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我發(fā)現(xiàn)了XX作文

字號:

小學生學寫作文,是讓他的自我表述能力的一個進步,學好作文,可以讓他在以后的學習中更加有興趣,更能熟練、順暢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看法以及更加成熟的理念。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我發(fā)現(xiàn)了XX作文》,希望幫助到您。
    【篇一】
    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由于昨天晚上下過一場雨,我在社區(qū)公園玩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人行小道上爬著十幾只蝸牛。我興奮極了,因為我以前很少見到蝸牛,更沒有見過這么多蝸牛在路上拼命的爬。我就忙蹲在地上仔細的觀察它們。
    只見這些小家伙們,一個個長得都幾乎一個樣子,不仔細觀察很難區(qū)別開來。每只蝸牛頭上都有兩支長長的觸角,背上都背著同樣造型的小房子——一個看起來很重的殼。它們之間大的差別,那就是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些,有的外殼深一些,而有的就要淺一些。蝸牛的膽子很小,只要它的觸角一感覺到了危險,它就會把頭縮進殼里,不肯再伸出來。尤其有趣的是,蝸牛沒有腿,不會走路,行動時只能靠身體不斷地往前伸縮,一步一步的慢騰騰的爬行,卻偏偏喜歡背著它那沉重的小房子去四處旅游。不過,我卻覺得,蝸牛這樣做也有它的好處,起碼不用像我們?nèi)祟愡@樣,無論到哪里都要為房子犯愁了。后來,我根據(jù)每只蝸牛都長得差不多的特點,寫了一個童話故事《蝸牛和兔子賽跑》,并把它講給同學們聽,同學們聽了都覺得很有意思。
    【篇二】
    “叮鈴鈴”上課的鈴聲打響了,方老師走進了教室,她剛走進教室,就對我們說:“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來做一個靜電實驗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 庇谑?,有趣的實驗開始了。
    方老師先給每組發(fā)了一支圓珠筆和一些餐巾紙碎紙片,然后就開始了。我們先將圓珠筆在頭發(fā)上磨擦許多下然后小心翼翼的將圓珠筆放在餐巾紙紙片上,哇!真神奇??!餐巾紙被吸起來了。這時,有一位同學提問:“是不是所有的物體都能吸起餐巾紙的碎紙片呢?”于是,我們便開始了新一輪的試驗,這次我們用的是尺子,和上次一樣,尺子依然吸起了餐巾紙碎片紙。事實證明,靜電存在于任何物體中。接下來,方老師給我們講述了靜電的道理。原來,靜電是由于物體和物體之間相互接觸摩擦而產(chǎn)生的,再具體一些就是一個帶正電一個帶負電,正負電荷相吸就是剛開始的現(xiàn)象,相吸后正負電荷中就不帶電了,這就形成了靜電。其實,這樣的靜電現(xiàn)象還有很多,比如:晚上脫衣服睡覺時,黑暗中常聽到噼啪的聲響,而且伴有藍光,見面握手時,手指剛一接觸到對方,會突然感到指尖針刺般刺痛;早上起來梳頭時,頭發(fā)會經(jīng)常“飄”起來,越理越亂。這節(jié)課真是既有趣又有意義呀!
    【篇三】
    今天我發(fā)現(xiàn)一件奇怪的事,學習時我感覺頭皮發(fā)癢,就用我手上的筆撓了幾個,手放下來時,盡然將卷子吸了起來。這讓我想起這兩天的奇怪事情:我座出租車時,手拉車門時,一聲啪的聲音,瞬間我的手被電了一下。放學回家,手無意間摸到電視屏幕,就會有無數(shù)的啪啪啪……的聲音,手也感覺麻麻的。
    晚上我學習完上床睡覺脫衣服時,如果關了燈,就會聽見啪啪啪的聲音,還可看見小小的電光。我把這些“奇怪的事情”告訴了爸爸,爸爸笑著回答說“這是靜電在起作用”。你原來的自動鉛筆在撓頭時,和頭發(fā)摩擦產(chǎn)生了靜電,在靜電還沒消失時,你筆上的靜電會把卷子、碎紙片等比較輕的東西吸起來,產(chǎn)生了自動鉛筆具有吸引力的假象。同樣,在拉出租車門之前,手與很多東西摩擦產(chǎn)生了靜電,在拉車門時,鐵門倒電,于是手上的電找到了釋放的東西,產(chǎn)生啪的一聲電擊的感覺。爸爸還告訴我,這是自然現(xiàn)象,如果不喜歡這種被電擊的感覺,可以事先用手摸一下墻壁等不倒電的東西,就可以減去手上帶的靜電,我一試還真管用。
    哈哈,今天我發(fā)現(xiàn)了靜電,知道了靜電的原理,很有趣,我很高興。以后我還會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更多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