里,才會有不同于往日的味道。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里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后投江了。后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里。后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端午的這天不只吃粽子,還有別的活動。南方的一些城市這天會舉行龍舟比賽。這一天大人,小孩兒紛紛涌向比賽的地方,這個比賽可是人們盼望已久的。而在我們這里這一天不僅家家包粽子吃,還會買些艾葉放在家里。更好趣的是街上會有賣小飾品的,這些飾品就是小孩子戴的香袋。小巧玲瓏的,袋子上還繡著精致的五毒圖案,小孩子戴上可以保平安。這些小飾品都很可愛,惹得過往的人駐足觀看,非要買上一個才心滿意足離開。
    端午快臨近了,我深深地期盼著。那清甜的粽香,它在我的心中已深深地扎下了根,我熱切地盼望著它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