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留人不住》此詞寫離別,然而所寫景物卻是碧濤春水、青青楊柳、曉鶯啼鳴。用春天美好的景物寫離別,并把枝枝葉葉都賦予離情。下面就和一起來欣賞下這首詩詞,歡迎閱讀!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賞析】
上片寫分別時的情景:一個是柔情似水,依依不舍;一個去意已決,醉極離開。“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二句,緊承“醉解蘭舟去”,寫的是女子遙想情人行舟所見。水是碧綠的,鶯歌是婉轉(zhuǎn)的,這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行者心情愉悅,反襯出女子內(nèi)心的凄慘。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兩句,承上片繼續(xù)寫景。情人既去,已不見蹤影,而女子依舊立在渡頭,但見渡邊的楊柳依舊青翠,枝繁葉茂,那一枝一葉都仿佛充滿了無限情意,欲挽留而不得,只安靜地凝望著遠(yuǎn)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別的習(xí)俗,所以“枝枝葉葉”含有離情的意思,此處借楊柳的枝葉之繁茂來暗示女子的依依不舍之情。然而,女子并沒有沉浸在悲傷里,她隨后情感一轉(zhuǎn),言“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是說,以后不必再聯(lián)系了,反正那愛情亦如一場春夢,夢醒一切都成空了。其實這是負(fù)氣之言,以怨寫愛,抒寫出因多情而生絕望,絕望恰表明不忍割舍的矛盾情懷。周濟(jì)《宋四家詞選》評曰:“結(jié)語殊怨,然不忍割?!贝嗽~刻畫細(xì)膩,表現(xiàn)出一個女子癡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擴(kuò)展閱讀:晏幾道的人物簡介
晏幾道自幼潛心六藝,旁及百家,尤喜樂府,文才出眾,深得其父同僚之喜愛。他不受世俗約束,生性高傲,不慕勢利,從不利用父勢或借助其父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有利條件,謀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開封府推官等小吏。
黃庭堅的《小山詞序》也許給我們一個的解釋:“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癡處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旨:‘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jìn)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皆負(fù)之而不恨,已信之終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癡也?!斯惨詾槿??!睆乃陌V也就能看到他們孤芳自潔的個性。忠純真摯的癡情,他仍未失卻童心,他難與一般俗人合流,
晏幾道孤高自負(fù),傲視權(quán)貴,即使是蘇軾這種人,也不在眼下。據(jù)《硯北雜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長短句行,蘇子瞻因魯直(即黃庭堅)欲見之,則謝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按:當(dāng)時蘇軾在京,正受帝、后賞識,遷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
他好藏書,能詩,尤以詞著稱。據(jù)《墨莊漫錄》云“叔原聚書甚多,每有遷徙,其妻厭之,謂叔原有類乞兒搬惋。叔原戲作詩云:‘生計惟茲惋,搬擎豈憚勞。造雖從假合,成不自埏陶。阮杓非同調(diào),頹瓢庶共操。朝盛負(fù)余米,暮貯籍殘糟。幸免播同乞,終甘澤畔逃。挑宜筇作杖,捧稱葛為袍。倘受桑間餉,何堪井上螬。綽然徙自許,噱爾未應(yīng)饕。世久稱原憲,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此詩雖是戲作,而憤世嫉俗之情,高潔固究之趣,斐然可見。
擴(kuò)展閱讀:晏幾道的詞風(fēng)
晏幾道的詞風(fēng)濃摯深婉,工于言情,與其父齊名,世稱“二晏”。但當(dāng)時及后世作者都對他評價很高,認(rèn)為造詣在殊之上?!氨彼侮绦∩焦び谘郧?,出元獻(xiàn)(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保ā栋子挲S詞話》)詞風(fēng)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詞風(fēng)的清麗婉曲,語多渾成;又比晏殊詞沉摯、悲涼。特別是在言情詞上,更優(yōu)于其父。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nèi)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guān)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diào)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xiàn)出不合世俗、傲視權(quán)貴的態(tài)度和性格。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fā)展,日臻純熟。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小山詞》從《珠玉詞》出,而成就不同,雖是走其父婉約傳統(tǒng),固守小令的陣地,卻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shù)世界??梢哉f晏幾道的詞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艷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fā)展到極致。
《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留人不住,醉解蘭舟去。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
【賞析】
上片寫分別時的情景:一個是柔情似水,依依不舍;一個去意已決,醉極離開。“一棹碧濤春水路,過盡曉鶯啼處”二句,緊承“醉解蘭舟去”,寫的是女子遙想情人行舟所見。水是碧綠的,鶯歌是婉轉(zhuǎn)的,這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行者心情愉悅,反襯出女子內(nèi)心的凄慘。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兩句,承上片繼續(xù)寫景。情人既去,已不見蹤影,而女子依舊立在渡頭,但見渡邊的楊柳依舊青翠,枝繁葉茂,那一枝一葉都仿佛充滿了無限情意,欲挽留而不得,只安靜地凝望著遠(yuǎn)方。古人有折柳枝送別的習(xí)俗,所以“枝枝葉葉”含有離情的意思,此處借楊柳的枝葉之繁茂來暗示女子的依依不舍之情。然而,女子并沒有沉浸在悲傷里,她隨后情感一轉(zhuǎn),言“此后錦書休寄,畫樓云雨無憑”,是說,以后不必再聯(lián)系了,反正那愛情亦如一場春夢,夢醒一切都成空了。其實這是負(fù)氣之言,以怨寫愛,抒寫出因多情而生絕望,絕望恰表明不忍割舍的矛盾情懷。周濟(jì)《宋四家詞選》評曰:“結(jié)語殊怨,然不忍割?!贝嗽~刻畫細(xì)膩,表現(xiàn)出一個女子癡中含怨的微妙心理。
擴(kuò)展閱讀:晏幾道的人物簡介
晏幾道自幼潛心六藝,旁及百家,尤喜樂府,文才出眾,深得其父同僚之喜愛。他不受世俗約束,生性高傲,不慕勢利,從不利用父勢或借助其父門生故吏滿天下的有利條件,謀取功名,因而仕途很不得意,一生只做過穎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開封府推官等小吏。
黃庭堅的《小山詞序》也許給我們一個的解釋:“余嘗論:叔原固人英也;其癡處亦自絕。人愛叔原者,皆慍而問其旨:‘仕宦連蹇,而不能一傍貴人之門,是一癡也。論文自有體,不肯作一新進(jìn)語,此又一癡也。費資千百萬,家人寒饑,而面有孺子之色,此又一癡也。人皆負(fù)之而不恨,已信之終不疑其欺已,此又一癡也?!斯惨詾槿??!睆乃陌V也就能看到他們孤芳自潔的個性。忠純真摯的癡情,他仍未失卻童心,他難與一般俗人合流,
晏幾道孤高自負(fù),傲視權(quán)貴,即使是蘇軾這種人,也不在眼下。據(jù)《硯北雜志》云:“元佑中,叔原以長短句行,蘇子瞻因魯直(即黃庭堅)欲見之,則謝曰:‘今日政事堂中半吾家舊客,亦未暇見也。’”(按:當(dāng)時蘇軾在京,正受帝、后賞識,遷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其高傲竟至此等程度!
他好藏書,能詩,尤以詞著稱。據(jù)《墨莊漫錄》云“叔原聚書甚多,每有遷徙,其妻厭之,謂叔原有類乞兒搬惋。叔原戲作詩云:‘生計惟茲惋,搬擎豈憚勞。造雖從假合,成不自埏陶。阮杓非同調(diào),頹瓢庶共操。朝盛負(fù)余米,暮貯籍殘糟。幸免播同乞,終甘澤畔逃。挑宜筇作杖,捧稱葛為袍。倘受桑間餉,何堪井上螬。綽然徙自許,噱爾未應(yīng)饕。世久稱原憲,人方逐子敖。愿君同此器,珍重到霜毛。’”此詩雖是戲作,而憤世嫉俗之情,高潔固究之趣,斐然可見。
擴(kuò)展閱讀:晏幾道的詞風(fēng)
晏幾道的詞風(fēng)濃摯深婉,工于言情,與其父齊名,世稱“二晏”。但當(dāng)時及后世作者都對他評價很高,認(rèn)為造詣在殊之上?!氨彼侮绦∩焦び谘郧?,出元獻(xiàn)(晏殊)、文忠(歐陽修)之右……措辭婉妙,一時獨步?!保ā栋子挲S詞話》)詞風(fēng)逼近其父。既有晏殊詞風(fēng)的清麗婉曲,語多渾成;又比晏殊詞沉摯、悲涼。特別是在言情詞上,更優(yōu)于其父。由于社會地位和人生遭遇的不同,詞作的思想內(nèi)容比晏殊詞深刻得多。其中有不少同情歌妓舞女命運、歌頌她們美好心靈的篇章。也有關(guān)于個人情事的回憶和描寫。通過個人遭遇的昨夢前塵,抒寫人世的悲歡離合,筆調(diào)感傷,凄婉動人。在有些作品中,表現(xiàn)出不合世俗、傲視權(quán)貴的態(tài)度和性格。
《小山詞》是具有鮮明個性的抒情詩。工于言情,但很少盡情直抒,多出之以婉曲之筆,較之晏殊的詞沉郁頓挫。在小令的技法上也有所發(fā)展,日臻純熟。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中說:“淮海、小山,古之傷心人也。其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求之兩宋,實罕其匹。”
《小山詞》從《珠玉詞》出,而成就不同,雖是走其父婉約傳統(tǒng),固守小令的陣地,卻創(chuàng)造出新的藝術(shù)世界??梢哉f晏幾道的詞艷而不俗,淺處皆深,將艷詞小令,從語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與兩個層面上發(fā)展到極致。