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游戲不僅能加強父母與寶貝之間的互動,聯(lián)結情感,對于寶貝個性的培養(yǎng)也是有幫助的;還能夠培養(yǎng)小朋友的操作、認知能力,對他的實物類游戲以及和其他同齡小朋友一起玩的游戲都是有幫助的;并且小朋友在這類活動中獲取的經驗也將充實親子互動的內容。以下是給您分享的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希望對您教育孩子有所助益。
【篇一】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
1.拉大鋸
寶寶面對媽媽兩人相對而坐,寶寶拉著媽媽的手坐在媽媽合并的雙腿上,媽媽邊說兒歌,邊隨節(jié)奏拉著寶寶做前俯后仰像拉鋸一樣的動作。兒歌內容為:"媽媽去,爸爸去,帶上寶寶一起去?!碑斎?,也可以換歌詞哦!
效果: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鍛煉身體俯仰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7個月以上
2.坐秋千
媽媽脫掉鞋坐在床邊或者凳子上,寶寶面向媽媽坐在媽媽腿上,游戲開始,媽媽兩手拉著寶寶的手,兩腳上下、左右晃動,寶寶則跟著媽媽的腿一起晃動。
效果:發(fā)展寶寶的運動能力、平衡能力,密切親子關系。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3.撥浪鼓
叮叮咚咚的撥浪鼓是每個嬰兒寶寶的最愛,媽媽一定要記得給寶寶買一個,讓寶寶拿著它盡情地晃動,如果買不到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制作一個,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細而結實的繩加圓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兩側,最后用透明膠將廢舊的鉛筆或者畫筆粘貼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這樣一個小撥浪鼓就做好了,爸爸媽媽不妨一試哦!
效果:鍛煉寶寶手與手臂活動的靈活性,感受自身動作與物體變化之間的關系以及聲音的產生。
適合年齡:4~12個月
4.不倒娃娃
吹一個小氣球,在用繩把氣球的口系住之后,在氣球上畫上娃娃的五官,并把氣球粘或者綁在比氣球大的皮球上面,這樣自制的不倒娃娃即大功告成。做游戲的時候,把不倒娃娃呈現(xiàn)給寶寶,告訴寶寶,這個娃娃不會睡覺,怎么讓他睡覺呢?鼓勵寶寶把不倒娃娃摁倒,但是娃娃卻總是會不停地又站起來!
效果:激發(fā)寶寶有目的的動手能力,感受物體運動的奇妙。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5.同步走
媽媽可光著腳或穿柔軟的鞋站立,讓寶寶面向媽媽站立,兩只小腳分別踩到媽媽的腳面上,媽媽邊彎腰邊扶著寶寶往前走,帶動寶寶往后退。也可以讓寶寶轉過身來,媽媽和寶寶同方向,帶動寶寶共進退。
效果:鍛煉寶寶的行走能力以及對身體的掌控能力。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6.抬“花轎”
媽媽和爸爸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分別握住對方的右手腕,形成一個方形的“轎子座”,然后蹲下,讓寶寶分別把左右腳伸進媽媽和爸爸環(huán)形的臂彎中,等寶寶坐穩(wěn)后,媽媽和爸爸站起來可以四處走動,也可以上下晃動手臂,讓寶寶享受一顫一顛的感覺。
效果:綜合發(fā)展寶寶平衡、空間知覺等多方面的能力,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篇二】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
1.吹羽毛
通過畫線或其他合適的方式將平坦的桌子一分為二,媽媽和寶寶分別坐到線的兩邊,之后把準備好的羽毛放在線中間,媽媽和寶寶都努力把羽毛吹到對方的桌面上,也可以把羽毛拿在手中,抬頭把羽毛往高處吹。
效果:增強肺活量,感受羽毛的輕柔。
適合年齡:2~3歲
2.盲人摸象
媽媽和寶寶一個當盲人,一個當大象玩瞎子摸象的游戲。媽媽可以先當盲人,讓寶寶當大象,方便寶寶了解游戲規(guī)則。游戲開始,媽媽把眼睛蒙上,然后四處摸寶寶,摸到哪里就高興地和寶寶說:“這是寶寶的頭?!?BR> “這是寶寶的耳朵?!敝蟀褜殞毜难劬γ缮希瑢殞殎砻寢?,摸到什么就說什么,并問媽媽對不對。當寶寶熟悉游戲后,可以把游戲升級為“瞎子找象”,即把寶寶的眼睛蒙上,媽媽則站在離寶寶不遠的身旁,讓寶寶通過摸索去找媽媽,為方便寶寶尋找媽媽可通過發(fā)聲給予線索,讓寶寶根據(jù)聲音去尋找。
效果:鍛煉幼兒的觸知覺、聽覺、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3.抓尾巴
媽媽用皺紋紙剪成長條狀當做尾巴,塞到媽媽和寶寶的褲子中。游戲開始,媽媽讓寶寶來追媽媽,把媽媽身后的尾巴拽下來,媽媽也作勢去搶拽寶寶的尾巴,誰先拽下對方的誰勝。媽媽要故意讓著寶寶哦!如果家里沒有皺紋紙,還可用布條、絲巾、小長毛巾當尾巴。
效果:綜合練習躲、閃、追、跑、抓等多方面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4.金鎖銀鎖
媽媽打開手掌,手心朝下,寶寶手握拳頭,只伸出一個手指來頂在媽媽的手掌中央,之后媽媽和寶寶一起念兒歌:“金鎖銀鎖,嘎啦啦一鎖?!蹦畹阶詈蟆版i”字的時候,媽媽的手掌突然合攏,以抓住寶寶的手指,寶寶則盡力迅速地將手指拿開,以避免被媽媽的手掌鎖住。
如果寶寶手指逃開了,寶寶贏,如果被抓住了,就和媽媽一起念:“開開開,開鎖嘍?!眿寢寣殞毜氖种阜懦?。為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不僅游戲的角色可以互換,5個手指甚至腳趾也都可以嘗試,寶寶一定會和媽媽樂作一團的!
效果:鍛煉寶寶的語言表述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5.節(jié)節(jié)高
媽媽和寶寶可以愜意地坐在床上玩這個游戲。游戲開始,媽媽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狀,然后媽媽引導寶寶也像媽媽一樣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則握住媽媽伸出的大拇指,之后媽媽和寶寶的另一只手依次像剛才一樣疊加,形成節(jié)節(jié)高的樣子。
等到媽媽和寶寶的四只手都用完后,游戲循環(huán)進行,即不斷把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疊加到最上面。熟悉后,媽媽和寶寶可以不斷增加抽出最下面手的速度,看看誰的反應更快。
效果:鍛煉寶寶手指運動的靈活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6.捻捻轉
找一個小一點的藥瓶蓋,橡皮的、硬塑料的都可以,在瓶蓋的正中間扎個小眼,把牙簽插進去,這樣一個簡易的捻捻轉就做好了,玩的時候,媽媽可以先示范著轉,然后讓寶寶嘗試著轉。做捻捻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牙簽和圓黃瓜片、牙簽和圓胡蘿卜片等都可以做成。
效果:鍛煉手指活動的靈活性,發(fā)展捻的動作。
適合年齡:2~3歲
7.轱轆轱轆
在胸前作繞線動作,接著分別做出不用的手指動作。如轱轆轱轆剪,就是在繞雙拳后,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樣子,咕嚕咕嚕一,在繞拳后伸出一個手指頭,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自我想象作出多樣的手勢。
效果:培養(yǎng)手口一致的協(xié)調能力與手指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8.彈杏核
準備一些干凈的杏核,隨意地撒在桌面上,讓寶寶用食指撥動一個杏核去碰擊其他的杏核,剛開始,媽媽可引導寶寶彈杏核間距離短的,這樣孩子能建立自信,慢慢地再彈遠一點的。
效果:能鍛煉寶寶手指靈活運動能力與手眼協(xié)調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9.紙飛機
在整天玩電動飛機的同時,爸爸不妨“低碳”一下,為寶寶疊一架紙飛機,畫上機翼、機頭等,讓孩子在寬闊的空間中盡情地玩耍,讓紙飛機飛得又高又遠,別看紙飛機簡單,它對寶寶身體的鍛煉可一點不亞于電動飛機哦!
效果:鍛煉手和手臂的力量。
適合年齡:2~3歲
10.數(shù)字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的兒歌拍手游戲伴隨我們一代代長大,如今拍手游戲依舊在繼續(xù),只是拍手時所唱兒歌的內容卻出現(xiàn)了很多個版本。有關于安全教育的、有關于習慣培養(yǎng)的等等,媽媽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適合的兒歌讓寶寶學唱,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和寶寶一起來創(chuàng)編一個,讓寶寶記憶里有首自己專屬的兒歌。
效果:發(fā)展語言能力、兒歌創(chuàng)編能力,鍛煉與他人配合進行手部運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篇三】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
1.七巧板
千萬別小看簡單的七塊圖形,將它們隨意拼搭,我們能看到人、動物、物品、建筑,甚至太空形象的千變萬化,是發(fā)展寶寶智慧很好的玩具,相信您的寶寶也一定會被這一經典游戲的魅力所吸引的!七巧板玩具不用買,我們完全可以依照七巧板的樣子用硬紙板、剪刀、尺子和畫筆為寶寶制作一個,快快動手吧!
效果:發(fā)展寶寶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啟發(fā)智慧。
適合年齡:3歲以上
2.走高蹺
準備兩個廢舊的小型洗衣粉筒,將筒上自帶的提手卸去,換上兩根彈力帶,以能合適地綁住寶寶的小腳為宜。高蹺做好后,媽媽幫助寶寶把腳踩到洗衣粉筒上,用彈力帶綁好,這樣寶寶就可以“騰云駕霧”嘍,剛開始媽媽一定要拉著寶寶的雙手以防摔倒,慢慢地可以變成只拉一只手,直到兩只手都放開。
效果:鍛煉平衡能力、高難度行走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3.挑棍
準備一把雪糕棍或者吸管,在距離地板半米處松手,讓它們隨意散落在地上,之后讓寶寶在盡量不動其他棍的前提下,把散落在地上的棍一根根拾起來。
效果:鍛煉寶寶手部控制能力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4.下棋
五子棋、跳棋、軍棋,甚至圍棋變化無窮,充滿挑戰(zhàn),不僅是爸爸媽媽們兒時樂此不疲的游戲,也是長大的寶寶們需要動手、動腦的智力游戲。餐前飯后或者寶寶在體力運動后想休息時,爸爸與寶寶對坐一起殺一盤是很愜意的事情,在開發(fā)智慧的同時還增進了親密父子關系。還有很多類同的棋類玩具,媽媽也可以和寶寶一起挑選。
效果:動手動腦,開發(fā)寶寶想象思維、動態(tài)思維能力。
適合年齡:5歲以上
5.玩撲克牌
撲克牌是成人非常喜歡玩的游戲,但其實只要仔細挖掘,寶寶一樣能玩撲克游戲。我們不僅可以讓寶寶進行梅花、紅桃、黑桃、方塊的分類,可以讓寶寶從1~10進行數(shù)字排序,還可以進行士兵站隊游戲,玩法就是從1~5的撲克牌中偷偷抽取一張,讓寶寶看哪個士兵偷懶了,讓寶寶找出來。
效果:發(fā)展數(shù)學能力、動手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6.跳繩
跳繩玩法簡單、多樣,也是父母兒時最常玩的游戲,4歲多的寶寶可以開始玩了。橡膠繩可以調節(jié)繩的長短,適合剛開始玩的寶寶。跳繩玩法也有多樣,如雙腿跳、單腿跳、雙腿變化跳、兩人一起跳、兩手交叉跳等等,當然媽媽和寶寶還可以一起創(chuàng)新玩法。這里需要提醒一下,不要隨便在家找根繩就讓寶寶跳,硬一點的繩更適合剛開始學跳的寶寶用。
效果:鍛煉全身,學習手腳協(xié)調一致運動。
適合年齡:4歲以上
7.二人三足行
用繩子將寶寶的一條腿和媽媽的一條腿綁在一起,之后媽媽和寶寶一起邊喊“一二一”邊往前行進。
效果:鍛煉行走能力,學習與他人通過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適合年齡:3歲以上
8.趕小豬
長短適中的小棍一根,小籃球或小皮球1個。在寬闊的戶外或家庭中,媽媽在地上畫根線或者一個圓圈表示小豬的家,讓寶寶用小棍把籃球小豬趕回家。剛開始寶寶把握不好,小豬的家用線表示,只要球過了線即可,慢慢地媽媽再增加游戲難度,讓寶寶把小豬趕回圓圈的窩中。
效果:鍛煉手臂的運動及掌控能力。
適合年齡:3~4歲
9.炒黃豆
媽媽和寶寶拉著手相對而立,一邊念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完黃豆翻跟頭”,一邊有節(jié)奏地向左右協(xié)調擺手,當念到最后一句時,媽媽和寶寶一起舉起一側的手臂,從手臂下鉆過,翻轉身體成背靠背狀。然后繼續(xù)念兒歌并再次從手臂下翻轉,還原姿勢。游戲可反復進行。
媽媽和寶寶可以一起創(chuàng)編多樣的兒歌,如“炒、炒、炒花生,炒完花生就翻身”。由于媽媽和寶寶身高有差距,翻手臂時會有難度,為此,媽媽和寶寶可以在兩手之間握兩條繩或者絲巾、圍巾,以延長手臂,方便翻身。
效果: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及兩人合作配合運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3歲半以上
10.冰棍化了
媽媽帶寶寶到寬闊的戶外時玩這個游戲。一個人追一個人跑,當跑的人說“冰棍”的時候,要保持一動不動,趁追的一方不注意,跑的一方說“化了”,然后繼續(xù)逃跑。媽媽和寶寶可以輪換角色進行游戲,玩的過程中,媽媽要啟發(fā)寶寶一起想象并做出各種“冰棍”凍住的樣子。
效果:通過跑、追鍛煉大肌肉運動能力,同時發(fā)展幼兒靈活控制自己的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篇一】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
1.拉大鋸
寶寶面對媽媽兩人相對而坐,寶寶拉著媽媽的手坐在媽媽合并的雙腿上,媽媽邊說兒歌,邊隨節(jié)奏拉著寶寶做前俯后仰像拉鋸一樣的動作。兒歌內容為:"媽媽去,爸爸去,帶上寶寶一起去?!碑斎?,也可以換歌詞哦!
效果:感受兒歌的節(jié)奏,鍛煉身體俯仰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7個月以上
2.坐秋千
媽媽脫掉鞋坐在床邊或者凳子上,寶寶面向媽媽坐在媽媽腿上,游戲開始,媽媽兩手拉著寶寶的手,兩腳上下、左右晃動,寶寶則跟著媽媽的腿一起晃動。
效果:發(fā)展寶寶的運動能力、平衡能力,密切親子關系。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3.撥浪鼓
叮叮咚咚的撥浪鼓是每個嬰兒寶寶的最愛,媽媽一定要記得給寶寶買一個,讓寶寶拿著它盡情地晃動,如果買不到的話,我們也可以自己制作一個,可以用香皂盒作鼓身,以細而結實的繩加圓橡皮泥作小槌由里而外系在盒身兩側,最后用透明膠將廢舊的鉛筆或者畫筆粘貼固定在盒子上作握手,這樣一個小撥浪鼓就做好了,爸爸媽媽不妨一試哦!
效果:鍛煉寶寶手與手臂活動的靈活性,感受自身動作與物體變化之間的關系以及聲音的產生。
適合年齡:4~12個月
4.不倒娃娃
吹一個小氣球,在用繩把氣球的口系住之后,在氣球上畫上娃娃的五官,并把氣球粘或者綁在比氣球大的皮球上面,這樣自制的不倒娃娃即大功告成。做游戲的時候,把不倒娃娃呈現(xiàn)給寶寶,告訴寶寶,這個娃娃不會睡覺,怎么讓他睡覺呢?鼓勵寶寶把不倒娃娃摁倒,但是娃娃卻總是會不停地又站起來!
效果:激發(fā)寶寶有目的的動手能力,感受物體運動的奇妙。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5.同步走
媽媽可光著腳或穿柔軟的鞋站立,讓寶寶面向媽媽站立,兩只小腳分別踩到媽媽的腳面上,媽媽邊彎腰邊扶著寶寶往前走,帶動寶寶往后退。也可以讓寶寶轉過身來,媽媽和寶寶同方向,帶動寶寶共進退。
效果:鍛煉寶寶的行走能力以及對身體的掌控能力。
適合年齡:9個月以上
6.抬“花轎”
媽媽和爸爸用右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左手分別握住對方的右手腕,形成一個方形的“轎子座”,然后蹲下,讓寶寶分別把左右腳伸進媽媽和爸爸環(huán)形的臂彎中,等寶寶坐穩(wěn)后,媽媽和爸爸站起來可以四處走動,也可以上下晃動手臂,讓寶寶享受一顫一顛的感覺。
效果:綜合發(fā)展寶寶平衡、空間知覺等多方面的能力,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篇二】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
1.吹羽毛
通過畫線或其他合適的方式將平坦的桌子一分為二,媽媽和寶寶分別坐到線的兩邊,之后把準備好的羽毛放在線中間,媽媽和寶寶都努力把羽毛吹到對方的桌面上,也可以把羽毛拿在手中,抬頭把羽毛往高處吹。
效果:增強肺活量,感受羽毛的輕柔。
適合年齡:2~3歲
2.盲人摸象
媽媽和寶寶一個當盲人,一個當大象玩瞎子摸象的游戲。媽媽可以先當盲人,讓寶寶當大象,方便寶寶了解游戲規(guī)則。游戲開始,媽媽把眼睛蒙上,然后四處摸寶寶,摸到哪里就高興地和寶寶說:“這是寶寶的頭?!?BR> “這是寶寶的耳朵?!敝蟀褜殞毜难劬γ缮希瑢殞殎砻寢?,摸到什么就說什么,并問媽媽對不對。當寶寶熟悉游戲后,可以把游戲升級為“瞎子找象”,即把寶寶的眼睛蒙上,媽媽則站在離寶寶不遠的身旁,讓寶寶通過摸索去找媽媽,為方便寶寶尋找媽媽可通過發(fā)聲給予線索,讓寶寶根據(jù)聲音去尋找。
效果:鍛煉幼兒的觸知覺、聽覺、記憶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3.抓尾巴
媽媽用皺紋紙剪成長條狀當做尾巴,塞到媽媽和寶寶的褲子中。游戲開始,媽媽讓寶寶來追媽媽,把媽媽身后的尾巴拽下來,媽媽也作勢去搶拽寶寶的尾巴,誰先拽下對方的誰勝。媽媽要故意讓著寶寶哦!如果家里沒有皺紋紙,還可用布條、絲巾、小長毛巾當尾巴。
效果:綜合練習躲、閃、追、跑、抓等多方面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4.金鎖銀鎖
媽媽打開手掌,手心朝下,寶寶手握拳頭,只伸出一個手指來頂在媽媽的手掌中央,之后媽媽和寶寶一起念兒歌:“金鎖銀鎖,嘎啦啦一鎖?!蹦畹阶詈蟆版i”字的時候,媽媽的手掌突然合攏,以抓住寶寶的手指,寶寶則盡力迅速地將手指拿開,以避免被媽媽的手掌鎖住。
如果寶寶手指逃開了,寶寶贏,如果被抓住了,就和媽媽一起念:“開開開,開鎖嘍?!眿寢寣殞毜氖种阜懦?。為增加游戲的趣味性,不僅游戲的角色可以互換,5個手指甚至腳趾也都可以嘗試,寶寶一定會和媽媽樂作一團的!
效果:鍛煉寶寶的語言表述能力以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5.節(jié)節(jié)高
媽媽和寶寶可以愜意地坐在床上玩這個游戲。游戲開始,媽媽先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呈抓握狀,然后媽媽引導寶寶也像媽媽一樣伸出一只手的大拇指,其余四指則握住媽媽伸出的大拇指,之后媽媽和寶寶的另一只手依次像剛才一樣疊加,形成節(jié)節(jié)高的樣子。
等到媽媽和寶寶的四只手都用完后,游戲循環(huán)進行,即不斷把最下面的一只手抽出疊加到最上面。熟悉后,媽媽和寶寶可以不斷增加抽出最下面手的速度,看看誰的反應更快。
效果:鍛煉寶寶手指運動的靈活性及快速反應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6.捻捻轉
找一個小一點的藥瓶蓋,橡皮的、硬塑料的都可以,在瓶蓋的正中間扎個小眼,把牙簽插進去,這樣一個簡易的捻捻轉就做好了,玩的時候,媽媽可以先示范著轉,然后讓寶寶嘗試著轉。做捻捻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牙簽和圓黃瓜片、牙簽和圓胡蘿卜片等都可以做成。
效果:鍛煉手指活動的靈活性,發(fā)展捻的動作。
適合年齡:2~3歲
7.轱轆轱轆
在胸前作繞線動作,接著分別做出不用的手指動作。如轱轆轱轆剪,就是在繞雙拳后,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樣子,咕嚕咕嚕一,在繞拳后伸出一個手指頭,媽媽可以鼓勵寶寶自我想象作出多樣的手勢。
效果:培養(yǎng)手口一致的協(xié)調能力與手指的運動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8.彈杏核
準備一些干凈的杏核,隨意地撒在桌面上,讓寶寶用食指撥動一個杏核去碰擊其他的杏核,剛開始,媽媽可引導寶寶彈杏核間距離短的,這樣孩子能建立自信,慢慢地再彈遠一點的。
效果:能鍛煉寶寶手指靈活運動能力與手眼協(xié)調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9.紙飛機
在整天玩電動飛機的同時,爸爸不妨“低碳”一下,為寶寶疊一架紙飛機,畫上機翼、機頭等,讓孩子在寬闊的空間中盡情地玩耍,讓紙飛機飛得又高又遠,別看紙飛機簡單,它對寶寶身體的鍛煉可一點不亞于電動飛機哦!
效果:鍛煉手和手臂的力量。
適合年齡:2~3歲
10.數(shù)字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的兒歌拍手游戲伴隨我們一代代長大,如今拍手游戲依舊在繼續(xù),只是拍手時所唱兒歌的內容卻出現(xiàn)了很多個版本。有關于安全教育的、有關于習慣培養(yǎng)的等等,媽媽可以根據(jù)需要選擇適合的兒歌讓寶寶學唱,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和寶寶一起來創(chuàng)編一個,讓寶寶記憶里有首自己專屬的兒歌。
效果:發(fā)展語言能力、兒歌創(chuàng)編能力,鍛煉與他人配合進行手部運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2~3歲
【篇三】2020六一兒童節(jié)親子游戲大全
1.七巧板
千萬別小看簡單的七塊圖形,將它們隨意拼搭,我們能看到人、動物、物品、建筑,甚至太空形象的千變萬化,是發(fā)展寶寶智慧很好的玩具,相信您的寶寶也一定會被這一經典游戲的魅力所吸引的!七巧板玩具不用買,我們完全可以依照七巧板的樣子用硬紙板、剪刀、尺子和畫筆為寶寶制作一個,快快動手吧!
效果:發(fā)展寶寶動手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啟發(fā)智慧。
適合年齡:3歲以上
2.走高蹺
準備兩個廢舊的小型洗衣粉筒,將筒上自帶的提手卸去,換上兩根彈力帶,以能合適地綁住寶寶的小腳為宜。高蹺做好后,媽媽幫助寶寶把腳踩到洗衣粉筒上,用彈力帶綁好,這樣寶寶就可以“騰云駕霧”嘍,剛開始媽媽一定要拉著寶寶的雙手以防摔倒,慢慢地可以變成只拉一只手,直到兩只手都放開。
效果:鍛煉平衡能力、高難度行走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3.挑棍
準備一把雪糕棍或者吸管,在距離地板半米處松手,讓它們隨意散落在地上,之后讓寶寶在盡量不動其他棍的前提下,把散落在地上的棍一根根拾起來。
效果:鍛煉寶寶手部控制能力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4.下棋
五子棋、跳棋、軍棋,甚至圍棋變化無窮,充滿挑戰(zhàn),不僅是爸爸媽媽們兒時樂此不疲的游戲,也是長大的寶寶們需要動手、動腦的智力游戲。餐前飯后或者寶寶在體力運動后想休息時,爸爸與寶寶對坐一起殺一盤是很愜意的事情,在開發(fā)智慧的同時還增進了親密父子關系。還有很多類同的棋類玩具,媽媽也可以和寶寶一起挑選。
效果:動手動腦,開發(fā)寶寶想象思維、動態(tài)思維能力。
適合年齡:5歲以上
5.玩撲克牌
撲克牌是成人非常喜歡玩的游戲,但其實只要仔細挖掘,寶寶一樣能玩撲克游戲。我們不僅可以讓寶寶進行梅花、紅桃、黑桃、方塊的分類,可以讓寶寶從1~10進行數(shù)字排序,還可以進行士兵站隊游戲,玩法就是從1~5的撲克牌中偷偷抽取一張,讓寶寶看哪個士兵偷懶了,讓寶寶找出來。
效果:發(fā)展數(shù)學能力、動手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
6.跳繩
跳繩玩法簡單、多樣,也是父母兒時最常玩的游戲,4歲多的寶寶可以開始玩了。橡膠繩可以調節(jié)繩的長短,適合剛開始玩的寶寶。跳繩玩法也有多樣,如雙腿跳、單腿跳、雙腿變化跳、兩人一起跳、兩手交叉跳等等,當然媽媽和寶寶還可以一起創(chuàng)新玩法。這里需要提醒一下,不要隨便在家找根繩就讓寶寶跳,硬一點的繩更適合剛開始學跳的寶寶用。
效果:鍛煉全身,學習手腳協(xié)調一致運動。
適合年齡:4歲以上
7.二人三足行
用繩子將寶寶的一條腿和媽媽的一條腿綁在一起,之后媽媽和寶寶一起邊喊“一二一”邊往前行進。
效果:鍛煉行走能力,學習與他人通過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適合年齡:3歲以上
8.趕小豬
長短適中的小棍一根,小籃球或小皮球1個。在寬闊的戶外或家庭中,媽媽在地上畫根線或者一個圓圈表示小豬的家,讓寶寶用小棍把籃球小豬趕回家。剛開始寶寶把握不好,小豬的家用線表示,只要球過了線即可,慢慢地媽媽再增加游戲難度,讓寶寶把小豬趕回圓圈的窩中。
效果:鍛煉手臂的運動及掌控能力。
適合年齡:3~4歲
9.炒黃豆
媽媽和寶寶拉著手相對而立,一邊念兒歌“炒、炒、炒黃豆,炒完黃豆翻跟頭”,一邊有節(jié)奏地向左右協(xié)調擺手,當念到最后一句時,媽媽和寶寶一起舉起一側的手臂,從手臂下鉆過,翻轉身體成背靠背狀。然后繼續(xù)念兒歌并再次從手臂下翻轉,還原姿勢。游戲可反復進行。
媽媽和寶寶可以一起創(chuàng)編多樣的兒歌,如“炒、炒、炒花生,炒完花生就翻身”。由于媽媽和寶寶身高有差距,翻手臂時會有難度,為此,媽媽和寶寶可以在兩手之間握兩條繩或者絲巾、圍巾,以延長手臂,方便翻身。
效果:鍛煉身體的柔韌性及兩人合作配合運動的能力。
適合年齡:3歲半以上
10.冰棍化了
媽媽帶寶寶到寬闊的戶外時玩這個游戲。一個人追一個人跑,當跑的人說“冰棍”的時候,要保持一動不動,趁追的一方不注意,跑的一方說“化了”,然后繼續(xù)逃跑。媽媽和寶寶可以輪換角色進行游戲,玩的過程中,媽媽要啟發(fā)寶寶一起想象并做出各種“冰棍”凍住的樣子。
效果:通過跑、追鍛煉大肌肉運動能力,同時發(fā)展幼兒靈活控制自己的能力。
適合年齡:3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