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中秋節(jié)黑板報素材

字號:

黑板報是以固定或移動的黑板作載體,用粉筆或廣告顏料作書寫繪畫工具的普及性宣傳陣地,具有容易擦洗、修改、更換的優(yōu)點,是最經(jīng)濟、最方便、最常見的一種宣傳形式,在中小學校中有廣泛的應用。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二年級中秋節(jié)黑板報素材》,希望幫助到您。
    【中秋節(jié)習俗】
    (一):賞月
    中秋節(jié)賞月中秋賞月是中秋節(jié)的傳統(tǒng)項目之一,《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至唐宋時期,賞月之風更加盛行,關于中秋的詩詞也層出不窮,包括辛棄疾的《木蘭花慢中秋》,蘇軾的《水調歌頭》?!稏|京夢華錄》更有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
    (二):賞月吃月餅
    賞月和吃月餅已經(jīng)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jié)的必備習俗了,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電信食品。到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jié)朋友間用來聯(lián)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在福建廈門地區(qū)還有博餅的習俗,而且博餅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在廈門海滄大橋旅游區(qū)(AAAA)建設了廈門博餅民俗園。
    (三):賞月賞桂花
    人們經(jīng)常在中秋時吃月餅賞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種食品,以糕點、糖果最為多見。
    (四):賞月燒塔
    中秋夜燒塔中國南方的福建、江西、廣東、廣西等地農(nóng)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磚和瓦片以及樹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圓窯形,下寬上尖,內為空心,中秋晚上點燒,常常會有燒塔比賽,塔燒得越通紅越好,燒得越旺越有彩氣。
    (五):賞月猜謎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shù)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
    【中秋節(jié)童謠】
    1、閩南童謠——《中秋博餅》
    中秋月圓一面鏡,照甲四界光映映。
    街頭巷尾博月餅,厝內嚷甲大細聲。
    孫仔細漢博一秀,阿姐博無讓大兄。
    博著對堂安媽贏,阿公博著狀元餅。
    2、《月姐姐》
    月姐姐,多變化,初一二,黑麻麻,
    初三四,銀鉤樣,初八九,似龍牙,
    十一二,半邊瓜,十五銀盤高高掛。
    3、《紅門樓》
    紅門樓,白門檻,
    里面住著個小紅孩。
    椅仔姑
    椅仔姑,椅仔姑,
    請你八月十五來坐土,
    土腳起,鉸蓮花,繡蓮子,
    蓮子燴,姑仔今年你幾歲?
    三歲三,穿白衫,滾烏邊,
    穿繡裙,繡荷包,
    荷包腰肚圍,穿色褲滾青邊。
    也有花,也有粉,
    也有胭脂給姑仔點口唇,
    也有鉸刀尺,也有花粉鏡,
    姑仔神那到,
    梏三下水桶來顯圣。
    4、《月亮出來亮堂堂》
    月亮出來亮堂堂
    打開樓門洗衣裳
    衣裳洗得白白的
    小小人兒穿身上
    5、《月亮光光》
    月亮光光
    裝滿筐筐
    抬進屋去
    全都漏光
    涼月公公跟我走
    涼月公公跟我走,
    我到南京買刷帚,
    剃頭刀吶割韭菜,
    蘿卜角吶勝(宴)夜酒,
    今晝不吃,
    明晝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