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想要寫出好的作文,可以多看一些滿分作文,靈活運用來提升自己的作文分值。為大家?guī)?019年高考作文素材!我們來看一看吧!
從郎平發(fā)火所想到的

女排勝利了,但郎平發(fā)火了。
正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亞運會女排比賽中,中國女排以3:0戰(zhàn)勝印度隊,取得小組賽五連勝。本來是一場大勝仗,為何郎平指導要發(fā)火呢?原來,作為世界強隊,中國女排派出全主力陣容在對陣印度隊時,消極懈怠,沒有調動起興奮點,失誤頻繁,在前兩局比賽中沒有發(fā)揮自己的正常水平。如果不是經(jīng)驗豐富的郎指導及時叫停,對女排姑娘們作出指導和動員,比賽結果可能難以預測。
賽后郎平說:“無論對手強與弱,都要打出我們自己的東西,全力備戰(zhàn),打好每場球。”作為譽滿世界排壇的教練,郎平的顧慮不無道理。要知道在此次亞運會上,有著奪牌實力的中國男排在小組賽中就因為輕敵,輸給弱旅越南隊,最終無緣四強,創(chuàng)亞運最差戰(zhàn)績。
人活著是要有點精神的。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從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拼搏、勇奪世界冠軍的英雄般的事跡中,人們提煉出了女排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鼓舞著中國體育界在競技體育領域不斷向更高更快更強的方向努力,也作為一種刻苦奮斗的標志超越了爭金奪銀的意義,被升華為民族面貌的代名詞,演化成社會文化的一種符號。改革開放初期,整個社會在百廢待興又充滿迷茫的狀態(tài)中,女排精神讓國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信,看到經(jīng)過努力和追趕,我們也是可以站在世界頂尖競技舞臺上的,這給了中國莫大的自信。
然而,正如在這次比賽中,女排姑娘在前半賽程中所表現(xiàn)出的懈怠一樣,當下在一小部分黨員干部身上也出現(xiàn)了消極、怠政、不作為、不負責等懶惰松散的現(xiàn)象。這些懈怠有的是因為理想信念的迷失,有的是因為私心太重、雜念纏身,有的是因為上級管理不嚴、監(jiān)督不力,還有的是因為缺乏激勵,導向出現(xiàn)偏差,但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會造成不可低估的影響,或損害群眾利益,或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貽誤大好發(fā)展機遇。
中央多次強調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要求黨員干部敢于擔當,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這就如同在比賽中整肅隊伍、提振士氣,體育比賽成敗和團隊凝聚力之間的關系,直觀呈現(xiàn)了這種隊伍建設的必要性。
出現(xiàn)問題并不可怕,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好事。對女排姑娘來說,有了這場比賽,在接下去的亞運會征程中,她們將認識到冠軍并不是水到渠成,將保持足夠警醒和拼搏;而對廣大黨員干部來說,有了問題意識,才能時刻自省自律、凝心聚力,肩負起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責任擔當。
延伸閱讀:其他優(yōu)秀作文兩篇
清宮劇熱,歷史感冷

【文化評析】
近些年的清宮劇逐漸趨向內(nèi)在、特別是演變?yōu)椤昂髮m女人”的爭寵后,不僅失去了此前清宮戲宏大的歷史敘事和人文情懷,反而以架空歷史的方式來講一些小情小愛、鉤心斗角,而這也正是當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種投射。
清宮大戲《延禧攻略》終于迎來大結局。
正如今夏前所未有的滾滾熱浪一樣,人們對于《延禧攻略》的持續(xù)關注,再次將國人對清宮劇的熱愛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否認,在紛繁龐雜的電視劇劇本當中,以大清宮廷為背景、帝王及其后宮女性為人物設定的清宮爭斗劇,一直在電視熒屏、視頻網(wǎng)站大放異彩。從80后、90后熒屏集體記憶的《還珠格格》,到越發(fā)注重描繪大清后宮女人真實情感的《甄嬛傳》,大清后宮男男女女們的卿卿我我、爾虞我詐、血雨腥風可謂“玩轉”當下影視圈,很多追劇的觀眾無時無刻不在為某位妃子或是小宮女的多舛命運而操碎了心,或許這也是“泛娛樂化”給予國人的某種心理慰藉。
然而,為什么大清帝王及其后宮如此備受電視劇制片人、觀眾的青睞?盡管清宮劇尤其是大清后宮爭斗劇發(fā)展至今,每每都會有新的“人設”出現(xiàn),進而激發(fā)觀眾們的獵奇心理,雖不可避免地有些固有的情節(jié)套路,“一男多女”“一女多男”等情感模式,但始終無法動搖觀眾對于清宮劇的喜愛之情,這當然還有其社會、歷史以及文化等原因。
清朝是離當代中國最近的一個封建帝王時代,自1911年爆發(fā)的辛亥革命*其統(tǒng)治后,至今也不過百余年的時間。大清王朝較完整地延續(xù)了中華文明的源流、文化傳統(tǒng)與生存方式,與觀眾在心靈上的距離感并不算太大,容易產(chǎn)生親近感。誠如學者林風云所言,“清朝與當代中國這種可感的幾乎可以碰觸的承繼性的內(nèi)在理路和連貫邏輯,從時間性上保證了民族性延續(xù)的說服力和可信度?!备M一步說,對清朝的這種情感上的共鳴以及文化上的認同,同樣彰顯了國人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歷史的一種回望與求知欲。
然而相較于《康熙王朝》《孝莊秘史》等清宮劇,不論是“戲說”還是“歷史正劇”,早年的清宮劇幾乎都有共同的價值指向——從宮廷斗爭透視家國命運,更多體現(xiàn)的是對國家命運以及民族未來的一種思考和想象,借古鑒今的目的比較明顯。而近些年的清宮劇逐漸趨向內(nèi)在,特別是演變?yōu)椤昂髮m女人”的爭寵后,不僅失去了此前清宮戲宏大的歷史敘事和人文情懷,反而以架空歷史的方式來講一些小情小愛、鉤心斗角,借此影射當下職場的那點“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這也正是當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種投射。
文藝要講好中國故事,必然呼喚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求真務實的制作態(tài)度的回歸。而這里所說的中國故事,既包括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也包含了中國歷史故事。需要指出的是,優(yōu)秀古裝劇即便不是嚴謹?shù)臍v史再現(xiàn),也需要通過虛構情節(jié)之下的民族精神和傳統(tǒng)文化底蘊來昭彰歷史,抵達一種虛擬外殼下的真實內(nèi)核,從而獲得觀眾的情感認同和價值肯定。這中間,見章法、見功力,也見人心。
“魏瓔珞”耍,入戲別太深

《延禧攻略》有多熱,想必已無需在此贅述。近日來,一位名不見經(jīng)傳的青年演員憑借這部熱播劇火箭式躥紅,誰料到,眼見大好前程正在不遠處招手,卻沒關注到腳下的大坑。8月28日凌晨,央視《中國電影報道》欄目組在微博發(fā)文,控訴“魏瓔珞”吳謹言的團隊耍。消息一出,立即引來輿論熱議。一位剛剛展露頭角的青年演員竟有如此派頭,著實讓大眾吃了一驚。
談到吳謹言和她的走紅,離不開“魏瓔珞”這一角色自帶的人物魅力。魏瓔珞何以在眾多同類人物中脫穎而出,成為粉絲的心頭好?坦白說,魏瓔珞從第一集開始就懟天懟地,恨不得手撕敵人的做派正是一大原因。
時代背景相近的《甄嬛傳》或能與《延禧攻略》做個參照。不過,當年的甄嬛娘娘還懂得隱忍和必要的謙讓,如今的魏瓔珞早把這一套扔到了九霄云外。睚眥必報、錙銖必較,是魏瓔珞的風格,也是她行事的準則。魏瓔珞一句火遍網(wǎng)絡的臺詞,很能說明問題:“天生脾氣暴,不好惹,誰要是再唧唧歪歪,我有的是法子對付她!”部分觀眾為何癡迷于《延禧攻略》,追劇到神魂顛倒?對他們而言,能夠親眼目睹魏瓔珞把一個個敵人踩到腳下,快意恩仇,獲得極大的“爽快”感,夫復何求?隨著中國當代社會經(jīng)濟、文化的的不斷發(fā)展,個人尤其是年輕群體對個體自由的追求已然成為剛需?!安缓萌恰?,可能是如今不少年輕人所共有的身份標簽。講求個性,從不委曲求全,對他們而言,外部環(huán)境的壓抑是無法被忍受的。而魏瓔珞,不正是一個某種社會情緒的感情發(fā)泄口和形象代言人么?或許演員吳謹言和她的團隊真的入戲太深,無法掙脫出角色“魏瓔珞”的控制,才會視采訪她的媒體如無物,急不可待地耍起了。經(jīng)得起考驗,拿得出一部又一部作品的演員,才會被觀眾真正記住。吳謹言和她的團隊及時道歉,可算亡羊補牢,但今后的路怎么走,我們不妨拭目以待。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一個把“魏瓔珞”派頭貫徹到底的年輕人,也未必會討人喜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